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0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9/1316

  靳荣嗯了一声,“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强势一点,坚决不给黄昏军队粮草,同时命令各卫所做好战斗姿态,看看黄昏敢不敢迈出这一步?”
  朱高煦想了想,“可行。”
  靳荣却忽然想到了什么,神色有些振奋,急忙对朱高煦说道:“我忽然觉得,这很可能是一个搞垮黄昏的良机。”
  朱高煦一时间没想过头来,“怎么说。”
  靳荣端起茶杯,漾了漾水面,缓缓啜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在朱高煦焦急的等待中缓缓说道:“其实历来天子,皆忌惮功高盖主,黄昏此次北伐,功劳甚大,但他如果在我们这边,因为骄横跋扈,而直接内讧起来,殿下您认为陛下会怎么想?”
  顿了一下,“我们可以再给他推波助澜一下,殿下您亲自去赤金蒙古卫,在极尽的隐忍下挑拨黄昏,让他出兵攻打赤斤蒙古卫,然后殿下您再在战事中不小心受点伤,您说到时候陛下会怎么想?就算陛下不这么想,皇后娘娘看到您受伤了,她会不会去找陛下哭诉?”
  朱高煦有些尴尬,“母后对她这个妹夫,有点宠溺。”
  还真不一定会为了自己哭诉求父皇杀了黄昏。
  继续道:“不过如果真的能形成这个局面,那么黄昏恃功而骄的罪名肯定是跑不掉的,到时候不说杀掉他,至少西征没他什么事了。”
  靳荣一拍大腿,“没错,我们要的就是这个局面。”
  语重心长,“这几年,殿下您的军中声望每况日下,咱们再不想办法,我大明雄师数十万儿郎,谁还知道殿下在沙场上的勇猛无敌?”
  朱高煦想了想,“那我即刻去赤斤蒙古卫?”
  靳荣道:“不急,我们先酝酿一下,殿下您到了赤金蒙古卫,应该以怎么的态度和说辞来面对黄昏,毕竟这家伙也算是读书人,不会轻易中计。”
  朱高煦若有所思,“这个肯定要思虑周全,另外,我们绘制出的对亦力把里出兵路线的堪舆图,是不是也要尽快准备好,到时候就说黄昏为了抢夺堪舆图而滋事。”
  靳荣笑道:“当然要准备好。”
  起身,来回走动几步,然后一拍桌子,“干脆咱们一不做二不休,如果黄昏胆敢对赤斤蒙古卫出兵攻打,咱们就趁机杀出城去,将黄昏斩杀于马下!”
  这是一个天赐良机。
  朱高煦吓了一跳,“这……不好吧。”
  现在黄昏在大明王朝的声望如日中天,除了父皇,谁也压不住他,是众望所归之人,如果自己这一次把他杀了,毫无疑问,黄昏会成为大明的岳武穆。
  赤斤蒙古卫就是风波亭。
  而我朱高煦,很可能会像秦桧一样,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被后世人所唾弃。
  靳荣知道朱高煦的担心,摇头,“殿下,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远的不说,单就是陛下登基后修的《太祖实录》,殿下您应该清楚这里面的猫腻。”
  史书是真实性,还不是天子一句话。
  这事在盛唐以前不好说。
  因为盛唐以前的史官很有骨气,而且君王不敢破这个例,但李二登基之后,把史书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来写,史官也没有脾气反对。
  这就开了先例。
  是以李二以后的一些不要脸的君王都学会了这一招,当然,大部分君王还是很老实,不愿意去动史官和史书。
  靳荣继续道:“只要杀了黄昏,太子没有黄昏的支持,而殿下您又能挟西征之功返回应天的话,未来胜负不好说,如果您能荣登大宝,那么这一次的事件的真相,还不是您说了算,当然,退一万步,您输给了太子殿下,那这一次时间的真相如何,对您而言,还能更糟到哪里去?”
  后世骂名?
  算个屁!
  和天子宝座一比,屁都不算。
  朱高煦动心了。
  靳荣继续给朱高煦打气,“殿下,局势已经到了现在,您应该明白了,随着三殿下的薨天,皇位之争就只剩下您和太子殿下,可太子殿下有黄昏支持——这个事情虽然没有摆明,但大家心知肚明,如今黄昏在国内打造出诸多政策,再加上他现在辅助陛下外扩战争,大明的疆域几乎快扩大一倍了,您说陛下百年之后,大明偌大的江山,是继续外扩,还是守成治政?”
