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583

  可是,着急之下,他脑袋里除了西医那一套,中医用方连影子都找不到了,成了一片空白。
  由于西医药品多样,用药手段便捷且使用广泛,所以现代人不管是病患还是医生,都已经习惯于“缓用中医,急用西医”,急症一般都上西医手段,中医急症抢救的临床实践很少,教学中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如何用纯中医抢救危重急症。所以遇到这种急症,杜文浩脑袋里最先冒出来的都是西医那一套,中医都没影了。
  他在屋子里转着圈,不停用手捶着脑门,拼命让自己冷静,思索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衰。
  心衰属于中医心悸、胸痹、心痛病的范畴!这方面的治疗多用活血化瘀法或补益心气法!终于,他找到了一些思路。但是,这方面的经方不胜枚举,到底该用哪一个?
  看见庞母痛苦的样子和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庞雨琴仿佛看见了自己奶奶在受苦,急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不停地用毛巾擦拭着她嘴角流出的唾液和痰液。抬头望着杜文浩,想叫一声相公快救救她,可看见杜文浩焦急万分的样子,便不敢说出来,知道相公此刻已经在竭尽全力思索办法了。
  庞雨琴焦急的眼神更让杜文浩紧张,可脑袋里尽是乱七八糟的各种活血化瘀补益心气的方子,搞得他无所适从。
  詹母咳嗽无力而且牵引切口疼痛,痰在喉咙里又被插管黏住出不来,呼吸更加困难,庞雨琴急声对英子道:“快拿些棉签来!”
  英子赶紧跑去拿来棉签,庞雨琴用棉签小心地伸进詹母嘴里,卷出里面的粘痰。
  见此情景,杜文浩忽然心头一动,对啊,急性心衰会产生大量泡沫样痰液,这是痰证!能否从这上面选择相关经方呢?
  尽管急性心衰病位在心,但发病却与肺脾肾肝功能失调有关。因为肺主气,脾主运化,肾为气之根,肝主疏泄。如果肝郁气滞或脾失运化,津液不能敷布,聚而成痰,痰浊壅肺,肺气不利,即可导致痰瘀痹阻心脉!所以,痰浊与瘀邪是诱发急性心衰的症结所在。治心衰必须治痰浊和瘀邪!
  可是,痰瘀交葛出现的征候非常多,现在必须准确辨证,才能确定最后用方。
  杜文浩重新凝神诊脉、望舌和望诊,询问詹母的身体感受,从咳痰粘稠,低热口干,苔黄腻,脉数,另加心衰症状,辨证为痰瘀痹阻心脉,郁而化热。决定清热化痰、理气活血、通阳散结。
  有了辨证,用方就好办了,略一沉吟,决定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情况紧急,又缺乏静脉给药的手段,看来只能冒着肠梗阻的风险给药了。好在詹母食道里已经插着胃管,可通过胃管直接进行鼻饲给药。为了尽可能避免肠梗阻,同时心衰起始发生,尚未出现休克昏迷直接危及生命,尚有一些时间抢救,所以杜文浩决定模仿静脉滴注方式,少量多次连续频服用药,让肠胃连续缓慢吸收。
  一碗汤药庞雨琴整整喂了一个多时辰,又接着喂第二碗,换成参附龙牡汤回阳救脱。喝完了再换回去。同时继续用吴茱萸研末调醋外敷涌泉穴止呕。
  詹母病危,林青黛、雪霏儿得到消息都过来帮忙。换着给她喂药、敷药。一直抢救到大年三十晚上,詹母的心衰这才终于慢慢缓解了。
  当杜文浩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之后,众女都松了口气。
  眼看詹母病情稳定下来,庞雨琴见杜文浩一夜没睡,眼睛都熬红了,心疼地连说带劝让他回屋睡一会。
  杜文浩答应了,为了应付后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急救,还是趁现在病情暂时稳定回去睡一会。
  可是,他刚刚睡了没一会,便被英子急促地叫醒了:“少爷!不好了,老太太快死了!”
  杜文浩吓了一跳,一骨碌爬起来,一边穿鞋一边问:“怎么回事?”
