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1316

  目光放肆的打量着那具曼妙的酮体。
  夏天的衣衫很薄。
  可惜,明朝的襦裙不像唐宋的襦裙那般酥胸半露,所以只见曼妙风姿而不见妖娆风情。
  徐妙锦定定的看着黄昏。
  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轻柔,许久才温柔的说了句。
  回来就好。
  如盼郎归的女子终于守来了归人。
  仅仅是一句“回来就好”,已将所有心思放在了里面,女子柔情无处述说,藏匿在心间,又洋溢在话语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黄昏觉得身心飘逸,有种遁入仙境之感,只觉漫天都是鲜花盛开。
  笑吟吟的彼此对视。
  也不知许久,绯春出现在门口,说了句,小姐,要泡茶吗?
  徐妙锦惊觉,立即转身回屋,声音从房间里传来,“绯春,你泡壶凉茶,黄昏,你在院子里稍等片刻,关于杜金明杜总旗的事,我要给你说一下。”
  黄昏得嘞一声。
  目睹这一幕的绯春怏怏的去泡茶,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完了。
  小姐完了。
  一见黄昏误终生,绯春就不明白了,黄昏这人到底哪里好,油嘴滑舌投机倒把,还搞迷信那一套,一看就是钻空子的小人。
  偏生能撩动小姐。
  还有天理么。
第149章
一夜暴富
  黄昏在京城现身的消息骤起掀然大波。
  谁也没料到,原本在福建失踪的黄昏,竟然神鬼莫测的出现在了应天,尤其是北镇抚司纪纲那一群人,整日里如履深渊。
  深恐黄昏有什么确凿证据,到时候庞瑛得死,其他人也得受牵连。
  然而黄昏归来后几日,应天极其安静。
  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接下来很可能是南北镇抚司的一场交锋。
  黄昏很忙。
  庞瑛肯定是要收拾的,告诉纪纲等人,我黄某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不过当下事务缠身,一时间还忙不到那里去。
  黄昏去见了杜金明七人。
  仔细询问了兵分两路之后的细情,知道有两位兄弟为了掩护徐妙锦撤退而牺牲后,众人黯然了一阵,黄昏定鼎发言,让杜金明派一个人悄悄去一趟林墩渔村,把那张写有大家家眷的名册带回来。
  杜金明主动请缨。
  这是作为一个领导该负的责任——此去林墩,接近千里,还有可能遭受姚楚山的报复,他作为总旗,当身先士卒。
  黄昏允了。
  又安抚其余六人,让他们暂时在应天不要异动,等报复了庞瑛,就可以将他们调入南镇抚司总衙,顺便给了他们一笔钱,着人去各自的家乡将家眷带来应天。
  安排好这几个未来心腹,黄昏回莲花桥平康坊,在傍晚时分发现个状况。
  吴溥家和隔壁周婶儿家的院子,多了一扇圆拱门,暗想着吴溥和婶儿周李氏这样是不是太大胆了些,传出去的话,吴溥的仕途都要受影响。
  思忖着等吴溥归来了,得提醒他一下。
  哪知在书房呆到晚膳时,吴与弼笑眯眯的说吃饭吃饭啦。
  黄昏出去一看,冷锅冷灶的。
  吴与弼和于彦良却在拱门畔喊道:“发什么楞呢,现在在这边吃饭了,为了给你接风洗尘,我娘做了好大一桌饭菜呢。”
  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
  你娘?
  黄昏恍然大悟,我擦,吴溥和婶儿周李氏竟然在这段时间把人生大事解决了。
  也好。
  珍惜青春嘛,都不是年轻人了,藏拙掖着没意思,莫等青春小鸟迎风尿湿鞋,空悲切。
  不得不说,有个女主人的家就是好。
  饭好吃,晚上热水也有,各种方便,黄昏和吴与弼两人吃完之后两嘴一抹,在书房里呆到晚上,周李氏又过来让他俩去洗澡睡觉。
  嗯,现在不叫周李氏,叫吴李氏。
  休憩两日。
  黄昏带着于彦良去时代商行,仕途要做,钱要赚。
  带着于彦良是为了安全。
  来到总行。
  看着门庭若市排起长队撑着各色油纸伞像一条彩虹长龙的人流,史书中说的洛阳纸贵,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黄昏有点意料之中又有点懵,沈熙礼竟然把商号搞得如此风生水起。
  偌大的店铺,比离开应天时多了四五个门面。
  十来个伙计来回奔跑。
  沈熙礼不见踪影。
  黄昏拉了个伙计问他,伙计不认识黄昏,上下打量了一圈,没好气的说,掌柜的不见客,你们这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也别老想走后门,咱家的香皂虽然面相平民百姓了,可沐浴露和润肤水是天家皇室用度,不卖不卖!
  有锦衣卫在后面保护,肯定是权贵人家。
  但伙计这些日子见多了去。
  沈熙礼掌柜对这些人就一句话,你们先去找徐皇后,皇后同意了,我们可以给,皇后不同意,那我们也无法。
  黄昏无语……
  也怪不得小伙计,大夏天的忙得满头大汗,要应付无数顾客,再好的耐心也磨没了,笑着说我叫黄昏。
  那伙计直直怼了一句,我还叫朝阳嘞!
  黄昏被噎得没有脾气。
  只得退开。
  走不出几步,有人从商号对面的酒楼里匆匆出来,一身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看见黄昏后行礼,“黄百户你竟然回来了?!”
  是南镇抚司锦衣将军赵芳生。
  这才见着沈熙礼。
  商号后面的院子里,黄昏、于彦良、赵芳生、沈熙礼四人坐在树荫下的石桌畔,黄昏开口问道:“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沈熙礼喝了口凉茶,“如你所见。”
  黄昏干笑两声,“回来之后,就直奔你这里了,其他两家店铺我还没去看,你给我详细说说情况,这一两个月商号的盈亏如何。”
  沈熙礼道:“东家的操作极为上佳,借徐皇后的影响力,京畿富贾、权贵人家早就知晓了香皂的大名,我们开张初期,便后无数富贵人家来购买,你知道的,他们不差钱,数日之后,便风靡了整个应天,到后来,寻常百姓家,亦以家中有香皂为荣,所以就有你当下所见的盛况,可惜,钟山工坊那边老李制造的香皂数量有限,所以每日还在限额出售。”
  又道:“我擅作主张,将三家店铺的铺面扩大,同时将盈利部分投入到钟山工坊那边,加班加点扩建工坊,再有几日大概就能投入生产,届时还能扩大售卖数额,不过我有个担忧,京中权贵富贾人家不愁钱,一般小康人家也买得起,但一些平民不行,而平民是最多的,所以东家,你看是否能降价?”
  黄昏微微颔首,“可以降价,但降不了太多。过先卖过这一波再说,等权贵、富贾人家这一波的市场饱和之后,再降价面对平民的市场。”
  猪油在明朝可不便宜,成本真没自己对朱棣说的那么低,不过市场客观,薄利多销的话,也是一笔无法想象的利润。
  沈熙礼笑道:“我也是作此想。”
  又说:“这几个月,迄止昨夜,商号共盈利一万六千八百余两,具体数额你得去问一下账房先生梁巍生,他做账确实有一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