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1/1316

  六部尚书就没一个想去。
  这道理其实大家都知道,如果不能更上层楼,是没几个京官愿意往外面跑的,何况六部尚书这个级别的大佬,更不想挪窝。
  朱棣又看向太孙,“瞻基,你可有人选推荐?”
  从称呼一下子就看出了差距,称呼朱高炽为太子,称呼朱瞻基一下就变成了比较亲近的“瞻基”,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分量从没动摇过。
  朱瞻基想都不想,“人选其实很多的,实在不行,让亦失哈去金帐汗国,他能将奴儿干都司打造成现在的模样,管理一个金帐汗国应该也不难。”
  朱棣眼睛一亮,是个不错的人选啊。
  亦失哈。
  反正女真那边现在也没有什么进展,双方都进入了整顿期,有徐辉祖坐镇,防守至少没问题,可以把亦失哈弄到金帐汗国去。
  黄昏咳嗽一声,“其实李谦、郑亨都有这个能力的,陛下。”
  朱棣看了一眼,没吱声。
  黄昏暗暗耸耸肩,朱老板这是怎么了?
  朱棣想了想,“朕觉得先前在奉天殿群臣说的不错,确实应该改制一下,比如在中南半岛设立总司,总管整个中南半岛事宜,其他地方也可以效仿,太子,你去找吏部蹙义,和吏部那边商议一下拿个可行的方案出来,至于人选的话,除了金帐汗国,你和蹙义以及吏部根据官员的考查,制定一分名单下来,嗯,朕说一点,中南半岛的总司继续由刘宁然和于谦负责。”
  朱高炽立即领旨告退。
  朱棣从御书桌上起身,来到软塌——嗯,应该叫凉榻上,坐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朱瞻基过去,难得的挤出一丝笑容,“在大城担任布政司使的陈洽其人如何,此人之前也当过兵部尚书。”
  朱瞻基小心翼翼的坐了半个屁股,“此人放到金帐汗国,怕是不妥。”
  这人好像很受黄昏看重。
  说到这里,朱瞻基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黄昏,发现咱们的大明妖臣一脸无所谓——黄昏确实无所谓,金帐汗国不在他的经营蓝图之内。
  都是为大明的未来打基础。
第1312章
君臣又斗法
  朱棣嗯了声,“但此人能力是有的,之前本是兵部尚书,但是被方宾设了个局,因为贪污问题被督察院弹劾了,按说应该直接贬官的,不过朕知道此人并无大恶,所谓的贪赃,其实也就一万两银子不到,所以就他外放到大城区域去当了个布政司使,方宾倒是如愿以偿当上了兵部尚书,然后运气不好,又被调去打亦力把里,然后栽那边了。”
  顿了下,“现在这状况就是陈洽看不惯方宾,方宾看不惯赵羾。”
  朱瞻基道:“那陛下是打算让方宾和陈洽去金帐汗国主持大局?”
  朱棣沉吟半晌,看了某人一眼,“我记得之前打亦力把里的时候,方宾被派去和靳荣搭档,就有人举荐陈洽接任兵部尚书来着?”
  黄昏略有尴尬,“陛下好记忆,确实是微臣举荐过。”
  朱棣哦了一声,“所以,镇西候现在还举荐他去金帐汗国么?”
  黄昏愣了下,底气十足,“举贤不避亲,何况微臣和陈洽之间也就数面之缘,只是过往比较欣赏陈洽的才华而已,如果让陈洽去中南半岛,自是最好,不过……陈洽在中南半岛数年,而中南半岛的百姓和金帐汗国百姓之间的差距有点大,怕是难以适应,因此微臣觉得还是应该在漠北找个布政司使去辅佐陈洽。”
  朱棣冷笑一声,“所以你要举荐吴笙游?”
