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1/1316

  同时上清观如果哪里刮风漏雨了,她要让她男人帮忙修缮。
  修缮资金找时代化工结算。
  处理了这件事,黄昏这才回黄府。
  唐青山两口子还在府邸做客,因为徐妙锦在黄府主内,所以双方就唐赛儿的婚事简单商讨了下——没有结果。
  毕竟唐赛儿现在拿不到名分。
  不过双方都愁,唐赛儿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如果未婚先育,在封建时代是个很不清白的事情,这让唐青山两口子整日里郁郁寡欢。
  女儿未婚先育,他们当父母的也丢光了颜面。
  在这个形势下,唐赛儿被整日里关在黄府,哪里也不准去——就怕被人发现怀孕了,要是传散开去,影响明教圣女的形象。
  不过绯春一句无心之语,让两口子茅塞顿开。
  那日绯春看见自家小姐又和唐青山两口子坐在一起长吁短叹,随口说了句还是陛下安逸,妃子再多都能册封。
  两口子想到了黄昏给他们说过的事情。
  觉得此事可行。
  不过时间上来不及——等黄昏到海外去建立一个藩国,都猴年马月了,那时候女儿肚子的外孙或者外孙女恐怕都在打酱油了。
  但至少按照这个方向可以整个方案出来,至于什么方案,唐青山两口子不管,你黄昏弄出来的事情,你自己来解决。
  我们只需要答案和结果。
  所以黄昏回到黄府,还没来得及喝口凉茶,唐青山两口子就坐在了他面前,黄昏没奈何,不过也只用了一句话就让唐青山两口子乘兴而去:我等几天就出发去顺天找陛下求个圣旨。
  双正妻双平妻已经不够了,那就三平妻。
  暂时渡过在大明这边的日子。
  待以后在北美大陆建国了,再根据情况册封成妃子。
  在应天待了几日,叮嘱徐妙锦,接下来黄府的工作只有两个重点:一个是黄家后人豆芽豆苗豆角等人的栽培,一个是将黄府产业,尤其是各种固定的房产田产,寻找合适的时机和价格变现。
  同时又交待娑秋娜和权氏一件事:她俩要带着其他没有身孕的女眷,在应天收集各种书籍,包括且不限于《三国演义》之类的书,一句话,大明所有的书都要准备一份。
  在北美大陆复制中原文明,书籍必不可少。
  但是娑秋娜一句话让黄昏有了个想法,娑秋娜说杂书虽然多,但比较好收集,不过医学星象之类的,若论品种齐全,还是皇宫里的永乐大典。
  黄昏一想也是,于是多了个主意。
  这一次去顺天,还得说服朱棣,让他同意自己组织读书人,将《永乐大典》誊抄一份,不,应该多誊抄几份,免得这本国之重宝,民族文化精粹的大典失传于后世。
  虽然耗资巨大,但这钱可以让朱老板出嘛。
  浮生偷得半日闲。
  在应天忙碌几日,终于准备了诸多事宜,明日便可出发去顺天,黄昏便难得的给自己放了个假,在黄府主院树下的石桌上摆上点心,让娑秋娜等人来跳个小舞。
  别说,印度那片神奇的土地其他的不好说,但这腰肢扭起来,好看的紧。
  徐妙锦也在,看得乐呵呵的。
  一边吃着西瓜,一边看着家姬跳舞,旁边还有盛世美人儿徐妙锦,这日子过得不要太惬意,有那么一瞬间,黄昏觉得自己似乎没必要再忙碌了。
  去什么北美大陆,想那么远干什么,后人自有后人福。
  只要打了日本并且将之阉割。
  自己就无愧于来大明走一遭。
  正在靡靡心志的时候,门子忽然跑进来,说太孙朱瞻基来了,黄昏有些无奈,该不会又出了什么幺蛾子罢。
  让太孙亲自登门的事情,显然不会小。
  本想起身出门去迎接,不料还没起身,就见朱瞻基从门外走进来,目光落在西域妖姬的舞姿上,乐呵呵的说了句镇西公好享受啊。
  黄昏起身,“太孙大驾光临寒舍,有失远迎。”
  徐妙锦在一旁福了一福。
  让出了位置。
  朱瞻基也不客气,坐下后对黄昏道:“镇西公不必客气,今日前来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听闻镇西公不日将要北上顺天,正巧,我也要去顺天,不过……”
  黄昏就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不过什么?”
  朱瞻基压低声音:“福建宁德那边的事情还没解决,镇西公这就北上顺天了,那万一这期间王景弘率领船队回来了,如何给我二伯说?”
