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583

  宋神宗又瞧了林婕妤一眼,微微皱眉,沉吟不语。
  德妃看得出来,宋神宗当然知道林婕妤说的医术最高的是指杜文浩,但是,他不接腔,显然并不太想让杜文浩去给林婕妤的养母冯氏看病,究其原因,只怕还是陈美人搞鬼,说她病还没好,离不开杜文浩。这完全可以理解,心爱的女人病了,当然要找最好的大夫,也希望最好的大夫给心爱的女人专心致志地瞧病。
  不能让宋神宗先开口把这条路堵死!德妃赶紧插话道:“皇上,杜大人听说皇上手心容易出汗,所以配制了一种药丸,让我找机会献给皇上,我去拿来。”
  德妃拿来一盒药丸递给宋神宗。
  宋神宗接了过来,笑了笑:“嗯,不错,杜爱卿这眼力劲还不错。他的医术朕很信任。”
  “那是,杜大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很有心得的。很多病都是别的大夫说了没治了,经他手就治好了呢。”
  林婕妤垂泪道:“是啊,要是能有杜大人给我娘看看病那就好了,可惜母亲只是‘始平郡君’,没资格宣召杜大人诊病,唉,臣妾生下俣儿和偲儿那几年,全靠她老人家帮着照料,那时孩子老生病,彻夜哭啼,我身子骨弱,熬夜坚持不了多久,全是母亲她老人家抱着孩子耐心哄,通宵达旦。那时候,我的奶水不足,又找不到奶娘,孩子饿得直哭,是母亲天天熬稀粥喂他们。孩子病的时候,母亲比我还急,抱着孩子到处找太医……呜呜呜”
  说到伤心处,林婕妤低声饮泣起来,无以为续。
  宋神宗皱眉道:“哦?这些朕怎么不知道?”
  德妃陪笑道:“皇上那几年忙着变法的事,后宫很少来,那些管事的都是些势利眼,编着话说婕妤失宠了,所以便冷落了她。连带小皇子也一起受苦。多亏了老太太一直热心帮着照料呢。”
  宋神宗点点头:“是啊,朕这些年忙着变法的事,顾不上照顾你们,倒叫你们受苦了。她老人家帮着照料你们母子,也够她辛苦的了!”
  林婕妤悲泣道:“是,可现如今她老人家病了,我却没能耐找个好太医替她瞧病,眼睁睁看着她遭受病痛折磨,一点办法都没有……”
  宋神宗想了想,叹道:“是啊,老人家当年这么照料俣儿和偲儿,她年岁大了,病了,照料她也是应该的。这样吧,朕马上传旨叫杜爱卿去给老人家看病,让他尽力,务必将老人家的病治好!”
  林婕妤惊喜交加,起身跪倒磕头:“臣妾替母亲拜谢圣上隆恩!”
  宋神宗随即下旨宣召杜文浩。办妥了这件事,林婕妤和德妃都十分的高兴。
  按照宋神宗的意思,是让德妃和林婕妤二女共事一夫,但宋神宗这此是临幸德妃来的,林婕妤自然不会横刀夺爱,抢了德妃的恩泽,而且林婕妤的性格也不会接受三人大被同眠的。所以,宋神宗让太监孙公公传旨连夜宣召杜文浩进宫之后,便借口要回去照料养母,告辞离开了。
  杜文浩跟着孙公公赶到林婕妤的月清宫时,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林婕妤一直在寝宫门口翘首以盼。远远看见几个太监护着两顶轿子过来,便猜到很可能是杜文浩来了,急忙迎了上去。
  轿子停下,撩轿帘,杜文浩提着出诊箱下了轿出来,林婕妤福了一礼:“杜大人,您可来了,太谢谢了!”欣喜之余,连话语都在发颤。
  杜文浩深深一礼:“娘娘无须客气,赶紧带我去见老人家吧,治病要紧。”
  “好的,请跟我来!”
  冯氏本来有自己的寝宫,生病之后为了方便照料,所以林婕妤把她接到了自己的寝宫里。当下带着杜文浩来到冯氏的卧室。
  门口伺候的宫女躬身施礼,杜文浩进到屋里,只见一张大床上,躺着一位干瘦的老妇,白发苍苍,面如死灰,眼窝面颊深陷,但脸颊潮红,脖颈青筋暴露,一双枯瘦的双手放在被子外,如同百年的老松树皮一般。
  床头放着一个木盆,盆里有些清水,显然是为了接呕吐物用的。
  杜文浩俯身轻轻问道:“老人家,您能听到我说话吗?”
