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7/1316

  顿了一下,道:“这茶叶也是贡品,从陛下那里经由朱高煦,再到的靳侯爷手中。”
  李裪有些吃惊。
  不是因为黄昏直呼朱高煦的名字,而是因为根据之前的线报,靳荣似乎是支持朱高煦的,但看现在这样子,怎么和黄昏狼狈为奸了?
  这个大明妖臣身上真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邪乎劲儿。
  中原的茶文化,朝鲜极为推崇,而作为朝鲜上层建筑的顶端人物之一,李裪又自小喜欢读书,在中原这边来说,也是个读书人,所以对琴棋书画茶都是极为精通的,因此端起茶杯浅抿一口,立即赞道:“果然好茶。”
  靳荣闷闷的道:“总算让人舒心一些了。”
  之前给黄昏,这货泡好茶之后,就是各种牛饮,白白糟践了好茶,现在有李裪这等识货的人,靳荣也觉得没有暴殄天物了。
  靳荣虽然是武将,但他读书极多,所以严格来说,他是儒将。
  懂茶,会书画。
  也谙诗词。
  黄昏哈哈大笑,果断端起茶杯一阵豪饮,看得靳荣和李裪对视一眼,忽然间大家都笑了,管它好茶劣茶,能人生快意就是好茶。
  靳荣笑道:“黄侯爷真性情。”
  黄昏耸耸肩,放下茶杯,看向李裪,“世子殿下,不远千里来到轮台,应该不是想看看这大明边塞的‘铁马冰河入梦来’罢?”
  靳荣和李裪的心里顿时提了起来。
  要说正事了。
  李裪立即回答道:“陛下的意思,确实是让我来此看看大明边塞风光,感受一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
  黄昏和靳荣有点懵逼。
  还真是来看风景的?
  李裪有急忙道:“不过两位不用担心,我来此,并不是要从战场上学习大明的火器战法,我在来时路上揣摩了一下,我之所以被陛下要求来此,恐怕是想让我和黄侯爷谈一下鄙国和天朝之间的关系处置,以及后续的各种政策。”
  黄昏和靳荣这才松了口气,就说嘛,朱棣怎么会让一个朝鲜世子来看大漠风光。
  这明显不合理。
  传出去显得我大明没有胸怀,不会待客之道。
  不过靳荣还是很震惊的,因为黄昏远在轮台,朱棣竟然因为和朝鲜之间的事情,将一位世子送过来和黄昏讨论国策,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待遇甚至超过了太子。
  或者说……陛下遇到他自己也无法解决的大问题了,所以推给黄昏?
  有这种可能。
  但是朝鲜那边能出什么大问题?
  靳荣有点懵。
  而黄昏也有点懵,他确实不知道朝鲜那边出什么大事了。
第1241章

  黄昏陷入沉思,朝鲜国内,李芳远虽然年迈,但这么多年的治理后,只要不出致命的错误,李芳果的后人应该折腾不起风浪了,难以发动靖难、夺门之变类似的手段。
  但问题肯定不止这一点。
  朝鲜开国太祖李成桂有好几个儿子,现在还活着的就一个李芳远和李芳干,而李芳干是怀安大君,在朝鲜国内比较有权势。
  李芳果的后人,肯定也在等待时机。
  毕竟失去了的东西,肯定想拿回来。
  这是李芳远后人需要面对的国内局势,而李裪作为朝鲜世子,尽管按照历史走向,他继承王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现在的历史早已经被改变,李裪的继位也可能被蝴蝶翅膀扇动了。
  这意味着李裪还要面对他的兄弟们的竞争。
  思念及此,黄昏大概率猜到李裪来轮台的原因了:很可能是来大明寻求朱棣的支持,让他顺利继承王位。
  黄昏有点迷糊,他不太清楚李裪是哪一年被李芳远禅位的。
  如果还有两三年,就意味着会有一场甚至几场血雨腥风的王位争夺者,那么李裪来到大明,而朱棣又把他送到轮台来,意味着……老子可能要出使朝鲜?
  这个可以有。
  老子要学习成吉思汗,在世界各地传播爱的种子,让我黄某人的后裔也遍及全世界。
  嗯,想多了。
  主要是朝鲜半岛对以后大明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朝鲜半岛作为跳板,是可以辐射更远的海权,而且可以配合日本、琉球、中南半岛那边的海外群岛这些地方,形成一个完美的闭合的岛链!
