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7/1316

  朱棣也还好。
  毕竟有个能力出众的太子,辅政极其给力。
  此刻清醒了许多,问康宁,“镇西候这几天在干什么,我上午就着人去叫薛禄来汇报,他没来么?”
  康宁答道:“在陛下您睡觉的时候,薛侯爷来过,比太子殿下和蹙尚书更早,等了约莫半个时辰,被北镇抚司那边叫回去了,好像是北镇抚司在京畿发现了白莲社的余孽。”
  朱棣微微颔首,“这是要事。”
  白莲社不像明教愿意接受招安,既然不接受招安,只有覆灭一途,所以这些年大明外扩战争的同时,由锦衣卫、东厂牵头,配合地方官府的兵力,对白莲社围剿了很多次,包括白莲社的佛子林三以及诸多天王等人,都已经被锦衣卫给砍了。
  不过这些教派,总是星星之火死而复燃。
  没办法。
  虽然大明现在富裕了,可总有些不富裕的人,将希望寄托在这些歪门邪教上,而且深信不疑,加上有人以这些为生,因此各地隔山差五又会出现白莲社余孽。
  现在竟然跑到京畿了?
  那真是厕所点灯笼,找死了。
  康宁又道:“薛侯爷走的时候,说了,说镇西候黄昏这几日啥事也没干,连黄府都没回,天天带着明教圣女唐赛儿到处游山玩水,薛侯爷当时一脸促狭的说——”
  康宁停顿了一下。
  朱棣嗯了声,“你说。”
  康宁道:“薛侯爷说,看黄侯爷这操作,大概是想睡了明教圣女,但明教教主还是唐青山,而唐青山又是镇西候的好朋友好兄弟,薛侯爷说请示陛下,要不要阻止这个事。”
  朱棣愣了愣。
  唐赛儿他见过,册封为明教圣女的时候,一番打扮之后,真是个六宫粉黛无颜色,比起黄府里的家眷和自己后宫妃嫔,一点也不逊色。
  而且很像她母亲张涟。
  英姿飒爽巾帼豪情,给人一种女侠翩若惊鸿的风情感。
  特点极其鲜明。
  但是——问题出在这个但是上,唐赛儿比徐家四妹还要小,今年大概才双十年华,原本自己想着她身份特殊,虽然是朝廷册封的明教圣女,但她的婚事还是由明教内部去解决比较妥当。
  哪料到……黄昏这小子竟然想老牛吃嫩草!
  薛禄的担心有道理。
  唐青山要是知道他的掌上明珠被他的好兄弟给睡了,不知道会不会暴跳如雷,然后明教和黄昏决裂——咦,好事啊!
  明教和黄昏决裂了,他的蚍蜉义从就缺少了一个最好的兵源补充点。
  想到这,朱棣咳嗽一声,“唐赛儿在京畿没有住在方娇那里了?”
