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宋(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1065

  “哎呀呀,真是惊险。那狼人还真是吓人。对了你没有好好查验一下,他到底是人还是狼呢?”
  卓然摇头,说道:“我哪有那功夫,那时候只想早点离开那地方,而且这种事情我遇到的多了呢,时间一长,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新奇的。”
  ”那你再告诉我,还有什么事?更吓人的。”
  卓然正要说话,只听不远处有位尖尖的声音传来:“时辰到!赏灯开始,请各位入坐。”
  卓然站起身,说道:“咱们走吧。”
  明懿姑娘忙道:“故事还没说完,正精彩的时候。——哎呀,赏灯有什么好玩的,你刚才不是说没意思吗?咱们就在这儿。”
  “赏灯开始了,你不是也该忙了吗?”
  卓然意思是你不是宫女吗,赏灯开始了,你还不赶紧去招呼客人,可是说出这话之后,他马上感觉不对劲,因为他看见明懿脸上有些诧异。心想坏了,自己猜错了,她根本不是宫女,不然哪有闲情逸致在这儿跟自己听鬼故事那么长时间,早就被叫去忙活去了,看来,他应该是哪位王公大臣家里的女眷,跟着进宫赏灯的。
  想到这里,他赶紧改口,说道:“我是说,你要不去的话,你家人该找你了。待会儿开始赏灯,到处都是人,可不大好找啊。”
  明懿道:“他们不会找我的。对了,要不你告诉我,你坐在哪里,我一会儿过来坐在你旁边,我还要继续听你说那些好听的故事。你要不说完我可不依。”
  卓然见很多人都已经陆续入座,虽然自己今天不过是个打酱油的,但是总不能最后一个赶去,便说道:“行,我一定说给你听,不然你睡不着半夜来敲我门怎么办?嘿嘿。”
  说着,迈步往场中走去,明懿在后面愣了一下。心里想着这卓然还真是有意思,和自己平常见过的那些人真是不同,愣了愣神,便追了上去。
  按照官阶高低排序,卓然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角落的位置,他原以为刚才那个叫明懿的少女不过是玩笑。可是卓然很快发现他想错了,因为他看见明懿已经快步跟过来了,坐在了他身边。
  卓然只能低声道:“等一会儿再说,这会儿不合适,官家马上要出来了…”
  说着用手指了指台上,而就在此时他突然呆了,因为台上另一侧,躬身站着一个身穿明黄色缎袍的年轻公子。面目看得清清楚楚,却正是先前卓然差点撞到的那个在看灯谜的锦袍书生,他怎么换了一套只有皇帝才能穿的明黄色的服饰,难道他是…?
  卓然这时候用脚趾头都能猜到,自己刚才差点撞到的应该就是新立的太子,赵曙。
  宋仁宗虽然先后生了三个儿子,但全都夭折了。在朝中大臣一再上奏督促下,宋仁宗才将他皇堂兄赵允弼的儿子赵曙招入皇宫,过继为自己的儿子,但却一直没有册立为太子。直到半年前,宋仁宗病情加重,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请求册立皇储,赵曙的父亲赵允弼也在几年前去世了,宋仁宗不再担心,认为赵曙可以真真正正作为自己的孩子来继承皇统,这才在去年秋天,把他立为了太子。
  卓然又是惊骇又是窘迫,没想到自己竟然跟未来的宋英宗是这样见面的。
  鼓乐声中,缓步走上来一位身穿龙袍的老皇帝。虽然年岁看着并不算太老,但是精神却是极其萎靡。旁边一个太监搀扶之下,到了台上。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中年女子,明黄色的朝服,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有些耀眼,加上极尽奢华的明黄面料,整个人都散发着金光,叫人不能直视。
  头上镶满宝石的花梳、金步摇、鲜花交相辉映。她的脸稍显富态,目露威严,瞧见她,那些原本还在说话的大臣顿时都闭嘴了,没有人敢再窃窃私语,甚至连大声喘气的人都没有。
  这贵妇正是大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后曹氏。
  卓然熟读历史,知道眼前这位曹皇后的很多故事,现在终于见到真人,真是新奇,正瞪着眼瞧着,不经意发现有一道眼光朝着自己这边望了过来。
  卓然顺着眼光看去,原来是太子赵曙。只见他嘴角却带着一抹的微笑,这一笑,才让卓然稍许放心,太子应该没有记恨自己先前的些许无礼。
  卓然有些心不在焉,自己躲在这个角落,很多比自己高大的背影完全可以挡住自己,所以可以放心走神。
  台上黄公公那公鸭子一样声音正宣读一道圣旨,恍惚间卓然听出是一篇宋仁宗庆贺元宵节的骈文,其实也不可能是宋仁宗自己的亲笔写的,他的知制诰就是干这活的。
  宣读完毕,宋仁宗开始说话了。可是他张张口,扫了一眼众人,却忽然扭头问旁边的黄公公:“贵妃呢?怎么没见她?”
