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1316

  杨士奇急忙起身,微微弯腰接茶。
  王妃奉茶,这个面子很大。
  但他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杨士奇不能如李太白那般贵妃斟酒力士脱鞋,但王妃奉茶,还是受得起,将来你若是成了皇后,也有我杨某的一寸之功。
  张王妃退下,掩门。
  朱高炽喝了口茶,笑道:“确实清火。”
  杨士奇没喝,“我没上火。”
  朱高炽听出了言外之意,“这件事你不急?”
  杨士奇摇头反问,“何急之有?”
  朱高炽脱口而出,“那首《凄凉犯》啊,就差没明说是我指使黄昏去藏匿的张红桥,偏生其中又明说了,张红桥是陈友谅的后人,你说黄昏这货,从顺天回来便罢了,怎的弄了个身份不明的小姑娘在身边,当初杜金明的亏,他还没一点警惕么。”
  杨士奇抚摩着长髯,笑道:“张红桥不会是陈友谅的后人,如果是陈友谅的后人,怎么可能会流落到徐州那边去,怎么着也该有人护卫,衣食无忧才对。”
  朱高炽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可这事吧,没有证据啊,哪怕只是捕风捉影,最后证明莫须有,父皇也会猜疑我。”
  杨士奇点头,“这倒是,不过殿下不用着急,天塌下来,不是还有人先顶着么。”
  朱高炽愣了下,“黄昏?”
  杨士奇点头,“因为早些时候,庞瑛和泉州那边的周胜然勾结,把张定边后人张扬的势力一网打尽后,给黄昏罗了个明教教徒的罪名,被黄昏挣扎了过去,但这一次若是笃定他带回来的张红桥是陈友谅的后人,陛下会放过他?”
  其他不说,欺君之罪,必死无疑。
  朱高炽也不笨,这些道理他早就想到了,“怕就怕黄昏这次也无能为力了。”
  杨士奇哈哈一笑,“殿下,莫要小看了他。”
  未及冠,便有当下地位。
  岂是庸才。
  朱高炽不解,“可是实在想不到黄昏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凄凉犯》的事情,找出幕后主谋吗?很难,毕竟那些卖唱人中就有明教的人,而且似乎是狗咬狗的局面,才捅出这事报复黄昏。”
  杨士奇反问,“殿下觉得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高炽不语。
  这哪敢评论。
  杨士奇却丝毫不惧,“陛下是何等人主,哪会轻易被人利用,况且黄昏也可以狡辩,他妄图打入明教内部的计划泡汤,明教想要报复他才弄出这事。”
  朱高炽也叹道:“然而,这件事绝不会这么简单,说来你别笑,我到现在都有点莫不清楚,这到底是老二的手笔,还是明教的人在搞事,我反正是不相信老二敢和明教搅和在一起。”
  杨士奇抚须思忖片刻,“此事总会有水落石出之日,我们当下能做的只有两点:一,相信黄昏,他没事,殿下自然没事;二,在私下里帮助黄昏查找证据。”
  顿了下,“只是现在有些担心,幕后之人还有手段没施出来。”
  朱高炽压低声音:“我得到消息,张红桥原本在黄府,近几日一直没曾露面,而黄府之中也戒备森严了些——”忽然岔开了话题,“据说现在负责黄府安防的是赛哈智从西域带回来的女子,倒是讽刺。”
  杨士奇没奈何的叹气,“普通护院不顶用,兵马护卫么……那是藩王才有的待遇,黄昏也是无奈,不过倒是奇怪,为何是用西域女子来做安防,那些女子的身份怕是大有来历。”
  朱高炽颔首,“据说……仅仅是据说,当然,这个消息老三和纪纲也都知道了,黄府那十二个西域妖姬之中,有帖木儿王族的人,此事还有待验证。”
  杨士奇眼睛一亮,“可记得年前,帖木儿王国内有一场被扼杀在襁褓之中的叛乱?”