  黄昏没奈何的摇头,“殿下这是一点不想让微臣闲一会儿啊。”
  朱瞻基有些愧疚,“实在是不想来打扰镇西公的,可此时事关重大——”将声音压得更小,“我二叔如今又已封王,他在顺天那边陪在陛下身边,我和我爹都不安心,所以我爹让我尽早去顺天,可福建宁德那边的事情不解决,我去了顺天也无法安心。”
  黄昏头疼,“所以殿下打算让微臣和你一起先去福建宁德,解决了那边的事情,再准备去顺天?这样的话,我自己的事情又要往后拖一段日子了。”
  朱瞻基道:“按照时间推算,王景弘差不多也快回来,应该耽误不了镇西公多少时间。”
  黄昏掐指算了算。
  确实快了,如果一切顺利,王景弘就在这一两个月返回广州或者泉州,与其去了顺天再跑福建宁德,不如先去福建宁德等待消息,确定是否找到了北美大陆,如此对朱棣才有更强的说服力。
第1375章
与朱瞻基博弈!
  还没开口说此事可行,就听得朱瞻基继续道:“镇西公,有些事情还是要厚道,做事要有始有终,你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去面对二伯罢,其实我也能处理,但我说的话,我二伯大概率持怀疑态度,何况王景弘归来后,出海具体事宜,也得你和他商量,拿出一个方案去给我二伯汇禀,如此一来,便可行了。”
  黄昏微微点头。
  朱瞻基突兀的说了句最近时代集团在疯狂屯粮,我和我爹可没吱声,也没让官府追究此事,甚至还帮着安抚了朝臣啊。
  屯粮这个事可大可小。
  一般来说,只要在可容忍范围内,官府不会插手,可时代商行这个屯粮力度,已经不是囤货居奇的范围,说难听点,是造反的那种程度。
  就目前这短短半个多月,时代集团硬生生把京畿极其周边的粮价给拉了起来,足够数万人吃上半个月的粮食已经囤积在时代集团的各个仓库,等待合适的时机运送到广州和泉州。
  据沈熙礼说,广州和泉州那边的仓库还没修好。
  修好了就运送过去。
  此事朝臣上奏多次,都弹劾镇西公居心不轨图谋造反,朱高炽择其中几份送递顺天,其余的全部被他留中不发。
  黄昏打算出海开辟新世界的事情,目前知晓的人不多。
  大明天子太子太孙三爷子。
  加上时代集团的最高层,已经和黄昏最亲近的人,而这些人都守口如瓶,所以朝臣发现时代集团囤积了海量的粮食,加上黄昏又有私人武装力量,恐慌黄昏造反也是正常。
  黄昏听得朱瞻基这么说,微微蹙眉。
  其实他心知肚明,朱高炽父子在时代集团屯粮这件事的态度支持,所以其实很感激,但朱瞻基这么说出来,黄昏心里就不爽了。
  你这是在威胁老子。
  是不是我拒绝不配合你去福建宁德,你就要去朱棣那里告我一状?
  态度冷了些,“那殿下可以通过那些朝臣弹劾的章折,让锦衣卫和东厂去查时代集团啊,也可以直接把微臣押入诏狱审问。”
  一旁的徐妙锦吓了一跳。
  这俩人怎么聊着聊着,很好的气氛下,就变成这个模样了?
  朱瞻基也愣了下。
  旋即恍然,觉得黄昏是认为自己在威胁他,顿时有点不是滋味,我那是威胁吗,我不过是说人要将心比心,我和我爹都配合你了,你也配合下我和我爹啊。
  终究是太孙,终究是年轻人,也有热血的,被黄昏这么一说,挂不住面子了,拍桌子起身,就欲扬长而去,然后回去让他爹下令,禁止时代集团继续屯粮。
  甚至可以查一下此事。
  黄昏当然不会退缩,反正此事查也查不出什么来,你朱瞻基把我逼急了,老子就去配合朱高煦,到时候这天下是谁的还说不定。
  不过……
  黄昏终究不是年轻人了,三十而立,过了三十岁的男人,都会成熟许多,也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徐妙锦此刻说了一句话:“太孙殿下这是作甚呢,官人你也是的,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大气性,太孙殿下这些年帮了咱们这么多忙,你去一趟宁德又怎么了?”
  毕竟是夫妻,同床共枕多年,心有灵犀,黄昏立即明白过来,妻子徐妙锦这是在提醒自己,太孙并不是在威胁自己,是拿恩情出来作为筹码,希望得到自己的回报。
  错在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1/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