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7/1316

  朱高煦道:“可只有郑大监的五艘钢铁战舰,是不是有些力有未逮。”
  五艘钢铁战舰能有多少兵力?
  朱棣点头。
  五艘钢铁战舰要去打日本,确实力量不够,但事实并非如此,水师不动,船不够,郑和下西洋,宝船三十六艘,战舰一百八十艘,目前宝船卖了约莫十来艘给时代集团和其他商行,战舰也卖给其他商行改成货运船了。
  水师那边,其实有不少战船。
  宝船也还有二十艘左右。
  所以水师那边兵力不动,但可以抽调十艘宝船,一百艘战船左右出来,搭配上五艘钢铁战舰,完全可以对日本登陆作战了。
  关键是兵力。
  当然,跨海出征,绝对不是说几句抽调宝船战船就能解决的事情,要做的工作一大堆,所以今夜只是个初步议论。
  朱棣问康宁,“什么时辰了?”
  康宁作为内侍,对这些东西掌握极其到位,看了看外面,直接答道:“寅时中。”
  寅时中就是凌晨四点。
  朱棣略一思忖,“那今夜就不睡了,移步太孙书房,朕要和诸位爱卿再讨论一下相关事宜,到了时辰,就去奉天殿开朝会罢。”
  今日大朝会。
  也就是说,大家大概还能讨论半个时辰,寅时末,要去参加大朝会的臣子就要回去换官服赶往皇宫,朱棣也要回去换皇袍。
  朱瞻基着人在前面引路,他自己去看太子殿下去了。
  众人刚落座,朱瞻基又匆匆赶到。
  朱棣问道:“太子如何?”
  朱瞻基立即道:“父亲已经睡了,御医说没有大碍,不过需要卧床休息半月左右,不宜操劳,母妃也已经歇下了。”
  朱棣点点头,“你也去睡罢,今日大婚,可别冷落了太孙妃。”
  朱瞻基笑道:“有孙氏陪她。”
  太孙妃是胡善祥,孙氏还没有和朱瞻基成婚,朱棣也知道,闻言颔首,“孙氏是个不错的女子,你今后要善待于她。”
  朱瞻基急忙应是。
  朱棣喝了口热茶,感觉身子暖和了许多,情绪也好了许多,太子没事,太孙没事,老二也无恙,今夜这场风波,至少自己后人都安全。
  问郑和,“目前你的海军,有多少人员编制?”
  郑和的海军早就逐渐成了编制,而且招募了不少精壮,这些年虽然在造船,可海军人员的操练并没有因此懈怠下来。
  郑和立即道:“海军兵力共有两万五千人。”
  没办法,只有这么多人。
  因为海军从组建到现在就一直没参与过战事,基本上被不明真相的人认为是个闲杂部门,是给水师准备的补充兵员。
  甚至连户部那边拨款给海军,都经常腻腻歪歪的。
  觉得你海军光拿钱不干事。
  如果不是郑和在主控海军,搞不好户部那边连军饷都要拖你个一年半载,正因为是郑和,所以户部那边只敢在口头上腻歪,拿钱还是爽快。
  得罪不起郑和。
  朱棣一听,只有两万五千人,有点毛了,“才这么点人?”
  这点人,打什么日本!
  这点人也就够做点后勤方面的事情。
  郑和很无奈,“陛下,这些年咱们一直在外扩战争,愿意当兵的人,都去了京营和边军,没多少人愿意来海军的。”
  关键是海军挑选人也比较严格。
  别看只有两万五千人,但绝对是可以海战也可以陆战的精锐,这些年的训练就一直没落下过,郑和甚至有信心,随便五军都督府从哪个地方抽调两万五千人的精锐来和海军作战,不论你是陆战还是水战,海军都有五成的胜算。
第1421章
开始暴兵?