  可攻可守。
  于是问道:“世子殿下作为法定、合理的继位者,你父李芳远又在国内经营多年,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需要我大明出面?”
  说句难听点的话,这个时候请大明帮你,基本上是与虎谋皮。
  李裪内心微微不爽。
  因为黄昏是直接称的李芳远,而不是敬称。
  转念一想,黄昏都是直接称呼朱高煦,那么称呼你一个藩属国国王的名讳,也算不得多骄横跋扈了——搞不好这大明妖臣私下里还敢直呼朱棣的名字。
  李裪确实没想错。
  黄昏还真的直呼过朱棣的名字,不过那时候朱棣刚靖难进入应天城,而且是和吴溥、徐妙锦交谈的时候,那时候的吴溥和徐妙锦都不承认朱棣是天子。
  所以你用敬称,你看这两人得不得理你。
  尤其徐妙锦。
  为了撩这位大明第一美人儿,黄昏当年是很花费了一些心思的,不过付出之后,终究还是收获了一段长久的“可歌可泣”的爱情。
  李裪道:“黄侯爷过虑了,原本国内的情况,我自认能够解决,只要得到陛下的认可和支持,其他障碍我都能扫清,只不过接下来如果按照我的计划推出一件事后,只怕就会阻碍重重,会多有凶险,稍有不慎,我朝鲜就会万劫不复,陛下仁慈,不愿我朝鲜百姓遭受战火之苦,所以让我来一趟轮台,请黄侯爷指点迷津。”
  黄昏挑眉,“你接下来要推出什么政策?会影响整个朝鲜的稳定局势?你怕不是要学习我大明?这是好事啊,毕竟大家有目共睹,我大明改革之后之蒸蒸日上,所以我认为是不会有人来阻碍你改革的。”
  有点蛋疼。
  如果朝鲜也学习大明改革,依样画葫芦的话,搞不好会成为另外一个日本。
  而且……
  黄昏是希望看见朝鲜国内大乱的。
  这样的话,大明就有有力的接口出兵朝鲜——作为宗主国,帮助藩属国稳定局势,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等进入朝鲜稳定局势后,大军在朝鲜境内,其他事情就是我大明说了算,到时候还阉割不了你李氏王族?
  建立布政司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李裪笑道:“倒不是改革的事情,当然,我朝鲜也会学习宗主国进行改革,但这不是当务之急,因为改革需要强大的背景和实力,如果我朝鲜不改变当下的状况,我认为哪怕是继位之后再推广改革,也可能要失败。”
  黄昏嗯了一声,“确实,你朝鲜目前没有改革的土壤。”
  因为只要你稍微一乱,我大明就要出兵来“帮助”你改革稳定局势,而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难,李裪应该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来大明,大概是想得到一个朱棣的承诺,然后用这个承诺圈住大明,为朝鲜的改革争取时间。
  但似乎想多了。
  朱棣把李裪踢到轮台来,很有可能就是让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又问道:“那你就直说罢,你这一次来我大明,到底是为了干什么,也别藏掖着了,毕竟陛下让你来轮台,就是让我斟酌定夺的。”
  李裪闻言,也知道不能饶圈子,这位大明妖臣已经失去耐心了。
  于是深呼吸一口气,“是这样的,我作为朝鲜世子,作为永乐十六年春节的朝鲜使节,春节前后在应天呆了些时日,目睹了这座不夜之城的繁华,也目睹了大明百姓的安康生活,内心触动极其震撼,我也想让朝鲜百姓如的大明百姓一样安居乐业,所以那些时日,我脑海里冒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于是觐见陛下,陛下听闻之后,倒是表态愿意支持,可因为这个想法的后续操作会有很多风险,也会很复杂,稍有不慎,我朝鲜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所以陛下让我来轮台,和黄侯爷商议一下,后续的操作策略,以及具体的操作手段。”
  黄昏嗯嗯点头。
  靳荣在一旁也神色凝重起来,这个事恐怕有点大。
  李裪继续道:“我请求陛下,朝鲜请归大明,嗯,当然,这个目前是我个人的想法,不是整个朝鲜朝野的想法,但我相信这个想法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朝鲜请归大明?
  李裪提出来的?
  卧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7/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