  朱高炽也眼睛一亮,“你是说……”
  杨士奇颔首,“这里面的猫腻大了去,得小心应付。”
  朱高炽颔首,“当下还是《凄凉犯》麻烦。”
  杨士奇叹道:“按照殿下的消息,估摸着那张红桥应该是被人从黄府之中抢走了,要不然黄府不会连西域女子都拿出来做安防,所以这是个隐患。”
  张红桥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可以决定三司会审的结果。
  朱高炽苦笑,“我们能怎么办?”
  杨士奇笑道:“简单,听天由命,以不变应万变,这不是黄昏的拿手好戏么。”
  朱高炽不解。
  杨士奇起身,准备离去,“今日来王府,只是提醒殿下,不用去管张红桥和《凄凉犯》的事情,三司会审的时候,殿下肯定是要去过堂的,到时候说事实就行,我若是没想错,黄昏应该已经落子,此事他应该有足够的把握化险为夷,所以殿下不用担心。殿下若是有人手,可以派人去查一下那些卖唱人的由来,只要找到了这群卖唱人的由来,那么这件事的幕后黑手是谁一目了然。”
  朱高炽长叹一声,“只能如此了。”
  杨士奇离去之后。
  朱高炽沉默良久,出了书房,唤来一名王府护卫,低声叮嘱了几句,那名护卫立即换了衣衫,带着几个同样着黑衣的兄弟,潜入黑夜之中。
  既然张红桥是个隐患。
  那就找到她。
  让她消失。
  当然,朱高炽仁厚,做不出杀人灭口的事情,只是想将这小女孩送到无人可以找到的地方去。
第307章
秋闱报考
  原本应该开堂的三司会审,因为薛岩和郑赐坚持要等在顺天的陛下决断了赵曦之死的案件后再开审,于是拖了几天。
  陈瑛无可奈何。
  他知道这两位的心思:不想得罪太多人。
  也不想让这一场三司会审变成大明未来的转折点:在故意给大皇子殿下争取时间。
  陈瑛何尝不是。
  他是酷吏没错,也和纪纲关系好,但就算如此,他现在也不敢贸然站队。
  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
  由得三司会审拖下去。
  先看陛下对赵曦之死和北镇抚司越权两案的态度,再决定最后会审应该拿捏什么尺度:如果陛下重罚了赛哈智和黄昏,那就表明陛下怒了。
  那么三司会审就得把黄昏勾结陈友谅后人的事情给落实下来,然后顺便给大殿下找点麻烦。
  这些揣摩圣意的本领,大家都会。
  若是陛下从轻处罚了赛哈智和黄昏,则说明陛下并不相信《凄凉犯》中的事情,说明大皇子的地位依然稳固,那么大家就按照案情来办就是,尽量别牵扯到大皇子。
  陈瑛也是人精。
  既然可以卖人情给大皇子,何乐不为。
  至于黄昏么……
  在陈瑛看来,无论陛下怒或不怒,这一次都在劫难逃。
  关键点在于陛下想不想敲打大皇子而已。
  秋闱在即。
  应天城里多了许多从周边辖境州县赶来的读书人,礼部、国子监、府学等部门迅速忙碌起来,参加秋闱的名录也在快速确定。
  徐妙锦知道夫君是要参加秋闱的。
  于是着人去了国子监。
  负责报考的国子监官员一看是黄昏,心头一颤,你都是同进士了,还来掺和个什么劲,倒也没敢怠慢,急忙去告知国子监祭酒。
  考生报考,原本不需要告知国子监祭酒,不过问题在于黄昏现在在刑部天牢,按说是没有资格报考的,国子监祭酒一看,得,麻烦事来了。
  斟酌良久,还是决定录入黄昏的名册。
  后续再看情况是否取消。
  读书人嘛……也不尽是酸儒。
  其实大明这一次的科举,已经因为靖难余晖和黄昏的蝴蝶翅膀,而整整顺延了一年。
  永乐元年,因为各种事,朱棣接到礼部尚书李志刚和国子监祭酒的章折说秋闱诸事,因为当时梅殷反叛在即,朱棣决议顺延一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