  冯氏老眼无神地翻了翻,浑浊的眼睛瞅了他一眼,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杜文浩探手一摸,只觉额头滚烫。宫女拿来凳子,杜文浩坐下,问林婕妤道:“老人家发病是什么时候?最初什么症状?”
  “一个来月了,母亲以前患有胃疾,经常胃脘胀痛。请了太医来诊治,说是老病,很难治,只能慢慢调理。开了药,但吃了之后总不见好。后来院判付鹤付大人推荐大方脉太医吴启明前来诊治,吴太医说是脾胃素虚,下了方煎药服用了,却越发的沉重。”
  “为何不去找我徒弟钱乙?”
  “我去找了,付院判说钱大人只擅长小方脉,而这吴太医最擅长医治这种病,如果他都没办法,别人都没办法。不同意派钱大人来给治。”
  “这付鹤凭什么这么说?太医院数百太医,藏龙卧虎之人多了去了,他又如何知道?太医院他这武断的毛病,我最讨厌!”杜文浩越说越生气,一拍大腿道:“我徒弟钱乙师从于我之前,已经号称神医了,他最擅长的的确是小方脉,但是,他是全科大夫,什么病都能治的,而且辨证很准!”
  正说着,老太太张开嘴,瞪大了眼睛,喉咙里嗬嗬的,旁边的宫女急忙搀扶他起来,俯卧在床边,哇哇干呕,却只吐出一些清水,胃里显然已经没什么东西可以吐了。
  另一个宫女端了一杯温水过来,凑到老太太身边,老太太咕咚咚一口气喝了半碗,喘着粗气翻着白眼又躺了下去。
  杜文浩道:“老人家喜欢喝温水还是凉水?”
  “温水,但是不想吃饭,稀粥都喝不下一点。”
  杜文浩拿过冯氏枯树皮一般的老手,搭三指凝神诊脉,片刻,又换了一只手。诊脉之后,起身轻轻掰开老太太的嘴,察看舌象。然后问了二便、睡眠等。
  问完之后,杜文浩道:“吴启明下的方子在吗?”
  “在!我都抄了备份的。”
  “拿来我瞧瞧。”
  林婕妤急忙吩咐宫女拿来吴启明的药方。杜文浩一张张都看了,轻轻摇头:“庸医害人啊!”
  林婕妤又惊又喜:“杜大人,你的意思是,我娘这病还能治?”
  “当然能治!”杜文浩叹了口气,“前医说是老病,这自然不对,辨证不准,自然用药罔效。那吴启明辨证为脾胃素虚,辨证是对了。老人家舌边白,舌中红降而干,脉略数,加上诸症印脉,的确是脾胃素虚。但是,他这药方却完全不对症!脾胃素虚,如何还能用温燥的药呢?当然,如果用量妥当,倒也没有大碍,可是,他下的剂量如此之大,已经超过了病所需要的药量,这样必然大伤胃阴的!正所谓‘温而勿燥’,就是这个道理!”
  “原来如此!”林婕妤忙道:“杜大夫,该如何用药?快请下方吧。”
  杜文浩点头,走到桌前,提笔写了个方子,递给林婕妤:“老人家胃阴大伤,当务之急是滋养胃阴,我这方乃是益胃汤加味而成,这药要用文火久煎,用煎水代茶,时时给老人家饮用,服药之后,壮热会退。阴液渐复,虚火自消,然后培后天生化之源以善后,最多五剂,便可大好,半月之内,便即痊愈!”
  林婕妤半信半疑:“我母亲这病缠绵已久,这么短便能治愈吗?”
  杜文浩新近纳妾,心情不错,微笑道:“放心,我不比吴启明之类的无用之辈,哼!辨证准了,用方却……”
  话刚说到这里,杜文浩脸上的笑容却消失了,眉头一皱,好像在跟林婕妤说,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道:“辨证既准,为何用方却是南辕北辙?吴启明好歹也是太医院太医,都是万里挑一的医者,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有点不对劲!”
