大明王冠(校对)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1316

  而洪继来、军器监监正和监丞三人则是满面潮红,如果朱棣采纳了黄昏的建议,意味着他们三人将平步青云,监正和监丞将是二品或者三品大员,少监洪继来也会鱼跃龙门。
  朱棣缓缓的道:“你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黄昏不假思索,这事他早就在心中酝酿了很久,直到今日确定军器监已经可以胜任量产火器了,才敢把朱棣留下来,闻言道:“军器监撤监设司……不,司的层级还是低了,应该撤监设院,军器监改为军器院,户部财政直接拨入军器院,不经兵部,军器院所有匠人才人,由军器院单独制定薪俸层级,不由户部管辖,军器院在全国设司,建立军器的研发、生产工厂,在此之外,军器院可自行大量扩招工人,不受工部制约。同时,军器监所需铜铁资源,户部可以审核,但不能决断,应由陛下亲自决断。”
  这一番操作下来,军器院就是一个独立的大部门。
  虽然五寺九监本来就有独立的感觉,但经过黄昏这么一改革之后,军器监的地位会远超其他寺监,媲美六部。
  朱棣听得一阵头大。
  这可是相当于改革了,不是自己一言两语能定下来的事情,需要将六部、五寺九监的重臣全部召集到一起来商讨一番。
  沉吟半晌,“此事朕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黄昏打铁趁热,立即热情的道:“陛下最好在出发去顺天之前决定下来,最好明日旨意能达到各部门,后日的官方的文书就能出发去往全国各地昭告天下。免得太子兼国之后,这件事被朝中一些保守臣子给拖了下来,最后不了了之。”
  朱棣点点头,“朕知晓。”
  黄昏深呼吸一口气,“如果军器监撤监设院笃行,依然有当下的军器监监正总领全局,监丞辅佐,而军器监少监洪继来,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这话一出,洪继来差点热泪盈眶。
  知己!
  黄昏就是自己这辈子遇见最知己的人,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在军器监拥有绝对话语权,才能打造他给自己描绘出来的,而自己向往的那种钢铁弹的火炮!
  军器监监正和监丞两人,亦是感恩戴德,并不嫉妒洪继来,这事落实下来的话,他俩也将和六部尚书一样成为朝堂大员而光宗耀祖。
第511章
保护朱瞻基
  是以当朱棣走后,洪继来三人围着黄昏,一时之间热情的拉着黄昏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三人之中,军器监监正和监丞都是书香世家出身,洪继来是寒门之后。
  所以对于火器方面的事情,洪继来尤其擅长。
  而那两位适合管理。
  黄昏有些不适应这三位的热络,挣脱手,笑道:“我可没龙阳之好。”
  洪继来三人尴尬的笑了起来。
  黄昏知道人心难测,比如此刻给了他们三人希望,如果朱棣不愿意改革军器监,他们失望失落之下有可能会怨恨自己,于是缓缓重新落座,“有些话说在前面,军器监能否撤监设院,还得看陛下的意愿以及朝臣的阻力大不大,我估摸着这事没个三两月落实不下来,所以三位先别声张,也别抱太大期望,此事成了,自是好事,此事若是不成,也不用失望,做好本职,但问初心即可。”
  监正和监丞看了一眼洪继来。
  洪继来和黄昏关系亲近,闻言爽朗大笑,“哈哈哈,这是自然,我等也不是初入仕途的新人了,只是没想到会有这种事情而已,先前失态,还请黄指挥海涵。”
  黄昏挥挥手,示意三人落座。
  大家的官职其实差不多,不过黄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他来军器监,洪继来的态度都很谦恭,监正监丞也一样,搞得他像是来视察工作的。
  喝了口茶。
  今天和洪继来等人商讨了一天,嗓子都冒烟了,咳嗽一声道:“还有个事想和三位提前打个招呼,如果军器监真的撤监设院了,少不了要在民间大肆采购物资,不巧,我的时代商行到时候可能会涉猎到一些行业,三位到时候还请多给一些方便。”
  这是明目张胆的走关系了。
  洪继来三人愣住。
  暗想难道黄昏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力主陛下将军器监撤监设院的?
