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1316

  不过亦失哈有些担心,“但是水师过来后形成夹击,女真部队就只有逃亡深山密林里的选择,他们躲进深山之后,咱们的火器就失去了威胁。”
  朱棣冷笑,“他们能在山里躲一辈子?”
  亦失哈摇头,“可一旦入秋,这边就会大雪封山,到时候咱们的封锁圈也不得不后撤,这样女真又能戴着机会跑出来。”
  朱棣沉默了一阵,“大雪封山么,不撤!”
  谁说的大雪封山之后,大明雄师就必须撤下去了,如果是以前自己当燕王的那个时代,别说打女真这边,就是打漠北,一旦下雪之后,都陛下撤回山海关内。
  但今时不同往日。
  奴儿干这边,因为地势平缓,官道及其发达,粮草运输方便,只要士卒们能承受得了寒冷,只要神机火器能解决冰冻问题,那么就可以继续围困山里的女真。
  想到这朱棣对身边的马鎏道:“拟旨。”
  马鎏作为曾经的司礼监太监,秉笔太监的工作自然能胜任,很快磨墨,捻笔,等着朱棣念起来后,迅速挥毫泼墨,“着令户部尚书夏元吉,搜集国内棉粮,运送至奴儿干区域,若力有不逮,可让户部去和江阴的鲜衣服装厂合作,生产并运送大量棉衣至奴儿干区域,同时运送大量芝麻油之类的植物油膏过来。”
  提前准备好!
  士卒不适宜严寒,没关系,大明有的是棉衣给你们穿。
  而且奴儿干区域这边的士卒,本来就抗寒。
  神机火器在极度严寒的情况下要被冻住,可以解决,用棉布包裹,用植物油膏沁润,就能轻易解决这个问题。
  这当然不是朱棣想出来的。
  是这几日他找奴儿干这边的本地人征集的意见。
  有官道解决粮草问题,再解决了严寒的问题,那么大明雄师就不需要再根据季节出兵退兵了——没那么多时间来耽搁。
  以前黄昏很急,朱棣不急,尤其打下漠北之后,朱棣觉得自己的文治武功哪怕到了九泉之下,也敢和老爹平起平坐。
  但是现在朱棣有点急了。
  因为按照黄昏的说法,要想彻底为太子太孙及后人解决后顾之忧,那么女真必须打,而打了女真朝鲜才会请归,然后才有精力去打日本。
  但朱棣马上六十。
  他怕自己像徐皇后一样,说驾崩就驾崩了。
第1340章
火车试车!
  应天工部。
  尚书宋礼正在公事房里处理事务,主要是今年夏天的水利方面的地方事务,宋礼要意义审核之后,交由太子批复,然后发回地方,驳了的不用管,批了的就和户部交洽,让户部出钱兴修地方水利。
  这几年天气逐年寒冷,降雨量也不正常,要么不下雨,要么集中到一段时间下雨,旱涝灾相对而言,有小幅度的增长。
  也万幸户部有钱,要不然早就有百姓起来造反了。
  宋礼正在刚看蜀中那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维护修缮章折,这个事情比较重要,都江堰几乎关系大半个蜀中,不容半点闪失。
  不过宋礼暗暗有点疑惑,他担任工部尚书多年,印象中就他任上,都江堰已经维护修缮了数次,总有种当地官员巧立名目向国家要钱的意思。
  暗想着是不是工部应该派个人去都江堰看看具体情况。
  如果有问题有隐患,那就一次性解决。
  如果没问题……
  那就让都察院的人,或则责令当地三司互查——然后再由太子殿下派人处置,总不能让某些官员逮着一个地方薅羊毛把荷包给填满了。
  正思索间,工部左侍郎李庆走了进来,神采飞扬。
  李庆,建文二年的进士,历任翰林、户部主事、户部侍郎、行部侍郎,还权兼过大明皇家银行副行长一职,今年陛下去御驾亲征,将工部左侍郎周彩调到行部担任尚书,负责南北接应事宜,李庆便从户部那边过来补缺。
  实际上以李庆的资历和能力,完全可以当尚书了。
  可惜,现在没空缺。
  笑着看向李庆,“德孚啊,看你平日里稳重得不行,怎么今日这神采飞扬的样子,像个新郎官急着去洞房一般?”