第250章
初露端倪
  林婕妤回到宫里,用杜文浩所教的办法,用棉花蘸了烧刀子酒,轻轻替冯氏擦拭额头、耳后和两腋,用以退烧。
  这时候,德妃的圣瑞宫里,宋神宗正和德妃鱼水之欢。
  此刻,还有一个人同样彻夜难眠,这人便是陈美人。
  天还没有亮,陈美人就已经穿戴整齐到月清宫门口候着了,她不敢叫门,这个规矩她还是懂得的,她不想惹恼了宋神宗,但是她睡不着,她没有想到那个德妃竟然自己霸占着宋神宗不说,还公然找了一个林婕妤和自己作对。想到这里,陈美人仿佛听见自己双手攥拳时骨头的嘎嘣声。
  月清宫里,德妃正伺候着宋神宗起床。
  一个太监门口站着轻声地说道:“皇上,德妃娘娘,陈娘娘来了,说是有急事要见您。在门外候着呢。”
  德妃故意大声道:“那赶紧让她进来呀!”
  太监答应了正要退下,宋神宗摆摆手,在德妃额头上轻轻地嘬了一口,道:“不用了,让她回去吧,朕马上要上朝,没空。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德妃什么都没有说,心想既然是宋神宗不要你进来,那就和我没有关系了,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得意。
  收拾得当,宋神宗低声对德妃道:“朕今晚还来。”
  德妃喜不自胜,正要说什么,宋神宗将自己的食指轻轻地压在德妃的嘴唇上,道:“什么都别说,等朕来了,咱们床榻上慢慢说。”
  德妃喜滋滋点点头。
  送走皇上后,德妃记挂着林婕妤母亲的病,急匆匆乘轿赶到林婕妤的月清宫。
  来到门外,没听到哭泣声,心头一喜,将看门的宫女叫过来问道:“昨晚上太医院的杜大人来给老太太瞧病了吗?”
  宫女跪迎答道:“回禀德妃娘娘的话,杜大人来过了!已经开了方,煎药给老太太服下了。老太太感觉好多了,已经能喝一些稀粥了。”
  德妃很是欣慰,昨日两人费尽心思说服皇上让杜文浩给冯氏看病,这工夫没白费。
  太医院议事厅。
  杜文浩将太医吴启明叫了来,侍从泡了茶退下。
  杜文浩先上下瞧了他好一会,瞧得吴启明直发毛,这才问道:“吴太医,你从医时间不短了吧?”
  吴启明欠身道:“回禀大人,老朽十岁学医,二十岁开始随同恩师问诊,二十五岁出师,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
  “那算得上老大夫了,本官有个问题想讨教一二。还请吴太医不吝赐教啊。”
  吴启明有些惶恐,忙起身躬身施礼:“老朽不敢当。”
  杜文浩招手让他坐下,问道:“听说吴太医擅长治疗脾胃之疾,所以,想请教吴太医,医治‘脾胃素虚’,该当如何下方?”
  吴启明捋着白胡须微微一笑:“杜大人,这脾胃素虚并不难治,也有诸多经方可供酌用,老朽治疗这种病,偏好使用麦门冬汤化裁,具体配伍用金石斛三钱,北沙参三钱,麦冬三钱,制玉竹四钱,生地四钱,茯苓四钱,炒山药六钱,莲肉四钱,清炙草四钱。另用西枫斗一钱。文火煎服。”
  杜文浩淡淡一笑:“吴太医这配伍用方的确很是不错。但不知吴太医是否用这方给人治过?”
  吴启明更是得意,捋着胡须笑道:“那是自然,这药方是当年恩师从《金匮要略》的麦门冬汤剪裁而得,养胃阴,理虚劳,治肺病,主治胃阴亏损而变生诸症,老朽曾用这方治愈多人。颇为灵验!”
  杜文浩微笑拱手道:“多谢吴太医不吝赐教。”
  “好说好说。”能让堂堂太医院院判向自己请教医道,这让吴启明很是得意,同时也有几分感激:“要论引经据典,老朽不敢自夸,但三十多年行医,收集了一些验方,倒挺有效的,如果大人有兴趣,老朽可以说出来,供大人指教。”端起旁边茶几上的茶碗,微笑着瞧着杜文浩。
  “是要请教!”杜文浩笑容一敛,冷冷道:“既然吴太医对脾胃素虚的医治颇有心得,为何在给林婕妤的养母‘始平郡君’冯娘娘医治脾胃素虚时,却没有用你的验方呢?”
  吴启明正端着茶碗,轻轻吹开浮茶正要喝,听了这话,大吃一惊,咣当一声,茶碗跌落在了地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