  黄公公微微一愣,宋仁宗的贵妃,也就是他最宠爱的张贵妃,已经在七八年前暴病死了,哪来的贵妃?忙赔笑说道:“皇上,您说的是…?”
  “贵妃,就是唐玄宗的那位杨贵妃啊,昨晚还陪着朕在一起的。”
第416章
有话要说
  这句话一说出口,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顿时鸦雀无声。唐玄宗的杨贵妃,已经死了三百年了。难道皇上见鬼了吗?
  曹皇后声音淡淡的道:“贵妃有事耽搁了,臣妾这就差人传去。”
  宋仁宗满是青筋的手掌在龙椅扶手上啪的啪啪作响,斜着眼睛瞟了一眼曹皇后,声音冰冷的说道:“朕就知道,又是你搞鬼,你总是见不得朕跟贵妃在一起。已经害死了我的张贵妃,现在又要害我的杨贵妃,你跟张奉御的那件事情,卓然这家伙怎么还没查清楚?是不是在纵容你们?”
  卓然不禁大吃了一惊,在场很多人的目光都扭头朝着自己看了过来。
  曹皇后想不到宋仁宗在这种场合居然说这样的话,看来这病已经非常严重了,曹皇后生怕宋仁宗说出更加荒唐的话来,这种场合丢的可是皇家的颜面,这时候只能自己离开,他也就没有说的对象了,才能停止那些荒唐的言论。
  所以曹皇后立刻起身道:“臣妾知罪,臣妾这就亲自去请贵妃来。”
  说罢,站起身就要走。
  “算了!不用去了,朕等会还有重要事安排,你必须在场。”
  曹皇后裣衽一礼,重新坐下。
  卓然心中感慨,曹皇后当真是忍辱负重,从来不跟皇上较劲,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换做谁都得生气。也正是她的这种婉约顺从,才保住了她的皇位。当一个女人对身边的男人彻底失望之后,大概也只有权势和地位才可以给自己安全感了吧。
  宋仁宗手一摆,说道:“开始吧。”
  立刻丝竹之声响起,一队队宫女送进了热气腾腾的菜肴和酒水。穿着华丽衣裙的漂亮年轻舞姬翩然而至,气氛开始热闹了起来。
  舞毕,接着便是各种乐舞及杂技百戏。其间还会穿插有猜谜活动。
  众大臣陆续上前向宋仁宗、曹皇后和太子赵曙敬酒。皇上和曹皇后都没有举杯,只是微微点头,用手碰一下酒杯而已。
  太子看着十分谦卑的样子,凡是来敬酒的,他都多少喝一点,这一圈下来还是喝了不少,到后面脸都红了。
  卓然发现明懿不知啥时候离开了,周围没有一个人主动和他这小官说话,卓然倒也乐得自在,心里想着,这些都是一些趋炎附势的家伙,他们懒得搭理自己,自己还懒得搭理他们呢。
  卓然倒也乐得自在,面前这么多的山珍海味,还可以看美女歌舞,而且没有人烦扰,对于一点也不想引人注意的卓然来说,平安度过酒足饭饱地回家,这就是完美的元宵节了。
  卓然饶有趣味看着四周官员喝酒,有些酒量不行却强喝的官员已经出现醉态,看的有趣,便不由地笑了。只听身边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道:“一个人喝酒也能这么高兴?”
  卓然抬头一看,只见竟然是明懿姑娘,不过她已经换了衣服,这一次不过是平常人家姑娘的打扮,加之是过年穿的十分喜庆,虽然少了方才的那一点仙气,可是却更增添了几许娇媚。
  “你忙完了吗?”卓然问道。
  明懿姑娘看了一眼卓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指着皇上和太子的方向,道:“他们都在敬酒,你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
  卓然讪讪道:“管家心情不好,我还是…”
  明懿姑娘笑了,两排整齐白净的贝齿,让卓然觉得好亲切:“连你也把自己的聪明用在揣摩圣意去了?无趣,我就走了。”说完真要转身离去。
  “别走啊,我可不是那样的人。”卓然心想好容易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若是明懿姑娘再走了,自己岂不是要无聊死了,当下硬着头皮道,“行,我去!”
