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583

  雪霏儿也道:“就是,里面雕梁画栋,奇山异石,巧夺天工。”
  杜文浩笑了:“那当然,这府邸原来是准备给雍王的,自然是超豪华的了。你们满意就行。”
  庞雨琴也道:“很满意,我都找不到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嘻嘻”
  “什么时候可以完工?”
  “太皇太后已经下旨让他们白天黑夜加班加点赶进度了,大概再有半个月就行了。耽误不了迎亲的。”
  杜文浩有些不好意思:“嘿嘿,迎亲在新府邸吗?”
  “当然了,新府邸迎接新娘子,这才好嘛。”
  英子道:“少爷,夫人回来的路上,说了少爷现在要带兵,不看兵书可不行。所以特意去了武院的书铺,要给你你买兵书,武院提举闻讯赶来,亲自帮你挑了好多兵书呢。”
  杜文浩喜道:“太好了,兵书在哪里?”
  “都放在书房里的。”
  “正好,我明日就要开始正式下部队考察军情了。趁现在赶紧看一点,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杜文浩来到书房,果然新加了一个书架,上面全都是兵书。
  杜文浩抽了一本坐下来开始看。这些兵书都是用古文写的,看得很吃力,好多地方还看不懂,只看了半个时辰,便头昏眼花了。
  他扔下兵书,闭目养神,回忆了片刻,刚才看的一点都没印象,也想不起都是些什么内容。叹了口气:“唉,要是有个老师讲解就好了。看来得物色一个兵法老师才行。”
  明天要给皇上讲课,杜文浩决定理一理思路,总不能想到哪讲到哪。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还不是调教皇上的问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把皇上调教成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人,那还不是配置一个傀儡来得快捷,伴君如伴虎,老虎回头吃掉饲养员的多了去了,自己得留个心眼,能把小皇上调教好固然好,不行就采取断然措施废掉,另立傀儡小皇帝。而后者是要实力支持的。所以,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支自己的队伍,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杜文浩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军队改革建设上,而给皇上讲课放在次要的,五天只教一次,一次半天,让那些大儒们主要给他讲之乎者也和治国安邦之道就行了。这也符合朝中大臣们的愿望。
  既然如此,也就不太着急整理全部的现代知识教会这位小皇帝了,先拣一般的趣味性比较大的知识教他就行了,实用性的现代科学知识,等以后看情况再说。
  经过一番琢磨之后,他把学过的数理化以及天文地理的现代知识列了个简单的提纲,确定讲授的先后顺序。尽管只是提纲,却也一直忙到了夜深。
  整理好之后杜文浩这才上床睡了,这一晚侍寝的是雪霏儿,两人一番浓情云雨之后,雪霏儿心无城府,很快便睡着了,杜文浩脑袋里却翻江倒海一般平静不下来。
  历史的车轮现在就在自己掌控之下,该如何操纵这架大车行驶,不至于四十年后倾覆在大金国的铁蹄之下,面对腐败冗惰以极的大宋这架老马车,就好像看着一个浑身是病又几乎已经病入膏肓的迟暮老人,杜文浩真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医治。
  思前想后,昏昏沉沉,到了鸡叫头遍,这才睡去。
  第二天,杜文浩起床洗漱吃罢早饭,门房急匆匆跑进来禀报,说太皇太后懿旨到,要杜文浩接旨。
  杜文浩赶紧摆下香案,来宣旨的自然是太皇太后的贴身内侍曹公公。连续有好三道圣旨,内容杜文浩都已经知道了,分别是任命他为征讨西夏的招讨使。从陕西六路征调禁军五万,征讨西夏。同时任命吕公著为前敌都部署,大将曲珍为福都部署。
  另外两道圣旨,分别任命杜文浩为太医局提举,赐府邸一座。随后,焦公公告诉杜文浩,太皇太后已经下旨诏告天下,确认杜文浩的“五味堂”为御定老字号,以此为品牌生产的药品及医用器材,其他人不得假冒,违者以强盗罪论处。
  杜文浩一听吓了一跳,这道圣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比现代社会那可要强多了。我国目前刑法规定的侵犯知识产权方面的犯罪,最高刑只是七年有期徒刑。而高滔滔颁布这道圣旨说侵犯杜文浩“五味堂”商标专利的,将比照强盗罪论处。强盗罪类似于现代的抢劫罪,宋朝对强盗罪处罚非常重,规定“强盗不论持杖不持杖,不问有赃无赃,并处死。”那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敢假冒五味堂名号生产医药及医用器材,一律处死!
