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83

  路上杜文浩已经告诉了贾管家自己要和庞雨琴成亲的事,所以到了京城,贾管家便开始操办这件事了。
  贾管家对京城很熟,由于一切低调,所以只按照六礼的规定,请了媒人做媒,披红挂彩护送花轿迎亲这些程序都省了。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成亲。
  林青黛说她不用丫鬟服侍,反正英子这段时间照管杜文浩也照顾的挺顺心,便把英子正式送给杜文浩夫妻作贴身丫鬟。
  到了京城这些天,除了杜文浩坐堂问诊之外,他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古代就有这个好,没有照相、电视、报纸、网络,所以除了邻居,谁也不认识谁。因此,皇上才有可能微服出访,现代的国家领导也没办法做到,一出门就被人认出来了。杜文浩尽管在董达县已经名声鹊起,但是,也只有很少的人见过他,其他人只知道他的名而已,就算当面见到也不认识。而且,这浮云堂药铺生意也比较清淡,一天难得有几个病人上门。所以,杜文浩换了名字坐堂问诊这些天,风平浪静,无人认出他就是擅长华佗神技的那位名医。好在他们现在根本不用为钱发愁。
  媒人选定的成亲的日子终于到了。
  参加婚礼的只有林青黛她们以及宅院管家、护卫、仆从,宾客就只有后院御林军骁骑营的文统领带着两个副统领参加。
  庞雨琴穿了凤冠霞帔,在众人的哄闹声中,披红挂彩的杜文浩背着她进了家门,来到大堂。司仪唱礼,两人拉着红绸拜了天地。而拜父母高堂的时候,两人只能遥望县城方向磕头。
  酒席之后,文统领带着两个副统领喝得醉醺醺的告辞走了。
  在众女哄闹中杜文浩揭了庞雨琴的红盖头,雪霏儿和英子嚷着要闹洞房。杜文浩也有些醉了,笑道:“此刻天色尚早,这么早就逼我们上床睡觉,太不人道了吧?我是第一次来京城,听说京城很繁华,咱们这些天都闷在屋子里哪都还没去,要不,今晚出去逛逛夜市看看花灯吧?马上要过年了,咱们年货还没置办呢。你们意下如何?”
  庞雨琴抚掌道:“好啊好啊!今儿个是腊月二十四,该写对子了,咱们何不逛逛夜市,买几付对子回来贴了热闹?”
  英子也道:“对!还有炮仗!过年没炮仗可不像过年。”
  林青黛道:“是啊,咱们也该置办些年货了,现在天色尚早,那就去逛逛,只是别太晚了,免得耽误了人家洞房花烛哦。”
  庞雨琴羞红了脸,偷瞧了一眼杜文浩。
  护卫首领呼延忠尽管觉得这样不太安全,但高将军已经交代了,杜文浩只要不出京城,行动一切自由。但几个美女花枝招展的太过扎眼,建议换成男装。
  这个建议得到了众女的赞同,换成男装逛街更放得开,于是都换了装,跟着杜文浩出了门。呼延忠和辛九娘带了几个护卫也是便装跟随。由贾管家带路,一众人出了门,沿着东十字大街往皇城南门最热闹的御街走。
  京城果然繁华,远不是董达小小县城可比,此刻天已经黑了,街两边挂着红灯笼,照得路上亮堂堂的。街上行人如梭,来来往往,身穿锦衣,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路过一家珠宝匹锦商铺,杜文浩带着庞雨琴进了商铺,买了一串价格不菲的珍珠项链给庞雨琴戴上,珍珠颗颗圆润,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显得庞雨琴格外的俊俏。
  杜文浩又给雪霏儿买了一付蓝田玉的手镯,也是价格不菲,作为兄妹结拜的信物帮她戴在手上,乐得雪霏儿合不拢嘴。
  御街两边挂满了灯笼,尽管寒冬腊月的寒风刺骨,但游人熙熙攘攘还是很热闹。
  街边有不少字摊写春联对子的。找了个书法还过得去的先生写了几付对子拿着。雪霏儿嚷着要吃路边摊的小吃,便挑了一家坐下。
  还没点吃的,身后来了一个推泔水车的老汉,对摊主道:“大哥,泔水有吗?”
