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1316

  最后差人去钟山工厂拿边拿回让老李在这段时间吹出来的球形玻璃容器,即灯泡。
  别说,老李有几把刷子。
  竟然真的做到了。
  不过不多,也就七八个,用老李的话来说,别小看这七八个,这是他用了好几天时间,失败了无数次,才得出这么几个。
  让木工师傅精确测量尺寸,用竹片制作灯泡的堵子,保证里面的密封性,当然,还要刷漆,如此才能确保真正的密不透风。
  将用竹子作为材料,制作的灯芯放入灯泡之中,接好铜线,两极各留半截,方便测试的接线,然后便开始搭建实验装备。
  U型架就位,滚筒中心处先开孔,再缠上铜线,将木材制作的转子穿过U型架,再穿过滚筒的一个孔,放入磁铁,穿孔过去,穿过滚筒的另外一段,架在U型架上。
  将滚筒上的铜线左右两端连接到灯泡上。
  自此,一座小型的发电机成型。
  能否成功,黄昏心里没底。
  只有不断试验。
  好在准备的材料够多,足以让他有好几次的失败机会。
  ……
  ……
  时间流逝。
  年关将近,永乐二年的下半年,似乎就要无风无雨的过去。
  黄昏的婚期也将近。
  在吴溥和吴李氏的操作下,婚礼的一切准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请帖也散了出去,辐射了整个南镇抚司。
  除此之外,住在国子监附近的高贤宁,王振亦在邀请之列。
  大内内官监郑和、狗儿太监收到了请帖。
  建初寺的老和尚道衍也被邀请。
  连朱棣夫妇也收到了请帖。
  徐家那边的亲戚,这就比较多,不过也一一邀请,只不过那边的亲戚,大部分都是留在徐府,只有少部分重亲会来送亲,到时候在黄昏这边吃午饭。
  似乎这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普通喜事。
  然而随着徐皇后和朱棣的一次商谈,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徐府就流出了消息,说婚礼当日,徐皇后会亲自出宫来给妹妹送亲。
  这个消息让敏感的应天人顿时感觉到了不同寻常。
  徐皇后都要出宫,那么朱棣呢?
  先前,有张定边后人指证黄昏是明教的人,最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朱棣也没处罚黄昏,后来甚至还让军器监给黄昏送去了三百斤铜。
  铜可不是普通的东西。
  由此可见,朱棣对黄昏的信重。
  那么黄昏的婚礼连徐皇后都要来参加,朱棣会不会也可能出宫?
  极有可能!
  于是应天城骤然紧张了起来。
  朱棣不出紫禁城,有京营和锦衣卫等天子亲军拱卫,谁也拿他无可奈何,所以才有上元大火案,但是现在,朱棣要出宫了,隐藏在黑夜之中的那些建文旧臣,岂能不蠢蠢欲动。
  朝野上下无人不知,随着朱棣出宫,只怕这应天城要热闹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
  朱棣会不知道?
  所以这一次出宫,必然会有严丝合缝的安全护卫,绝对不可能出现任何意外。
  但……
  就怕万一!
第192章
千古第一的迎亲书
  很快,京营士卒和锦衣卫开始配合,在应天城全程盘查外来人口,并通过各种方式敲打地下帮会,让他们从近期到正月十五以前,都老实一点。
  同时,京营在城外的驻防也更换了一批。
  京畿附近城市里的锦衣卫千户所、百户所,除留守必要之外的人手外,其余的尽数被召回应天。
  国子监附近。
  黄昏那处庄园周围一里之内,每日都有官府人员盘查。
  绝不允许任何外来人居住。
  一时间,应天城风声鹤唳。
  表面上看,似乎是朱棣担心皇后送亲时候的安危,提前在做安防工作,实际上大家谁都心里敞亮:朱棣要出宫了。
  这又不是万人空巷的上元节。
  皇后去参加婚礼,最多就是遇刺:可谁吃饱了撑着去刺杀皇后?
  完全伤不了皇权分毫。
  就算成功,朱棣不过是伤心一阵换一个皇后而已。
  谋刺者反而会遭受到朱棣的疯狂报复。
  所以没人刺杀皇后。
  朱棣也应该清楚,要不然去年的上元节,他也不会那么轻易的让徐皇后出宫去赏玩灯会。
  所以这些安防力量,是为朱棣自己准备的。
  ……
  ……
  时间流逝。
  眼看婚期将近,黄昏忙得昏头烂额,好在有过来人吴溥帮忙打点,又有吴李氏全力帮助,忙碌之中一切都有条不紊。
  婚礼前的第三天,黄昏搬去了新宅。
  邀请吴溥一家。
  吴溥本来是拒绝的,说你也成婚了,该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间,我们一家人就不来凑合了,人多容易出矛盾。
  黄昏也不劝说,让人直接搬家。
  吴与弼雀跃的很。
  吴李氏夫为妻纲,看吴溥。
  吴溥拦不住搬家的工人,也拦不住欢呼着要住大宅子的吴与弼,只好去了。
  新宅很大。
  要靠自己几个人打理,估摸着新宅要变荒宅,在搬迁进去之前,黄昏已经买了十余个小厮和七八个丫鬟,又雇佣了厨娘。
  管家就省了,让吴李氏来操持家业。
  若是吴李氏不愿意,锦姐姐也可以。
  锦姐姐能操持徐府,管一个小厮、丫鬟加上东家才三十个人的新宅,完全么得问题。
  从今以后男主外女主内,小日子不要太幸福。
  乔迁新居没有宴请。
  就黄昏和吴溥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吃了顿晚膳。
  倒是意外。
  消息灵通的狗儿太监,着人送了尊山水景石过来,价值不菲——咱们的狗太监身家还是不错的,这一两年很攒了点家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