  杜文浩当然知道,这自然不是源于太皇太后高滔滔对知识产权超前意识的保护,而是出于对自己的感情,爱屋及乌之故。心里觉得处罚有些重了,但这样也好,至少让世人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民事权利的保护可以开一个好头。
  杜文浩接旨之后,焦公公告辞走了。杜文浩决定先去基层不对调研,然后下午去皇宫给皇上教课。
  英子和雪霏儿帮着杜文浩穿上戎装,低头瞧瞧,觉得自己这一身装束还不错,由于不是在战时,所以戎装的铠甲都是皮革的,穿在身上并不觉得重。护卫亲兵队长许华强按照杜文浩昨日的吩咐,准备了一匹战马,杜文浩飞身上马,一抖缰绳正要出发,忽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停下来想了想,转头问许华强:“我是不是该有一杆长枪或者大刀啥的?这才配套?”
第419章
军器所
  许华强笑道:“那当然,只是不知道将军要什么样的兵刃,所以没有预备。”
  “这个……,我力气不够,铜锤恐怕抡不动,大刀嘛,还行,只是也要抡,几下就没劲了,还是长枪好,枪扎一条线,又狠又不用太费劲。就长枪好了,以前看三国,觉得白马银枪赵子龙特别威风,我也学上一学。嘿嘿”
  “行啊,将军使枪,保管威风凛凛。就不知将军这枪要多重的?”
  “这个……”杜文浩想了想,关公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自己能扛起来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耍了,赵子龙的梨花枪重多少不知道,估计自己也耍不动的。到底多重的适合自己,他心里也没个底。
  许华强见杜文浩神色,便道:“要不,将军,去一趟军器所的东作坊吧,在哪里定做一杆趁手的长枪。如何?”
  “这主意好!我正要去看看我军装备情况呢。不过,太皇太后刚刚下懿旨让我领军西征,虽然我只是在京城坐镇指挥,但也得先把这事办了啊,还得去枢密院领兵符令箭,还得去户部调拨粮草,还得去兵部要厢军名册,还得在三衙开会商议调动陕西六路哪些禁军,对了,还得给皇上讲课,还有,太医局也得去瞧瞧,我这太医局提举任命了,得走马上任啊,探望同仁,看看学员中有无可造之才,外科知识要尽快提高,还要专门培训随队军医,这仗一打起来,金创医治可是个大问题。这么多事,都很紧迫,他奶奶的,到底先办哪一件呢?”
  许华强嘿嘿笑道:“将军乃朝廷重臣,太皇太后如此仰仗将军,很多事情自然都要将军忙的了。要不,先去枢密院领兵符令箭,把兵派了,然后再去军器所打造兵刃?”
  “不!”杜文浩拍了拍马鞍,“本将军两手空空,如何领军上阵杀敌?这兵刃是先要办的,特别是,军器所兵器如何,我要亲自去瞧瞧,别派给我一堆废铁烂甲,牺牲我军大好男儿性命,这兵器装备可马虎不得。走!先去军器所看看,完了再去枢密院。耽误不了什么的。”
  军器所是宋朝的兵工厂,专门负责制作各种武器装备的,军器所是独立设置的衙门,杜文浩三衙虽然管不到,但三衙是有权对兵刃装备情况提出意见的,所以有权视察军器所,更何况他现在是宰执,那就更有这方面的权力了。
  杜文浩带着亲兵护卫队来到军器所。军器所的长官叫军器监。是个正四品官,一听宰执杜文浩来了,忙不迭带着佐官们迎了出来。
  这军器监姓戚,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对杜文浩执礼甚恭,一拱到地:“卑职见过宰执杜大人。不知杜大人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不必客气,本官来此,是想定做一件兵器,顺便瞧瞧咱们军器所,从来没来过,想了解了解。行吗?”
  “欢迎之至!大人请!”
