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0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7/1316

  沈熙礼作为时代集团的执行董事,已经有了天子特旨,可以进宫求见朱棣,所以黄昏不在的时候,就由沈熙礼进宫,将该分给朱棣的钱送过去。
  一部分是朱棣的。
  一部分是国库的。
  剩下的,才是黄昏和时代集团的。
  所以朱棣对时代集团很放心,甚至在黄昏北伐期间,允许黄昏在中南半岛的三千蚍蜉义从配备由时代集团打造的火铳。
  成为保证时代集团在中南半岛运营的武装力量。
  赵芳生是那只蚍蜉义从的领导。
  在中南半岛的蚍蜉义从不仅保护时代集团,也保护布政司,在短短的一两年内,蚍蜉义从已经配合大明在中南半岛的驻军剿灭了满剌加、吴哥和大城六起叛乱。
  为此赵芳生还被朱棣赐了个游击将军的杂号。
  黄昏笑问马鎏,“你入股了多少钱?”
  马鎏微微一笑,“奴婢没什么身家,找乡邻和好友凑了三万两,在时代集团庞大的资金库里,不过是九牛一毛,让黄大官人见笑了。”
  三万两,确实是九牛一毛。
  黄昏懂。
  马鎏之所以要说凑,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内侍,靠薪俸断然不可能拿出三万两来,有些钱来路不明,所以要说是凑的。
  咳嗽一声,“帐要做得漂亮啊,还有个叮嘱,小马啊,不是我居大,虽然现在不是太祖朝了,陛下对某些事看管得比较松,但不代表他不知道,他之所以睁一眼闭一眼,是因为没有触及到他的底线,而你作为内侍,更要小心,一定要明白,有些钱该拿,有些钱是绝对不能拿的。”
  马鎏笑道:“谢大官人提醒,如今在时代集团那边,每年的分红是一大笔钱,奴婢现在很知足,不会乱伸手了。”
  实际上,现在大明朝堂的官吏,几乎六成左右都和时代集团有利益关联,每年的分红都是一大笔钱,贪墨的情况已经降低了不少。
  高薪养廉不现实,但让官员搞第二产业,又不影响政事,朱棣对这一点放得比较开。
  效果也极好。
  当官员不用贪墨就有大量收入,谁还去冒险?
  至于官场利益导致的权势交易,另说。
  谁不想水往高处流。
  马鎏继续道:“其实陛下是默许我们内侍凑钱去投资到时代集团分红的,此事是康宁大监在操持,基本上宫中所有内侍投资时代银行的金额,都已经登记造册。”
  又压低声音,“实际上整个朝野的权贵在时代集团的投资数额,陛下都已经查清楚且登记造册了,如果要超出其本身收入数额太不合情理者,陛下已经悄然处置,所以这几年,国库里多了好几笔不明不白的账目,好在户部夏尚书做账是一把好手。”
  黄昏讶然失笑。
  卧槽,朱老板生财有道啊,知道了官员在时代商行投资的钱超过其能力太多,那必然是贪污的,可现在大明人才紧缺,朱老板也不好处置他们,于是明里暗里的示意他们把贪墨的钱吐出来就既往不咎,无形之中给国库增加了大笔资金。
  这也是好事。
  大明的国库和官员越有钱,将来才有钱投资到自己的时代集团去建设阿拉伯和南美洲区域,将这两个地方打造成大明的造血泵。
  忽然想起一事,“郑大监的海军进展如何了?”
