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1316

  因此对监正和监丞是宣进,而不是押进。
  狗儿急忙出去。
  郑和走了,李谦便担任郑和的角色,按剑站在朱棣身后,比之郑和,李谦更为犀利,眼神冷厉而凶狠,此刻看谁都像是要谋刺天子的刺客。
  待赵厘被押送进来,朱棣没有立即问军器监监正,“以往实验火器,可曾出现过炸膛的情况?”
  监正云淡风轻,面容平和。
  这叫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淡然答道:“回陛下的话,有的,但那是实验新火器的时候,这一次炸膛的火炮,我们早就实验过了,也掌握了填充量,根本不可能出现炸膛的情况。”
  朱棣问监丞。
  监丞也是一脸平和,没有丝毫畏惧,答道:“确实如此。”
  朱棣望向洪继来。
  洪继来作为军器监主事,平日里就是干这些事的,论专业性,他还在军器监监正和监丞之上,要不然出使安南会让他去?
  就因为他是专业的人才。
  洪继来缓缓的道:“监正和监丞所言皆是事实,此火炮炸膛,必然有失误之处,需要详查,找出原因,才能解决后续出现这种问题的可能性。”
  这话就专业性多了。
  完全是站在火炮研究、制作者的立场,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但是这话就注定了一个事:炸膛的事情必须查。
  要不然火炮的改进没有推进了。
  朱棣颔首。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有刺客?
  杀得了朕?
  我朱棣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何惧!
  但是火炮炸膛,火器无法改进,这是朱棣无法容忍的事情,因为如此一来,神机营若是只有火铳,威力将会大减,战略作用也会降低大半。
  所以此事必须御审!
第470章
天子不要面子的么
  朱高炽三兄弟恍然大悟,父皇雷霆震怒,是因为军器监实验火炮炸膛的事情?
  这也有点小题大做了罢。
  军器监那边,实验火器炸膛也不是鲜见的事情,放在以往根本就是屁事,军器监继续埋头,然后减少填充量就行了,怎的这一次如此严重?
  难道炸膛之时,父皇就站在旁边?
  一念及此,三兄弟一身冷汗。
  尤其是朱高燧和朱高煦两兄弟,同时看向老大,眼神复杂:老大,你这心真够狠的啊,太子立储大典还没开始,就要收拾父皇了?
  父皇一死,你这太子可不就名正言顺的登基了。
  够狠!
  朱高炽一脸无辜,反问两兄弟,我是这样的人嘛?
  两兄弟一想也是。
  老大这大腹便便的肚子里装满了仁义道德,他还真做不出来这种事——但是,你朱高炽做不出,支持你的那些文臣可不就不一定了啊。
  千万别小看文臣。
  文臣狠起来更不是人,须知武将穿心箭,文臣诛心言啊。
  朱棣看向赵厘。
  赵厘颤抖如筛糠,面无人色低头不敢看天子,在以往,这种场景是他梦寐以求的,那一天,天子会让他升官。
  可惜今天,梦寐以求的画面出现了,却不是升官。
  是要命。
  朱棣暗叹了一声,狗屎的读书人!
  想起读书人,朱棣不由得想起靖难之后,自己走入应天城杀的第一个读书人种子,其实抛开立场,事情又过去了这许久,朱棣现在每每想起那个读书人种子,已没有其他情绪。
  只有尊崇。
  世间读书人,不外如是。
  所以为了以后的大明有更多的读书种子,全书必须编修成功。
  收敛心思。
  朱棣问道:“赵厘,先前在军器监,你为何要让朕饶你性命?”
  这事有点问题。
  赵厘如果是为了刺杀自己,没必要在最后时刻放弃,转而求饶,就算他再没有气节,骨头再软再怕死,可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没有回头路。
  若是谋杀天子,不论他点不点燃火炮引绳,结局都一样。
  那么是什么让赵厘在最后时刻放弃的?
  而这个放弃理由,是他认为只要他放弃,就有可能活命。
  朱高炽三兄弟同时看向赵厘,暗道这人是谁啊,怎的他一句求饶的话,就引得父皇如此雷霆震怒,军器监的炸膛怕是大有猫腻。
  赵厘颤抖着,哆哆嗦嗦的答道:“回陛下的话,在填充火炮时,我一度认为填充量过大,当时想去找洪继来主事商量,不料还没找到洪继来,您就来了,时间已经来不及,微臣只好硬着头皮把火炮推去了校场。”
  朱棣冷哼一声,“你信吗?”
  赵厘点头。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声音冷厉,“不论你最初目的是为了什么,赵厘,你可知道欺君之罪,数罪并罚,你全家有多少颗脑袋够朕来杀!”
  赵厘心一颤,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朱棣胸有成竹。
  审案?
  当王爷的时候,管理北平那边,他没少审问过——毕竟建文登基那一两年,王府之中有多少应天的谍子,朱棣自己都算不清楚。
  咳嗽一声,“赵厘,速速招来,若是主动配合,情节不重,朕可饶你一命,情节严重,朕便只追责你异人,恕你全家之死罪,朕不想再问第三遍,说,炸膛之事是你有意还是无意。”
  赵厘终究是读书人,而且是没有骨气的读书人。
  那经历过这等阵仗。
  一听有活命的机会,而且就算自己活不了,家人也能活了,况且他认为自己不过是被人指使摆弄的棋子,要杀的人也只是一个恩科同进士,陛下肯定会饶他一命。
  于是招了。
  朱棣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待赵厘说完,示意狗儿,去将赵厘收买的两个匠人带进来求证,在此期间,他看了一眼黄昏。
  黄昏耸耸肩,“我也很无奈啊,我什么都没做啊,哪知道京畿会有这么多人看不得草民活着啊,深恐草民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啊。”
  一堆的“啊”字让朱棣无语。
  乾清殿御审着呐。
  不能正经点?
  倒也是舒服了些,看黄昏这神态和表情,似乎他也不知道这件事,那么应该不是顺势利用这件事,借自己的刀来铲除政敌。
  片刻后,两个匠人进来。
  最大的官员就见过军器监监正的匠人,招得更快,直说是清晨时分,少监赵厘让他俩加大火炮装填量,确保必定炸膛。
  朱棣又问赵厘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两个匠人老实说了。
  不多。
  一千两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