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583

  “杜掌柜,休要和这种人说理,我们拿下他再说。”喻鸽儿忿忿地捋衣袖又要上。
  旁边一个喝茶的人说道:“这位客官我看说的对,你的鞭子可是不能治病救人的,虽说是你的奴才下人,但也不是这样对待的,没有他们,谁给你们干活哦?”
  “就是,下人也是人,你这样怕是打死了,他也不会站起来给你推车的。”另外一个人也附和道。
  “人家爹都说了,自己孩子腰上有病,你却偏偏不理,还用鞭子抽,难怪人家看不惯了。”一个老太婆领着一个孩童在树下坐着乘凉,见不惯也说了一句。
  管事见大家都纷纷指责自己,一时不知是该走还是等那小伙子起身再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杜文浩上前走到那小伙子身边蹲下,见那小伙子脸色苍白,冷汗凛凛,双手扶住腰间,一副苦不堪言的样子,问道:“大哥,我是一个大夫,我帮你看看腰吧,腰上没劲,干啥事可都不成!”
  管事听说面前这个清秀的年轻人竟然是个郎中,又主动愿意帮忙,连连作揖:“那好啊,请您给我们这个伙计看看吧,我们急着赶路回去,天要黑了。”
  杜文浩没有搭理那管事,示意老汉将小四儿扶坐起来,小四儿愁眉紧缩,哎哟哎哟直叫唤。
  “你什么地方疼?这痛不?这呢?”杜文浩用手轻轻地按着对方腰部,边按边问。
  经过检查,杜文浩找到明显压痛点。初步判断是肌肉拉伤,并无大碍,便吩咐林青黛将自己的药箱提来,金针度穴止痛。
  让那老汉撩起小四儿的衣衫,金针用药棉消毒后,在水沟穴旁开少许处,左手拇、食指将他上唇捏住,右手以毫针,从左侧进针,对侧出针,来回拉动。
  片刻,退针后,杜文浩紧扶小四儿腰腹交界处章门、京门穴,帮助其活动腰部,让其前俯后仰,左右旋转。然后,再用金针由合谷透至后溪,深刺寸许,大幅度捻转提插;又取痛侧,针入寸许,得气后轻轻捻转,留针一炷香。
  围观的人都好奇地看着杜文浩忙活着,就连管事也一旁瞪大了眼看的稀奇。
  施针完毕,杜文浩站起身来,林青黛不好意思给他亲自擦拭额前的汗水,便赶紧递上自己的香帕,眼神里透着亲昵,杜文浩接过朝她会意一笑。然后转头对小四儿道:“你起来走走!”
  小四儿显然怕痛,眼神里透露着畏惧和胆怯,但是还是在父亲的搀扶下小心地站了起来。
  杜文浩鼓励小四儿:“不要站着,你可以走动一下看看,最好是扭动一些你的腰,看还疼不疼?”
  小四儿看着父亲,老汉紧紧地搀扶着他,宽慰道:“小四儿,你就走走,看样子这大夫本事不小呢,走走试试,慢着点。”
  小四儿听罢,这才小心地挪了挪步子,一旁的管事不耐烦了,嚷嚷道:“一个大老爷门儿,不就让你动一动看还疼不疼了,你这般小心,郎中如何得知你的病情可有好转?”
