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1316

  黄昏又问道,“关于向周边城市辐射分店的事情做得如何?”
  沈熙礼转身从柜台里拿出一份大明的堪舆图——这可是个宝物,一般人没有,就是当官的也没几个有,这份堪舆图还是黄昏找朱棣要的。
  朱棣本来不想给。
  大明江山堪舆图,这玩意儿可是军事物资,不过在黄昏的利诱下,朱棣还是给了一份没有标准任何兵力分布的堪舆图给黄昏。
  黄昏拿给沈熙礼用。
  沈熙礼指着应天周围的各大城市道:“以应天为核心,周围的经济重镇中,我们都已布局成功,大的城市有两家分店,小的城市有一家分店,钟山下老李负责的工坊已经扩大了三倍有余的规模,保证供给周边城市,因为运费的增加,这些分店的价格比应天这边要贵一成,不过反响依然很好。”
  顿了一下,“接下来就是辐射其他省。”
  黄昏点头,“我只提一个要求,大明疆域之内的所有省中的经济繁华大城,必须要有时代商行的分店,我的意思,凡我大明王旗飘扬之处的大明百姓,都要知晓我时代商行的大名!”
  沈熙礼点头,“大概还需要两年来布局。”
  黄昏笑道:“不急。”
  忽然想起一事,“对了,如果有闲钱了,可以考虑购买或者自己找人建造大船,到时候准备携带大量物资,跟随国家舰队出访西洋。”
  沈熙礼吃了一惊,“尹庆不是已经出使西洋了吗?”
  黄昏摇头,“别问,听我的就行。”
  沈熙礼懂了。
  沉吟半晌,“这可是个不比全国布局的战略意义小的举动,你放心,就算商行资金周转再艰难,我也要在国家的舰队下西洋之前,给咱们商行弄至少一艘商船,并且要满载货物。”
  有舰队保护,根本不用担心海盗。
  若是一起出使西洋,必将赚得盆钵满盈。
  黄昏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要不然费心费力促成郑和下西洋干嘛?
  家国大义不提,自己也要赚钱的……
  嗯了声,“全权交给你。”
  起身,“这些日子你会很累,等全国布局结束,等下西洋的事情告一段落,你就轻松了,到时候我会聘请更多的商贾天才来辅佐你。”
  沈熙礼神采飞扬。
  这才是他这一生存在的意义,累一点如何?
  千百年后,世人不会只记得沈熙礼的祖上沈万三是元末第一富贾,人们也会说,大明王朝的沈熙礼,是个不弱于商祖范蠡的绝代人物。
  临走之前,黄昏对沈熙礼说了句婚礼赶早。
  沈熙礼笑说恭喜恭喜。
  又去了一趟钟山。
  本以为只是呆一会,哪知这一去,竟然在工坊里呆了一整天,如今的工坊——应该说叫工厂了,规模极大。
  占地百亩,仅是各种工人,就有数百。
  老李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负责生产工艺,而他自己牢牢掌控着材料配方,总领全局,要不然哪能供应各大店铺的货物。
  无色玻璃已经被老刘实验了出来。
  当然,花费巨大。
  仅是用作实验的原材料,老李拿出来账本粗略一算,花费了上千两白银。
  倒也还好。
  无色玻璃已经通过时代商行卖了不少出去。
  只是还没开始盈利。
  毕竟这玩意儿现在算奢侈品,买得起的都是富贵人家,利润大而销量小,要想盈利,大概还要等一两年,待市场发酵成功。
  黄昏多了个心思,觉得可以用自己那座废弃庄园的装修来给无色玻璃打下广告,反正结婚是要大肆宴请的,到时候应天城的那些富贵老爷们看见自己那座庄园,还不惊艳成狗。
  又和老李商讨了沐浴露、润肤水的高端品牌。
  其实就一个套路:换包装。
  之前的包装,要么是用精美瓷瓶,要么是用琉璃瓶。
  都不算高大上。
  黄昏的意思,是要制作出各种色彩的小玻璃瓶,如后世兰蔻用的那种精美瓶子——这就有点卖瓶子的意思了。
  不过有钱人可不在乎这一点。
  所以关于如何制作这个彩色玻璃瓶的事情,黄昏和老李研究了一下午。
  最终还是黄昏出了工艺原料的配方。
  至于各种材料的占比以及工艺流程的改进,都要老李去实验。
  不仅仅是配比的问题。
  还涉及到退火等工艺。
  这又是个耗钱耗时的事情,不过两人清楚,这东西一旦弄出来了,绝对是暴利,而且有助于产品的长远发展。
  所以必须弄。
  黄昏当起了甩手掌柜,索性全数交给老李——又多了个心思。
  下西洋的时候,得让沈熙礼聘请一点西洋工艺人回来。
  至此。
  有负责销售、业务推广的时代商行,有负责产品研发、生产的工厂。
  黄昏的商业帝国堪堪有了雏形。
第180章
暴风雨
  奉天殿大朝会上。
  朱棣身着绣“十二纹章”的黄色通天冠服,大马金刀坐在奉天殿中,目光俯视着殿内众臣,在殿门之外,臣子两分,一直绵延到奉天殿外的大广场之中。
  陆续有臣子上奏。
  朱棣一一回复,其实大多要事,早就和六部尚书等人商议妥当后,再到大朝会宣布而已。
  原本以为今日没甚大事。
  准备退朝之际,御史顾佐出列,“臣有奏。”
  朱棣笑了,“顾卿有何事?”
  顾佐孤傲清正,在督察院那边基本不和同僚凑堆子,如今这“顾独坐”的雅号连朱棣也听闻了。
  顾佐朗声道:“应天府衙昨日出售了一座废弃庄园,此庄园价值上万,但府尹向宝却以低到令人发指的两千两的价格,出售给了南镇抚司镇抚使黄昏,此事大有猫腻,恳请陛下下令详查。”
  此言一出,群臣沸腾。
  大家都是当官的,赚钱的门道彼此门清,但你一座价值上万的庄园,竟只卖了两千两白银,也太心狠手辣了点。
  这当中吃了多少回扣?
  站在朝班中的纪纲心头暗爽,顾佐哪知道这些消息,还不是自己着人巧妙的告诉他的。
  这种事,借顾佐这种人比自己弹劾黄昏、向宝更有效果。
  朱棣愣了下,也觉得不可思议。
  两千两?
  想起黄昏找到自己说过的话,说他有办法从向宝那买到房子,只要价格合理,应天府衙不亏钱,自己答应他不干涩。
  但现在才两千两,应天府衙裤子都亏没了。
  扫视一眼,“向宝何在?”
  应天府尹向宝出列,躬身道:“臣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