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316

  而且你还要考虑后果,如果多年以后,证明你这一步走对了,那也还行,博个青史留名,但如果多年以后证明你这一步走错了,那就是遗臭万年。
  可谓一步之差,便是天堂地狱。
  而且根本不以你李裪的意志为转移,后续的发展,你李裪是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基本上都掌控在大明的手上。
  也在朝鲜国内所有人手中。
  因为一旦大明在朝鲜施行苛政,或者不能从日本手上保护朝鲜,那么朝鲜的不满情绪就会膨胀,然后会有民间起义——大多的民间起义,其实都是上层建筑利益分配不均,在有势力的上层建筑的支持下的民间起义。
  就像当年雄霸在吴哥打游击,那是因为有大明给他的财力支持。
  而大明在朝鲜设立布政司后,不管是怎么样的政策,肯定是要触及到当地上层建筑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必然会有反对情绪,那么民间起义肯定会有。
  一个不好,李氏对朝鲜就会失去掌控。
  所以朱棣听到李裪这么说,哪怕是见多识广的永乐大帝,还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个事很大!
  朱棣的第一反应是不接受,因为这事操作起来,其实比强行打下来更难,也更复杂,还不如到时候找个理由出兵去打朝鲜来得简单直接。
  但是转念一想,其实这样一来也是个好事,给其他外邦做个榜样。
  也就是说,这件事可以干。
  但是怎么干是个关键,必须做出样子做出榜样来,而且必须要让朝鲜平和的接受大明的布政司的管辖,并且让他们的百姓生出归属感。
  这个事要是干成了,并且让朝鲜永久成为大明的辖境的话,自己不说并肩秦始皇,至少看见了秦始皇的背影。
  最重要的——文治武功,自己都超越了老爹!
  这对朱棣而言是个巨大的诱惑!
  靖难之后,朱棣为了证明自己靖难的正确性,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超越老爹,告诉老爹的英魂,告诉世人,告诉那个不知所踪的建文帝。
  我,朱棣,成为大明的天子,才是最正确的事情。
  老爹你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
  朱允炆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朱棣也做到了。
  这就是朱棣靖难之后的心病。
  但是现在,这个心病看见了希望,很有可能一蹴而就达成这个成就,所以在这一刻,朱棣的身心都愉快了起来。
  哈哈大笑了几声,但没回答李裪。
  只是问道:“你的想法朕知道了,但朕想问问,关于此事,你知道如何操作么,你可曾想过朝鲜国内的反对情绪和声音,你可曾想过要如何才能安稳度过最危险的时期,朕给你说个实话,现在我大明正在征讨女真,所以奴儿干那边,不会有兵力进入朝鲜帮助你稳定局势,而亦力把里那边,西征军倒是可以撤退部分回来,但西征军的撤退,还要看西征军主帅黄昏的意思,毕竟亦力把里境内还有很多残余势力没有肃清,而且朕看黄昏的意思,似乎打算准备一下,然后越过葱岭去征讨帖木儿后人的王国,这事也很重要,因为黄昏的十二家姬已经过去布置了一两年,你大概不知,朕和黄昏的关于世界的格局中,西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李裪有些诧异,他没想到,这种事情,朱棣作为大明天子,竟然没有自己决定,看他这意思,似乎还要让自己去拜访黄昏?
  大明妖臣在大明的地位已经如此之高了?!
  这板上钉钉的超过了姚广孝!
  李裪道:“关于此事,微臣确实还没有具体的计划,因为这个想法,其实是这几日在京畿闲荡时,目睹了天朝百姓富足生活有感而发,微臣深知,就以微臣这点能力,再给微臣两百年时间,也无法将朝鲜国内的生活水平带到天朝当前这个程度,只有在天朝的帮助下,我朝鲜百姓才有希望走进这盛世光辉里,所以微臣这几日就在想,是不是直接请归大明为好,而且微臣也相信,只要微臣继承王位之后,再多派使臣和大臣来天朝朝拜,他们只要看见天朝当下的繁华,一定会动心的。”
  顿了一下,“不过微臣确实担心,因为请归天朝后,肯定要牵扯到他们的利益,所以关于后期的操作,微臣现在确实是两眼一抹黑。”
  这是内心话。
  李裪只是冒出了这个想法,并且经过这几日的深思熟虑后,从内心深处认为,朝鲜要想成为大明这样的富饶国家,必须成为大明的一部分才有可能。
  朱棣哈哈一笑,“你想多了,大明有现在,不仅仅是靠大明,还有中南半岛和漠北的功劳。”
  只靠大明本身的资源,目前是无法撑起这幅盛世景象的。
  对中南半岛的资源掠夺尤其关键!