  朱高煦脸色难看起来。
  不用想,看到守成。
  而如果守成的话,父皇肯定会选老大,因为老大就是擅长干这个事情。
  靳荣继续道:“所以我们要弄死黄昏,不让他打下亦力把里,不仅如此,我们应该确保在陛下百年之前,中南半岛那边有些动乱,漠北那边也要摇摇欲坠,亦力把里更是逍遥法外,只有这样,陛下才不会选择守成的君王,而是像您这样的开拓之君,等您到时候登基之后,雷霆扫穴征服亦力把里,平定中南半岛和漠北的动乱,则天下归心,群臣慑服!”
  朱高煦动心了。
  是真的动心了。
  不得不承认,靳荣说的有道理,现在要想让父皇废储,还真的只有让大明新打下的疆域出现各种问题才行。
  最重要的一点:亦力把里不能被西征。
  得让它继续跳。
  也就是说,西征亦力把里,不能由黄昏主导,得由自己去,那么杀掉黄昏,让他成为大明的岳飞,就势在必行!
第1099章
功高盖主了!
  观永乐年间事,朱高煦现在还想打败朱高炽登基,基本上只有一种可能:黄昏暴毙,朱棣驾崩之前中南半岛、漠北同时陷入混乱,大明需要一个强势君王来恢复山河。
  所以也不怪靳荣和朱高煦不愿意打亦力把里。
  两人密谋之后,朱高煦西出,率军进驻赤斤蒙古卫。
  他现在就等黄昏来。
  只要黄昏敢来,只要双方爆发矛盾和冲突,他朱高煦就敢豁出去一切,不仅不守,还要全力一战,将黄昏斩于马下。
  哈密卫。
  剑拔弩张。
  哈密卫本就有大明边军,而且是靳荣经营数年的心腹,士卒们不知道真相,也不管你那些朝堂倾轧,但将领们知道一些。
  在将领的带头下,哈密卫的一千人和黄昏身边的八千人彼此看不顺眼。
  黄昏留了一万神机营在北固都司。
  带着两万神机营来到哈密卫,然后分兵,哈密卫八千,沙州卫六千,曲先卫六千,对亦力把里成三叉戟方式,对陕西都司也呈三叉戟方式。
  虽然知道粮草危机,但黄昏并不急。
  别说现在置身大明疆域,手上有两万神机营,就算身在亦力把里深处,也不用担心粮草问题,只要不是南疆那种渺无人烟的地方。
  北疆还是很不错的,风光秀丽,人口也还行。
  虽然不急,但问题还是得解决。
  黄昏现在也不知道范闲去应天后朱棣是怎么决策的,到底怎么打亦力把里,朱棣也没下旨意,所以他来到关西七卫中的三卫后,其实有点茫然。
  按照他的计划,朱棣如果有默契会配合的话,他来到关西七卫的时候,靳荣的边军应该已经集结,配合两万神机营做好战争准备。
  同时北固都司张辅那边的一万神机营也会接到圣旨,从塔城那边绕过阿尔泰山脉,进入亦力把里边境,准备双线出击。
  但形势并非如此。
  反倒是听说大明组织了一个以范闲为使节的使团,和亦力把里的使团一起返回。
  这把黄昏弄懵逼了。
  难道朱棣不想打亦力把里?
  这些问题稍后解决,使团去往亦力把里要从关西七卫这边过,到时候问问范闲就知道具体情况,当下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粮草问题。
  可以向百姓征用粮草,但没必要。
  所以还是要找靳荣要。
  这一日,黄昏将己方驻扎在哈密的八千神机营的指挥使谭忠请过来,是以阿如温查斯倒茶之后,落座,咳嗽一声,“老谭啊,形势你清楚了吧?”
  谭忠,新宁伯。
  一位伯爷来当八千神机营的指挥使,看起来有点屈尊,实际上谭忠一点也不觉得委屈,他能当伯爷,完全就是运气,站对了队伍而已。
  趁着靖难之功当了个伯爷。
  若是说战功——他还不如在镇北城和于彦良一起殉国的唐洋。
  但有一说一,只是相对而言。
  实际上谭忠是世家显贵,其父亲谭渊在朱棣起兵之前就是燕山右护卫千户,靖难之后追封侯位,在夹河沟战死。
  所以谭忠的军事能力其实不差。
  让他带八千神机营,完全可以胜任有余,实际上徐辉祖对他的评价也挺高:可将三万之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9/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