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1316

第440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
  朱高燧不怎么敢相信,“老二敢动用五军都督府地方卫所的兵力?这可是犯父皇大忌的事情,一旦被戳破,视同谋逆啊!”
  顾晟笑脸依旧,“殿下你明白着,没有什么是二殿下不敢的。”
  胡永兴挥袖,将问题拉扯到根本上去,“事情到今日,其实这不单单是个流言引起的问题,只不过这个流言恰好成了引子,以我看来,这件事很可能会决定储君人选。”
  王射成又闭口不言。
  众人已经习惯,王射成一般不说话,说话就会一针见血。
  顾晟沉吟着道:“确实有这个迹象,要不然陛下不会装病把大殿下从顺天召回来,按照我的理解,陛下的用意是立储之后,太子在应天兼国理政,陛下则回顺天去当甩手掌柜。”
  谁不知道咱们永乐陛下的德行。
  要权力。
  但又不想去管财政等琐事,他的眼里其实只看得见沙场上的铁蹄飞扬。
  朱高燧振奋起来,“此刻让我兼国理政——”
  话没说完,顾晟就笑着摇头,“殿下不要被迷惑住了,陛下仅仅是利用您敲打和告诫其他两位殿下,所以我们当下还是要想一想,在接下来这件决定未来储君人选的风波中,应该站在谁的立场上动手。”
  胡永兴颔首,“当是如此。”
  朱高燧讶然,“站在谁的立场?”
  这还不简单?
  不就应该站在我的立场上么,我朱高燧真是朱高煦的跟屁虫,我朱高燧就真的不奢望坐到那个皇家天子都想去坐的位置上去么?
  笑话。
  大家都是皇子,凭什么你兄弟俩争来争去,我这个老三就只能等着喝残羹冷炙。
  顾晟和胡永兴两人智谋极高,闻言就知道咱们这位殿下还没根据时势改变思想,对视一眼,由顾晟笑道:“之前我们认为殿下是可以直接竞争储君,因为彼时大殿下得文臣,二殿下拥武将,彼此制衡,然今日不同往时,近期的事态来看,二殿下和纪纲走得极尽,而纪纲和陈瑛关系莫逆,大殿下处处受制,虽然如今看来有黄昏帮助,不过黄昏已经罢官,且他现在自顾不暇,说不准这一次风波之后,大明将再无黄昏这一号人,到时候二殿下一旦成为储君,殿下您还有机会吗?”
  没了。
  什么都没了。
  朱高燧楞了一下,“所以你们的意思是让我帮助老大成为储君?”
  顾晟点头,“没错。”
  胡永兴补充道:“大殿下成为储君之后,势力会暴涨,如此能够和二殿下制衡,而陛下英明神武龙精虎壮。大殿下还会经历漫长的储君生涯,这当中就是他俩彼此制衡斗争的时候,而殿下你就可以趁他俩斗个你死我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筹码,最终寻找机会成为万人之上。”
  朱高燧恍然大悟。
  有道理。
  如果老大成了储君,那么老二和老大之间就会疯狂针对,谁也不会在意到自己来,如果老二成了储君,他就能吸引所有的火力。
  但还有个问题:“可老大一旦成为储君,这事以后会很麻烦。”
  顾晟笑着摇头,“储君也是可以废的。”
  历史上被废的储君不要太多。
  有句话顾晟没有说,就大殿下那身体状态,说不准他和陛下两个谁更长命,搞不好朱高煦到头来发现他争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某一天忽然就掉他脑袋上了。
  朱高燧深以为然,“那么在接下来盐官镇的这一场风波,我们应该如何做?”