  马鎏摇头,“这是军机大事,奴婢不知。”
  想了想,压低声音,“反正大监每每有章折过来汇报进展,陛下总是龙颜大悦,国库那边拨钱是极快的,而且不经户部,直接通过大明皇家银行拨给郑大监,且工部和户部那边,钢铁的额度,都是优先满足郑大监,再是军器院。”
  黄昏微微点头,“那估摸着快了。”
  大概再有一两年,世界上将出现第一只现代化意义上的海军。
  正想再问问马鎏军器院那边的事情,却看见有内侍匆匆前来,其后是宫女和护卫,心中了然,朱棣下朝了。
  急忙起身。
  马鎏也噤声,看见朱棣的身影进入视线后,立即和黄昏一起行跪礼。
  朱棣匆匆而来。
  看见跪在乾清殿门口的黄昏,又看了看旁边的椅子和茶水,忍不住笑了笑,这小子,能让内侍马鎏这么巴结的庶人,也就一个财神爷了。
  对马鎏的影响还是不错,这个小内侍听话乖巧,虽然之前也伸手要钱拿钱,但办的事都在自己底线之内,而他把来路不明的钱投入时代集团有了分红后,就再没乱伸手。
  很有自知之明。
  这样的内侍其实是可以重用的。
  至于黄昏这个财神爷……朱棣很无奈,也很欣慰。
  是的。
  现在的朝野内外的臣子和权贵,称呼黄昏喜欢用妖臣。
  但百姓坊间,黄昏已经取代了赵公明。
  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在供奉这小子神牌——这尼玛简直搞笑,人还活着就有神牌了,但朱棣又不得不承认,黄昏是所有入股时代集团的人的财神爷,也是大明的财神爷。
  朱棣看了一眼跟在他身后不远的情绪萎靡的朱高煦,又看了一眼黄昏,挥手道:“免礼吧,康宁你等退下,朱高煦和黄昏进殿,朕有话要问你们!”
  赤斤蒙古卫的事情还没完!
  不过朱棣在进殿之前猛然想起一事,对康宁道:“你着人去将刚从海外归来的王景弘叫来,记住,让他带上测绘的海图!”
  黄昏眼睛猛然一亮,大喜,“王景弘归来了?”
  这么说……
  可以发表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了?!
  好消息!
第1120章
台阶
  因为郑和负责海军诸事,所以现在下西洋的工作主要由王景弘负责,在最近的一次下西洋中,王景弘的舰队分成两支,从苏州出发,一支舰队北上,一支南下,按照星象图,尽量走直线。
  虽然两支舰队在地球另一边相互碰面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们绘制的海路图极其周围标注区域,将会大幅度重合,基本上可以验证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
  走进大殿,朱棣落座。
  斜躺在椅子里,冷冷的看着两人,“知道这些天朕都不召见你们,也不理睬你们求见的原因吗?”
  朱高煦立即跪下,“是儿臣让陛下失望了。”
  黄昏无动于衷,直到朱棣看向他,才微微弯腰,“是陛下太忙了。”
  朱棣:“……”
  也呵斥不得,忙是表面事实——瓦剌那边,新建的三座布政司各种事情一大堆,加上中南半岛那偌大疆域每天都有新章折过来,哪怕是再和平的年代,也会忙成狗。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刑罚。
  大明律法,地方上有人犯罪,被判死刑之后,需要送到刑部复核,刑部复核确定是死刑后,还要交到大理寺审核,然后再叫交还刑部,最后送到朱棣的案头,朱棣确定没问题后,才能真正的处死一个人:所以在古代,死刑是很严格的,并非是动不动就秋后问斩。
  但也正因为这个流程复杂,所以在古代,有的死刑犯其实是可以多活很多年。
  操作嘛……不外乎就是钱。
  而这个钱,狗儿赚过,康宁赚过,马鎏也赚过。
  当然,现在都没赚了。
  可以赚但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具体操作流程其实简单:死刑犯的家人带上大量钱财,趁着问斩的名单还没呈递到朱棣御书桌前,通过人脉关系接触康宁、马鎏这种有权势有地位的内侍,然后做一个心照不宣的交易。
  当刑部那边递交上死刑名单时,朱棣作为天子,肯定不会挨着每个都去审核一遍,实际上经过刑部和大理寺审核,朱棣只需要在死刑犯的名单上打钩。
  但每一次呈递上来的名单人数极多,朱棣也不会一次性全部杀完,所以只会勾选一部分,这就给了狗儿、康宁和马鎏操作空间。
  在朱棣开始勾选名单之前,一大叠宣纸上的名单是由他们来整理的。
  在这个环节上,他们就可以把给钱了的死刑犯的名单放到最后面,朱棣从前面勾选名字,勾得差不多了,后面就有可能略过。
  等下一次勾选死刑名单,继续如此操作。
  如此循环,有的死刑犯可以多活十多年。
  当然,如果运气背还是被朱棣勾了,康宁他们也会退钱——这是康宁等人有底线,明朝中后期的内侍可是不退钱的。
  这种情况在朱棣朝内有,到了四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时期达到了巅峰,有的死刑犯通过这种方式,在大明的牢狱了吃了二三十年的免费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7/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