  李庆,字德孚。
  读书人嘛,一般比较内敛。
  不过宋礼和李庆关系比较可以,两人几乎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两个闷骚读书人之间,言辞也就放浪形骸了些。
  李庆笑眯眯的,“我是来给宋大尚书报告好消息的。”
  以前六部之中,工部地位最低,但这些年大明发展工农商,工部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尤其是工部和时代集团联合起来组建了几个司,更是新宠。
  比如交通司。
  交通司就是工部和时代集团那边的时代交通公司联合起来,生产、研发自行车的部门,这一两年随着自行车在全国范围内的爆款,工部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宋礼哈哈一乐,“能有什么好消息。”
  李庆故意卖了个关子,坐下,端起茶杯慢慢抿了一口,好整以暇的道:“看这架势,陛下那边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彻底剿灭女真了,户部那边的后勤压力很大啊。”
  宋礼叹了口气,“是啊,虽然现在的官道宽大且坚硬,但从南方运到奴儿干区域去,官道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户部的钱粮是充足的,但运送起来,也不是个小事,我看夏尚书最近都愁眉不展。”
  又道:“不过有太子殿下运筹帷幄,基本上没有问题。”
  太子的能力毋庸置疑。
  李庆呵呵了一声,“入冬之后怎么办?万一陛下御驾亲征要打到来年,户部那边就要在入冬之前,把真正冬春两季的粮草和辎重全部运送到奴儿干区域,这个任务,怕是有点艰巨。”
  甚至说很难。
  差不多近十万大军将近一年的粮草,要在短短几个月内全部运到奴儿干区域,本来就是很困难的事情,还要加上大量的火器、弹药,以及源源不断往奴儿干区域运送的火炮和弹药。
  宋礼咳嗽一声,“这不是咱们工部该担心的事情。”
  李庆摇头,“国家大事,休戚相关,下官倒是觉得,其实户部那边可以利用海运,只是遗憾,现在海运船只要么卖给了民间商行,要么被征用去给沿海卫所打击倭寇了,户部那边的海贸部倒是有十来艘,然而也无法抽调出来。”
  只能靠陆运了。
  朱棣在御驾亲征出发之前就说过,军事行动尽量不影响商贸。
  所以除非陛下下旨意,户部那边不敢动用海贸部的大船来运输物资——这是朱棣的底气,觉得有神机火器,他只需要短暂的时间就能打下女真。
  哪里知道会陷入现在这个僵局。
  这是谁都没料到的。
  谁曾想到,女真竟然比漠北还要难打。
  宋礼终于按捺不住了,“德孚,你莫在这里给我绕圈子,刚才不还说是有好消息么,你倒是说什么好消息,你要是没有好消息,就准备去一趟蜀中罢,蜀中官员又在上章折,请钱修缮都江堰。”
  李庆愣了下,“都江堰?我记得十四年才大修过,怎么现在又要修了,这才三四年的时间,就又出现隐患了么,用豆腐渣去修的?”
  宋礼叹道:“可不是,所以我觉得这事里面有猫腻,因为十四年拨钱都江堰修缮,将近五十万两白银,都快达到新修一个都江堰的水平了,而当初负责修缮的官员,刚调到渝州去了,现在请求修都江堰的,是新上任的官员,嗯,我估摸着十四年的修缮根本就是雷声大雨点小,隐患犹在,所以新赴任的那位才不管前任的利益,直接上章折请求修缮。”
  虽然现在物价上涨,五十万两只相当于永乐初年的三十万两,但都江堰历来没出什么问题,才修缮了四年就又要修,那么当初的修缮到底什么水平?
  可想而知。
  既然是敷衍的修缮了一下,五十万两白银用得完?
  钱到哪里去了?
  这是个问题。
  李庆脑壳疼起来,“蜀中就不去了,这事直接转递都察院,让他们去查一下就行了,我今天来是有重要事情,交通司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说借鉴了军器院那边泰山号的生产工艺,交通司那边彻底解决了火车的一些技术难关,打算三日后试车!”
  宋礼唰的一下站了起来,“那镇西公命名的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火车,真的已经攻克了技术难关,三日后就可以试车了?!”
  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旦火车上路,那么陛下在奴儿干那边的后勤问题,瞬间就得到了保障。
第1341章
守成有仁宗,大明之幸!
  李庆点头,“下官方才来时,遇到交通司令、右侍郎张本,他也是刚得知消息,现在去交通司那边确定消息了,说确定之后再来汇报于你。”
  宋礼瞬间坐不住了,起身,“走走走,一起去一起去。”
  李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