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583

  抓过她的手一诊脉,顿时眉飞色舞:“哈哈,当真又有了!还是我的雨琴厉害!连续中的!这次可得好好保养,再不能落了!”
  庞雨琴娇羞无限,偎在他怀里轻轻点头:“妾也是这样想的,虽然头几个月同房不妨事,只是,得万分小心为好。现如今相公一妻三妾,却无一人怀上孩子,香火之续得早有着落,大家才安心呐。”
  杜文浩亲了她一下,嘿嘿笑道:“这情有可原,你是怀上掉了,青黛到了育龄,但她三年孝期未满,至今还没同房,也没办法,怜儿和霏儿年纪都比你小,才十五六岁,还没发育成熟,再过几年,一定会怀上的。”
  “嗯,只是,妾为原配,该当第一个给相公续了香火,这心里才安生啊。”
  “这话倒也是。现如今怀上了就好。嘿嘿,让我听听,到底是儿子还是女儿!”说罢,掀开庞雨琴的衣襟,把耳朵贴在她雪白小腹上。
  庞雨琴扑哧一声笑了:“这才两个月,那就能听出来了!”
  杜文浩何尝不知,只是要为人父的喜悦让他情不自禁而已。搂着她道:“不做也成,今晚你就睡这,我搂着你睡。我想亲你!”
  庞雨琴与杜文浩尽管已经成亲一年了,听了丈夫这情话,还是羞涩不已,轻轻点头。
  两人熄灯上床,这一番浓情蜜意,虽未云雨,却别有一番情趣。
  第二天凌晨,杜文浩照例跟林青黛练剑法,这三天下来,在林青黛悉心指点之下,他这套剑法已经完全学到位了,只差时日磨练而已。
  早晨吃过,庞雨琴已经给杜文浩预备下了一份厚礼,让仆从抬着,跟着杜文浩去天波杨府登门拜访。
  杜文浩带着护卫队正要出门,一骑飞驰而来,却是三衙的传信兵。禀报说西征军都部署吕公著、副都部署曲珍、监军李宪在三衙御前司恭候。
  杜文浩身为西征军招讨使,兵马大元帅,要对此次西征提出作战计划,对前线指挥官面授机宜,根据规矩,出征诏书颁布之后,最迟要在三天内出发。紧急军情,要下诏当日离京。这可耽误不得。杜文浩便决定先去把这件事处理了。
  他带着护卫队来到殿前司议事堂。
  三人见他进来,都一起起身施礼。杜文浩忙拱手还礼,居中就坐。这三人他都不认识,吕公著与李宪倒是熟人,李宪曾多次做边军监军,还曾当过到熙河经略使,又调任泾原、熙河兰会安抚制置使。因作战失败,被撤换回了京城任宣庆使。所以和大将曲珍认识,但只是点头的交情。曲珍一直在西夏边境领兵作战,又只是副总管,自然无缘结识朝中权臣吕公著。所以两人不识。
  当下三人做了自我介绍。杜文浩也介绍了自己。又是一番拱手作揖,久仰久仰之类的客套话。
  杜文浩见曲珍已经头发花白,一脸的褶子,隔得比较远,也看不清到底是皱纹还是伤疤。尽管身形高大,体格健壮,但身子却有些佝偻了,但一双眼睛却凌厉有神。不觉暗自点头,拱手道:“曲将军,我是久仰你的大名啊,常听李浦说起你们在西夏作战的往事。对将军丰功伟绩很是仰慕啊。”
  曲珍急忙起身,深深一礼:“末将惶恐,大将军谬赞了,末将恭谢大将军提携之恩!”