  黄昏:“……”
  话都你一个人说了,还问什么。
  索性沉默不语。
  朱棣缓缓喝了口凉茶,放下茶盖,想了想,“此事先等太子和吏部蹙义那边拿出方案后朕再决意,吴笙游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并不担心吴笙游是黄昏老丈人这层关系。
  吴笙游好财,好色。
  都是弱点。
  而这两样,恰好是大明天子最不缺的武器,想必吴笙游会很好的斟酌。
  沉默。
  乾清殿倏然间就沉默了下来。
  朱棣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默默的想着事情,朱瞻基坐在旁边,也不知道说什么,黄昏更是茫然。
  这一次回来,朱老板转变有点大。
  估计还是漠北的蚍蜉义从冒头后,让朱老板对自己生出了戒心——但这早就有的,自己一步一步做大做强后,朱棣岂会不怀疑。
  许久,朱棣才道:“你和王景弘弄出来的那个地球仪,你自己应该熟稔于心吧。”
  黄昏点头。
  当然熟稔,我甚至还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再添上几块大陆。
  朱棣继续道:“不知道有你有没有看过元朝的疆域图,如果没看过,朕的御书桌上有,你去看看,如果看过,朕想问一下,元朝能打下的疆域,我大明打不打得下?”
  黄昏愣了,思绪电转。
  什么意思,朱棣这个时候提到元朝的疆域图,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想了想,“臣看过元朝疆域图。”
  穿越后看过,穿越前也看过,老实说,大明不仅打得下,如果仅仅是打,还可以打得更远,但问题是治理……
  元朝只打不治理,这有着本质区别。
  朱棣却忽然冒出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少师逝世时,于谦回来了一次,和朕聊了许久,他说了很多关于你的猜想。”
  少师就是姚广孝。
  黄昏恍然大悟,难怪朱老板变化这么大,恐怕问题就出在于谦说的那些话上。
  于少保,你这是闹什么呢。
  不动声色,“不知道于少——于谦说了些什么。”
  朱棣谈话的方向却依然天马行空,“你在漠北养的蚍蜉义从,所配备的火器都是时代军工悄悄运到漠北去的?”
  黄昏心里一咯噔。
  来了。
  危机来了。
  这个问题自己要是应付不好,那估计今天走不出大内皇宫了。
  朱瞻基也紧张起来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皇爷爷对黄昏有那么一点杀意了。
  黄昏沉吟半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微臣想知道于谦到底给陛下说了什么,在微臣看来,于谦应是谦谦君子,不是那种背后说人的人。”
  有点后悔。
  早知道今天不该来参加大朝会,先去时代集团找到沈熙礼,看于谦到底留了什么话给自己,那样的话才好提前准备。
  朱棣也不隐瞒,直接说道:“于谦看得出,朕也看得出,乃至于整个朝野的臣子,都可以通过你这些年的布局看出来,你是有野心的,朕也一直能容忍你的野心,因为朕知道,你的野心都是为了大明的家国天下,但有些事,不能过线,而且朕现在很想知道,你到底图一个什么,因为如果你的野心是一般人想的那样,在打金帐汗国,让隐藏在暗中的蚍蜉义从浮出水面,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朕想听你的解释。”
  黄昏头疼万分,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君臣之间的猜忌。
  也不怪朱棣。
  任何一个天子知道自己手下的宠臣竟然悄无声息的在漠北养了几千的铁骑,还是在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配备了火器,想不猜忌都难。
  你这简直就是造反的节奏嘛!
  黄昏想了想,也索性放开了手脚,直接对朱棣说道:“陛下,微臣想图谋什么,其实很多年前微臣就说过,我要这大明天下,煌煌然盛世中华千年,然而陛下应该感觉到了,战争在微臣的布局下,已经走进了新时代,而这会是一个星火燎原,大明在大力发展火器的同时,在遥远的地方,也会有国家迅速发展,只要一个合适的契机,这些国家涌现的人才会迅速让他们所在的国家追上大明甚至超过大明,而微臣图谋的,就是确保我中国不管社会如何变革,但国力将一直领先于于疆外之国。”
  工业革命啊……
  如果自己不努力建立好基础,并且在有生之年想法设法萌芽社会改制的思想,那么就靠中国文明的自己发展,因为封建王权的桎梏,两三百年内工业革命的出现怕是有点困难。
  黄昏又道:“陛下可以想一下,微臣若是有谋逆之心,那么中南半岛那边,微臣是不是应该苦心经营,漠北那边是不是也该如此?然而微臣除了建立蚍蜉义从,从没培养其他势力,而建立的蚍蜉义从,也毫不犹豫的拿出来去打金帐汗国了,陛下难道看不出来,微臣对大明没有丝毫恶念吗?”
  朱棣点头,“朕看得出来,但你做的事情确实让人看不透。”
  黄昏又回到刚才的话题,“所以微臣想知道,于谦到底给陛下说了什么?”
第1313章
一山不容二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1/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