  杜文浩跟着军器监开始视察。军器所内设三个部门,分别是负责制造各种弓弩箭簇的弓弩院,负责制造其他轻型单兵武器及铠甲等装备的东作坊和负责制造攻城防御大型军事装备的西作坊。
  他先来到了弓弩院。
  宋军装备主要以弓弩手为主,所以,在军器监里设有专门的弓弩院。这是宋军在极度缺马,只能以步兵对付辽国、西夏的骑兵的情况下,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企图使用弓弩这种远程武器,抵消骑兵的快速。可是,在面对西夏重甲骑兵时,以弓弩手为主的宋朝步兵,依然处于劣势。
  弓弩院的院子占地极宽,刚进院门,便听到里面传来一声声的惨叫,杜文浩很是奇怪,不由脚下加快了步伐,进到里面,便看见这大院子里有数排平房,最前面是个小型演兵场,一排旗杆立着,上面帮着五六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几个兵士正抡着用水浸泡过的皮鞭狠劲抽打他们。这些惨叫声便是这些人发出来的。
  兵士们见到杜文浩身穿二品武将官袍,又如此年轻,身边还有军器监陪同,便知道来人是新任三衙都点检,宰执杜文浩。急忙扔下鞭子,单膝跪倒,抱拳施力。
  杜文浩问道:“这怎么回事啊?”
  一个的都头道:“回禀大将军,他们是弓弩院的兵匠,擅离岗位,企图潜逃,被缉拿回来,依律鞭笞五十。”
  杜文浩眉头一皱:“他们是制造弓弩的工匠?”
  “是!”
  “那他们是技术工人啊,是国家的宝贝,能否制造好的兵器出来,全靠他们,怎么能如此责罚?——兵匠不能外出的吗?”
  都头听杜文浩语气很是不善,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惶恐不安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畏畏缩缩道:“不……不能……”
  “为什么?他们是有罪的犯人吗?”
  “不……,不是……”
  “那为何要禁止他们出入?还因此鞭笞他们?”
  都头怕得都要哭了,可怜巴巴瞧了一眼旁边的军器监。
  戚军器监很不想这时候出头,可他不出头就没人出头了,只能硬着头皮陪笑道:“大将军,这是军法规定的,他们也是依律办事……”
  “是吗?”杜文浩转头瞧了他一眼,哼了一声,走到那几名兵匠面前,问其中一个老年兵匠道:“老人家,你为什么要逃走?”
  这老人艰难地抬起头瞧了杜文浩一眼,嘴唇动了动,又瞧了一眼旁边凶神恶煞的都头,低下头低声呻吟着没说话。
  那都头在一旁厉声呵斥道:“李宏,宰执大人问你话,怎么不回答!”
  这老头名叫李宏,听了这话,还是没吭气。
  杜文浩瞧见他额头上赫然刺着四个字:“军器所兵”。
  又瞧了其他几个工匠,额头上都有刺字,内容相同。心里已经明白了其中七八分,宋朝军队是募兵制,既然他们额头上都刺有字,说明军器所的兵匠也是兵,宋朝军法对逃兵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鞭笞已经是很轻的了。
  但杜文浩还是不能接受,在他看来,军器所的技术兵那都是宝贝,应该高薪养着,让他们发挥技术优势,才能制造好的兵器出来。
  既然是兵,杜文浩到底是带过兵的人,也就知道逃兵的主要原因,从刚才那都头那气势汹汹的样子来看,这些兵匠肯定在这里没得到好的待遇,在和平时期或者地区,在军队里受到虐待是逃兵的主要原因。这也就不用问了。
  杜文浩上前亲自将几个兵匠的绳子解了,说道:“既然来当兵,就不要怕吃苦,好了,先回去养伤吧,好了再上班。”
  李宏和几个兵匠望着他,又瞧了瞧戚军器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戚军器监忙道:“宰执大人让你们好好养伤,好了再出工,还不回去,等什么呢?”
  李宏等人这才信了这是真的,忙跪倒磕头谢恩,相互搀扶着离开院子走了。
  等他们走了之后,杜文浩对军器监道:“我军作战,没有好的兵器装备是不行的,而这些东西就靠这些兵匠制作,对他们不能像对普通兵士那样随意处罚,——当然,对普通兵士也不该随意处罚。对逃亡的兵匠,不该用刑罚责罚,而应该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让他们觉得在军器所里工作是光荣的,有集体荣誉感,有归宿感,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制造出更好的兵器装备来!”
  他说一句,那军器监便答应一句,花白脑袋点得跟鸡啄米似的。不过杜文浩看得出来,他压根就没听进去。杜文浩当然知道其中的原因,不是他不愿意听自己的建议,而是按照军法,对逃兵就必须如此处罚。说再多也没用。
  他便轻叹了一声,转开了话题,问道:“咱们弓弩院有多少兵匠啊?”
  “这个……”军器监诺诺答不上来。
  杜文浩眉头一皱:“有多少人你都不知道?你这当家的怎么当的?”
  军器监老脸涨得通红,扭头去瞧身后跟随的军器少监。那少监忙低声道:“三千七百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