  “老太太两眼翻白,出气多进气少了!”
  “啊?怎么不早告诉我?”
  “一发病我就跑来叫您了啊!”英子有些委屈。
  杜文浩心头一沉,病情发展这么快?连鞋都顾不得穿好,趿拉着冲进雪地里,一溜小跑来到病房,庞雨琴正在不停地替老太太捶背,急得直哭。
  杜文浩见詹母烦躁不宁,嘴唇紫绀,气喘息微,额头冷汗淋漓,诊脉望舌,脉虚数,舌质偏红,一派阴竭阳脱的证象。
  不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杜文浩心头一沉,肯定是先前老太太将咳嗽和呕吐物吸入肺里,造成吸入性肺炎。此刻发作了!
  这种情况下最紧迫的治疗手段是吸氧,必要时甚至要吸纯氧!可是,自己上哪找氧气去?
  先恢复呼吸通道畅通再说!
  “准备气管切开插管!”杜文浩急声叫道。
  这个手术庞雨琴已经有过经验,急忙进行手术准备,进行消毒,局部浸润麻醉,杜文浩用手术刀切开气管,用气管扩张器扩开切口,放入气管套管,插管抽吸,从气管内果然抽出不少浓痰、胃酸和呕吐液。
  插管之后,詹母呼吸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紫绀并没有解除,神智仍然处于昏聩状态。这说明吸入性肺炎已经对肺部造成感染,影响到了肺功能。如果再不采取断然措施,只怕插管也救不了老太太的命,最终会死于呼吸衰竭。
  纯中医怎么抢救急性吸入性肺炎?
  杜文浩脑袋里又是乱七八糟西医那一套抢救办法,他努力让自己冷静,用手捶着脑门思索着。
  吸入性肺炎属于中医“肺痈”一类,这类病症中医治法以清肺化瘀消痈,排脓解毒为主。
  一想到肺痈,他顿时想起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来,书中提到,肺痈未成脓时治以泻肺祛湿,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治以排脓解毒,方用桔梗汤。而且,张仲景说了:“肺痈始萌可救,脓成则死”!必须尽快治疗!
  这方子杜文浩没用过,现在没有更好的选择,杜文浩决定试试,既然是医圣说的,应该没错!如果错了,那就错在自己辨证不准,而不是人家医圣说得不对。
  杜文浩亲自跑到药房拣药煎好,端了回来。庞雨琴接过给詹母少量多次喂服。
  事实证明,少量多次频服的办法,在缺乏静脉给药手段情况下,是一种相对比较有效的纯中医治疗手段,只要使用得当,可以避免出现肠梗阻。
  由于发现及时,用方对证,在急性肺炎发生之初便及时用药遏制,使得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没有出现张仲景所说的“脓成则死”的事情。
  到了天黑,詹母意识渐渐清醒,嘴唇的紫绀开始缓解,说明呼吸窘迫得到了改善。
  效不更方,继续用药。
  杜文浩很高兴,两次急救证明了,中医并非都是慢郎中,真要赶鸭子上架时,也能治疗急症的。
第137章
暗度陈仓
  今天是大年三十。晚上要守岁的,头一晚大家都没睡好,杜文浩见詹母病情平稳,便让林青黛、雪霏儿和英子去睡一会,后半夜好守岁。
  三更天的时候,众女都起来准备守岁,见詹母病情稳定,已经半睡半醒的,正在逐步好转,便都高兴起来,张罗着准备过年。
  午夜时分,除夕之夜终于来临了。
  远处传来了大相国寺悠扬的钟声:咚——咚——咚……
  顿时间,无数的烟花冲向夜空,在纷纷扬扬的雪花里绽开,照亮了大半个夜空。四面八方响起了新年的爆竹声,震耳欲聋。
  浮云堂里没小孩,护卫们都紧张地守护四周,而众女都跟着杜文浩集中在詹母病房里抢救病人,所以宅院里反倒很安静,更显得外面的热闹非凡。
  詹母被这除夕的钟声唤醒了,她慢慢张开眼睛,蠕动着嘴唇对庞雨琴说着什么,可是她气管被切开,无法带动声带,只有沙沙声,不知在说什么。
  庞雨琴连猜带蒙,终于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忙把一扇窗户推开,让老太太能看见满天的烟花绽放。
  老太太一高兴,感到腹部一阵咕噜噜肠鸣,竟然连着放了好几个屁,不过被外面的爆竹声掩饰住了。
  先前庞雨琴已经告诉她,只要排气了就能取胃管了,心中一喜,想要说话,可切口的关系还是说不出来。
  庞雨琴看出了詹母想说话,忙俯身道:“老奶奶,你想说什么?”
