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316

  纪纲和庞瑛告退,还没走出乾清殿,两个人像见鬼了一样,神色大变,哪怕是在天子驾前,三魂也吓跑了两魂。
  僵滞当场。
  门口有个束发青年,缓步入内,脸上笑意玩味,看着依然瞠目结舌的纪纲和庞瑛,笑容很贼,“纪都指挥使,意不意外,庞镇抚使,惊不惊喜?”
  纪纲还算镇定,他隐然明白了这一切的真相,难怪知道黄昏死后,陛下会不高兴,本该有的奖赏也没了。
  纪纲心中大恨。
  庞瑛则是惊恐的指着黄昏,声音颤抖:“你……你……你……不是死了吗,我亲眼目睹,不可能,你绝对不可能活着。”
  老子亲手砍的,确确实实一刀砍死了,尸体还在锦衣亲军指挥司,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纪纲轻喝一声,“住口。”
  气急败坏的带着懵逼慌乱的庞瑛匆忙而去。
  黄昏轻声喊了句慢走不送咧。
  转身上前,对朱棣行礼后说道:“陛下,娘娘说想过来觐见你,关于微臣的一些小事,她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朱棣啊了一声,“什么事?”
  黄昏一脸贼笑,“就是为了娘娘的青春大计,微臣需要在钟山那边拿一块地皮建几个工坊,可是江宁知县顾佐奉公职守,不给微臣贿赂的机会啊。”
  顺便捧一下顾佐。
  黄昏都觉得自己太圣母心了,没办法啊,仅靠一个朱棣,确实能打造出一个煌煌的永乐盛世,但黄昏想的更远。
  他想要打造的大明盛世,将远迈汉唐。
  这就需要人才。
  仅仅靠三杨、吴溥等人远远不够,黄观是人才,向宝是人才,顾佐也是人才。
  朱棣沉吟半晌,没好气的道:“行了行了,朕知道了,顾佐那边,朕会给他说,没事就滚了吧。”
  妻子都让黄昏来问了,态度很明确。
  只不过妻子做事有度,身为皇后绝不干扰六宫以外的事情,涉及到钟山那边的地皮,她若是直接出面找顾佐,也能办到,但传到民间影响不好。
  让黄昏来问,就是委婉的表达她的意思。
  朱棣心里是高兴的。
  拥有这样的贤妻,历朝天子都得羡慕老子。
  一块地皮,就能换来妻子的喜悦,甚至还能驻留妻子的青春,划算。
  给黄昏便是。
  黄昏大喜,喜滋滋的告退。
  朱棣忽然喊住他,说你近期小心着些,纪卿已查获线索,宫女暴死案并不是你我怀疑那人的手笔,而是另有其人,你和赛哈智着人密查,斟酌时机通知朕来收网。
  黄昏一脸黑人问号:“不是驸马?”
  朱棣苦笑,“是驸马,但不是那位驸马。”
  大明的驸马有点多。
  朱棣的女儿也嫁了几个,而太祖朱元璋女儿更多,驸马亦是一大串。
第98章
收网
  消失近十日的纪纲、马三保归城,颇为引人瞩目。
  后宫很快泛起流言,说马大监带回个活死人,御医正在全力救治,又说那活死人本该死了,但他天赋异禀,心脏在右胸,所以侥幸逃过一劫。
  消息本在后宫流传,但不知怎么的传出了宫。
  流言么……一人一个说辞。
  不管哪个时代,民众对八卦都津津乐道,尤其关于天家。
  流言传遍应天,出现了各种版本,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版本:宫中一位小宫女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被朱棣临幸了,怀了龙种,某位嫔妃心生嫉妒,害怕这个孩子出生会影响她儿子的储君地位,于是派人去弄死这个小宫女,小宫女在太监的保护下逃离紫禁城,躲到钱塘江畔,那位妃嫔派人追杀,被朱棣知晓后,让马大监驰援,带回来的活死人就是那小宫女,现在由御医救治,以保住腹中的胎儿。
  这版本的流言比较有意思。
  妃嫔暗指徐皇后。
  民间皆知朱棣只有三个儿子,全是由徐皇后生的……要不然后位能如此稳固?
  这是民间的一厢情愿。
  徐皇后后位之稳固,不仅是生了三个儿子,也因朱棣对徐皇后的深情。
  男子痴情和花心并不矛盾。
  有句话说的很好,世间的大多男人只守着一个女人,是因为人生很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没有花心的资本。
  朱棣有花心的资本,所以嫔妃有一二十个,在历代帝皇中算中规中矩,远不如和他起家方式颇为相似的唐太宗,但比起光绪的一后二妃,要浪得多。
  在此不得不表扬明孝宗朱佑樘同志,这位帝王一生只有一个女人:孝康敬皇后。
  所以这个版本的流言一方面污蔑朱棣淫靡,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泼污徐皇后,然而朱棣铁血,民间谁敢这么胡说?
  大概是没人敢的。
  但这个版本却出现了,原因呼之欲出:有心人要泼污天子和皇后的形象。
  这是读书人最常用的手段。
  潘金莲和武大郎就是前例。
  在这个流言的背后,有些人看出了其他东西:那个活死人绝不寻常。
  这是马三保回城带来的影响。
  纪纲带着锦衣卫大张旗鼓回城后,消息亦很快传开,说纪纲接到密报,宫女惨死案中的嫌疑人黄昏,在发配边疆的路上会被幕后主谋灭口,遂率领北镇抚司缇骑设伏,虽罪犯黄昏死于乱战,但锦衣卫成功诛杀凶徒,并俘虏一人,已从俘虏口中拷问出幕后真凶,不日便要破门缉凶。
  这个消息不属于八卦。
  没人敢乱传。
  宫女暴毙,直指徐皇后。
  朱棣身为天子,一国之母受到威胁,哪怕他反击的手段再铁血再冷酷,也是情理中事,最多就是在史上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和杀方孝孺等人留下的恶名截然不同。
  因为朱棣这一次占理。
  有人甚至以为,朱棣会趁着这个时机彻底肃清朝堂,不管和这件事有无关系的建文旧臣,只要不是诚心为大明出仕,都会被肃清。
  朝野上下惶惶不可终日。
  锦衣卫北镇抚司已经磨刀赫赫,包括纪纲在内,都认为这会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清洗,也是锦衣卫发财的机会。
  南镇抚司公事房里,黄昏和赛哈智吃着瓜子聊着天。
  很是惬意。
  说白一点,因为当下局势的缘故,南镇抚司大部分时间都是吃闲饭的——肃清朝堂后,朱棣不需要纪纲这柄屠刀了,那才是南镇抚司大展身手的时候。
  当黄昏把这一点给赛哈智分析出来后,这货越发放心,隐然觉得,朱棣把黄昏弄到南镇抚司来,貌似就是为了那一日。
  对此黄昏笑而不语。
  不然呢……
  打造出盛世的永乐大帝真有那么傻,会被区区一个纪纲欺上瞒下,还配得上永乐大帝?
  不过是效仿郑庄公而已。
  朱棣要脸,不会做出太祖那般随意屠戮功臣的事来,纪纲恰好就是最大的功臣之一,所以杀纪纲需要绝对的理由。
  不过这是永乐后期的事,纪纲现在还在朱棣掌控之中。
  当下还是肃清朝堂。
  从马三保和纪纲回城已经过去三日,这三日黄昏都呆在南镇抚司……虽然传出去的各种消息就是为了打草惊蛇,但黄昏不能现身。
  动静太大,很容易让蛇走极端,没法一网打尽不说,甚至可能出现不可掌控的变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