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583

  冯氏这才没吱声了,不过眼珠转来转去不知在打什么注意。
  两个时辰之后,已经是中午时分了,杜文浩带着庞雨琴、辛九娘再次来到惠仁堂。
  一到门口,把三人吓了一跳,只见门口可谓人山人海!
  原来,这两个时辰里,冯氏坐在门口嚎啕大哭,边哭边说他和儿子生活的哭,添油加醋地反复叙述着事情的经过,还有双方打赌喝毒汤药的事。阿大劝了几次,她也不听,只好躲在堂里生闷气。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看热闹,都想看看这年轻大夫喝了那碗用了九两剧毒附子的药会不会死。这个谜简直太吊人胃口了,所以,等杜文浩他们来的时候,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
  这完全出乎杜文浩的意料,本想私下里解决,想不到冯氏怎么都能闹,还是招来了这么多人。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这事闹得这么大,恐怕这件事完了之后,又得搬家隐居了。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杜文浩等人走进了惠仁堂。吩咐将围着的白布都撤了,露出了堂中那火炉上噗噗冒着药香的砂锅。
  有店伙计拿来一个瓷碗,杜文浩将砂锅里的药倒在一个瓷碗里,放在一边凉着。
  庄大夫咳嗽一声,道:“文先生,这个赌还是不要打了吧?太危险了。”
  肖大夫也道:“是啊,大不了赔她一点钱就是了,反正孩子已经抢救过来,没事了。以后用药谨慎一点就是。”
  杜文浩淡淡一笑,拱手道:“多谢两位好意。我这次并非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想借此告诉两位,对于附子这类大毒之药,用方不能拘泥于古方,更不能过分谨小慎微。”
  庄大夫面色一沉:“你这年轻人真是,老朽好意劝你,你却摆谱教训起人来了。由得你去胡闹!冯氏就等着告你庸医误伤人罪呢!”
  杜文浩笑了笑,没接腔,瞧着碗里的汤药,等着它温一点好喝。
  肖大夫见杜文浩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也有些生气,冷声道:“年轻人,你先说说看,附子该如何使用?”
  “附子大毒,却也有大用,乃是最常用的药物,尤其是对一些危重病症,更是不可或缺,而抢救危重病症,用附子必须大剂量,否则杯水车薪,起不到作用。”
  肖大夫上下打量了一下杜文浩,心想这年轻人见地倒也不凡,声音放缓了些,说道:“文先生能说的具体一点吗?”
  “可以啊,比如亡阳厥脱,久病畏寒不退,脘腹冷痛难愈,肢体冰冷,水泄无度,阴盛水肿难消,寒痹重证,重度阳虚头痛等等,皆可放手大量使用附子,不必左右顾忌!特别是急性阴阳格拒、阴盛阳虚之危候,更是必须大剂量使用附子,别说九两,就是一斤半,我也用过!”
  庄知县冷笑一声:“吹牛!”
  杜文浩也不生气,依旧淡淡一笑:“是不是吹牛,等一会我服了这九两附子便知道了。嗯,现在药差不多温了……”
  他伸手正要去端碗,不留神旁边横过一人,抢先一把将碗端了过去,一仰脖子,咕咚咚一口气喝了个干净,正是冯氏的儿子阿大!
  “我的儿……!你怎么喝了!”冯氏吓得脸都白了,扑过来扶住儿子:“快!快伸手进喉咙里挠!——你们快去舀粪水来!快啊!”
  “娘!”阿大挣脱了母亲的手,“文先生这药肯定没有毒的,是咱们煎熬错了!可是,这毕竟是药啊,是治我的病的药,文先生又没有我这病,服了这药,会伤身子的!那我们怎么对得起人家!他们救过我的命!救过你儿子的命耶!”
  冯氏急声道:“儿啊,别的等一会再说,现在快喝粪水啊!快!你们快去舀粪水来啊!”
  杜文浩站起身,拍了拍阿大的肩膀:“嗯,你很不错!知道感恩。放心,你如果中毒了,我陪你一条命!”
  冯氏尖声道:“你赔?你的命十条也比不上我儿子一条!——儿啊,快喝粪水吐出来!你们快去舀粪水啊!”
  药铺伙计当然不会听她的,静等两位大夫示下。
  肖大夫道:“别着急,放心,有我们在呢,先前你儿子附子中毒了,一路送来我们都救活了,现在就在这药铺里,还用担心吗?”
  庄大夫点头称是,问阿大道:“你舌头、手脚麻不麻?如果发麻就马上告诉我们!”
