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9/1316

  给了自己国公后,就没给那两万蚍蜉义官职上的奖赏,主要是不合适。
  所以朱棣给钱。
  给了多少呢,黄昏想起那个数字就想笑:二十万两。
  打发叫花子?
  两万蚍蜉义从,一人平均才十两,将领拿了大头,普通士卒能有五两就不错了,不过朱棣还给了个好处:从神机营那边拿的火器不用还回去了。
  这里有个暗示。
  火器不用还了,你黄昏白赚一批火器,那么奖赏蚍蜉义从的钱的大头,就该你黄昏出。
  这个处理结果黄昏还是乐意的。
  所以今天还要写封信通知沈熙礼,着时代银行划拨三百万两,其中一百万两运送至金帐汗国的蚍蜉义从手中,剩下的两百万两,则通过时代集团强大的网络,直接给这些蚍蜉义从的家人。
  战亡蚍蜉义从的抚恤另算。
  所以说养一支军队真的费钱,从装备到粮草到军饷,家底实力不够的人,分分钟被拖垮,黄昏能养,还是因为时代集团现在确实太过于庞大。
  当然,目前还是没有达到东印度公司的规模,需要再接再励。
  正思绪间,唐赛儿忽然翻身压到他身上。
  嘴角满是邪恶笑意。
  黄昏:“……”
  这小姑娘,还没双十年华,杂这么快就食髓知味了?
  你这是找虐啊!
  然而想多了。
  唐赛儿显然是捉狭黄昏,又从黄昏身上翻了过去,坐起来穿衣服,“起床咯,起床咯,再不起床,又要被某些男人吃一嘴哟,哎哟喂,不划算的很,亏大了亏大了。”
第1322章
腹黑朱棣
  大部分人,上了年纪后会慢慢变得宽容,这是因为渐渐对生活低头,而那些一直就站在生活顶端的人,渐渐养成的脾性,是不会随着年纪增大而改变的。
  比如朱棣。
  作为天子,这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性,让他很难变得过于宽容,所谓的宽容,都是基于统治利益做出来的,即所谓的理性。
  极少极少是因为感性。
  然而这一次,朱棣想怒不能怒——有点理亏。
  黄昏已经一个多月没来上朝了。
  不上朝也罢。
  反正大明天下,至少在本土这边,就没有锦衣卫和东厂不知道的消息,朱棣知道这小子带着明教圣女跑了。
  也是服气。
  是真的服气——作为男人。
  朱棣都想不明白,黄昏不就是有点钱,长得有点好看么,怎么良家姑娘都一窝蜂的往他怀里钻,比自己这个天子还有女人缘。
  除了权氏,斯涅冉娜·安诺,其余女子几乎都是他自己靠魅力撩到的。
  宝庆,徐家四妹,徐妙锦,阿如温查斯,娑秋娜以及西域妖姬,现在还得加上权氏妹妹和唐赛儿,出现在黄昏身边长得好看的女子,也就一个张红桥例外了。
  主要还是张红桥和吴与弼看对眼了。
  还有一个。
  据说和黄昏关系暧昧不清,昔日上清观的女仙子,如今时代化工的掌门人魏仙子魏姿虚,这个女子现在也双十年华有余了,确实长得好看。
  黄昏竟然没有下手,朱棣是有点意外的。
  嗯,朱棣愤怒不是因为这。
  他又不缺女人。
  不会因为这些事羡慕嫉妒恨。
  朱棣愤怒,是因为黄昏这小子给他玩了一手以退为进,明摆着告诉朱棣:这次你不再给点好处,我是不会再来帮你收拾烂摊子了。
  至少朱棣是这么认为的。
  其实倒是朱棣想错了。
  黄昏来这一手以退为进,其实不过是随意而为,真正让黄昏带着唐赛儿游山玩水的原因,不过是那一日从乾清殿出来之后,忽然就想通了。
  人生短短几十秋,杯酒恣欢莫费阴。
  在黄昏看来,大明已经这样了,接下来只需要再做一件事,至少确保中华数百年安稳,平稳过度到地球村时代是没有一丁点问题的:只要打下女真,解决朝鲜半岛,再阉割日本。
  而这件事,最迟十年之内见分晓。
  那时候黄昏四十。
  四十岁的时候,带着时代集团的金钱,带着蚍蜉义从的大棒,如果时间够,先去欧洲浪一圈,延缓欧洲去美洲大陆的步伐,然后黄昏就会去北美洲大陆。
  至于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建立一个复制中国文明的国都,黄昏已经不是那么急迫了,大不了愚公移山,老子解决不了的事情,还有豆苗和豆芽,甚至豆角也是可以的。
  都是老子的后人。
  就不去在乎什么嫡出庶出了。
  朱棣不知道黄昏的心理变化,以为黄昏是在拿捏自己,然后朱棣就铁了心,我就不信你能拿捏到老子,让你去浪个一年半载又如何,明年开春,你看老子亲征是怎么打下女真的!
  现在的女真不好打?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建州女真那边人口才几十百来万,亦失哈、徐辉祖和张辅的三巨头没打下女真,原因很多,最大的一个原因还是天气的缘故。
  女真那边,可比漠北冷多了。
  火器影响大,士卒不适应,导致战力降低很多,又加上女真能跑,一旦明朝大军来了,看着有要输的迹象,女真就往兴安岭等山里一钻,甚至还往朝鲜跑,又或者直接就出海,大明拿头去追啊……
  关键是朝鲜李裪刚继位,国内局势还“动荡不安”,不能出兵来协助宗主国,所以打女真曲折颇多,不过在朱棣看来,都不是问题。
  这一日,东厂厂公王振迅速进入乾清殿,对朱棣说道:“启禀陛下,今日一大早,黄府就车马成队,国公夫人徐妙锦带着徐家四妹、宝庆公主、娑秋娜、权氏……几乎所有女眷全都跟着徐妙锦,看样子是打算出城。”
  朱棣:“嗯?”
  什么状况?
  王振继续道:“这几日国公夫人去了几趟应天府衙找府尹向宝,根本我们的谍报,国公夫人是去拿通关文牒,向宝也很配合。”
  国公夫人那几张通关文牒还不是小事一桩。
  像黄昏,根本就没有通关文牒,不也带着唐赛儿到苏杭去溜达了一圈,所谓的通关文牒,最大的功能是管理百姓。
  对这种一二品高官,限制不大。
  但也不是全无限制。
  还是要看情况的,没有通关文牒,高官出行也要受到限制,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能力和面子了——黄昏都有。
  时代商行遍及全国,大概没人不知道黄昏的大名。
  朱棣唔了一声,“豆芽和豆苗乃至于豆角,也和徐妙锦她们一起走了?”
  这必须问清楚。
  王振笑道:“这倒没有,听说吴与弼再有几天就要回来了,根据黄府内传来的消息,黄国公似乎交代过,要让豆芽豆苗和豆角,作为第一次教育改革的参与者。”
  朱棣微微点头,“那不用管。”
  如果豆芽和豆苗以及豆角,这三个孩子都跟着徐妙锦出城,那就要谨防着黄昏是不是打算跑路,结果三个孩子都还在黄府,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黄昏这小子就是想出去浪,不想带娃娃。
  不过转念一想,我还怕你跑不成?
  跑了最好。
  时代集团就成为大明的国有资产。
  想到这里,对王振道:“这样,你着人去把豆芽豆苗接到宫里来,好久没见他俩,朕有点想念,朕今天就好好陪这孩子玩耍一天,嗯……豆角也接过来罢。”
  虽然更喜欢豆芽和豆苗这对金童玉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9/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