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1316

  昨夜黄昏宴请丘福和朱能,惊动了整个应天的官场,大家都以为黄昏是要站队二皇子那边了,尤其是今晨刚得到的消息,丘福和朱能送了大额金银到黄府。
  这很明显了。
  丘福、朱能和黄昏达成了某种默契。
  朱高炽本来还打算今日开个小朝会,就此事对黄昏动刀,现在看来,他又在帮助自己,所以朱高炽现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黄昏呵呵一笑,“我是臣子。”
  顿了下,“陛下的臣子。所以我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大明。”
  不是为你,也不是为朱高煦。
  朱高炽笑道:“黄指挥之心,父皇鉴之,当嘉奖之。”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黄昏说的是屁话。
  这些奉承话也就是大家平日里给彼此涨点面子和风骨,当官入仕的,谁不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富贵荣华。
  黄昏话锋一转,道:“今日来此,除了宣陛下旨意外,还有一事,当然,这虽然是陛下交待的事情,但也是我黄昏身为大明子民,应尽之责。”
  朱高炽精神一振,“洗耳恭听。”
  黄昏很是满意。
  这样的朱高炽,貌似有点像自己希望的大明君王?
  再看看。
  深呼吸一口气,“关于编书和下西洋一事,都是微臣劝谏陛下,如今这两项差事都各有困难,微臣自然不能袖手旁观,是以愿意拿出些许心意来。”
  朱高炽笑了起来,旋即不解,“以我对时代商行的了解,黄指挥近期应该拿不出那么多钱才对,毕竟你们时代商行准备的大船花了不少钱,又在全国扩张,到处都是要用钱的地方。”
  黄昏叹道:“所以古人说得好啊。”
  朱高炽:“嗯?”
  黄昏好不要脸的自夸:“我辈读书人,纵无沙场青血,然有半丝魂在,必以天下为先。”
  朱高炽:“谁说的?”
  怎么没听过。
  朱高炽读书很多,确实不知道这一句的出处。
  “鲁迅说的。”
第278章
大明的东印度公司!
  鲁迅?
  朱高炽绞尽脑汁,实在不记得历史上有这么一个读书人,只道是自己孤陋寡闻,毕竟黄昏是三元状元黄观的侄儿。
  可能读的书不比他少。
  很是感激的问道:“那么黄指挥打算怎么帮助编书和下西洋两事。”
  朱高炽其实很愁。
  编书和下西洋两件事,从父皇的种种举止来看,这是绝对不能停下的事情,而朱高炽确实没办法了,弄不到钱,这两项大事就无法如期而行。
  如果黄昏能帮忙,那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一念及此,朱高炽心头感慨万千。
  早知道这样,黄指挥你把我再骂一顿罢,随你怎么骂,我都绝不还口。
  黄昏道:“目前,我能拿出五万两白银,今天就可以送过来,是送到王府还是送到户部去,殿下自己决定,不过我就一个要求:专款专用。”
  这个钱只能拿来编书和准备下西洋。
  前者是自己的名。
  后者是自己的利。
  在为国家和历史做贡献的同时,我黄某人也是要捞点好处,总不能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没道理的事情嘛。
  五万两?!
  朱高炽倒吸了一口凉气。
  加上黄昏之前应允的三万两宝钞,这就是八万两——八万两是一个什么概念,今年因为战事,全国赋税好的话,除去地方留用,收到国库的也就一千多万两不得了。
  黄昏一个人就拿了八万两!
  这是何等的一笔巨款。
  黄昏若是留着这些钱,哪怕他不继续当官,这辈子,下辈子,乃至于儿孙好几辈子都不愁吃喝。
  黄昏看见朱高炽的神情,有些意外。
  朱高炽没见过大世面吗?
  区区五万两白银……
  换算成人民币的购买力,也就三千五百多万而已,毛毛雨嘛。
  其实他倒是误会了。
  明初因为税制混乱,加上打了几次仗,尤其永乐年间五次亲征,国家其实很穷,何况朱棣又迁都,这导致了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是百姓的盛世。
  这些年的明朝皇室,其实穷得一批。
  当然,所谓的穷也是相对而言。
  明朝朱元璋驾崩之后,社会上层慢慢变得有钱起来——很有钱的那种。
  要不然丘福和朱能能拿出这么多钱?
  再者,黄昏这个换算成三千五百多万,仅是以米价作为衡量,得出白银和人民币的兑换,实际上这五万两的白银,在明朝的购买力,绝对要超过三千五百万人民币。
  黄昏咳嗽一声,将朱高炽惊醒。
  这位大明大皇子,立即起身,对黄昏深深的施礼,“如此,我便代天下百姓,谢过黄指挥。”
  黄昏呵呵受之。
  朱高炽重新落座,神态很是兴奋,问道:“有个疑问,时代商行那边,其实我一直有关注,黄指挥断然是不可能拿出五万两金银的,这钱是淇国公和成国公的?”
  这很重要。
  黄昏暗乐,知道这位殿下想偏了,以为淇国公和成国公是借自己这边,曲线救国来支持他成为大明储君。
  泼了一盆冷水,“殿下想多了,这钱确实是成国公和淇国公的,不过这钱可不是他俩白送的,殿下应该知道微臣府上那件可以令黑夜亮若白昼的神器罢。”
  朱高炽颔首,“耳闻久矣,黄指挥之才,真是惊若天人。”
  这马屁拍的……
  真爽。
  黄昏颇有点得意,“陛下和皇后也想要在乾清殿、坤宁宫布置此等神器,因战事后国库空虚,陛下心疼钱,于是不想要了,但二皇子殿下孝心可嘉,知悉此事后,因远在福建,于是请淇国公和成国公代劳,出钱购买了两件神器,微臣明后几日,就会去乾清殿和坤宁宫安置,这便是三万两。而淇国公和成国公贵极人臣,两位国公也想在府邸之中安置此等神器,是以这又是两万两定金。”
  朱高炽面色不变,心中很是失落,甚至有点绝望。
  果然,自己想多了。
  二弟做了这件事,等父皇从顺天归来,来到乾清殿一看,哟,亮若白昼,再一问,原来是老二的一片孝心,你说父皇会怎么想?
  黄昏暗想,不能让朱高炽丧失信心啊,立储还是要争一下,不争的话自己怎么趁浑水摸鱼,于是笑道:“殿下不用担心这些事,国家储君,岂能一两件孝心礼物便定夺未来,你做好分内事,便够了。”
  朱高炽精神又一振。
  他完全没察觉到,今天和黄昏之间的谈话,已经完全被黄昏掌控了节奏,倒也不是朱高炽无能,实在是敌不过有上帝视觉的人。
  放下心许多的朱高炽问道:“关于出使交趾一事,父皇专程下旨,显是无比重视此事,其中可有深意,还请黄指挥指教一二。”
  黄昏思索了一阵。
  组建神机营这件事,不存在单方面利益问题,是旨在大明未来,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再猪油蒙心,对此事也会双手赞同。
  于是道:“知道亲征为何不了了之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