  王射成缓缓的道:“坐观,必要时刻帮助大殿下一把。”
  他说话基本上就决定了此事的态度。
  胡永兴也颔首,“确实,当下不动是最好的,殿下你只管把兼国理政的事情做好,有事没事去求见一下陛下,他见不见您是陛下的事,你求不求见那是您的份内事。”
  还是要尽孝。
  顾晟也道:“确实如此,不过当下盐官镇的事情,我们还是有必要分析清楚,如果二殿下赢了,我们要知道他赢在何处,免得将来被动,如果大殿下赢了,那么我们也要分析一下,在这一着棋中,究竟是什么导致大殿下赢了,我们也要重新审视黄昏这个人。”
  朱高燧振奋起来。
  没错,“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何况我们越熟稔他们,在今后漫长的争斗中,才能利用他们的优缺点挑拨他们拼死相争,而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看向胡永兴,“你来分析一下。”
  胡永兴思忖了许久,才缓缓的道:“那则关于娑秋娜和黄昏之间的流言,和当初胡观泼污徐皇后的路数一样,现在看来,确实是纪纲和二殿下的手笔。”
  顾晟和王射成不语。
  朱高燧颔首示意你继续说,我们都听着。
  胡永兴于是继续道:“可能他们的初衷并不是想着借这件事确定储君,因为这件事只能针对黄昏,而无法针对到大殿下,实际上我也认为如此,这件事的初衷还是针对黄昏的,只不过不知道黄昏有什么布局,竟然让盐官镇变成了一个焦点,不过我个人认为,盐官镇成为焦点这个事情,恐怕黄昏自己也没看出来,他只是在挣扎而已——”
  顿了一下,“实际上我认为,整个朝野之间,除了我们几人,没人预见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恐怕连陛下都没预见到,他将大殿下召回应天,很可能和此事无关,只不过恰好而已。”
  陛下确实不喜欢应天,一直想回顺天。
  “但是——”
  胡永兴深呼吸一口气,“因为黄昏不敢背拂娑秋娜的意愿而留在盐官镇,让二殿下等人看到了他和娑秋娜之间可能是清白的这一点,二殿下已经别无他途,只有想办法去灭口,所以这一着棋,二殿下停不下来,一旦停下来,娑秋娜回到应天,流言被查证,最后矛头若是指向他在这件事上作妖,陛下恼怒之余,储君就是大殿下的了。”
  朱高燧点头,“开弓没有回头箭。”
  胡永兴嗯了声,“因此我认为,黄昏很可能在盐官镇布局了什么,他要借此机会将大殿下推向储君之位,但他没想过,一旦此事成功,他就会成为朝中所有武将的眼中钉,是二殿下用尽一切力量都欲铲之而后快的肉中刺。黄昏肯定知晓其中的厉害,但他也没办法,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众人没有言语。
  胡永兴分析的确实中肯。
  胡永兴最后说道:“所以盐官镇的事情,我们坐看,必要时刻,可以出手帮助黄昏一把,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坐看,要免除一切可能的影响,极尽可能的促进二殿下在盐官镇的动手,没有机会就要为二殿下创造机会!”
  一言蔽之:看热闹不嫌事大。
第441章
永乐陛下驾崩了?!
  朱高燧在王府里算计两个兄弟时,朱高煦也没闲着。
  郡王府内也有贵客。
  国公丘福,驸马王宁。
  还有一位年轻小将靳荣,他是跟着驸马王宁来的,王宁是后军都督府事,看起来职位不高,然而在他上面的就只有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至于都督佥事一般是安置闲散人员和功勋子女,比如李景隆如今就是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靳荣如今是后军都督府的一名指挥。
  官职更低,权柄也小。
  却是靳荣的心腹。
  能将他带到朱高煦的郡王府来,可见王宁对他的信任和倚重,如此重要的场合,王宁连他那个喜欢沙场的儿子王贞亮都没带,独独带了靳荣。
  四人落座。
  靳荣位卑言轻,打算多听多看少说。
  国公丘福地位最尊,在陛下眼中的分量不比朱高煦差,率先说道:“此事透着蹊跷,二殿下你看杭州那边的行动是否取消?”
  朱高煦看向王宁,王宁神色犹豫,“我拿捏不准。”
  当下局势确实有点异常。
  可惜,支持二殿下的大多是些武将,谋略方面远远不如老大,好在陛下喜功,对武将们颇为信任,要不然哪斗得过那群读书人。
  朱高煦沉默着,许久才道:“父皇为何在这个时候召回老大?”
  丘福淡定,笑道:“这不难理解,谁人不知,陛下确实不喜欢应天,他无时无刻不想回顺天,要不然为何压住满堂反对声,坚决的将北平升为行在,建立行部,大肆迁民前往顺天府,根本就是在为迁都做准备,所以他把大殿下召回来,估计是想留大殿下兼国理政,陛下回顺天。”
  王宁道:“自是如此,不过这几日称病倒不得不警惕,为何会让三殿下兼国理政几日,估摸着是要敲打二殿下和三殿下,让您俩之后和平共处,他在顺天也能过得舒心。”
  朱高煦压低声音,“会不会是他知道我们在杭州那边的行动?”
  丘福摇头,“不会,此事机密至极,杭州周边的卫所调动的兵力,也全是我们的心腹,顶着空饷名额出发的,绝对不涉及到其他人的利益,地方卫所那边,也安排妥当,不存在任何纰漏。”
  王宁,“锦衣卫那边,纪纲信得过?”
  朱高煦笑道:“纪纲信不过,但这件事他也有份,所以他绝对会帮助我们,他的锦衣卫这些天在杭州周边调动极为隐秘,用尽了力量控制消息进出。”
  丘福嗯嗯点头,“纪纲信得过,五军都督府这边也没有纰漏,那么此事应该无人知晓,依我看来,此事可继续施行,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此举是否划算。”
  朱高煦叹道:“划不划算都必须行动了,因为这个流言本来就是我和纪纲一手弄出来的,当然,其实算不得流言。工部和礼部出使的人中,我们安插的眼线一直在监视着黄昏,甚至有人半夜时分去黄昏睡觉的屋顶上偷听过,确实是有声音的,从黎族奴仆口中得知黄昏在安南蓝山乡住在黎族时,和娑秋娜住一个院子,只是不明白为何回到安南,传出这些事情的乌尔莎而不是娑秋娜,我和纪纲分析过,这应该是黄昏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当时也不知道父皇会如何处置娑秋娜,所以不敢冒险坦白这层消息,从流言传遍应天后徐妙锦的反应也可看出,我们的人没听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