  吕公著这老头乃是元老级人物,连王安石都是他当初举荐的,有些倚老卖老,眼看杜文浩年纪轻轻二十郎当岁便身居高位,实在看不出有何过人之处,心里有些轻视。现在太皇太后懿旨任命他为都部署,曲珍只是他的副帅,杜文浩没有先跟他这主帅打招呼,却对副帅大加赞赏,这让吕公著心里很是不爽,淡淡说了一句:“曲将军是该谢谢杜将军提携,也就是杜将军年轻,换成深思熟虑的老臣,便不会提携你这样的败军之将了。”
  此言一出,曲珍老脸通红,杜文浩脸上笑容也僵了一下,斜了吕公著一眼,心想你这老头太也无理,本想反唇相讥,但大军未动,先起内讧显然不好,便装着没听见,岔开话题,详细先把自己的作战思路讲了一遍。
  听完杜文浩的作战思路,曲珍点头道:“大将军的作战计划非常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逼其与我军进行面对面决战,打消耗战。发挥我军人数上的优势,只要这个计划能不折不扣的执行,一定能发挥效果!”
  吕公著淡淡道:“老朽就怕活不到效果发挥那天啊!”
  杜文浩瞧着他道:“听都部署的话,是觉得这战术耗时太长了吧?”
  “是啊。”
  “那以都部署之见,这仗该如何打?”
  “很简单,分兵多路,穿插包围,切断敌军后路,利用优势兵力聚而歼之。”
  杜文浩冷冷道:“都部署,我军吃这种战术的亏不少了,不能再让悲剧重演!”
  吕公著花白浓眉一挑:“大将军,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战术也曾创造过奇迹,也曾大败辽军。只要用得好,一样能发挥作用。”
  杜文浩道:“你说的没错,如果我军能够快速机动,并有坚韧的毅力和战斗力,穿插迂回包抄,打歼灭战,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我军面对的是骑兵为主的西夏军,人的两条腿是跑不过马的,而且,敌军是重甲骑兵,我军穿插部队不可能携带重甲,就算将敌军包围了,敌军利用重甲骑兵优势,要撕开我们的包围圈完全没有问题。所以,我们能包围敌人,却不一定能全歼敌人。这在灵川战役等多次战斗中已经充分验证的。”
  “那是主帅指挥不力!”吕公著也冷冷道。
  “这么说,都部署对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很有自信喽?”
  “不是老朽狂妄,尽管老朽没带过兵,打过仗,这份自信还是有的。如果此番老朽领兵五万,能按老朽意图征讨,保管能报永乐城战败的奇耻大辱!”
  杜文浩道:“现在我军状态,不适合打这种迂回包抄歼灭战……”
  “大将军太过胆小了,带兵作战,必须胆大心细,想将军这样,那就只有打败仗的。”
  杜文浩火往上冒,但还是压制住了,尽可能让自己心平气和:“吕大人,步步为营的作战计划,是宰执会决定的,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不行!太保守了!”吕公著阴着脸大声道,“这样打,猴年马月才能战胜西夏?我泱泱大国,对付区区西夏鞑子,只要以雷霆之势出击,没有不胜的道理。象你这样打,那不要等上五十年一百年?”
  杜文浩沉声道:“我军目前与西夏军相比,除了数量优势之外,其他都不占优,轻敌思想和速胜思想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将军这是一早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杜文浩发现,自己容忍这个古板的老学究当前敌总指挥,或许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现在圣旨已下,没法更改了,只能尽可能说服他不要冒进。他使劲咽了一声口水,缓缓道:“吕大人,咱们不用争执了,步步为营的作战计划,是经过太皇太后首肯了的……”
  “首肯又怎样?错了就应该改!”吕公著斜眼瞧着杜文浩。“昨天下午太皇太后召见,叮嘱我等要严格执行大将军你这个作战计划,还让我多听曲珍副帅的建议,说他反对的作战计划老朽就不能实施。老朽当时就跟太皇太后说了,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只能当机立断!副帅可以提建议,但必须服从主帅的决策!要不然,这仗就没法打!”
  “那你要怎样?”
  “作为都部署,老朽请求大将军同意,由老朽自主决定作战计划!”
