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1316

  就喜欢这样可以掌权但不恋权的人。
  ……
  ……
  下午时分,朱棣刚从坤宁宫那边回来,妻子说了,上午老二来见过,听闻得娑秋娜的事情,觉得他作为大明的王爷,竟然被一臣子抢了侧妃,面子挂不住,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要和黄昏不死不休。
  朱棣闻言哂笑。
  他不死不休个锤子,这是在给老子施压,想让老子收拾黄昏。
  嗯……
  这事黄昏确实做的不地道。
  是要敲打一番。
  先看看朝臣怎么说,估摸着这事应该在应天传开了,明日的大朝会大概就会有人弹劾黄昏,到时候再看怎么敲打一下他。
  在乾清宫刚坐下片刻,觉得无所事事,内阁确实太能干了。
  朱棣暗想着是不是该会顺天了。
  反正现在有了太子,让他在应天这边兼国理政就行。
  朱棣是真心不喜欢南方的温和。
  更喜欢北方的粗犷。
  一位内侍匆匆进来,道:“陛下,武安侯爷郑亨求见。”
  郑亨现在统领神机营,他来求见一般都是有关神机营的事,朱棣没有疏忽,立即对那内侍道:“宣他觐见。”
  片刻后郑亨进殿,行礼。
  朱棣免礼。
  郑亨直奔主题,将手中会议陈表递给狗儿,“这是微臣四人上午与中军指挥黄昏的一场关于神机营火铳军战术的商讨记录,请陛下查阅。”
  朱棣讶然。
  郑亨不是不懂事的人,这种事情也需要惊动天子?
  那应该非同寻常。
  从狗儿手中接过,慢慢看下去,看到后面,眼睛亮了,拍案而起,“大才啊!”
  朱棣惊艳万分。
  作为久经沙场之上,他岂会不知沐英用过这三段射破过叛军的象阵,但这些年已经没人用了,因为之前火铳的威力实在有限。
  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黄昏这小子竟然记得,而且神机营还没形成战斗力,他就已经想好了,这小子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奇思妙想。
  郑亨见状暗喜。
  他现在和当初的赛哈智一样,都有同样的感觉:黄昏就是福将啊。
  朱棣大笑道:“郑亨,就按照这个训练,时间上你和孙岩、李谦和黄俨四人,根据火器的具体射击、填装时间,做出一个规格来,以后的训练严格按照这个规格执行,这样,等下你着朕手谕,去军器监先行提取十支三眼火铳,用于实际检验射击和装填时间。”
  郑亨立即领旨。
  朱棣重新坐下,发现郑亨没有告退,问道:“还有事?”
  郑亨面有难色,“中军指挥黄昏建议,神机营还是应该配备骑军,虽然说我们现在只有五千人,但按照黄昏的意思,大概还要扩充一点人。”
  一个当将军的,当然希望麾下士卒越多越好。
  朱棣,“骑军?”
  你怕不是在逗我,大明正轨骑军本来就不多,现在你们神机营还要骑军,我哪去给你们找几千匹战马来。
  郑亨答道:“微臣以为,神机营初建,火铳军三千人,一千人骑军,一千人火炮军,大概是可以形成初步战斗力了。”
  朱棣摇头,“火炮军只有一千人的话,能操作几尊火炮?”
  须知一尊火炮从搬运到发射,需要几十人,尤其是搬运是个巨大的问题,因为当下的火炮实在是太重了。
  这么一算下来,一千人的火炮军,能有三十尊火炮就不错了。
  这在战场上肯定不够。
  郑亨弱弱的道:“那就再扩充点人,从京营里挑选?”
  朱棣沉吟半晌,“先说骑军的事情,神机营那点人,就算组建出一支千人骑军,能有什么效果,根本无法抗衡漠北的大批骑军冲锋。”
  郑亨灵犀突来,“我认为黄指挥的意思,这一千骑军不是用来正面厮杀的,而是用来收拾战局或者驰援其他兵力,采用的战法应该是骚扰、游击。”
  火铳有射程,再配合上战马的机动性,如果选择骚扰和游击,敌军会无比痛苦。
  朱棣眼睛又亮了,“这倒是可行。”
  不论是出击影响敌军布阵,还是在撤退掩护大军后退,这一千骑军都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嗯,不对,一千人少了,应该两千甚至三千。
  那么问题来了,军器监那边能生产出这么多火铳?
  需要问一下军器监那边。
  不过朱棣心中有数。
  问题不大。
  火铳的问题不在于生产,而是在于平日的养护,明初太祖开国时的火器,到如今已经用不得了,炸膛率实在太高,导致杀敌八百自伤一千。
  于是继续道:“如此,朕先给你写一道口谕,你且先去军器监取十支三眼铳,至于骑军一事朕考虑后,再给你答复。”
  郑亨立即告退。
  待郑亨退下,朱棣雷厉风行,立即对狗儿道:“去通知五军都督府的朱能,以及兵部尚书金忠,着令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各自挑选两千人精锐,充入神机营,并调四千匹战马到神机营那边,此旨意同知户部。”
  这事还得户部出钱。
  户部没钱?
  挤也得给朕挤出来!
  如此一来,神机营就有火铳军、火炮军和骑军,将初具规模,若是按照三段射训练,前途可期。
  黄昏这小子真有一套!
第492章
家事即国事
  大朝会上,随着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员启奏,娑秋娜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上了奉天殿,关键礼部和太常寺的官员很狡黠,并没有说娑秋娜清白的事,只说娑秋娜作为西域王族,如今久居大明,可赐婚给皇族,太子和两位王爷殿下皆可。
  朱棣当场脸就黑了。
  但他还没来得及呵斥礼部和太常寺的这几位官员,就见朱高煦出列,说此事玩玩不可,之前本王欲将之纳为侧妃,不料此女西域出身,极为开放,在暂住黄府期间,便已偷吃了禁果,若为皇室妃子,岂会说我大明皇室拾人破鞋。
  话没有这么直白,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朱棣就知道此事没这么简单。
  索性沉默不语。
  朱棣不说话,其他臣子可不会让陛下这么安静,于是成国公朱能出列,说娑秋娜西域王族出身,被陛下救回大明,注定是皇室妃子,何人如此大胆敢于天家皇室相争,请陛下着令锦衣卫彻查。
  纪纲立马出列,说据锦衣卫掌控的线报,娑秋娜和某位重臣偷吃禁果之事,应该是娑秋娜跟着使团去安南期间。
  于是答案不言而喻。
  满堂臣子都不说话了,看着咱们的永乐大帝。
  朱棣心中喟叹一声。
  这真是救不了黄昏,活该他倒霉。
  你抢了徐妙锦,老子不好说话,也便罢了,你竟然连娑秋娜也睡,这一次不贬谪一下你,你还真不把天家威严当回事。
  正欲降旨,趁机把黄昏贬到大同去。
  大同距离顺天近一点。
  而朱棣也打算去顺天,所以这个贬谪也就是名义上的,实际上算不得贬谪——但对于仕途官员而言,贬谪就是贬谪,名声损害极伤前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