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1316

  妻子徐妙锦还略有羞涩,很多东西还没领悟,等过些天无官一身轻了,倒可以让妻子多去看看庭院之中的莲花。
  快要开了。
  莲花是很美的,黄昏很喜欢,莲花之美,宛若观音。
  进入诏狱。
  南镇抚司本就是黄昏和赛哈智的南镇抚司,此刻陛下还没有旨意下来,黄镇抚使主动进入诏狱自囚,诏狱里的锦衣卫岂会懂不起。
  好吃好喝好住,甚至还打扫了牢房。
  黄昏一并斥退。
  说不能搞特殊,你们寻常时候怎么对待犯事了的锦衣卫,今后就怎么对待我。
  这当然是面子话。
  上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但吃喝方面得苦一点。
  乾清宫。
  朱棣兴致懒懒的坐在书桌前处理了文宴阁那边送来的批折,多是些京畿臣子关于昨日事情的后续处理问题。
  其中以应天府最多。
  今日朝会,关于奖赏昨日功臣的旨意已经发下,两个儿子因为带兵在外追缉梅殷,暂时不奖赏,天子亲卫军中的人则正常因功擢升。
  关于京营五卫,也得想办法补缺。
  这不是一两日之功,需要从京营五军都督府直隶的卫所中抽调人手来京畿补缺,但这个动作又不能太大,因为要提防梅殷。
  梅殷若是到了福建建立小朝廷,就涉及到平叛用兵的事情。
  对福建用兵?
  一想起这事朱棣就头疼。
  那边地势复杂。
  一旦打仗,各种麻烦事情一大堆,尤其是运送粮草辎重方面,受限于福建各种山林沼泽的地形,其实很不方便,转念一想,应天这边不方便,福建那边也一样。
  况且福建经济不怎么样,要支撑小朝廷养兵的话,其实难度更大,甚至很可能难以形成数十万以上的大规模兵力。
  基于这一点,朱棣对梅殷去福建一事,并不悲观。
  打仗,朱棣没怕过谁。
  打就是!
  狗儿太监匆匆碎步跑进来,“万岁爷,徐辉祖和锦衣卫指挥佥事赛哈智求见。”
  朱棣嗯了声,“宣。”
  片刻之后,徐辉祖和赛哈智两人并肩而入。
  朱棣先问赛哈智,“你来做甚。”
  赛哈智急忙道:“微臣来请罪。”
  朱棣没好气的道:“你有什么罪?”
  赛哈智不敢马虎,急声道:“微臣身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主权理南镇抚司事务,因微臣的疏忽,致使昨日刺杀陛下的杜金明等人逃过南镇抚司的筛查而进入京畿,是微臣之过失,此责之重,就算微臣死一千次,也不足以弥补,今日来此,便是请陛下降罪。”
  朱棣咳嗽了一声,没理他,问道:“黄昏呢?”
  赛哈智道:“在诏狱里。”
  朱棣冷哼了一声,“倒还自觉。”
  清凉山巅一事,黄昏难逃其咎——其实朱棣心里明白,这件事怪不了黄昏,是梅殷太功于心计,谁会料到他那么早就在布局清凉山巅的刺杀之事了。
  黄昏是无辜被牵累的。
  当初若是让庞瑛、李春、袁江或者赛哈智去,杜金明也会通过这些人来到京畿,那么今日在诏狱里的就是赛哈智等人。
  实实在在的输给了梅殷。
  忽然来了精神,对赛哈智道:“你去诏狱,把那货提来,朕要亲审他。”
  赛哈智刚转身,朱棣忽然道:“算了,朕去一趟诏狱。”
  倒要看看,这货是不是作秀。
第222章
精忠报国
  有了前车之鉴,朱棣这下不敢马虎。
  好在诏狱就在紫禁城边上,安防方面倒是没问题,饶是如此,负责朱棣安防的大内侍卫也是如临大敌,负责周边安防的锦衣卫更是倾巢而出。
  连郑和都带着王顺来了。
  如今南镇抚司由赛哈智暂时掌管,北镇抚司那边,因为庄敬和纪纲都在卧床,是以由北镇抚司镇抚使李春,指挥佥事王谦、指挥同知袁江三人共同主事。
  都不敢大意。
  若是再出现刺驾之事,大家都别想活命。
  因为有些话要和徐辉祖说,朱棣没有坐天子辇驾,而是慢慢步行去诏狱,让徐辉祖跟随,郑和和王顺佩剑跟在后面。
  走出奉天门后,朱棣对慢一个身位的徐辉祖的道:“有些过往事,朕其实是不想提的,想必你也是不愿意面对的,朕虽然是你姐夫,但也要明白一点,咱们也是君臣,所以又不得不提。”
  徐辉祖颔首,“是的。”
  朱棣道:“军中关于杀你的呼声很高,朕一直压着,早些时候为了保护你,朕杀了铁铉等人,以暂时安抚丘福、朱能等人的心态。”
  徐辉祖默然不语。
  这是事实。
  都说朱棣铁血冷漠,但事实呢?
  进城之后,朱棣确实杀了很多人,但还有很多注定要被杀的人,却一直活着,比如靖难之战中让朱棣吃尽了苦头的平安、盛庸等人。
  朱棣继续道:“丘福等人也明白,因为徐皇后的缘故,朕不会杀你,所以他们一直在怂恿军心,又一直在拥护老二,目的么,不外乎就是怕老大上位之后,重用文臣,又起用像你这样的建文旧臣,如此一来,他们的未来和子孙,都会很难。”
  徐辉祖颔首,“可以理解,他们毕竟也怕。”
  朱棣笑了,“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他们是靖难功臣啊!”
  谁敢杀靖难功臣?
  除了我朱棣。
  至于以后的继任者,敢忤逆我朱棣的意思?
  老大他敢?!
  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何况现在还不一定是立老大为储君。
  我朱棣春秋鼎盛着呐。
  朱棣忽然停下,侧首看着徐辉祖,“因为梅殷掀起的靖难余晖,发生了这许多事情,让你也重获自由,之间种种,朕皆在看在眼里,现在想问一句,若是私下里以家人相处,你可愿叫我一声姐夫?”
  徐辉祖愣住。
  许久,许久,才轻声道:“陛下言重了。”
  不是姐夫。
  而是陛下。
  这里面的意思,很清晰,也很温暖。
  朱棣笑了。
  转身拍了拍徐辉祖的肩头,“我很想知道,都是儒将,都是皇亲国戚,又都在军中还有一些势力,为何你没有走上梅殷那一条道路?”
  徐辉祖笑了笑,“陛下想听真话?”
  朱棣颔首。
  徐辉祖想了想,“昨夜我本来在徐府,想说服三妹让他暂缓和黄昏的婚礼之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