第426章
不寒而栗
  “绝对不行!”杜文浩一拍扶手,厉声道:“我是此次西征军招讨使,兵马大元帅,我没有权力将五万将士的生命交给你任意胡来!步步为营的作战计划是宰执会议决定的,是太皇太后首肯的,全军必须服从!绝对不允许改变!我可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谁敢违反这项作战计划,到时候别怪我翻脸无情,按军法从事!”
  宋朝讲究“将从中御”,重大作战计划由宰执会议研究之后,报请皇上钦定,交主帅贯彻执行,这是通例,吕公著要自己做主制定作战计划,显然不现实,所以他尽管气得呼呼吹着胡子,却也不敢再坚持。
  杜文浩见他不吭气了,也把怒火压了压,放缓了口气道:“刚才我已经把步步为营的作战思路详细说了,这只是个思路,你们到了前线,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适当进行变通,但是,任何变通都必须围绕步步为营这个思路进行,绝对不允许分兵冒进,也不允许追击敌人超出我军弓弩射程,违令者,不管是否建功,一律处斩!这是铁的纪律!各营各军指挥使犯了这条禁令,你们可以就地正法,以儆效尤!若是你们犯了这一条,本将军会用太皇太后御赐尚方宝剑执行军法!军令如山,还望三位切莫等闲视之!”
  曲珍和李宪都躬身作揖答应了。吕公著却没动,还坐在那呼呼吹胡子生闷气。
  杜文浩已经把话挑明,见他这样,还是不放心,对曲珍道:“曲将军,太皇太后已经授权你对具体作战计划的反对权,若你认为计划不妥,要坚决履行好职责,报我定夺。不要怕得罪人。你要当老好人,就会有无数将士白白流血牺牲!明白吗?”
  “末将遵命!”曲珍恭恭敬敬拱手道。
  吕公著听出来杜文浩这话明显针对他的,铁青着脸不说话。
  杜文浩瞧了一眼一直闷声不说话的李宪:“李建军,你有何意见?”
  李宪忙陪笑道:“这是宰执会定的,太皇太后首肯的,我等自然应该坚决执行。只是吕大人所言也有一定道理,临阵对敌,千变万化,太过拘泥事先的作战计划,容易贻误战机。”
  杜文浩手一摆,大声道:“宁可贻误战机,也决不能贪功冒进!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步步为营的作战计划。至于具体的兵力部署,敌军来袭时如何迎敌,你们可以自行根据临阵决断,我只有一个要求,可以把敌人放进来打,但你们决不能突出去打!战寨往前推进的速度要适当,要确保稳妥,相互策应,要宁慢勿乱!这就是步步为营的精髓思想!你作为监军,也要真正负起责来,监督作战计划的切实执行。”
  李宪干笑两声,拱手道:“咱家明白。”
  杜文浩又道:“这次从陕西六路抽掉五万兵马,要记住,要实数,很多部队严重缺员,如果按照番号调兵,可能达不到五万人,那就实现不了我军兵力上的优势。”
  曲珍和李宪又忙拱手答应。
  杜文浩瞧了一眼还在那气得吹胡子的吕公著,冷冷问了句:“吕大人,你听清本将军刚才说的话了吗?”
