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1316

  黄昏哈哈大笑着转身,声音随风飘来,“绯春啊,春色菲菲的绯春啊,真是个好名字,不过别缺了礼数,让别人笑话,以后再见我,得叫‘姑爷’。”
  绯春恨恨的顿足,“小姐~”
  还没成亲就在调戏我了,你管不管?
  徐妙锦莞尔。
  这不是很正常吗,我若嫁给黄昏,你就是陪嫁丫鬟啊,心中忽然一动,问绯春,“你若是不愿意,小姐给你找户人家,我们徐府重新找个陪嫁丫鬟还是可以的。”
  绯春犹豫了下,“我这辈子不会离开小姐的。”
  徐妙锦笑了。
  院门口出现个奴仆,手中拿了个大红的封子,走进院门说,“大爷说,这是黄镇抚使送来的聘礼,请小姐保管,聘礼只此一件。”
  徐妙锦哭笑不得,黄昏你这货,想娶我还这么抠?
  接过红封子。
  已经被大兄拆开先睹为快。
  徐妙锦看了一眼。
  愣了。
  这聘礼……
  可不轻啊!
  是一封房产转让契约,上面有官府的章印,也有黄昏的签字画押,徐妙锦只需要在上面写上她的名字,盖上指印,黄昏新买的那座庄园,就是她的了。
  徐妙锦笑了。
  很温柔。
  有句话在心中酝酿了很久,如今终于可以说了。
  黄昏,我喜欢你。
  嗯……
  我也喜欢你。
  真好。
第189章
因为爱情
  黄昏打算送徐妙锦一件举世无双的新婚礼物。
  但这个礼物很难制作。
  不过为了心爱的姑娘,迎难而上。
  离开徐府,黄昏径直去找朱棣:有一项关键材料,还需要朱棣来帮忙,没有朱棣的首肯,黄昏也弄得到,但那是犯法。
  黄昏需要铜。
  经太监上报,又等了小半个时辰,狗儿太监才出来,陛下有旨,宣黄昏觐见。
  黄昏进去,行礼。
  朱棣疲倦的将目光从一张涉及整个大明军力部署的堪舆图上抬起来,不着痕迹的将堪舆图卷起来,问道:“有什么事。”
  黄昏直接说道:“臣有事请假,要离开应天一个多月左右。”
  朱棣,“什么事。”
  黄昏道:“为婚礼做准备。”
  朱棣不解,“你不在应天成亲?要回老家去祭祖么?”
  请假,你一个南镇抚司镇抚使直接找锦衣卫都指挥使庄敬就行,干嘛越级跑到我这里来。
  黄昏:“……”
  祭毛的祖,除了叔父黄观,我对黄氏其他族人一点印象都没有,根本没有归属感好么,可又不好直接告诉朱棣要去干什么,只能含糊说反正就是有事。
  朱棣嗯了声,“去罢。”
  却见黄昏不动。
  讶然问道:“还有事?”
  黄昏笑道:“还有点事想请陛下帮忙,毕竟您也是徐妙锦的姐夫,为了她的婚礼,出那么一丁丁的力不算过吧?”
  朱棣一脸黑线,“要钱没有。”
  黄昏嘿嘿一笑,“不要钱,要铜和铁。”
  朱棣眉头蹙起,“这可是战略物资,价格昂贵,且有价无市,我可不能轻易给你。”
  黄昏叹道:“其实黑市是可以买的,不过臣是大明的官员,不能知法犯法,更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去找军器监官员,官官贿赂会败坏了官场风气,所以没办法,只好来找陛下要。”
  这话很漂亮。
  朱棣很喜欢。
  于是笑道:“要多少铜?”
  黄昏想了想,“有个三百斤暂时够用了。”
  朱棣又一脸黑线,“这么多?!”
  干嘛用?
  黄昏叹道:“陛下放心,若是用不完,我一定还给军器监。”
  心里腹诽,哪可能用不完。
  朱棣沉吟半晌,“行吧,等下我忙空了,铁的话,就你南镇抚司镇抚使的官职,不会买不到,你尽管去买便是,至于铜么,朕让军器监那边给你送三百斤过去,不过不能白送,等你时代商行规模定下来了,半数盈利必须用来修书。”
  朱棣对此事还念念不忘。
  黄昏也是坦率,笑道:“不仅修书,以后下西洋,臣都是陛下最忠实的拥趸。”
  朱棣哈哈大笑。
  这小子上道啊。
  很难不让人喜欢。
  于是乐道:“你和妙锦的婚事,定了佳期了?”
  黄昏道:“定了,两月之后。”
  朱棣颔首,“到时候朕和徐皇后一定过来喝喜酒。”
  黄昏愣了下,“您要出宫?”
  朱棣笑意深沉,“怎么,朕不能出宫?”
  黄昏懂了,“要钓鱼?”
  朱棣嗯了一声,说,“朱允熥等几人,暂时还在床上躺着,随时可能驾鹤西去,有些人想必坐不住了,可最近朕一直让北镇抚司、郑和的人全力盯着城内,又让五军都督府监视着应天周边,各地驻军亦是在掌控之中,那位找不到机会。”
  黄昏沉吟半晌,“就是有点冒险。”
  朱棣摇头笑道:“我连沙场都敢几进几出,害怕这点险恶?”
  黄昏一想也是。
  这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亲征漠北,打得草原骑军找不着北的永乐大帝。
  行却礼,“婚期将近,事务繁忙,臣告退。”
  朱棣点头,“去罢。”
  黄昏回到吴溥暂时租住的房子没多久,军器监那边来了个官员和五个力士,带来三百斤铜,请黄昏签收后离开。
  黄昏叫上许吟,带几个人把铜送到钟山的工厂。
  那边有设备。
  找到老李,如此这般叮嘱之后,黄昏让人准备了一块极长的木板,又让手腕稳重的老师傅,在木板上凿了细长均匀的通道,曲曲折折约莫四五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