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0/1316

  现在好了,李裪主动拿出朝鲜全境堪舆图。
  这一手以退为进杀了朱棣一个措手不及,因为朝鲜都做到这样了,如果大明还不依不饶的要征讨,那大明的声名彻底败坏了。
  再无仁义可言。
  所以朱棣才说了句世子睿智。
  而李裪却不敢接朱棣的称赞,只能退到他父亲和全国百姓头上,因为接了,就表示是你李裪给朱棣将了一军。
  那朱棣哪能让你的日子好过?
  朱棣起身,负手前行,“出去御花园走走,边走边聊罢。”
  李裪急忙跟上。
  康宁则要更快一步,要着人去清场,显然接下来这场会谈,陛下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所以康宁正准备让坐在角落里的史官回去的时候,朱棣却回头笑道:“不用,需要记录的。”
  这种事当然要记录。
  若是李裪接下来说得好,对朝鲜的处理符合自己的预期,此事流传后世对自己的名望加成很大,若是不符合预期,而李裪行差踏错,那么有这个记录作为证据,那么出征亦力把里也能多点让人信服的理由。
  御花园很美。
  李裪却无心观赏——皇宫这个御花园,其实规模还是不大,远远不如在皇宫外作为皇帝出游的御园场所。
  那个御园李裪没看过,但听使臣说过,极其奢华。
  嗯,科举进士豪饮琼林宴的琼林苑,就在那个御园——这是从宋朝时期搬过来的科举习惯。
  朱棣走在前面,若有所思的道:“世子殿下和你父王,以及你国百姓都过虑了,你等尊崇我大明,奉公守法,我大明何来刀锋相向之说。”
  李裪腹诽。
  别人歪思和纳黑失之罕就不奉公守法了?
  对你大明就不尊崇了?
  还不是说手起刀落就收起刀落了。
  但这些话是不敢说出来的,就算对面的不是朱棣,是大明任何一个官员,甚至就算是朝鲜的官员,只要不是心腹,李裪都不会说。
  因此沉默了一阵笑道:“是臣等乡野粗鄙,无法想象大明高雅之胸怀,所以妄自杞人忧天,还请陛下不要责怪,也请陛下体谅一下臣等乡鄙的狭隘思维。”
  这话有点意思。
  近乎于耍无赖,摆明了的意思是:我们没文化的人就是这样,你看怎么着吧。
  但这话又说得确实让人讨厌不起来。
  所以朱棣很是满意李裪的回答。
  沉默了一阵——嗯,这个时候的会谈,每一句问话,每一次回答,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稍有不对,就会是一场两国之间的交战。
  朱棣倒是求之不得,可李裪不想不敢也不愿意。
第1232章
可曾见过边塞风光?
  朱棣沉默了一阵,才接着继续道:“你大兄可还好?你二兄似乎也很喜欢读书,我记得你二兄还来过应天?”
  这句话很平常。
  似乎就是家常唠叨,问候一下你的家人状况,但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场面,这句话就很不平常了,而且杀伤力无比巨大!
  如果李裪用全境堪舆图来将大明的军,那么朱棣这一句就是将李裪的军。
  李裪虽然是世子,但是大明现在完全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力量更换你朝鲜的世子,而李裪的两个长兄就是最好的人选。
  别说你世子了,就算你朝鲜的国王,也需要大明的认可和册封。
  也许在以前,最多就是不册封了事。
  你朝鲜可以我行我素。
  但是现在不行,因为现在大明有这个实力有这个基本盘,你朝鲜的国王我大明天子不点头认可,你要是还敢我行我素,那我就敢来打你!
  而且肯定来打你。
  正愁没有借口,你亲自把借口送上门,岂能错过。
  所以这一刻朱棣确实有过这个想法。
  李裪也心知肚明,而且更有自知之明,如果他不打消朱棣这个念头,那么接下来他这个世子就真的和王位无缘了。
  这和他来大明的初衷相违。
  心思电转,急忙道:“大兄和二兄都是极好的,大兄,自失德之后自强不息,如今在国外颇多赞益,如果不是因为王命所在,臣甚至愿意还大兄之世子之位,二兄也极好,才华昭彰,更有治世之能,之前来过天朝京畿,见多识广,若非心志淡泊,臣是万万不能成为世子的。”
  这回答妙极!