  明懿姑娘扭头对着卓然眨了眨眼,俏皮地笑了笑:“别怕,不是还有我了吗?我陪着你去。”
  卓然大窘,心里想着我堂堂七尺男儿,居然让一个少女带着我去敬酒,说出去自己以后就不要再开封府这个地头上混了。卓然正要说话,只见明懿姑娘已经往前走去,还回头大声道:“卓大哥,走啊,我们也去敬酒。”
  这声音挺大,附近不少人都听到了,特别是那很亲昵的咱们两个字。卓然立即发现身边众多大臣投过来的疑惑的眼光,不敢再耽搁,赶紧跟了上去。
  卓然先走到了宋仁宗面前,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看见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见他形容憔悴,目光呆滞,看样子病得不轻。
  卓然躬身施礼道:“微臣卓然,拜见官家,恭祝官家万寿无疆。”
  宋仁宗好象被蜜蜂蛰了一下,顿时眼睛一蹬,手在椅背上啪地拍了一巴掌,说道:“你就是卓然?刚才朕说的话,你听到没有?皇后跟张奉御苟且之事,查得到底如何了?”
  宋仁宗这句话很凌厉,跟气氛完全不协调,四周顿时安静下来了,
  卓然心一凛,这时,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身后的明懿往前跨了一步,离自己更近了,似乎在给他做后盾似的。卓然莫名地心里一暖,虽然说一个大男人需要一个小女子来给自己勇气和安全感,说出来简直就是一个大笑话,但是再一想,谁第一次看见九五至尊的皇上可以淡定呢?更何况还又这让人头痛的案子。
  “正是微臣。”卓然拱手,“官家交办的案子微臣已经查过,因为是官家亲自交办的案子,所以微臣想当面向官家禀报。”
  听卓然居然较真,旁边的黄公公急得直跺脚。没办法,赶紧朝太子使眼色,想让太子过来岔开话题。可是宋仁宗却十分关注的望着卓然:“哦?查完了?那你说他们到底有没有奸情?朕不是给了你尚方宝剑,准你先斩后奏吗?为何还不将张奉御那厮斩了,提头来见朕?再把那贱妇打入冷宫!”
  卓然微微摇头,说道:“皇上,这件案子微臣确实查过,所谓奸情并不存在。”
  “什么?你说他们没有奸情?”宋仁宗厉声呵斥,“莫非你想包庇他们?”
  卓然并没有抬头看宋仁宗此时的脸,他想都不用想那该是怎样的一个模样,他依旧沉稳地说道:“请官家息怒,容微臣禀报。”
  “好,你讲!”
  卓然轻咳一声,道:“张奉御乃是太监,怎么可能跟皇后有奸情?另外,微臣查过,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两人有私情。所谓奸情云云,只是皇上您臆想出来的罢了。”
  听到这话,所有的人都呆若木鸡。
  虽然卓然的这番道理,每个人肚子里都是心知肚明的。可是却从来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这么说出来,指责皇上,甚至还敢大放狂言,说什么是皇上自己想当然来制造冤假错案,偏偏卓然这位小小判官,居然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直接断言皇上凭臆想来冤枉皇后和张奉御有奸情。看来这个叫卓然的人是不想活着回家了。
  宋仁宗果然顿时脸色铁青,一双混沌的老眼狠狠地盯着卓然。卓然根本不害怕,因为他读历史知道,宋仁宗是一个非常仁慈的皇上,当年包拯跟他理论连唾沫星子都飞到他脸上了,他都不在乎。他为了避免宫女被责罚,甚至忍着渴,都没有叫宫女把水送来给他喝,这么仁爱的一个皇上,怎么可能随便责罚自己。
  宋仁宗就这么瞪着卓然足足了一盏茶的时间,四周安静极了,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
  半晌,宋仁宗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下来,说道:“你不提,朕倒忘了,这张奉御是个太监嘛,怎么可能与朕的王妃有奸情呢,看来是朕错怪了他们。好吧,这案子就此为止。”
  听到宋仁宗心平气和接受了这件事,并终结了这案子,所有人都不由长舒了一口气。特别是文彦博等几个跟卓然关系不错的人,先前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还想着如果官家要责罚卓然,他们便会挺身而出,劝谏皇上。却没想到皇上居然认可卓然的说法。都赞叹这卓然还真是胆子真够大的。
  卓然心头也舒了一口气,忙仰脖把自己杯中的酒干了。说道:“微臣告退,去给太子敬酒。”
  宋仁宗却摆了摆手说道:“等等,给朕的拿酒来,你敬朕的酒,朕还没喝呢…”
  旁边黄公公赶紧道:“皇上,您身体不大好,要不叫太子替您喝吧?”
  宋仁宗摇了摇头,道:“太子的酒,待会儿卓爱卿自认会去敬他。现在是爱卿给朕敬的酒,朕哪里有不喝的道理?——少啰嗦,拿来,朕喝酒后还有事要托付给卓爱卿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