  喻鸽儿白了那管事一眼,上前走到小四面前,道:“别怕,我们杜大夫医术如神,你放心大胆地活动,若是没有好转,我们杜大夫再为你医治便是。”
  小四儿可以不去搭理别人,可这么个貌美如花的小姑娘这么鼓励自己,自己再婆婆妈妈就有些丢人了,想到这里,小四儿咬了咬嘴唇,一旁的父亲暗自握了握他的手,他抬起左脚迟疑了一下,大步地迈了出去。
  “扭动一下你的腰!”杜文浩说道。
  小四见跨出这么一大步,换做平时,腰部早就痛得钻心了,现在却只是微微疼痛,就不害怕了,索性甩开老汉的手,双手插腰扭动了起来,一旁喝茶的人都从自己的位置上起身围在小四的身边看着他。
  “哈,爹,我不疼了,真的一点都不疼了啊!”小四惊喜若狂地一把抓住老汉的手,眉宇间尽是欢喜。
  老汉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花白胡须激动得乱抖。连连朝杜文浩作揖:“大夫,多谢,多谢您了!”老汉哽咽道。
  杜文浩笑道:“老人家,小四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是提拉重物的时候伤到了,不过,最好再歇息个片刻再走,我只是用针灸封住他腰伤疼痛,暂时先不要剧烈运动,回去得外敷药。我给你开个方子,你找方抓药给他内服外擦就行了。”
  管事的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没等他开口,喻鸽儿已经杏眼一瞪:“听见没有?人家腰伤着了,大夫说了得休息一会,要么歇息,要么你帮他推车回去!”
  管事不敢顶撞,讪讪干笑两声:“那……,那就歇息一会吧,喝口茶。呵呵”
  停靠在一旁休息的推车人听了此话,先是一愣,继而雀跃欢呼起来,纷纷走向茶棚坐下喝茶。
  “你不说回去晚了,你们的什么少爷会责怪的吗?”喻鸽一旁讥讽。
  管事心头苦笑,瞧了一眼林青黛冷冰冰的目光,哪敢说半句不中听的话。
  杜文浩回到桌前,取了纸笔写了一付方子递给那老汉,又叮嘱了如何外擦内服。老汉感激不已,连声称谢。
  宋神宗瞧了一眼停放在路边的独轮车上的粮食,问那管事的:“你们看样子不是运粮商贩,这些粮食运到哪里去呀?”
  管事的见宋神宗不怒自威,其他的人对他都很尊敬,显然是这几个人的头,不敢得罪,陪着笑道:“这些都是从官府借回来的。”
  宋神宗奇怪地扫了一眼凉棚里坐着的伙计:“这些人是你们府上的伙计?”
  “是啊。”
  “你们能雇得起伙计,还用从官府借贷粮食?这,这不是有病嘛!”
  “可不是有病嘛!”管事回头指着那些车子,一脸苦笑摇头道:“不过不是我们有病,是王安石这老不死的有病!”
  王安石一听,气得花白眉毛抖了几抖:“他又碍着你什么了?”
  管事的见他气愤填膺的样子,有些愕然:“我骂王安石这老狗,也没挨着你什么事啊!他搞这劳什子变法,把我们都快搞得家破人亡了,还不能骂两句吗?”
  “……!”王安石怒气冲冲正要说话,宋神宗朝他微微摇头,对那管事的道:“听说这王安石变法,是为了百姓着想,你却要骂他,能说给我们听听,为什么要骂他吗?”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东明县里骂他的比我厉害多了,我这还算客气的呢!”管事的歪着脖子道,“我们东家在东明县那可是有名的大户,做的就是粮食绸缎的生意,就算大灾之年,家中粮仓也从来就没空过,怎么会缺粮?可王安石这老不死的搞的什么青苗法,按保甲摊派,钱多粮多的还要多贷,叫什么散青苗的什么东西,嗨!不就是冲着我们的钱囊去的!”
  听他们说的跟先前那些灾民说的一样,宋神宗和王安石刚刚重新树立起来的信心,又掉了一大截。
  那管事气呼呼又道:“强行摊派也就罢了,你去办理借贷手续,这手续繁杂的一塌糊涂,找了这个找那个,找了哪里找这里,每过一道手就得交一次‘过收钱’,这层层的手续下来,办这样一次借贷,光这打点的例钱就得好几十贯!尽管我们东家家道殷实,却也经不起这样折腾的,算了算,再过不了几年,就得家徒四壁了,都是拜王安石这老狗所赐!——这位大爷,你评评这理,我骂他老不死的有没有道理?!”
