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6/1316

  毕竟他曾是天子,到了北美,有他的存在,无形之中对自己的统治是个威胁。
  所以微微笑道:“大师言重了,蝼蚁尚且偷生,大师愿意为了数万生命身赴地狱,岂是畏死之人,不过大师想必也理解,你若求活,只有一途,可这一途走不得。”
  朱允炆道:“愿闻其详。”
  黄昏想了想,“大师也曾为君王,也曾因为燕王的存在而夙夜不寐,现在的永乐陛下也一样,他也因为你的存在而夙夜不寐,不管你在哪里,只要你还活着,他就不安心,如果我想办法将大师救到那片新大陆去,那么只要此事被永乐陛下知道了,且不提天子的雷霆震怒,仅是我迁民的后续诸多事情,陛下都不会支持,如此一来,我的蓝图就有可能流产,其实这如果是我个人的蓝图,倒是无所谓,但这不是我个人的事情,是整个华夏民族的事情,是牵扯到几百年后神州儿女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问题,是亿万人的幸福,我不能因为大师的这一点奢望,而破坏亿万人的幸福——”顿了一下,“再说近一点,我也不能冒这个险,给自己身边留一个隐患,大师你能明白?”
  朱允炆叹了口气,“岂能不明白。”
  明白的多了。
  朱棣不允许自己活着,朱允炆早就明白,但他现在更明白,黄昏确实要在新天地称帝,所以更不可能让自己去那个地方,一个地方岂能存在两个天子。
  大明有朱棣,不能让自己活着,新的天地之间有黄昏要称帝,更不可能让自己去。
  倒也不绝望,甚至连失落都没有。
  他本来就想到了这些事。
  只是怀着希望而已。
  希望破灭,朱允炆依然淡然,这么多年佛法不是白修的,一如姚广孝和张定边驾鹤西去之时,这两人都是平静的圆寂。
  对死亡并无恐惧。
  当然,也并不能因此说明朱允炆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他们这个层次的人,知道并无地狱也无天堂,只有人间。
  想活着,只是为了在佛法的世界里更多的遨游而已。
  朱允炆微微一笑,“镇西公的答案,贫僧已经知晓,其实早就知晓,只不过还是怀着希望问了一下而已,镇西公也不用挂记心上,贫僧的结局,从应天城破后,就已经注定了。”
  黄昏沉默了一阵,“其实你当年在城破之前,放弃应天到其他地方,未尝没有卷土重来,将陛下赶回北方的可能。”
  可惜你选择了最差的一步棋。
  朱允炆叹了口气,“贫僧何尝不知,然而那样的话,整个大明境内都将因为我叔侄之间的这点事陷入战火之中,无数百姓将承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局面,贫僧坐拥全国,却输给了只用三府之地的燕王,那么大好的局面,却被燕王大军打入京畿,当时之绝望,贫僧已经不作他想,索性便一了百了了,当然,各种思绪万般复杂,不是现在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
  黄昏叹道:“其实从你重用方孝孺、黄子澄等人开始,要恢复周制,就注定走错了,没有武将的支持,削什么藩?”
  朱允炆沉默不语。
  黄昏却不吐不快,“如果重用方孝孺等人也便罢了,局势并不到最坏,可你千不该万不该,用了李景隆,用李景隆也还好,关键你弃用了徐辉祖,如果当年徐辉祖掌握兵权,绝对不会让燕王这么轻易到应天,徐增寿虽然支持燕王,但你却因为徐增寿的缘故也怀疑徐辉祖,把他调回应天——”
  黄昏忽然不想说了。
  后人深究这段历史,发现朱允炆走错了太多步,哪怕他走对一步,朱棣的靖难都要无疾而终,所以现在你要说朱允炆的毛病,真是一大堆。
  朱允炆叹了口气,低宣了一声佛号,“前尘往事皆如云烟,不过也还好,至少目前的大明是千古未有之盛世,贫僧自认做不到这一点。”
  黄昏哂笑一声,“做不到?如果你当天子,我黄某人为臣子,一样是千古未有之建文盛世,只不过你的性情不如陛下好战,很多事情需要好事多磨而已。”
  这话其实有点自夸了。
  没那么简单的。
  如果建文帝当皇帝,重用文臣,黄昏就算入仕进入朝堂,等待他的可不仅仅只有纪纲朱高煦这些敌人,真正的敌人是方孝孺黄子澄这些酸儒。
  恐怕比纪纲和朱高煦更难对付,甚至根本没办法打造这个盛世。
  因为朱允炆并不好战。
  而当前的盛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朱棣好战的宏图大略催生出来的——黄昏和朱棣,是相辅相成,而他和朱允炆之间,不会有这种化学反应。
第1395章
为大明倾尽所有!