  转念一想,不可能。
  黄昏的时代商行如今人尽皆知,日进斗金,他要赚钱根本不差这点渠道,甚至于根本不需要和自己三人打招呼,直接找陛下恩准就可以。
  这也许是黄昏想通过他个人的能力,掌控好军器监的物资质量、数量。
  只怕这事黄昏还有后手。
  这么一想,三人豁然开朗,顺水推舟锦上添花的事情,谁不乐意。
  于是满口允诺。
  他们确实猜对了。
  黄昏的初衷之一,确实是利用时代商行保证军器监这边物资的正常性,不会出现以次充好,以劣充量的情况。
  还有个初衷,他是要把时代商行打造成东印度公司的。
  那么军火这个行业必须涉猎。
  也就是说,他的计划之中,时代商行也会设立军火部,成为军器监的外包公司,只有这样,才能复制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日不落的传奇。
  现在只是给这三人打个预防针。
  下一步他会去找朱棣去商量这个问题——这种事当得天子支持。
  要不然等同于谋反!
  你一个商行都在批量生产火器,万一你招点士卒死士,岂非就有了造反的条件,作为天子能容忍你如此胡来?
  所以必须得到朱棣的认同。
  第三个嘛——国家的钱不赚白不赚,做生意的都知道,国家企业的招标项目,利润最大。
  从军器监出来,已是月上柳梢头。
  许吟等在外面,他这段日子一直在帮他义兄做事,说好听点是江湖义气,说难听点就是有那么点官匪勾结的意思。
  不过许吟知道轻重。
  而他那位义兄也懂,所以请许吟做的事绝对不违规乱纪,尽管许吟现在没有官,但他们都确信,跟着黄昏,肯定有官,而且会是沙场将军。
  黄昏一直知道,许吟想重返沙场。
  出乎意料的,除了许吟外,竟然还有一个人,于彦良。
  于彦良现在是南镇抚司指挥。
  赛哈智是锦衣卫指挥佥事,主要负责南镇抚司,南镇抚司镇抚使的刘明风,现在这三个人成了南镇抚司的三巨头。
  黄昏哈哈一笑,乐了,“哟,这不是于彦良指挥么,高升了这么久,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于彦良:“……”
  他是个感恩的人。
  没有黄昏,也就没有他的今日。
  态度虔诚的道:“南镇抚司那边接到消息了,应天的大部分北镇抚司缇骑明日就要去往北方,全境侦缉、捉拿漠北的细作和谍子,此事极其重要,陛下的意思,北镇抚司办此事不须经南镇抚司的监督,所以我担心纪纲会趁这个机会对你不利,我已经找刘明风镇抚使说过,欲率领二十个南镇抚司的精锐缇骑去往北方,扮做你的护院,他也同意了。”
  刘明风也是个妙人儿。
  不知道怎么回事,刘明风就是看纪纲那一群人不顺眼,和赛哈智、黄昏、于彦良等人能尿到一个壶里,这种时候,丝毫不怕弹劾的公器私用。
  黄昏摇头笑乐,“不用,此去北方,春节后就会回来,且我有人保护。”
  压低声音,“给你们个任务。”
  于彦良见黄昏如此认真,心头一颤,怕是个难差事。
  果然,黄昏一句话吓得于彦良心惊胆战,“你们南镇抚司虽然不负责皇城护卫,不过你们可以监控北镇抚司,也有很好的眼线耳目,从现在开始,你们的首要任务,是监视整个应天一切关于太子朱高炽和皇孙朱瞻基的消息,若有人对他们不利,先斩后奏,陛下那边有怒火,我来帮你摆平!”
  前几日黄昏想明白一个道理。
  仁宣之治,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明宣宗朱瞻基,没有朱瞻基就不会有明仁宗朱高炽,所以朱瞻基不能出一点意外。
  这一点历史上的朱高燧和朱高煦没想到。
  但现在的大明是被自己蝴蝶翅膀扇动了的,鬼知道他俩会不会想明白这一点,所以必须要未雨绸缪,避免朱瞻基早夭。
  只要朱瞻基活着,“好太孙”的事情就会再次上演。
  于彦良小声问道:“难道您听到什么风声,有人要对太孙不利?”
  黄昏摇头,“没有,提前准备而已,有备无患。”
  于彦良沉默良久,“南镇抚司触及不到皇城之内,而东宫就在皇城里,这事我们不好操作,不过你既然交代了,我回去就早刘明风镇抚使和赛哈智佥事商讨此事,务必保证太孙和太子的安危。”
  黄昏颔首,“尤其太孙。”
  太子朱高炽不重要,他反正登基只有一年,就算是薨了,等朱棣驾崩,朱瞻基也可以顺利接棒——这不是黄昏冷血无情。
  实在是现在只有这么大的能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