  管事的话才说完,只听啪地一声,王安石面前的土茶碗已经被他生生掰成两半!
第281章
一碗浊水
  众人正在喝茶,听见声响纷纷侧目,只见王安石被茶水溅了一身,他忿然起身,手按心口,脸若白纸,哆哆嗦嗦道:“简直……,简直是……,老朽……,老朽就不信,一生的心血都是……”
  宁公公唯恐王安石一怒之下说出真实身份,连忙扯了一下他衣袖,见众人皆是一脸疑惑,连忙笑着说道:“我们家掌柜也是靠着粮食起家的,自然见不得多年辛苦付之东流,这才恼了。大家喝茶,喝茶啊!”
  喻鸽儿也轻声说道:“王掌柜的,您也别生气了,都是官府的事情,我们老百姓怎么管得了?杜掌柜,您说呢?”说着给杜文浩使了一个眼色。
  杜文浩站起身扶住王安石,担忧地低声道:“掌柜的,你坐下,喝点茶消消气,气大伤身,别气坏了身体。”
  王安石这才摇摇晃晃坐了下来。一旁的茶棚掌柜则赶紧换了一个茶碗上来将茶斟满退下了。
  那管事的听了喻鸽儿的话,这才释然,陪笑道:“这位爷一看便知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不过官府的事情我们还是少插手为妙,今天本不该在这样的地方说些不该说的话,只是想着你们都是好心人,给小四看好了病,我这大着胆子说了,还望几位别传出去,倒不是我胆小,是担心殃及东家,到时候就麻烦了。”
  杜文浩道:“你放心好了,不过是茶余饭后的闲话,谁会到处翻说。”
  宋神宗心中感慨,朝堂上那些个支持变法的巧舌如簧的官员们高唱赞歌,实际上听到见到的,却满不是这么回事。这次一定要将事情弄得水落石出,才不枉此行。
  又坐了一会,那腰受伤的汉子腰部彻底不痛了,经过杜文浩复诊确认后,那管事的才谢过,带着车队走了。
  杜文浩他们也启程继续出发。
  一路上,王安石面若白纸,一直垂首不语,大家都知道他心情差,一片爱国之心,想不到结果是这样。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赶到了一个叫宛庄的地方。
  这一路大家各怀心事,谁也不说话,就连最是喜好叽叽喳喳个不停的喻鸽儿也沉默了,神情肃穆,仿佛这宁公公赶得就是一辆空车,只有杜文浩和林青黛不时有眼神的交汇,旁人都谁也不理,直到下车,宋神宗抬手拍了拍王安石消瘦的肩膀,道:“自古便是这样,总有一些贪官污吏,吃着皇粮,领着俸禄,却尽做些让老百姓背后骂娘的事,看来,这一趟,喻鸽儿不光是想让我们出来看看老百姓的脸色,听听老百姓的哭声。”
  王安石长叹一声,微微摇头,却没接腔。
  宋神宗对宁公公道:“找个地方住下,晚上弄些好菜好酒的,我们好好喝上几盅,你们两个女人也凑凑热闹,喝两杯,散散心。”
  这宛庄已经是东明县地界,算得上是个富裕的地方,盛产甘蔗,因在山洼处,四面环山,常年雨水充沛,是个小气候,山上还盛产天麻。
  这里的老百姓还有个多年来延续下来的习俗,那就是山里的姑娘不外嫁,山外的姑娘若是想嫁进这宛庄来,那嫁妆可比别的地方多了许多,不过就是这样,还是有很多的人愿意给自己的闺女找个好的归宿,如此一来,这个宛庄便成了东明县的香饽饽了。
  宋神宗一行便住在了宛庄唯一的一家客栈里,因这个地方离县城不远,若是急着赶路,小半天就能到达县城,故而过路的商人或是官家多半不会在这个小地方驻足,自然在这里开客栈生意不会很好,所以这唯一的客栈,大概就是因为只有独独的一家,生意也还过得去。
