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583

  “简直胡闹!”杜文浩苦笑摇头:“你这病该用苏子降气汤和逍遥散,我开给你。回去之后,先服降气汤,服完之后,你会感觉呼吸舒畅舒,然后再服逍遥散,你吐血就能停止,连服五剂,便可痊愈。”
  李栓连忙道谢,想起了什么,小心翼翼问道:“对了,先生,我刚才见你进来的时候,脸色不是很好,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事情了?”
  杜文浩自然不能将自己养的小老虎生病的事情告诉他,摇头不答,起身背着手回到了内堂。
  英子正蹲在老虎窝前,摸着小可毛茸茸的虎头伤心。
  杜文浩道:“怎么样?药没效果吗?”
  英子眼睛有些红肿,回头望着她,点点头。
  杜文浩想了想,道:“小可不是最喜欢吃胡萝卜了吗?给它喂支胡萝卜试试。”
  “喂了,它不肯吃。”英子伸手从老虎窝的垫子下面摸出一根胡萝卜,“它不吃,藏在下面了。”
  杜文浩心头一动:“它要真不想吃,应该不会把胡萝卜收藏起来的。既然收藏了,就说明它心里还是想吃的,只是有什么病让它感到不舒服,所以嘴巴没有食欲。心里想嘴上不想,这应该是表证,其病在表!”
  英子破涕为笑:“小老虎也有表证?”
  “那当然,只要是动物,都会外感风寒的,如何不能有表证呢?这样,你把它抱起来,我来仔细检查一下。”
  英子两手抱起小虎崽,嘴里哄着:“小可乖,少爷给你瞧病哈,不要乱动哟。我小可最乖了……”
  杜文浩忍住笑:“英子对小老虎都这么好,将来一定是个贤妻良母!谁要娶了你,谁就幸福了。”
  英子俏脸忽然红了,偷偷瞧了他一眼,羞涩地低声道:“我才不得嫁人呢,我是夫人的贴身丫鬟,要一辈子跟着夫人,夫人去哪我去哪!”
  杜文浩心头一动,只是不明白英子说的这夫人,究竟是指林青黛还是庞雨琴,但不管是谁,英子强调了她是贴身丫鬟,要跟着主人,那意思已经很明白,自然是要当通房大丫环了,不禁想起英子白腻赤裸的脊背和翘起的结实的臀部,感到周身血液开始加快了速度。
  他心里暗骂自己:你个色鬼,有了庞雨琴,又与林青黛有了一年之约,那边还没搞定,又动起小丫鬟的心思来了,当真是吃着碗里还看着锅里,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呢?
  不过,在古代,通房大丫环自然要陪主人睡觉,这是天经地义的,也不会有人笑话,可偏偏这个理由,又不能让他心安理得。只好低头开始给小老虎检查身体。
  英子把小老虎抱在胸前,杜文浩俯身检查。现在已是初夏,英子衣衫有些单薄,先前的动作,让她脖颈处衣襟挣开了一些,露出了一小片雪白的胸脯和一小截乳沟,想不到英子小小年纪,乳沟竟然如此迷人。杜文浩很没出息地咕咚咽了一声口水。
  这一声有点响了,英子已经听到,好奇地抬起头瞟了他一眼,正看见他猪哥的目光从自己乳沟处移开,不禁连脖颈都羞红了。偏过脸去,片刻,却把怀里小可往上抬了抬,这下,把衣衫撑得更开了,里面的淡红色亵衣露出了大半截,撑开之后,半个滚圆的乳房映入了杜文浩的眼帘。
  杜文浩知道自己的猪哥样被英子看见了,不禁大窘,不过,英子随后的动作用意再明显不过,分明是在挑逗他了,这让他嗓子更干,他很想再咽一声口水,可是,人可以丢一次脸,同样的理由再丢脸,太也不成话了。杜文浩忙道:“你这样抱着我不好检查,要不,你还是把它放下吧。——我喝口水!”
