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6/1316

  朱棣甚至起身念了句诗,嗯,曹丞相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很有点横槊赋诗的君王霸气。
  眼看着逼近了近海,郑和从望远镜里看着前面那一片密密麻麻的日本战舰,对吃着火锅喝着酒的朱棣汇报道:“陛下,足利义持把所有战舰都调派到前面,看样子似乎是以为我们要登陆,所以妄图用战舰阻拦我们登陆,要逼迫我们打海战。”
  朱棣哈哈一笑,“海战么,那就打吧。”
  五艘钢铁战舰本来就是准备海战的,之所以要做出登陆的样子,就是误导足利义持,让他主动来海战,也只有一举摧毁日本的水师,后续宝船的兵力才能无所阻碍的登陆。
  尽管日本水师无法阻挡登陆,但终究会给登陆士卒造成战损,所以最好的战略,是瓦解日本的水师力量,这样大明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宝船和四百料两百料战舰运送兵员和物资过来。
  朱棣终于明白了黄昏说过的那句话。
  未来战争,是海权的天下。
  你看现在就是这样,大明舰队一旦摧毁日本水师,彻底掌握海权,就能掌握这场战争的主动,日本没有水师可以阻拦大明的舰队,兵力和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
  耗也能耗死你。
  但如果大明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不错。
  我大明从国库划拨海量资金到海军,终究是高瞻远瞩,如此一来,以后朝野臣子,大概谁也不敢对海军再腻腻歪歪了。
  尤其工部和户部,拨款和给人,会无比爽快。
  这几年郑和很难。
  朱棣知道。
  但他也没办法,因为海军确实没有拿出成绩来,所以只能委屈郑和,想必这一战后,郑和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那边的地位,将直线飙升。
  估摸着这一战打完,郑和要封公了。
  郑和又问朱棣,“陛下,咱们要不要派个人乘坐小船过去说一下,毕竟咱们中国历来讲究个先礼后兵,也不落人口实。”
  朱棣还没回答,黄昏却反问道:“十九年前足利义满派了几个刺客潜伏在大明诸王的王府之中,太孙大婚时的刺杀,日本可曾想过礼?”
  朱棣微微颔首,“镇西公言之有理。”
  黄昏举杯,“来来来来,陛下,走一个,容臣僭越一句,咱俩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朱棣举杯哈哈一笑,一饮而尽。
  心情好。
  一旁的朱高煦和朱瞻基只得陪着举杯。
  气氛一片欢乐。
  郑和懂了,那就不需要讲礼。
  但他还有个疑问,问道:“陛下,等下海战之后,如果日本舰队有投降的怎么处理?”
  接受投降?
  可降兵没法安置,总不可能全部押到战舰上来罢,万一出点事,也受不了,说不准有人诈降呢,可不接受投降,会让日本士卒有一种横竖一死的想法,到时候拼命,会造成己方增加战损。
  朱棣看向黄昏。
  黄昏想都不想,“日本这个民族,顽抗的很,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投降的,况且咱们也不需要考虑这个情况,就算他要举国和我们拼死到底,那就成全他们便是。”
  顿了一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什么叫血战到底的无奈。”
  郑和讶然,“也?”
  黄昏哈哈一笑,“郑大监肯定不知道有一句话,曾让我热血澎湃又屈辱万分。”
  郑和问道:“什么话?”
  黄昏缓缓的说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现在很希望也很乐意看见,在未来的半年甚至一两年里,日本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百姓,都在呐喊着这句话。”
  就希望你日本顽抗到底。
  甚至举国来战,战至最后一个人都可以,我大明奉陪到底。
  未来你将要施加在我身上的屈辱,我提前赠送给你,并且断绝你未来的报复,没错,我就是这么腹黑,就是这么冷酷。
  对日本,不需要仁厚!
第1443章
重炮出击!
  朱棣唔了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话很不错啊,谁说的?”
  读过不少书,但没在书中见过这一句。
  黄昏摇头,“是的,表面上看,这是何等的热血,但是背地里却能品尝出无奈和辛酸,一个国家,竟然走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地步,可见外敌入侵者之凶残强横。”
  所以,我也想让日本这个岛国的百姓,在十五世纪发出呐喊。
  呐喊一寸山河一寸血。
  但最后却只能无奈的看着一寸山河一寸血变成现实。
  朱棣若有所思,“镇西公,有句话朕想说很久了,很早以前,朕就有所发觉,你对日本这个国家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仇恨,这是为何?”
  朱高煦和朱瞻基齐齐看向黄昏,包括郑和和许吟,他们也有这个疑惑。
  黄昏对日本的仇恨来自何处?
  仅仅是因为倭寇海盗?
  说不过去。
  大明早些年被倭寇海盗侵扰得厉害,但随着大明大侠鞑靼和中南半岛后,倭寇海盗收敛了不少,何况大明人虽然对倭寇海盗深恶痛绝,但不至于像镇西公这般,有种发自骨子里的仇恨。
  黄昏沉默了一阵,他实在不想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在于,自己确实表现得很明显。
  不解释一下说不过去。
  咳嗽一声,慢慢喝了口酒,“我大明尚未对日本有所动作,他日本就敢埋伏刺客,对我大明皇族下手,若有一日,日本的火器发展到了我大明前面,岂非要渡海过来抢占我们的土地,屠杀我们的百姓,我对日本的仇恨,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忧,日本虽然小,但也正是它面积的小,且悬于孤海之上,早就了这个民族的侵略性,从倭寇海盗就能窥见一斑。”
  这话合情合理。
  但绝对不是全部答案,对未来的担忧可以理解,但是因为刺杀一事而生的仇恨说不过去,因为刺杀是年关之前的事情,而黄昏对日本的仇视,由来已久。
  朱棣也没追问。
  得给黄昏留点面子。
  端起酒杯,笑道:“这一次出征日本,汉王的战备司功劳甚大。”
  朱高煦急忙道:“是陛下的英明神武,我们战备司才能有所收获。”
  战备司其实收获很少。
  连日本的堪舆图都没弄到,唯一的收获,就是在沿海一带,通过倭寇海盗和从日本悄悄跑到大明来的人口中,弄到了松浦海域的海图。
  至少知道了哪些地方有暗礁。
  所以五艘钢铁战舰直接来松浦,而不是选择大内那个咽喉之地,因为不熟悉大内附近海域的海图,万一暗礁密布,舰队过去了,岂非给自己找罪受。
  朱棣微微颔首,“吾儿能有如此想法,朕心甚慰。”
  这句话一出,朱高煦就有点绷不住了。
  好多年了……
  这是自老三薨天后,父皇第一次对自己如此温和言辞。
  郑和忽然冒了一句,“陛下,坐好了。”
  准备开战!
  黄昏挥挥手,站在一旁的锦衣卫立即上前把火锅端走了,既然要开战,那么双方肯定要炮击,万一应天号被轰中几炮,火锅溅一身,滚油淋在皮肤上,谁也受不了。
  四人齐齐起身,站到舰长室两侧。
  朱棣和黄昏一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6/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