  因为李裪知道,大明那边其实不太希望朝鲜的国王太厉害——也许以前希望,毕竟还要靠朝鲜来掣肘日本。
  但是现在肯定不希望。
  掣肘日本?
  如今的大明,日本根本不敢过分,现在沿海的倭寇已经收敛了许多,嗯,一方面是迫于大明的国威如日中天,另一方面,是沿海的卫所在逐步配备火铳。
  倭寇侵扰沿海,代价也来越大。
  而也是因为这样,朝鲜那边受到倭寇的侵扰越来越严重,在倭寇看来,大明惹不起,那就只有挑软柿子的朝鲜来抢劫了。
  而朝鲜的国王太厉害,大明就会心生忌惮,所以现在大明肯定希望一个庸碌之人去担任朝鲜的过往,因此李裪才昧着良心吹捧他两个哥哥。
  实际上,这两个哥哥真的是担不起一点大事。
  就知道声色犬马。
  李褆就不说了,就因为那些花边事败了口碑,二兄么,也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声色犬马倒是要收敛一些,也喜欢读书,但更喜欢猎奇,这些年就很少呆在国内,大部分时间都跑外面去浪了,甚至之前还厚颜无耻的跟着大明的舰队下了一盘西洋。
  也是个奇葩。
  只能说,二兄大概就是大唐李白那样的人,当然,才华是远远不及的。
  尽管如此,李裪还是吹捧一下他们。
  显得自己能当上世子,真的只是因为运气好,并不是因为能力有多出众——这一点李裪心知肚明,不可能骗过朱棣,之所以还是要这么说,不过是摆一个姿态罢了。
  朱棣闻言也就笑笑。
  真当我大明在你朝鲜的细作是吃素的么,你两个兄长是什么样的人,老子一清二楚,而你李裪的能力如何,老子也一清二楚。
  老实说,朱棣确实不太乐意看到李裪成为国王。
  所以接下来朱棣思索了一阵,又顺着说了一句:“这都不是事,既然你大兄和二兄有王者之能,那么朕便册封他们便是。”
  李裪心里面直骂娘,表面上却一副恭顺模样,“臣等愿遵陛下圣旨!”
  这个没办法。
  因为朱棣真要这么干,朝鲜就只能这么做。
  朱棣哈哈一笑,停步,回身,在李裪肩头上拍了拍,“人呐,不要自以为聪明,须知你在算计别人,别人也在算计你。”
  李裪尴尬的笑了笑。
  朱棣继续往前走,边走边道:“问个事,你觉得你们朝鲜把全境堪舆图交给我大明,我大明能用它做什么呢?”
  李裪笑道:“天朝上国,自当拥有藩属国之全境堪舆图。”
  朱棣微微颔首,“你大概还不知道,打下中南半岛多年,我大明到现在都还没绘制出中南半岛的全境堪舆图,漠北那边就更别了,还需要时日,你们朝鲜倒好,竟把堪舆图做好了。”
  这个堪舆图其实很重要很重要。
  一方面,有利于统治阶级知道全国地形地势,在水利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另一方面,也方便国家在合适的地方设立卫所,形成军事战略的布局。
  也为了日后万一有战事,军队有图可用,不至于成为瞎子。
  李裪笑道:“那是因为天朝上国如今太过强盛,要成就的大事太多,很多小事便不得不暂时搁置一下,不过中南半岛有于谦和刘宁然,还有黎族和摩诃黛维的配合,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绘制出堪舆图,而漠北那边,有太孙殿下坐镇,此事也不是难事。”
  朱棣有些讶然,“你倒是了解。”
  李裪叹道:“诸上几位,名声如雷贯耳,臣若说不知,便是自欺欺人。”
  确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0/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