  詹母费力地做了个写字的手势。庞雨琴急忙跑去拿来纸笔递给她。詹母哆嗦着慢慢写了三个字:“我排气了!”
  庞雨琴喜道:“奶奶,你刚才真的排气了吗?”
  詹母点点头。
  庞雨琴道:“那好,我马上给你拔胃管!”抓住那根南瓜藤,和缓而又快捷地抽了出来。
  胃管一出,詹母长长地舒坦地出了一口气,感觉到世界上最美妙的时刻无过于此了!张开嘴想说谢谢,可气流都从喉咙切口跑出,无法带动声带发出声音。
  杜文浩让庞雨琴用消毒药水帮詹母擦拭手掌,然后拿了一小块消毒手术巾放在喉咙切口下面,再拿一小叠消毒过的纱布放在手术巾上面,告诉詹母,如果想说话,就用消毒纱布轻轻按住切口的套环,就能说出话来了。
  詹母拿了纱布放上,说了声:“谢谢……”果然,声音发出来了。很高兴又说了好几声谢谢。
  詹母尿管派出的尿液一直比较正常,杜文浩便让庞雨琴把尿管也拔了,腹腔的引流管暂时还不能拔。不过,那两根最让人受罪的管子拔出之后,詹母整个人都舒坦了。
  庞雨琴搬来靠枕让她半侧位斜靠着,这样躺着舒服,也能看外面的夜景烟花。
  厨房已经准备好了年夜饭,既然已经通气了,也就可以进一些流食了。在庞雨琴的提议下,把年夜饭搬来了病房里一起过年。
  外面夜空里烟花不时射向天空绽开了。宋朝的烟花自然比不上现在的烟花品种花样繁多,但古代过年要比现代热闹多了,满城都是鞭炮声、说笑声、欢呼声,热闹非凡。
  由于不知道詹母后面是否还会发生别的事情,杜文浩不敢喝酒,众女自然也跟着不喝,便以茶代酒,共度除夕。
  吃过年夜饭,雪霏儿到底还是孩子,眼见詹母病情已经稳定,便将头一天买回来的烟花爆竹拿到院子里放,宅院这才有了过年的热闹。
  放完焰火,林青黛让杜文浩和庞雨琴回去睡,庞雨琴说不困,除夕夜要守岁,杜文浩当然也不肯一个人回去睡,大伙便坐在一起聊天。
  聊到后半夜,杜文浩实在熬不住了,趴在庞雨琴腿上睡着了。这时,外面锣鼓喧天,原来是除夕夜游街的花灯队伍过来。不过杜文浩实在太累了,就这样的喧闹都没能将他闹醒。
  雪霏儿和英子喜欢热闹,拉着林青黛去门口看花灯去了。屋里只剩杜文浩和庞雨琴。
  庞雨琴爱怜地望着趴在自己大腿上睡着了的夫君,心里满是柔情蜜意。想起两人成亲这么些天了,父母还有奶奶都还不知道,也不知道他们此刻好不好,想着这些,不觉有些心酸。
  詹母瞧着她这神情,用纱布堵住喉咙切口套环,对庞雨琴道:“姑娘,想家了?”
  庞雨琴勉强笑了笑,点点头。
  “能告诉奶奶,你是哪的人吗?”
  庞雨琴摇摇头:“对不起,奶奶,我不能说。”
  詹母道:“奶奶看得出来,你知书达理,应该是个大家闺秀,你爹应该朝廷官员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