  方娇是前任圣女,又是刘宁然的母亲,朱棣在册封唐赛儿之后,着户部划钱工部出力,修了一座明教圣女宫。
  方娇就住里面,唐赛儿被册封后,也住那里。
  康宁苦笑道:“唐赛儿颇有女侠情怀,喜欢自由,不愿意被束缚,圣女宫那边,她就没去过一两回,只是在册封的当日,去和方娇一起会晤了一下而已,大部分时间,都在京畿周围逍遥游,嗯,不过还好,她知道轻重,所以并没有出手斩断锦衣卫盯在她后面的尾巴。”
  锦衣卫也仅仅是盯,没有其他想法。
  朱棣沉默了一阵,“这事,喜闻乐见就行了,不用去管,镇西候能不能老牛吃嫩草,朕不关心,着人去礼部衙门那边,把礼部的尚书侍郎们宣召过来。”
  是时候讨论给打下金帐汗国那一众人的赏赐了,只能只是老二重新封王,太孙和黄昏以及一些将领,士卒,都应该获得赏赐。
  这个必须做。
  不做的话容易影响军心,一旦赏赐后,能鼓励征讨女真大军的军心。
第1320章
雇佣兵诞生
  很快,吏部和东宫关于各区域总司设立的方案拿到了小朝会,众多尚书都没有意见——这事五军都督府和都察院那边不牵扯,只是众多尚书商讨。
  而且经此事后,大明朝堂忽然形成了默契,地方官府对该区域最高长官的行使监督职权的部门的最高领导,必须用当地官员。
  而这个官员只有监督的职责,不能有其他职权。
  一方面,当地官员更关心自己家乡的安宁和发展,另一方面,要限制他的职权,防止他在本地坐大,形成一手遮天的地方“土皇帝”。
  而关于打下金帐汗国的众多功臣的封赏,也没人反对。
  太孙,封郡王。
  长春郡王。
  这就很有意思了,长春,在奴儿干都司亦东河卫龙安站,朱瞻基被封为长春郡王,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实际上这个封号隐藏着朱棣的野望。
  大明的太孙,未来的天子,被奉为长春郡王。
  朱棣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告诉世人,也告诉朱瞻基,老子把你的藩地弄到边境,是想让你这个未来天子确保奴儿干都司在大明的掌控之中,甚至你还得给老子把女真打下来。
  朱瞻基那一万神机营中的将领,都得到了擢升或者赏赐,包括士卒。
  钱嘛,大明有的是。
  另一个重头戏就是蚍蜉义从。
  蚍蜉义从的赏赐,其实对礼部和朱棣都是个难题,因为不属于国家编制,是私人武装,如果赏赐了的话,就代表国家承认它们的合法合理的地位。
  不过这难不倒礼部。
  很快出了一个主意:蚍蜉义从的赏赐不具体到人,交给镇西候去办。
  嗯,现在不叫镇西候了。
  叫镇西国公。
  这个封号很拗口,但也没办法,黄昏的侯位就是镇西候,没有具体到某一个州县,所以国公封号也差不多是这样。
  镇国公?
  太大,朱棣不愿意,别人听这个封号,都会想当然的认为这个镇国公是国之鼎柱,给人一种“异姓王”的错觉。
  所以就镇西国公了。
  封了国公,还得赏赐金银,这是个让朱棣头疼的问题,因为蚍蜉义从自成体系,官府也不愿意正式赏赐擢升,所以只能给钱。
  这有点雇佣兵的意思了。
  ……
  ……
  因为正式的赐封赏赐都还没开始,所以黄昏还在继续逍遥,盛夏过了入秋,入秋之后奴儿干都司那边对女真的攻势基本上都徒劳无功,所以索性就不打了。
  也就是说,目前的战事,只有金帐汗国。
  嗯,还有一个地方。
  一直驻军在八百大甸的沐晟,闲极无聊,写了封章折给朱棣,请求出兵,去把勃固和阿瓦打下来,借口早就有了——徐皇后宾天,这两个国家连使臣都没派,不尊我天朝上国。
  朱棣批复沐晟的章折,七个字:“无援兵,可打则打。”
  意思就是告诉沐晟,朝廷这边没有兵力来支援你,你要是觉得能打,那你就去打,你要觉得不能打,朕也不会责怪你。
  沐晟一看,好家伙,我堂堂云南之王,打你个勃固和阿瓦,还需要中央那边派军来支援,那我沐晟的颜面何存。
  何况陛下说的是没有援兵,但并没有说不给钱啊。
  有钱就好办事。
  后勤粮草问题,都能解决,所以沐晟很快整军出征。
  沐晟也不傻。
  大明既然占据了中南半岛,那就要合理利用中南半岛的人力资源,所以沐晟在八百大甸大肆招兵,嗯,是招兵,不是征兵。
  也就是说自愿参加征讨勃固和阿瓦的大军。
  大明负责盔甲和军械,包括粮草。
  同时有丰厚的军饷。
  这在八百大甸反响很大,短短半个月,就有三万青壮自愿参军,就连隔壁的澜沧和稍远一点的大城,都有青壮闻风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7/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