  阿大点点头:“没事,我先前附子中毒过,我知道症状的。”说罢,阿大回到床上坐下。屋里静悄悄的,所有的人都一声不吭盯着他。
  尤其是庄大夫和肖大夫,两人神情高度紧张,他们断定,没有人能服用了九两附子却不会中毒。
  屋外门口的人看得见,也一声不吭瞧着,都紧张得喘不过起来。后面的看不见,只知道药已经喝了,都翘首垫脚一个劲追问结果。
  时间一点点过去,阿大依然神情自若,庄大夫和肖大夫脸上的惊讶之色却越来越浓了,等到一顿饭功夫之后,两位大夫惊讶得眼睛都瞪圆了,可阿大依然没有丝毫中毒的迹象。
  附子是一种神经毒,刺激人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所以会很快出现中毒反应。而过了这么久还没有出现中毒症状,足以说明没有中毒了。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庄大夫和肖大夫的意料,两位大夫先检查了药罐里的药,九两附子都还在,杜文浩没搞鬼,又分别给阿大做了全面检查,最后,庄大夫不得不红着脸大声宣布,阿大服用了九两附子并没有中毒!
  听到庄大夫和肖大夫宣布这个结果之后,又看见他们两既沮丧又惊奇的神情,门外围观者都惊呆了,七嘴八舌议论起来,纷纷把敬畏的目光投向了杜文浩。
  冯氏兀自不信,上下摸着儿子阿大:“儿啊,你当真没中毒吗?”
  阿大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手脚:“娘!我真的没中毒!我先前附子中毒,什么症状我一清二楚,现在一点症状都没有,反倒觉得手脚比原先暖和多了,也不打寒战了。”
  杜文浩微笑道:“因为这药是针对你的病的,服用之后自然进一步缓解了症状。这一次我煎熬了两付的量,留给你两天服用的,记住,一天可以服四五次,但每次不要服太多,半碗就行了。服完这两剂就停药不要服了,避免毒性累积中毒。而且,那时候你的病症也应当痊愈了,没必要再服用了。”
  阿大感激地连连称谢。
第146章
不知其二
  杜文浩横了冯氏一眼:“你诬陷于我,到现在还不下跪磕头赔罪?”
  冯氏使出泼皮本事,尖声道:“你说什么?什么磕头赔罪?谁啊?你给我磕头还差不多!刚才谁知道你搞了什么鬼名堂?反正我儿子先前中毒就是服了你的药!走到天边也跑不掉!他们两个大夫肯定也在帮着你捣鬼,欺负我老婆子不懂医术……”
  一旁的庄大夫再也忍耐不住,厉声喝道:“你这泼妇!给老子闭嘴!你说什么?什么我们帮他?尽管我们还不知道为何服用九两附子不会中毒,但刚才的验证已经明明白白证明这是真的!人家有人家的秘方诀窍,已经告诉你不要自己煎熬,你贪小便宜擅自煎服中毒,却来赖人家。人家不取分文救你儿子,你却讹诈别人不说,这时候还在这强词夺理胡搅蛮缠!简直是,人不要脸百事可为!给老子滚出去!滚!”
  肖大夫怒道:“正是!众目睽睽验证了人家用方没错,错在于你。而你这泼妇却依旧没脸没皮无理取闹!现在外面这么多人围观,都把你这德行瞧在眼里,我相信,从今以后,你和你儿子若是有个灾星病痛,整个京城大夫不会有人再替你们治病!也没人愿意替你们治病!你最好自求多福,一辈子无病无灾吧!——出去!把她给我撵出去!”
  几个伙计上来七手八脚将冯氏架到门外扔倒雪地里。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哄笑,不少人指着她啐骂。
  冯氏爬起来,她心里明白,既然两位大夫这么说了,那就别指望人家帮自己打官司了,而且听两位大夫这么说之后,冯氏也没了底气,她不敢对两位大夫怎么样,也不敢冲进来继续和杜文浩耍泼皮,便叉着腰口沫横飞地跟周围的人吵了起来。
  阿大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走到杜文浩面前:“文大夫,我替我娘给你磕头!真对不起您了……”咕咚一声跪倒,就要磕头。
  杜文浩急忙将他搀扶起来:“不用不用!带上药,快扶你娘回家去吧!”
  阿大点头答应,又给两位大夫磕头感谢。
  两位大夫只是对他娘不满,对这阿大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把他搀扶起来后,让伙计拿了个专门端药的瓷钵将杜文浩熬的剩下的汤药装了提回去,还告诉阿大将来他自己有病,可以直接来找他们两位治病。但是,如果是他娘病了,那就免了。
  阿大又羞又愧,提着汤药出来,硬拉着母亲冯氏挤出人群走了。
  药铺里,庄大夫上下打量了一下杜文浩,拱手道:“想不到,京城这地界,竟然还有先生这么位高人,佩服佩服!”
