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8/1316

  先锋大将怒吼一声,“上箭。”
  虽然知道骑射大概率不会有什么作用,毕竟对面是一个浑身钢铁是怪兽,但己方骑射,还是可以有效压制一下对方火铳的射击。
  减低己方战损。
  搭箭。
  张弦。
  就在这个时候,先锋大将看见钢铁怪兽的火炮旁边,又出现了十多天团火花,像一个个怪兽吐出了红色的舌头。
  在轰隆的炮击声中,先锋大将又听见了一阵奇怪的声音,不像是火炮的声音,也不像是火铳的声音。
  哒哒哒的……
  有些像纵马骑行在青石街上的感觉。
  如马蹄叩击青石。
  如此密集。
  什么声音?
  什么东西?
  火铳?
  可火铳射击会出现如此打团的火花?
  火铳能发出如此密集的声音?
  先锋大将有点懵,但接下来的一幕,让他更加不解,因为他看见身旁的士卒儿郎,甚至包括胯下战马,倏然间身上爆出大片血雾,然后成片成片的倒下。
  仿佛被看不见的东西在杀戮。
  火铳!
  先锋大将确信,这就是火铳,因为火铳就是这样。
  但是……
  现在距离钢铁怪兽还有百丈左右的距离,火铳的射程有这么远?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世界上不可能有如此之远射程的火铳,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火铳,那么从今以后,战争就将彻底被颠覆,将不会再有骑军冲锋的事情了。
  所以绝对不可能是火铳。
  一定是火炮的变种——只有这个解释说得通。
  既然是火炮,那就不可能像火铳一样疯狂生产,也就是说,那个钢铁怪兽上面拥有这种变种火炮的数量有限。
  只要冲近,胜利依然在眼前。
  然而就在先锋大将思忖的这短短几个呼吸之间,他身边的儿郎已经大片大片的倒下,顷刻之间就战损了一百余人。
  无妨。
  还有一千五百骑左右。
  而且先锋大将知道,既然是变种火炮,就一定要填弹,哪怕是火铳也依然要装填,对方不可能不间断的射击。
  于是振臂高呼,怒吼杀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
  剩下一千五百骑中,其实大多知道先锋大将想的那个道理,他们作为先锋,本来就是抢头功的,悍不畏死。
  眼看胜利在侧,主将又没喊撤退,哪会轻易溃败。
  其实在以往,四分之一的战损,已经足以瓦解一支军队的战意了,但这一次不一样,因为在他们看来,胜利唾手可得。
  而且己方阵型依然勉强保持着整齐。
  只要冲过去,便是胜利。
  于是……
  继续冲锋。
  迎着那火舌冲锋,迎着那无数双看不见的死神之手冲锋!
  这就是战争。
  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1193章
焦灼
  在后方,几天路程的地方,靳荣不断接到斥候穿回来的战报,然后慢慢的陷入了沉思,他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雄霸率领将近五万人的兵力迎击纳黑失之罕,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着兵力和火力优势的大明西征军,竟然处于下风!
  因为纳黑失之罕选择了一个不适合火铳和火炮作战的地方!
  一群荒山。
  在得知大明西征军迎击之后,纳黑失之罕就果断的选择了一片荒山驻军,在一条狭窄的通道前摆下阵容,并且占据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以逸待劳。
  雄霸没有畏惧,果断迎难而上。
  不仅如此,因为下过雪,空气潮湿,大明的传统火铳确实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处于焦灼状况,且西征军落了下风。
  这不意外。
  雄霸再怎么天下第一,也得面对现实,战争,哪有绝对的战无不胜。
  不过靳荣还是奇怪。
  按说,以雄霸的军事素养,不可能看不出这个局面,他肯定知道进入敌军的优势地势后,难以啃下敌军,那么他为何还要中计?
  这摆明了是故意要和对方拉扯。
  为了什么?
  争取时间?
  可自己不会出兵支援,而黄昏那边只有几十人,一辆泰山号,难道雄霸还奢望黄昏解决掉歪思和把秃孛罗后去支援他?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等待支援的只能是黄昏。
  而黄昏那一路斥候传来的消息,则让靳荣更加意外,他以为黄昏会边打边退,结果黄昏竟然将泰山号停在一片开阔地上,等待敌军的围攻。
  反常必有妖。
  靳荣想了很久,觉得这里可能有陷阱,也可能是黄昏他们想用一场败仗把自己拉下水——想到这,靳荣立即有了应对。
  他命令大军展开防御阵型,并且随时准备出击接应、支援——当然不是真正的支援,摆一个态度出来而已。
  他根本不惧怕一场败仗。
  因为他有无数说辞可以推脱责任,比如说,不敢将兵力压上去支援雄霸和黄昏,怕敌人围点打援,又比如支援不及时之类的……
  反正小罪可以有,大罪是绝对不可能的。
  ……
  ……
  麻鱼岭。
  这是一个汉化的地名,其实早些年用亦力把里的话来说,翻译成汉语就是云纹岭,这是一片绝对宽广的荒山。
  山上无寸草。
  荒凉,贫瘠,绵延数十里地。
  极目一片荒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8/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