  所以时也命也,只能说朱允炆注定是被时代淘汰的人,或者说他注定被他自己淘汰了。
  在离开时,黄昏走到院门边,回首。
  朱允炆……嗯,沧海珠大师已经阖目念经。
  再有一年,他就要圆寂。
  想想真讽刺,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会一天天看着自己走向死亡,也万幸他现在修佛,否则一般人哪能承受这种折磨。
  黄昏深呼吸一口气,大步而行。
  接下来的路,该我自己走了。
  大明,我还能为你做一件事:打日本!
  只要把日本打下来并且阉割它的思想,培养出奴性,华夏儿女在接下来数百年里都不会再有威胁——中南半岛已是领域,朝鲜请归去,印度那边,连孟加拉都被大明打了下来,金帐汗国那边目前也进入了收尾工作。
  至于俄罗斯——金帐汗国本来就包括部分俄罗斯领土。
  女真被灭。
  也就没了满清入关。
  再把日本彻底打崩阉割之后,华夏民族未来数百年的威胁,就只有西方的欧洲,然而自己到北美大陆后,一旦发展起来,欧洲那边也要承受大明和北美大陆的华夏文明的压制。
  何谓两极?
  一南一北,同一文明,两个帝国!
  千百年内,都能互相支援,并且相互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社会不断进步,在军事上,兵锋能覆压整个蔚蓝星辰,这就是两极。
  再没美利坚什么事,也不会有什么北约……
  现在,它在向自己招手了。
  甚至触手可及。
  从华藏寺下来,黄昏找来胡濙,将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他——主要是清点追随的忠义之士,并让朱允炆写‘圣旨’让这些人去海外。
  这应该不难。
  他们估计也清楚,不去海外就只有一个下场,跟着朱允炆一起赴死。
  胡濙虽然难,但现在是他这一生最困难的事情的收尾工作,充满了希望,所以满口应诺,一定要做好此事。
  在交代了诸多事宜后,黄昏又去了一趟泉州,安抚了家眷,让她们在泉州耐心等待,最后,黄昏带着魏姿虚和阿如温查斯一起,与朱瞻基准备北上。
  唐青山也一起。
  他还要处理明教的事情——明教还有一大堆人在瓦剌区域,得赶紧把这群人组织起来,愿意去海外的去海外,不愿意去的,就地解散。
  张涟因为要照顾怀孕了的唐赛儿,不能同去。
  原本是阿如温查斯跟着黄昏北上的,不过阿如温查斯有些惓了,她不打算在顺天呆,直接去镇北城见一面父亲吴笙游,然后回到泉州,等候和她的男人一起出海,去过属于她的未来。
  随着火车的出现,如今从南到北的旅程已经轻松愉快。
  坐明天号抵达应天,在应天呆几日,和太子殿下洽谈了一下关于宁德的事情,待纵横号从顺天回到应天,黄昏和朱瞻基又立即乘坐火车去往顺天。
  坐在北上的火车上,看着窗外风景飞速后退,黄昏忍不住有些感触。
  如今的大明,应天顺天已是不夜之城,连蜀中的成都都已经上奏朱棣,请求中央支持,要打造不夜之城,江南富庶城市早就上了章折了,像杭州这些地方,已经在全城走线,只等水电站建立,就要开始不夜之繁华。
  城市效应已经彰显出来。
  货币改革下,宝钞成了硬通货,并且不断的从本土之外搜刮金银回来,医疗改革下,大明现在人口已经过亿了,并且还在飞速增长。
  而农业改革,能确保增长的人口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粮食危机。
  也出现过小规模的,不过都被官府从中南半岛那边征调粮食解决了,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今再有小规模的粮食危机,根本不需要再去掠夺中南半岛,大明就能不伤筋动骨的解决。
  交通方面,自行车已经在全国流行。
  官道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加上火车的出现,可以说大明已经提前走入新时代,而火器是发展,又确保了大明在新时代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现在的世界各国,别说来大明分蛋糕了,大明不去他们家里吃蛋糕,他们就要给祖宗烧高香,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鲜和金帐汗国。
  而在社会人文方面,时代服装厂设计研发的现代服饰,也逐渐被国民接受,这事权贵阶层的领头作用功不可没,现在到了夏天,不止是像黄昏这样的人穿短袖,连吴与弼、吴溥、黄福、胡广、解缙这样的读书人,都接受了短袖。
  连衣裙、旗袍什么的,也从宫廷、青楼流向了民间。
  而时代服装厂下一步针对女性的文胸,虽然还没面世,但也没什么酸儒出来反对,目前已经开始在量产,也许只需要半年左右,就能全国发行。
  因为亦力把里已被纳入大明疆域,如今官府在那边重点发展棉花种植,确保了棉花的用度,所以时代服装厂甚至在黄昏的指示下,已经在研发秋冬用的长棉衣——后续还会研发羽绒服之类的。
  因为棉花得到了保证,货币改革司那边也将宝钞的研发提上了日程——要杜绝假钞假币,用棉花来制作宝钞,是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这事,黄昏在应天呆的那些时日,已经去和货币改革司的人说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6/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