  肖大夫也道:“是啊,如此大剂量使用附子,真是闻所未闻,而且效果显著,这孩子脱阳危症,只服了两剂,便已大好,先生医术,令人敬佩!”
  大剂量使用附子,是明清之后才开始的,尤其是近现代,很多知名中医都有大剂量使用附子的秘方,现代中西医结合,利用现代研究手段,更是进一步搞清了如何才能大幅降低附子毒性而不损害疗效的办法。各个医者具体的办法有些差别,主体通常的做法是把附子破碎,用冷水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加上等量的姜、甘草长时间煎熬,煎熬时间与剂量成正比,直到口尝没有麻感为止。
  尽管这办法现在说起来很简单,但却是数百年无数名医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积累得来的,在一千年前的宋朝无人知晓,是一个医术秘技。所以庄大夫和肖大夫都十分的惊叹。
  杜文浩现在需要低调,这一次的抛头露面实在情非得已,所以也不愿多交谈,谦逊了几句之后,拱手作别,带着庞雨琴和护卫回到了浮云堂。
  这件事成功化解,免得上官府衙门,大家都很高兴。
  可是,这件事引起了那么大的轰动,因为这次斗医的对象是京城最有名的药铺之一的惠仁堂,所以这个消息估计会很快传开,用不了多久,京城很多人都会知道浮云堂有个文大夫,斗医斗败了惠仁堂的两位知名老大夫。这与杜文浩的低调隐居的目的是相抵触的。所以,回到堂里,杜文浩立即召集贾管家、呼延忠和辛九娘还有众女开会商议怎么办。
  呼延忠和辛九娘负责保护杜文浩的安全,安全是第一位要考虑的,所以两人极力主张立即转移到隐蔽的地方去真正隐居起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最好。
  雪霏儿喜欢热闹,心里当然不愿意这样隐藏起来的,只不过,这关系到哥哥杜文浩的生死安危,所以也没提反对意见。庞雨琴和林青黛自然更是以杜文浩的安全为首要考虑的。所以也主张搬家完全隐居。
  贾管家却一言不发。等他们都说完了,才低声对杜文浩道:“少爷,有件事小的要单独向您禀告。”
  杜文浩不知道什么事情这么慎重,连众女和护卫都不让听。便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隔壁厢房里,贾管家关上门,压低了声音对杜文浩道:“少爷,这家不能搬!”
  “这是为何?你们不是要我隐居起来,免得被西夏奸细发现抓了去吗?”
  贾管家微笑道:“少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杜文浩眉头一皱:“什么其二?”
  “少爷可知,你这住宅四周,除了后面的骁骑营一千禁军之外,还埋伏有多少兵卒吗?”
  “什么?我住宅四周还有兵卒?”
  “是!前后左右左邻右舍都有!住家的、开店的,做小买卖的,走街串巷的,总共不下五百人!包括对面那位补鞋匠,都是我们埋伏的探子!”
  “啊?”杜文浩大吃了一惊,眼珠一转,稍稍有些明白了:“埋伏这么多人在我身边,不单单是为了保护我吧?”
  “当然不是,如果只是为了保护少爷您,把你安排在军营里不是最妥当的吗?何必要费这风险让少爷你自由行医呢?这样做就算少爷的徒弟太医丞钱不收钱大人知道了,也会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的,对不?”
  杜文浩心头一寒,低声道:“我明白了,你们把我这么半公开半隐蔽地放着,还让我开药铺行医,也不阻止我惹事,是想让我当鱼饵?”
  “呵呵,少爷言重了。”
  “明说吧,准备拿我钓谁?西夏的杀手和奸细?”
  “嗯!我们这样安排,的确是想利用先生引出隐藏在京城里的西夏细作出来。这叫一举两得,一方面加强对先生的保护,另一方面,等待西夏国奸细露面,一举将其擒获,顺藤摸瓜,彻底铲掉西夏国在京城的细作组织。”
  “西夏国在京城有地下组织?”
  “是,不妨告诉少爷,西夏国的奸细已经渗透到我们军队高层了。根据我们派到西夏国的奸细传回的消息,西夏国已经通过他们打入我军高层的奸细得知少爷是假死,并得知少爷隐居在京城,但不知道具体情况,正在启动京城细作网探查少爷你的下落,我们就是要根据这些消息,找出军队中西夏奸细究竟是那些人。如果这些人企图不利于少爷,只要一露面,便会陷入我们的重重埋伏之中。”
  杜文浩淡淡一笑:“我还当你们真的这么好心保护我,原来是利用我引西夏奸细上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