  “有有!等等啊!”从小吃摊旁边提了一大桶泔水走过来,倒在那老汉泔水车的大铁桶里。
第128章
关格之症
  杜文浩很好奇地扫了一眼泔水桶,只见那里面哪算得上什么泔水,好些鸡鸭鱼肉都还是完整的没吃过,准确地说应该是一大锅大杂烩而已,问那老汉道:“老人家,你这泔水运回去做什么?”
  “喂猪啊。”
  “喂猪?里面鸡鸭鱼肉啥都好好的,不是太浪费了吗?”
  “呵呵,酒楼里大桌大桌吃剩的酒菜,吃不完只能倒掉拿去喂猪啊,要不谁吃?”
  杜文浩正想说吃不完不能少点一些吗,话到嘴边又咽下了。国人有个习惯,就是请客点上一大桌酒菜,才显得好客,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加之宋朝现在正是繁华时期,京城里奢靡之风盛行,也就更加不足为奇了。
  那老汉推着泔水车走了,大家开始点吃的。都要热的吃,唯独雪霏儿要了一碗凉汤面,说这大冬天的吃冷的最过瘾。
  正吃着,雪霏儿忽然“呃”的一声,赶紧捂着嘴,片刻,又咯了一声。众人都笑了,杜文浩道:“打嗝了?”
  “嗯!都怪这汤太冷了……呃!”
  众女都笑了。
  雪霏儿杏眼一瞪:“笑什么?难道你们不打嗝吗?……呃!”
  杜文浩笑道:“赶紧喝几口热水,连续不停地喝!”
  雪霏儿端起一碗热茶,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感觉了一下,笑道:“这下没问题了……”话音刚落,便“呃”地有打了个嗝。红着脸捂着嘴很是难堪。
  林青黛道:“你憋一口气,一直憋着,别换气试试看。”
  “好!”雪霏儿深吸一口气,然后使劲憋着,憋得面红耳赤,实在忍不住了,这才出了一口气,便立即又“呃”地打了个嗝。
  这下连摊主都笑了,旁边几个坐着吃小吃的也都瞧着她乐。
  雪霏儿涨红着脸道:“走了走了!……呃!”
  杜文浩笑道:“打一会就会好的,别去想他。”付了帐,众人起身接着逛夜市。
  可是雪霏儿这嗝却一直没好,一个接着一个打个不停,路上游人很多,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瞧她笑。
  雪霏儿跺脚道:“哥!你帮我想想办法啊!”
  杜文浩笑道:“谁叫你吃冷的来着?你这是过食生冷,寒袭于胃,寒邪阻遏,肺胃之气失降,气逆于上导致的,《金匮要略》有个单方,用橘皮汤可以治。走,找家药铺,拣药服了试试看。”
  往前走不多远,便看见一家药铺,名叫“惠仁堂”,铺面挺大,比他们现在的浮云堂要大多了。几个老郎中正在坐堂问诊,里面有不少病人在排队瞧病。都晚上了还有人瞧病,看样子生意不错。
  不过,此刻药铺里有点乱,因为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正躺在大堂病床上,捂着肚子哭爹叫娘的,旁边围着一对夫妻,不停安慰那孩子。那男子身穿捕快黑衫,腰胯单刀,是个捕快。
  杜文浩他们走了进去,便有伙计上来招呼:“几位爷,看病还是拣药?”
  杜文浩道:“拣药,橘皮汤。橘皮两钱,生姜四钱,水煎,我把钱付了,转个弯就回来用。”
  那伙计倒也知道些药理,一听便知道杜文浩是行家,又见雪霏儿在一旁不停打嗝,便知道用途了,忙答应了一声,收了药费,马上拣药水煎。
  这时,那两个白发苍苍的老郎中正争论着。那身材比较胖的说道:“孩子腹中阵痛,大便不通,苔白脉弦,应该是关格,乃虫积阻结所致。该当下药驱虫!”
  “关格”简单地说就是便秘或者肠梗阻。另一个瘦大夫皱眉道:“非也,阴阳关格,及三焦约之病也,今中焦热实闭塞,关格不通,吐逆喘急,当以大黄汤主之。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你这才是不对,明明是虫积阻结,何来中焦实热?”