  说罢跑去抱着茶杯咚咚喝了两口,等心情平静一些,这才重又回到老虎窝前蹲下。
  可回来一看,杜文浩鼻血都差点流出来,因为英子蹲在虎崽窝边上,衣衫并没有整理,反倒把个滚圆的胸脯撑在双膝上,于是那滚圆的酥乳更多地映入杜文浩眼中,而且比先前更清晰更全面,连粉红色的乳晕都隐隐可见了。
  杜文浩有一种要把英子按倒在地狠狠占有的冲动,他知道,英子绝对不会反抗的,甚至心里还期待着杜文浩这样做。
  杜文浩正犹豫之间,忽听得门口脚步声响,不用看便知道,是庞雨琴来了。杜文浩急忙又起身走过去拿起茶杯咕咚咚喝了几口。再回到虎崽窝边时,英子已经将衣衫整好,若无其事抚摸着小虎崽的头。等到庞雨琴进来,英子神色自若地起身退到一边。这让杜文浩不禁感慨:唉,这方面,女人天生就是一个好演员。
  庞雨琴进来,当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也蹲下身摸了摸虎崽,问:“小可怎么样了?”
  杜文浩忙道:“服了药了,却不见好,想再检查一下。”说罢,蹲下身开始检查小虎崽的身体,并未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庞雨琴问:“英子,你给小可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了吗?”
  英子忙道:“没有啊,就是米饭和胡萝卜,它一点都没吃,只是把胡萝卜藏起来了,少爷说是表证。”
  “表证?”庞雨琴若有所思点点头,开始仔细检查小可的四只脚爪,忽然眼睛一亮,吩咐英子取一把小镊子来。
  镊子送到,庞雨琴轻巧地用镊子夹住小可后爪的一根小刺,轻轻抽了出来,举起来笑道:“小可后脚扎进一根刺,已经完全进去了,它自然不舒服,所以才不愿吃东西。”
  小可腿上刺抽出来了,回过头望着庞雨琴,毛茸茸的小脑袋在她手腕上蹭了蹭,一副很舒坦的样子。随即,扭过头,便把目光盯着窝边那根胡萝卜了。
  英子急忙拿起胡萝卜送到小可嘴边。
  小可张嘴叼住,两只前爪按住了胡萝卜,歪着脑袋吭哧吭哧啃了起来,引来了三人一片笑声。
第207章
碰撞
  当天晚上,潘判局来访,称太医局提举大人终于从宫里回来了,说是宫里病症已经得到控制,所以安排了杜文浩第二天讲课,何提举要亲自旁听。
  这可是给五味堂露脸的好机会,所以第二天一早,庞雨琴和英子给杜文浩收拾打扮一新,派了傻胖帮着牵驴,来到了太医局。
  太医局提举大人亲自旁听,还有谁敢不来呢?这下子,太医局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外舍、内舍和上舍三百人,加上全体教师到齐,满满坐了一礼堂,都想听听杜文浩稀奇的理论。
  杜文浩走上讲台,望着台下黑压压的学员和部分教师,先深深鞠了个躬:“感谢提举大人赏识,给我这个与大家交流医术的机会。首先我要道歉,上次我因为私事中途离开,没能把那堂课讲完,这一次,很感谢能给我安排了这次弥补过错的机会,在上课之初,我要为我上次的中断讲课表示深深地歉意。”说罢,又鞠了一躬。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杜文浩道:“记得上次讲到了风为百病之始,又讲到了产妇的产后中风,我现在提一个问题——产后中风的病因如何?”
  若是上一次讲学,铁定有不少人会举手回答,可这一次是太医局一把手亲自旁听,谁又敢乱发言呢?说得好人家说你在提举大人面前显摆,说得不好,惹人笑话,所以,都闭嘴当闷头葫芦。
  这让杜文浩有些意外,只好自问自答:“人的背为阳,腹为阴,阴阳之脉,交相维持,产后血气不足,风邪中于阳经,使阳脉拘急,以致产后中风,反引腰背,如弓反张,故名产后角弓反张。这是我们现在通行的医学观点,大家以为这种论断是否正确?”