  可以说,大明有当下的富饶,当年第一步吞并安南,之后陆续吞并中南半岛,是神来之笔,没有这个操作,后面根本没资源来支撑发展所需。
  吃到了外扩的甜头,所以朱棣对黄昏私人组建船队下西洋才会这么纵容。
  不敢想象。
  仅仅是一个中南半岛就支撑大明有了这般景象,如果加上西洋诸国以及西域诸国,有无穷无尽的资源支持下,大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盛世风光。
  不过朱棣也没有打击李裪的积极性,笑道:“此事,朕这里过了,但最终决断还得再看看,毕竟此事牵扯极大,朕还需要知晓群臣的意见,以及朕还要看到你拿出具体的策略来,朕也不为难你,如此,朕给你指点走出迷津的道路罢。”
  顿了一下,道:“若此事成行,朕可让你父王禅位于你,没记错的话,你父王最近几年身体状况不太好,那就可以养老了,国家大事,还是交给年轻人的好。”
  这屁话……
  你朱棣这几年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毛病,怎么没见你将国家大权全部交给朱高炽。
  李裪闻言大喜。
  朱棣继续道:“记得朕之前说过的边塞风光么,你朝鲜看不见那样的美景,你要是愿意,朕着五百京营送你去轮台。”
  轮台?!
  李裪愣了下,恍然大悟,“微臣愿意去轮台拜谒黄大官人!”
  也是服气了大明这对君臣。
  如此大事,其最终决断,竟然不看天子,而需问臣子。
  简直千古未有。
第1235章
打造第二座不夜之城
  对大明君臣的叹服,远远赶不上对朱棣的恐惧。
  李裪这才明白,为何在开始聊天之前没多久,朱棣就问自己看过大明的边塞风光没有,感情他早就知道了自己想说什么,而且也早就决定了要让自己去拜访远在轮台的大明妖臣。
  也就是说,自己的进退其实一直被朱棣拿捏着。
  在朱棣面前,自己毫无秘密可言。
  不愧是大明天子!
  李裪现在是由衷的佩服,大明天子尚且如此,那名满四海的大明妖臣,又该是何等的洞察人心,只怕自己还没到轮台,他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计划了。
  妖臣,明君。
  这样的搭配,难怪大明有当下的繁盛。
  李裪自问,就算他自诩不比朱棣差太多,自诩成为朝鲜的王也能青史留名,但扪心自问,朝鲜没有出现黄昏这样的妖臣的话,他来治理朝鲜,永远也不可能有大明现在的成就。
  别说外扩了,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日本的骚扰都是问题。
  至于内政……更没大明这么好的资源来发展。
  朱棣没了和李裪继续聊下去的想法,主要是还有事情要去办,其实从内心来说,朱棣挺喜欢这个有自知之明,又有大魄力的年轻人,基本上同意了由他继任朝鲜的王位,如果他去轮台和黄昏议论出了个子丑寅卯,那朱棣就会同意朝鲜的请归。
  永乐十六年的春节,朱棣着着实实感受了一把风光。
  万邦来朝。
  仅是正月初一的朝贡,就让朱棣大赚了一把——当然,这玩意儿其实也尴尬,我天朝乃礼仪之邦,朝贡之后,还得赏赐还礼,所以赚的也不多,搞不好还要亏钱。
  毕竟赚了面子亏了里子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朱棣聪明啊。
  他从时代集团那边买了一大堆自行车,然后把这玩意儿作为还礼赐出去,不仅有面子,还大赚了一笔,外邦使节以及那些国王王后反而感觉受宠若惊。
  于是正月初一后,大明京畿的老百姓发现街上多了一大堆长相奇巧八怪的外国佬,在奴仆士卒的帮助下,歪歪扭扭的学着骑自行车。
  而这个自行车,已经在京畿流行起来了,但凡是有钱人家,哪个家里没有那么几辆,再有钱一点的,甚至买了三轮车,而且加以装潢,取代了马车和轿子。
  所以时代集团因为这个自行车,又大赚特赚了一笔。
  不过因为它确实昂贵,所以目前只有富贵人家买的起,一般的平头老百姓,还是舍不得这么大手笔去买。
  但现在大明有钱的人确实多。
  所以销量很是可观。
  加上时代集团自身配发的,所以京畿这边自行车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不过,一旦到了下雨天,有些街道还是泥土的,就没法使用自行车。
  应天府尹向宝已经发现这个状况,年前递了章折,请求陛下同意户部拨款,将应天成所有的街道都该修成水泥街道。
  朱棣已经同意,接下来应天城所有的大街小巷,甚至包括坊子里的公共地面,哪怕是铺了青石板的,也都会撬了,然后全部改成水泥地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