  客栈名叫“顺风”,意为一路顺风之意,客栈的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看便知道是个精明的生意人,额窄面宽,淡眉细目,塌鼻阔唇,活脱脱一个猩猩模样,此人名叫王丘。
  客栈不大,只有三个伙计,不过收拾的还算干净整洁,楼下是吃饭打尖的地方,楼上就是客房,和一般客栈并无两样,不过这个客栈因为建在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故而便在楼上建了一处宽阔的楼阁,类似现在的露天阳台,是个观景的好地方。
  王丘见宋神宗他们六个人的打扮,心里自然有数,亲自出来接待,吩咐伙计将马车停在了后院,然后领着宋神宗他们先是上楼看了各自的房间,对自己客栈少不得几番吹嘘和夸耀,说什么朝廷的三品大员都曾在此歇脚,而且还留了一副墨宝,自己裱装了起来精心收藏,大家听着,不由心里偷乐,那王丘见杜文浩他们的表情以为不信,便将字画拿出,众人上前一看,果然是户部员外郎董贤的手笔,不过那人因贪墨救济款物被流放关外,这个王丘因为不会不知,看来留着不过是哄着一些不知晓的人的。
  “好了,我也累了,去备些上好的酒菜,我们歇息一阵,便在那楼阁中吃饭好了。”宋神宗慵懒地坐在靠窗的一张藤椅上,抬手示意那王丘不要在废话了。
  王丘有些不情愿地收起字画,以为是宋神宗等人嫉妒,生怕他们抢了去,小心收好放回自己的房间,这才进屋问晚上吃什么。
  这时宋神宗的房间只留了一个宁公公伺候着,宁公公递上一个菜单给王丘,王丘领了边走,走了两步又折身回来,躬身低眉轻声问道:“这位爷,您不是给小的开玩笑的吧?”
  宁公公见宋神宗一脸倦意,唯恐他不高兴,便将王丘领到门外,将门关上,走了几步,到了楼口,这才低声说道:“我与你开什么玩笑了?”
  王丘见宁公公表情严肃,哪里敢得罪财神爷呢,可菜单上开的单子自己都没有听过,更别说楼下厨房的厨子了,于是只有干笑两声,道:“您看,这些个菜……我们这个小地方怕是做不出来的。”
  宁公公嗯了一声,王丘见宁公公面露愠色,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瞪着自己,赶紧解释道:“您一定是从京城来的,见过大世面,可小的毕竟呆的地方只是村庄,虽说和县城接近,但也……”
  宁公公一挥手,沉声道:“我们爷可不是乡野村夫,你们这里做不得,那什么地方可做的?”
  王丘想了想,这个人说话霸气,又是从京城过来,虽说是商人,但俗话说的好,这京城十个人就有一个家中有人为官,再者来着六人,个个身上有沾着贵气,就连那五爷身边的贴身丫鬟都长得水灵灵的,而且伶牙俐齿,还有那个叫杜掌柜的,模样俊朗不说,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显得大气,想到这里,王丘觉得还是不让得罪了这些人的好。
  “有倒是有,不过也未必做的出您给的这个单子上的菜。”
  “只要有,你送过去给人家看,我们一个时辰后就要吃饭,你等的,我们家爷可是等不得的。”
  “晓得,晓得,小的这就去宛庄最好的一家妙香饭庄找那老板娘看看,那老板娘听说从前一直是在京城开饭庄的,后来因为不知道得罪了京城里那个官员的公子,这才……”
  “好了,好了,一个大老爷门儿怎么这么多话说,赶紧去,哪里这么啰嗦。”宁公公不耐烦地打断了王丘的话,轻轻推搡了王丘一把,然后转身回到了宋神宗的房间将门掩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