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0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5/1316

  钢铁不像木材,可以用多种方法衔接在一起,而且坚固。
  黄昏笑道:“那么问题能否解决,就看今天这个实验能否成功,同理,如果今天的实验成功,那么项目一直停滞不前的火车,也会很快在世人面前展露容颜。”
  火车也需要焊接技术。
  朱棣微微颔首,“能成功吗?”
  黄昏老实的回道:“微臣也不确定,因为这个机器和焊条是分开研发的,张敏他们研发出来后,苦于没有焊条,所以无法立即实验,微臣从时代化工带了刚研制出来的焊条,能否成功,就看等下的实验。”
  朱棣嗯了声,“开始罢。”
  康宁搬来椅子。
  朱棣大马金刀的坐下。
  黄昏却不急,对宋礼和夏原吉道:“两位尚书,这个机器叫电焊机。”又执着那一捆焊条,“这个叫焊条,嗯,都是我命名的。”
  两位尚书对视一眼,没吱声。
  反正不懂就是了。
  黄昏这才转身,黄了一身粗布衣衫,然后带上了护目镜,才发现没有带面罩,于是侧首问朱棣:“陛下,可有面具?”
  朱棣眼一瞪,“这个时候去哪里给你找面具,非面具不可么?”
  黄昏无奈,“也可以不用。”
  不管了。
  大不了就是灼伤脸皮,要不了几日就会痊愈的。
  拿起电焊夹,将焊条夹在上面,张敏指挥人,将两个长条钢板提过来,摆放在一起,然后又在下面垫上东西,这才退到一边。
  黄昏一手拿电焊夹,一边指着钢板,对朱棣等人道:“诸位看见了,两块钢条是分开的,不是一个整体,我没有弄虚作假。”
  众人颔首。
  黄昏缓缓蹲下,忽然响起什么,“陛下,你再退远一点。”
  毕竟是实验,怕出问题。
  朱棣一想也是,索性示意宋礼和夏原吉和他一起退进乾清殿。
  黄昏这才蹲下,准备焊接。
  一切准备就绪。
  当张敏插上电线,黄昏拿起电焊夹在钢板边缘处的接线板上点了几点,于是在这郎朗晴天之下,大明的乾清殿响起了滋滋滋的声音。
  亮起了历史上第一朵焊花!
  比烟花更绚丽。
  又无比刺目。
  朱棣和宋礼等人不由自主的闭上眼睛,又好奇的斜眼看。
  只见焊花飞舞。
  只见黄昏不断移动电焊夹。
  片刻之后,黄昏放下电焊夹,站起身,示意张敏断电,然后他取了护目镜,默默的看着脚下的两块彤红的钢条,许久没有吱声。
  脸上渐渐露出笑意。
  没有鱼鳞纹。
  甚至纹路难看到了极点,毕竟他的焊接技术就是大学金工实习了一段时间而已,但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摆在了眼前。
  两块钢条,如今是一个整体。
  成了!
  在永乐十四年的冬天,在大明的乾清殿,世界上第一台电焊机问世!
第1154章
成交!
  朱棣带着宋礼和夏原吉从乾清殿里跑出来,问道:“成了?”
  黄昏笑道:“还没检查,陛下稍等。”
  接过张敏递过来的厚手套,然后又拿起一个工厂专用的刷子,黄昏将焊皮一阵噼里啪啦刷掉之后,再看里面的纹路……呃,还是很丑。
  此刻脸开始发烫。
  也没心思去管,用戴着手套的手去触摸了一下焊接缝,嗯,还有点烫。
  趁着这间隙,对朱棣和宋礼、夏原吉道:“眼见为实,先前这两块钢条是分开的,现在已经连接起来互相垂直。这个变化过程,大家有目共睹,这就是电焊机的作用之一。”
  这个是缝补焊接。
  不是填充焊接,所以在牢固性上,可能要差一丁丁。
  但只要够用就行。
  毕竟电焊这个技术才刚刚起航,后面会慢慢发展,直到大明拥有全世界最领先的焊接设备和技术,这也是一门领先行业嘛。
  朱棣大感神奇,想上手去摸。
  黄昏吓了一跳,“别动陛下,你摸一下有可能把手烫伤,现在钢铁还有点烫。”
  朱棣略有尴尬的缩回手。
  过了许久,黄昏试探了两次,发现钢条已经恢复常温,这才脱了手套,将钢条抱起来,递到朱棣三人面前,“看看,是不是一个整体了?”
  三人仔细观察,然后点头。
  宋礼作为工部尚书,懂的要多一些,“不知道牢固性如何?”
  黄昏笑道:“不急,这个接下来都会检验。”
  在经过系列密封性、牢固性、完整性等等测试后,黄昏最终得出结论:基本上算是成功的,略有瑕疵是因为自己焊接技术不过关导致的。
  也就是说,焊条和电焊机都成功了。
  乾清殿中。
  朱棣龙颜大悦,看着黄昏,道:“既然成功了,说说看,接下来怎么操作。”
  黄昏思忖半晌,“目前这个焊机还有点庞大,其实可以精简缩小一下,所以还需要一点时间,但是郑大监那边和火车生产都急需用到电焊机,所以我会让时代集团先行生产个一二十台出来,保证最低层次的用度。”
  说到这里斜乜一眼宋礼和夏原吉。
  宋礼立即明白过来,咳嗽一声问道:“大官人打算卖多少钱一台?”
  朱棣一愣,“卖?”
  黄昏笑而不语,当然要卖,难道白送。
  我投了那么多钱进去,不回本的么。
  朱棣也醒悟过来,黄昏已经奉献够多了,自己不能总是奢望他无偿贡献给官府部门,于是问道:“说说看,你打算卖多少一台。”
  黄昏笑眯眯的伸出无根手指。
  朱棣头皮发麻,“五万?你这也太黑了罢,一台五万两,郑和那边若是需要十台,岂非就是五十万两,这不可能,太贵了!”
  这比之前的光明神器还要昂贵。
  黄昏无语。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七百软妹币,五万就是三千五百万,我胆子再肥,也不能这么做生意,何况这玩意儿是工业进程的必需品,我没必要用高价离开束缚工业发展。
  咳嗽道:“陛下,您想多了,其实说句实在话,哪怕就算是五万两一台,也是物有所值的,毕竟它是打造钢铁战舰的必备工具之一,但是微臣一心家国社稷,所以愿意让利,微臣在电焊机上的投入,也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卖这个价格,真不算坑人。”
  朱棣冷笑,“你敢骗朕?你在九迭河那边建立的研发处,投入的资金不过三十多万两而已,加上一直追加的资金和开销,一百万到底了,其实最多花了你六十万。”
  对你时代集团的事情,老子掌握的信息很多!
  黄昏有些尴尬,“果然,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情能瞒过陛下。”
  朱棣得意的哼了一声。
  你小子还嫩了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5/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