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0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5/1316

  官府那边,终于慢慢达成了统一观点:八千两。
  于是谈判陷入僵滞。
  双方都再退步。
  黄昏从沈熙礼那得知谈判的详情后,很快算了一笔账,现在物价上涨,一两银子已经只有后世四百软妹币的购买力,八千两也是三千二百万了。
  太贵!
  于是指示沈熙礼,不必再加价格,从五千两降到四千两,最后底线是四千五百两。
  官府那边自然不同意。
  于是这一场谈判便彻底冷了下来,双方都不愿意让步。
  黄昏也不着急此事了。
  反正南洋那边不像漠北,冬天夏天都是可以过去敲开国门的,拖个一年半载也无所谓,他现在在想办法赚钱。
  要去北美和地中海区域经营,没钱是肯定不行的。
  关键是买战舰这个事情,你不能太赶了,要不然官府那边肯定还要坐地起价,得让他们明白,过了时代集团,就没有其他下家来接手这些注定会被淘汰的战舰。
  自行车的研发很快。
  一则是冶金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另一个,时代化工那边有资金投入,加上早就有橡胶囤积,所以对橡胶的开发研究,也很快取得了成果。
  车胎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多少难度的被研发出来,并且开始大量生产。
  而自行车研发团队那边,也很快做出了模型车,并且根据研发时的工艺流程,制定出完整而标准的生产工艺流线,于是时代集团拨款,各个配件的生产线迅速开建,并且很快进入投产,而时代交通在应天城外修建了一座自行车组装厂。
  盛夏,烈日当空。
  黄昏本来在时代交通位于城外的火车研发工厂里,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内心是震撼激荡的——因为最近西北那边亦力把里传来的消息并不好。
  方宾和靳荣果然没有配合可言。
  大明雄师进入亦力把里后,先是连敌人都找不到,后来找到了,双方又互相掣肘,多次错失战机,导致和歪思、纳黑失之罕接触几次后,都没能形成战事。
  也就是说,十多万大军,在亦力把里耗了三四个月后,没有取得一点成果。
  大明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耗下去。
  何况亦失哈已经在准备出征女真。
  所以黄昏知道,也许再有个一月半月,自己就要去被朱棣起复,强行派自己去亦力把里出征,所以他给自己打造了一艘战车。
  不过现在还只是有个外壳,里面的配置还没完善。
  黄昏脑海里有一整套的配置方案——这战车不仅是战争机器,也得兼顾享受,所以软榻什么的都得有,这个没有压力,反正这个战车已经碾压了这个时代。
  可以牺牲一些性能追求舒适性。
  正在想着要不要弄套人力发电机组在里面的时候,自行车厂那边的负责人满头大汗的跑来,看见黄昏就大喊:“东家,东家,成了!”
  黄昏看着这个由张敏举荐的一个小商行的职业掌柜,笑了起来,“罗广,不要这么大惊小怪的,自行车本来就不难。”
  罗广难掩兴奋之色,一把抹去额头的大汗,“第一辆自行车已经组装成功,现在就在厂里放着,东家,这是你的杰作,我们商讨后一致认为,这个试骑的事情,应该由您来完成。”
  黄昏呵呵一乐,“好。”
  回首看了一眼火车研发的众人,道:“诸位也去看看吧,不过你们也别气馁,自行车本来就比火车简单,你们这边我估摸着这个年底之前,解决掉一些核心关键节点的问题后,明年开春,我大明就将拥有全世界第一辆火车!”
  刚走出火车研发厂,却见一奴仆又匆匆而来,道:“大官人,小的一阵好找,我家大监请您过去一叙,不知道您可有空。”
  黄昏问道:“你家大监是谁?”
  奴仆道:“王景弘王大监。”
  黄昏恍然,估摸着是王景弘写关于地圆学说的书有了进展,或者说遇到了难题要问自己,于是笑道:“这样,你回去转告王大监,我晚上去拜访他。”
  奴仆立即回去复命。
  ……
  ……
  吃过午饭,朱棣喝了些冰镇西瓜汁,然后去了乾清殿,本来想处理一些政事,结果也许年纪大了,坐了不到一刻钟,就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听得殿外有轻微惊呼之声。
  朱棣起身大怒。
  却发现身边只有康宁——天子午睡,只留内侍康宁守护,其余人都在殿外,而且要保持绝对安静,于是问康宁,“外面怎么了?”
  康宁显然早出去看过了,微微笑道:“陛下,外面来了个骑车的人。”
  朱棣一阵懵逼。
  什么意思。
  骑车的人?
  什么车?
  骑?
  车可以和牛马一样,用骑的?
第1166章
殿前风波
  在大明乃至于过往,车是用来赶的,所以“赶车”一词,出现很早,只不过到了后世,变了意味,赶车的真正意思是搭车。
  这个时代的赶车,就真的是赶。
  基本都是马车。
  一辆马车,就相当于后世的一辆宝马奔驰和奥迪高端产品,一般人家是无法拥有的,别说马车了,就是一匹马,对于一般人家而言,而是贵重物品。
  所以康宁说“骑车”时,被惊醒的朱棣很是懵逼。
  马车怎么骑?
  骑马车前的马,那还不如直接骑马。
  不动声色,“是谁如此大胆,敢在乾清殿前放肆?”
  倒也没发怒。
  万一是妻子呢,万一是宝庆来了呢,又或者是太孙忽然从西北跑回来了呢——现在发怒越凶悍,后面越尴尬。
  康宁笑道:“陛下,是咱们大明首富,进士黄昏。”
  朱棣倏然想起一事,“那个他所谓的自行车?”
  记得看过设计图,自行车就是人来骑的,当时朱棣对这个构思简直惊为天人,毕竟这个构想从古至今都没有过。
  康宁点头,“是的陛下,您出去瞧瞧?”
  朱棣微微颔首。
  要看看。
  黄昏那个自行车厂,自己用钢铁作为资本入股,好歹也要分三成的利润——朱棣不稀罕钱,但绝对不嫌钱少。
  因为要办的事情太多。
  如果有一天国库没钱了,朱棣会毫不犹豫把自己内务库的钱拿出来给国库用,只不过随着金融改革宝钞推广,国库的钱……反正是多到朱棣睡梦都会笑醒。
  严格来说,当下大明的社会现状大概还没抵达贞观之治的风光,但论财富,大明国库的钱早已不是富宋可以比拟的。
  要不是这几年能保持连续外扩战争而民间经济不受影响?
  就是因为国库有钱。
  黄金白银!
  这不仅仅是大明本地的钱,还有从中南半岛掠夺回来的,有一说一,尽管大明从中南半岛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和铜铁矿等资源,中南半岛百姓的生活也在稳步上升,达到甚至超过了南伐战争之前,尤其交趾,黎族的刻意打造下,有几个城市已经可以媲美大明的重镇。
  甚至在交趾的布政司,黎利请求黄昏排除时代电力的人帮忙打造发电站,而黄昏没有理由拒绝这个最友善的“合伙人”,所以再有两三年,交趾布政司那边也将有一座不夜之城。
  可以说,黎族和大明在交趾的配合简直是无暇的。
  而且彼此没有矛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5/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