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316

  日本现在南北统一了,室町幕府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要打日本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大明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日本那边驻军保持十万左右的数量,至少要数十年如此。
  这可是笔昂贵的开支。
  但都值得。
  只要能用这个手腕阉割日本一两百年,那么中国就将永远领先于日本,哪怕最后被它独立了,也不可能再有二十世纪的浩劫。
  听到黄昏这么一说,朱棣颇有些费解,“你对日本怨气很大?”
  对日本这种统治方式,和中南半岛那边孑然相反。
  黄昏呵呵了一声。
  没法解释。
  倒也还好,朱棣也没多想,毕竟日本这些年一直骚扰中国沿海,包括从唐宋时期就开始了——大明以中国自居,对唐宋也愿意称之为中国。
  不过黄昏这么一说,朱棣心里豁然开朗,他知道黄昏说的这个藩王的谁了。
  汉王朱高煦!
  这个人选……朱棣有些犹豫。
  老二想争夺皇位,天下皆知。
  让他去日本,他愿意不?
  让他去日本,老大和孙儿放心不?
  这都是问题。
  还有个问题不能忽略,万一老二去了日本有怨言,那么他万一在日本发展起来,要反攻大明,这又如何是好?
  因为按照黄昏的说法,老二去了日本是要掌控军权的。
  否则没法施行白色统治。
  朱棣也不隐瞒黄昏了,把他的顾虑这么一说,一旁的朱瞻基也蹙眉,确实,放汉王去日本当王,风险很大。
  黄昏倒是不在乎,他朱高煦能干什么?
  就算他在日本当王,以后要反攻大明,我黄某人在北美大陆建立的国家是吃素的,你敢反攻大明,我就敢来偷你的老巢。
  再则,朱高煦到了日本封王之后,其实大明这边的权力中枢,是可以通过政治制度对朱高煦形成一定程度的桎梏。
  根本不难。
  比如设宪控制军队,给朱高煦一定的军事权力,但又不让他绝对掌控军队,而且要在日本那边形成军政分割。
  这些都是后续讨论的事情。
  当下是要说服朱棣让朱高煦去,免得这货在国内闹,免得把仁宣之治给搞得乌烟瘴气。
  说服朱棣很简单,黄昏只说了一句:“汉王不去,太孙殿下可安枕无眠乎?”
  朱棣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苦笑着笑了笑,“陛下,您不用担心我。”
  朱棣暗暗叹气。
  不担心才怪,就算你能安枕无眠,如果老二将来靖难,赢了,你就是下一个建文,输了,老二也必死无疑,作为一个父亲一个爷爷,这个局面朱棣肯定是不愿意看见的。
  那么老二去日本,还真是个最好的选择。
  朱棣也是个有气魄的人,立即道:“既然如此,将来就让汉王去主掌日本的总司,按照你的说法,是不是这个战前准备的部门,也要让汉王负责?”
  黄昏道:“当然最好!”
  朱棣呵呵贼笑一声,“那就这么定了吧,不过朕还是希望汉王是心甘情愿去日本,只怕当下的情况,他不会愿意。”
  他已经重新封王,又有了争夺江山的希望。
  哪会轻易离开大明。
  黄昏笑了起来,“得了,陛下您也别饶圈子了,就是想让我去说服汉王殿下罢,行,微臣下午或者明天就去找汉王殿下,不过陛下您得答应我,关于宝船和永乐大典的事情,您得在五天之内给微臣一个答复,等汉王殿下筹备的部门建立起来,您要放微臣回应天和泉州去准备出海的事情。”
  这话其实有点不得体。
  颇有些对天子提要求的意味。
  不过朱棣并不觉得,他知道黄昏想离开大明的心情迫切——自己毕竟老了,万一哪天驾崩,新天子登基的话,搞不好就要拿他开刀。
  当然,就算不是开刀,新天子和他之间的矛盾,就没有自己和他的矛盾这般好化解了。
  尤其是太子。
  太子可没那么强烈的开疆拓土的意图,对黄昏出海的大事恐怕也不会太过于支持,到时候两个人的矛盾一旦爆发,太子难受,黄昏的日子也不好过。
第1406章
君臣如当年
  朱棣笑道:“你能说服汉王,朕自然会给你一个合适的回复。”
  是合适不是满意。
  黄昏一听这话,心里就不乐意了,暗想着看来自己还是要做点什么,让朱瞻基和太子有点压力,这样他们才会帮着自己说话,迫不及待的把自己“请”出大明。
  不过朱老板这么扣,还是得再要点筹码。
  于是又道:“在此之外,微臣还想要几个人,陛下您知道的,福建那边已经有一万多壮士和其家眷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海去了那片新大陆,总需要得力的武将来统治。”
  朱棣一脸警惕,“你想要谁?”
  黄昏弱弱的道:“微臣大舅哥徐辉祖,行不?”
  朱棣断然拒绝,“你想多了!”
  老子怎么可能把徐辉祖放到海外去。
  黄昏就知道会是这个答案,“可除了徐辉祖,也没人镇得住那一万多忠义之士,这样罢,微臣退一步,陛下您把狗儿或者李谦两个人其中一个给微臣。”
  朱棣甚至不想回答。
  黄昏继续降低要求,“那最低要求了,陛下你把许吟给我,他区区一个伯爷,算不得大明重臣,另外微臣还想要房陵、刘明风、于彦良、杜金明这几个人给微臣就行。”
  朱棣陷入沉思之中。
  房陵是广西边疆,如今在中南半岛那边驻防。
  和黄昏接触很多。
  至于刘明风、于彦良和杜金明,都和许吟一样,身上印记着“黄”字,这些人其实都算是黄昏在军中的实力。
  倒是可以让他带走。
  笑道:“这几个人的话,如果他们愿意,你只管带走便是。”
  老子省点薪俸它不香。
  现在大明缺人才但是不缺将领。
  黄昏呵呵一笑,“微臣事务繁忙,没时间一一去跑,还请陛下下封旨意,将这些人全部调到福建泉州那边去,然后让他们听从微臣的安排,分批次出海,如何?”
  朱棣沉吟半晌,“善。”
  黄昏长出了一口气,朱老板你终究还是被老子套路了,之所以一开始就要徐辉祖和李谦、郑亨,是因为这几个人朱棣肯定不会放,然后再说许吟他们,朱棣就容易接受多了。
  笑道:“如果没事,微臣告辞?”
  朱棣挥手,“滚。”
  君臣之间,依然是如此这般的无拘无束,黄昏当然也不可能像当年一样,真的就听朱棣的话,在地上翻滚一圈就离开。
  至少朱棣是这么想的。
  然而出乎意料,黄昏竟然丝毫不顾及自己镇西公的身份,应了一声,“谨遵圣旨!”
  在地上翻滚了两圈就出殿去了。
  看得朱棣和朱瞻基一阵瞠目结舌,旋即朱棣一阵哈哈大笑,笑着笑着,鼻子竟然有些酸,他忽然想起十九年前和黄昏的第一次见面了。
  一晃十九年了,当年的少年已是中年,成了臣子之极的镇西公,今日这一滚,却让自己发现,他还是当初的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