  杜文浩是此次西征军的兵马大元帅,又是宰执,吕公著要服从他的调遣,便阴着脸拱手道:“听明白了。”
  “那就好。你们退下,准备好了就尽快开拔吧。”
  三人这才告辞走了。
  等他们三人走了之后,杜文浩也出门回到家里,带上礼物,带着护卫队,前往皇城后面的天波杨府拜访。
  高滔滔赐给他的府邸就在天波杨府旁边,另一边是首相王珪的宰相府。杜文浩先到自己府邸门口停住,大致看了看,果然气势恢宏,是三座府邸中最大也是最宏伟的了,毕竟当初是预备给王爷住的。里面主体建筑已经全部完工,只剩一些装饰和清理善后工作了。
  杜文浩来不及细看,策马来到天波杨府门口。
  这府邸尽管比自己的要小一些,却也觉得算得上京城名列前茅的豪门大宅院了。
  杜文浩递上拜帖,很快,府门大开,一个白发苍苍的了老头,在两个仆从的搀扶下,迎出大门。门房做了介绍,杜文浩这才知道,这白发老人,是杨延昭的长子杨传永。
  在这之前,为了避免闹笑话,与评书电视剧里的虚构区别开来,杜文浩重新了解了杨家将的真实情况,知道杨家将小说里的杨继业的七个儿子中的六郎杨延昭,历史上其实是长子,也就是大郎。杨继业战死之后,朝廷追封他为太尉,并世袭。北宋太尉一职,列六十级武职官阶之首!这杨传永是杨文广的亲哥哥,家中长子,世袭了爷爷杨业的爵位。杜文浩作为宰执,三衙都点检,登门拜访,所以杨传永亲自出迎。
  杨传永把杜文浩等人迎进正堂,分宾主就座,一番客套之后,杜文浩拱手道:“杨太尉或许听说了,太皇太后下旨任命我为西征西夏的招讨使。但我领兵时短,实在惶恐,生怕辜负了皇恩。我自幼便听杨家将精忠报国,血战沙场的故事,心中仰慕,今日冒昧登门拜访,特求教治军之道,还请太尉不吝赐教。”说吧,起身一礼。
  杨传永忙颤巍巍起身还礼:“不敢当,大将军过谦了。”坐下之后,捋着雪白的胡须沉吟片刻,拱手道:“实不相瞒,老朽虽出杨门,又承袭爵位,但自幼只喜诗书歌赋,对行伍一道并无研究,领军作战的,都是舍弟文广夫妻。既然大将军不耻下问,自当相告。只可惜三弟文广已经不在了,但弟妹还在,待老朽差人去请了她出来,她随文广征战多年,对领军之道也能说是一二来。”
  杜文浩忙道:“如此多谢了!”
  杨传永吩咐一旁的管家去请。过不了片刻,进来一位中年妇人,见她头上玉瓒螺髻,身上罗绮文秀,面如冠玉,目似朗星,一袭长裙,翩翩然若轻云出岫。过来盈盈一礼:“妾慕容桂英,见过大将军!”
  杜文浩又惊又喜:“穆桂英?你是穆桂英?”
  穆桂英道:“是。穆桂英是我汉名,是夫君取的,我是鲜卑族,复姓慕容。”
  杨家将里的穆桂英是杨宗保的妻子,而杨宗保历史上并无此人,纯属虚构,杨宗保的很多故事其实是杨文广的事迹,杨宗保的妻子穆桂英,其实是杨文广的妻子慕容桂英。史料记载“杨文广娶慕容氏,善战。”
  杜文浩欣喜道:“穆桂英挂帅!哈哈,原来你还活着啊?呸呸!对不起,我一高兴说错了,请您原谅,我是久闻大名了,听说你能征善战,当年还曾在战阵对敌时擒获你夫君。对吧?”
  穆桂英微笑道:“将军博闻强记,连这都知道。”
  穆桂英是鲜卑望族,自幼习练刀马功夫,得名师指点,当年杨文广领军西征西夏,穆桂英家族所在部落当时隶属西夏,也协同抗击宋军,与杨文广对阵之时,对杨文广新生爱恋,两人对战,穆桂英将杨文广生擒活捉,在山寨吐露心声,两人遂定终生,穆桂英率部归顺杨文广,此后跟随夫君在边塞与西夏征战多年。直到夫君病逝。
  杜文浩这段故事,是从评书杨家将里听来的。想不到还真有其事。急忙拱手作揖:“能有杨夫人赐教,我这心里也就有底了。”
  “大将军客气了。将军领兵以少胜多,全歼吐蕃番军,原是善于治军之人,否则断不能取得如此佳绩的。妾还需向将军请教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