  朱棣听郑和一说,知道这是实情,确实不好苛责,现在大明百姓愿意当兵,而且踊跃,但有几个地方不愿意去。
  一个是中南半岛。
  那边没战事。
  一个是亦力把里,那边基本上也没战事,倒是很多人愿意去漠北边军和奴儿干那边,甚至还多人不远千里跑到云南去找沐晟当兵。
  因为肉眼可见那边有战事。
  而且大家也心知肚明,大明雄师无往不胜。
  有战事就意味有着军功。
  所以真没什么人愿意主动去参加海军,除非官府强行征兵,尴尬的是,自从大明打下中南半岛后,官府已经很多年没有强行征兵了。
  民间自行当兵的人数,逐年上升,能满足需求。
  甚至连徭役都少,除了工部那边需要做水利等民生工程需要徭役,以及朱棣给自己修陵墓需要徭役,其他方面都很少用徭役了。
  官道修建这么大的工程,没动用徭役,要么时代建筑和鸿运商行,要么工部自己雇佣的建筑队,不过顺天皇宫确实用了不少徭役。
  所以朱棣才有信心。
  现在的大明,如果暴兵的话,两百万没有一丁点问题,而且大明还能保证两百万兵力的军械配备和后勤,物资充裕,钢铁产量在其他方面克扣一点,就能满足军需。
  甚至还可以不拖欠军饷。
  国库就是这么有钱!
  当然,暴兵最重要的是钱和钢铁,而大明有多少钢铁呢……中南半岛的矿产开发,仅仅是工人,已经数十万人了!
  要不然大明哪来的钢铁在狂修官道的同时,还能生产火车、自行车和量产钢铁战舰,都是中南半岛的矿产支持。
  而最重要的是,其实是大明宝钞!
  如今大明宝钞已经是整个亚洲区域的流通货币,而且有充足的准备金,宝钞的信用就一直没有受到影响过。
  宝钞的信用让中南半岛百姓放心使用,也从中南半岛肆意购买各种资源运回国内,甚至连军队都愿意接受宝钞作为军饷。
  这是个很恐怖的敛财手段。
  可以说,整个中南半岛的金银都在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应天,确保了大明的长远发展,而且也对中南半岛形成了经济掌控。
  如果中南半岛那边宝钞的信用崩盘,而它的金银持有量持续降低,就会导致通货紧缩,百姓无钱官府无钱,物资卖不出去,各种后果都会显现。
  所以中南半岛已经对大明形成了依赖。
  扯远了。
  问兵部尚书赵羾,“水师只能抽调两万兵力?”
  赵羾点头。
  朱棣想了想,“这么说,能出征日本的水师加上海军,一共只有四万五千兵力,略显薄弱了啊。”看向郑和,“一艘钢铁战舰有什么火力配备,需要多少兵员?”
  郑和想了想,“看排水量……排水量这个专业术语,是镇西公提出来的,就是钢铁战舰在水中排开的水的量,分空载和满载,目前的五艘钢铁战舰,最大排水量的是150万斤,这个数字比较庞大,不便于统计,所以镇西公把时代集团内部通用的一个度量单位拿过来了,150万斤换算成那个单位后,就是2500吨。”
  又补充道:“一吨等于2000斤。”
  这是因为明朝的一斤,其实是596.82克。
  所以这个2500吨,其实相当于现代单位的3000吨。
  这个排水量对于当下的钢铁战舰技术和经验而言,以及工业水平而论,其实已经是极限值了,再大,冶金工艺无法支撑。
  这个排水量,其实比最大的宝船还差一些。
  朱棣嗯了声,“其他四艘的排水量是多少?”
  郑和道:“其余四艘,排水量都在1000吨到1500吨,按照它们的满载能力,排水量1000到1500吨的钢铁战舰,载火炮48门左右,2500吨的那艘钢铁战舰,配备了90门火炮。”
  又道:“其实可以配备更多火炮,钢铁战舰是有上下两层配备火炮的基础,只不过之前军器院那边的火炮优先满足了陛下的外扩,打漠北、金帐汗国的时候,已经沐晟那边也需要大量火炮,所以钢铁战舰都只按基本配备火炮。”
  朱棣眼睛一亮,“如果上下两层配备火炮,是不是可以达到一百多门以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7/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