  两人捋着胡须争执不休。
  那捕快眼见孩子十分痛苦,吼了一句:“别争了,赶紧想想办法啊!你们俩谁先治?赶紧的!只好把我儿子治好就行!”
  瘦大夫道:“还是用药吧。”提笔写方子让店伙计拣药。
  那胖大夫却道:“老朽先试试看能不能散开虫积!”
  胖大夫将孩子抱起,让他双手撑着跪在床上,胖大夫抱住患儿的腹部,抬起来又突然放开,逐渐增加颠簸,同时问那孩子:“想不想大便?”
  那孩子已经痛得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痛苦地摇着头。
  胖大夫无奈,又用手掌在孩子腹部旋摩,又按揉提捏脾俞、胃俞、大肠俞、三焦俞。折腾了一炷香功夫,孩子眼睛都翻白了,还是没有大便的意思,疼痛也没有缓解。只好罢手。
  这时,那瘦大夫下方的药已经煎好送来,给孩子服下。
  雪霏儿一个劲打嗝,在药铺里显得更引人注目,不少病人和伙计偷眼瞧她乐,雪霏儿便拉着杜文浩他们出来,在附近又逛了逛,买了些小玩意。
  雪霏儿的打嗝一直不停,干脆找了个人少的地气鼓鼓站着任由它打。
  不一会,估计汤药已经煎好,几人又转回这“惠仁堂”。
  店伙计看见杜文浩他们进来,忙过来招呼,然后一溜小跑进到后堂,端来了煎好的汤药,温热的正好,雪霏儿一口气灌了下去,咂咂嘴,琢磨了一会,咦!居然不打嗝了!
  雪霏儿很是高兴:“哥!你真棒!”
  “小意思!”杜文浩此刻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那小孩身上。因为孩子的情况比刚才他们在药铺时还要严重了。
  他一边听那两个大夫争论,一边留心观察孩子的情况,这孩子已经开始捧着肚子剧烈呕吐,腹部隆起,原先的阵痛也转成了持续性的剧痛,脸颊潮红,有发热征象。
  只望诊杜文浩不能判断这孩子究竟是不是关格,也就是肠结。如果是肠梗阻,从孩子很快出现呕吐情况来看,应该是高位肠梗阻,孩子已经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频繁呕吐,而且腹部外形不对称,无排气现象,很可能已经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及时手术,会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而死亡,死亡率是很高的。
  但是,从现在掌握的病症来看,还不能肯定就是肠梗阻,因为急腹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阑尾炎、胆囊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胰腺炎、肠梗阻等等,症状尽管有区别,但有时候很难区分,尤其是在缺乏现代诊断手段的情况下。
  杜文浩不敢贸然出面帮忙会诊,高将军一直强调要他低调,再说这是人家的药铺,所以也不好出面。
  才这么会功夫,这孩子病情就显著恶化,这让杜文浩很是不安。雪霏儿说要走,他摆摆手,指了指那孩子,意思是再看看。
  大堂里病人不少,还有一些路过的听到孩子痛苦的惨叫,进来瞧热闹。所以也没人注意杜文浩他们。
  服用了汤药之后,孩子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这让那瘦大夫也有些茫然了。两人又开始争执到底是什么证。争论了半天,决定用大承气汤,苦寒攻下。
  汤药灌下之后,过了一会,疼痛丝毫未减,孩子反倒面色苍白、眼球凹陷,两个大夫一摸,孩子四肢发凉,似乎有厥脱迹象,顿时都慌了。
  杜文浩也急得直搓手,贾管家眼见杜文浩跃跃欲试,忙在他耳边低声道:“少爷,这捕快是开封府的,名叫董鹏。病的那是他儿子。你不管治得好不好,都可能会引起注意!”
  杜文浩也低声道:“可再不治,这孩子有危险啊!”
  贾管家想了想,道:“要不,你教我,我去提醒他们一下。这两个大夫我都认识。搞了这么多年药材生意,我也懂一点医的。”
  “那好!”杜文浩将他拉到一边,低声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贾管家频频点头。
  贾管家走到两位大夫身边,拱手道:“庄大夫、肖大夫,看病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