  还是没人回答。
  杜文浩只好自己回答:“以我之见,这是不正确的,上节课我已经提到了一些,产后中风其实不是风,大家可能已经知道,这段时间我们五味堂受开封衙门委托,为衙门培训稳婆,这个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稳婆经过了培训。判局潘大人曾经对我们培训的稳婆接生情况进行过调查,发现经过我们新法接生的,产后中风十成不到一成,远远低于一般的稳婆接生中风情况。判局大人调查应该知道,我们培训的稳婆接生时,窗户是适当开着通气的,并不像其他稳婆,将产房弄得密不透风,如果产后中风真是风邪所致,那我们这种新法接生的产后中风率,应该远远高于别的一般接生法才对。是不是这样,潘大人?”
  潘判局站起来,回身对众人道:“没错,我们调查结果,的确是这样的,经过杜先生他们五味堂培训的稳婆接生,产房的确有部分窗户是开着通风的,产后产妇也开窗透气,并不特别强调避风邪。而他们新法接生的产后中风,的确远低于一般接生。”
  这下,台下学员和教师开始低声议论起来。何提举却不说话,只是微笑着望着杜文浩。
  杜文浩等大家稍稍安静,这才接着续道:“所以说,产后中风其实不是风,而是痉!也就是痉病,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破伤风!是由于手术消毒不严引起感染所致的痉病,包括刚痉和柔痉,所以产妇和产儿才会抽搐,才会胸满口噤,角弓反张,我们搞错了产后中风的病因和病机,才会把产房弄得跟地窖一样密不透风的,不透气,反而会滋生病邪,不仅不能减少或者杜绝产后中风的发生,反倒更增加中风的机会。所以,要治疗产后中风,首先要把错误的观点纠正过来,要知道产后中风其实不是风,而是接生中各种途径感染了邪毒,要防止产后中风,就要严格消毒,正确接生。纠正了这种病的病因的认识,才能大幅减少这种病的发生。”
  何提举终于举手了:“杜先生,这么说来,你的是意思,古人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了?”
  “是的!”杜文浩很肯定地回答,“古人并不都是对的,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在进步,医学水平总体上是不断进步的,因为古人的医学知识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做个遇到神仙的梦就学会了的,那些所谓神授医术都是瞎掰的。他们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成功个案总结经验形成理论,这种理论不可能一出现就绝对正确,必须经过实践检验,不断修正,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医学经典,但也不能盲目崇拜迷信古人,古人也是人,撇开被神话的所谓古代神医不谈,从总体而言,古代医者是比不上咱们大宋朝医者的医术的,古人的很多论述也都是值得商榷和修正的……”
  何提举又道:“杜先生能举个例子吗?”
  “行啊,就拿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来说吧,《本经》是我国最早的医药典籍,是四大医学经典之一,是每个医者都必须反复研读的一本经典。共记载了药材三百六十五种,这些药材至今都是我们治病最常用的药,它的丰功伟绩绝对不容忽视,但是,它也有谬误之处,比如,它把药材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一百二十种,认为列为上品之药,都是无毒或者毒性很弱的,属于可以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但是,这本书列为第一味上品中的上品的药,也就是丹砂,却是有问题的。——《本经》关于丹砂是如何论述的,有哪位同学知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可不怕丢脸,说得好还能挣面子,不少人举手。杜文浩点了一个手举得最高,连半个身子都抬起来了的学生:“这位同学说一下。”
  那学生站起身,抑扬顿挫道:“《本经》云:‘朱砂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鬼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很好,请各位注意,《本经》这里说丹砂长期服用,可以‘通神明不老’,也就是可以服用丹砂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位同学,你认为这论断如何呢?”
  那同学道:“经典所载,自非虚言。”
  杜文浩笑了:“我问你一件事,朱砂除了药用,还可用于什么?”
  “炼丹啊。久服通神明不老嘛,可以用来炼制长生不老丹。”
  “那又有几个人服用这朱砂做的丹丸,长生不老了呢?”
  那同学有些傻眼了:“这个……,到没听说过。应该是炼制不得法吧。”
  “我再问你,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多少岁驾崩的?”
  “这个,史料记载好像是五十岁,崩于第五次巡游。”
  “秦始皇吃的长生不老药应该是非常多的了吧,为何却不能长生不老?”
  “这个……,可能是炼制不得其法,没练成吧。”
  “虽然秦始皇真正死亡的原因一直是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他不是死于谋杀或者意外,就应该是死于他长期服用的以丹砂为主要原料的所谓长生不了药上!因为丹砂不仅不能让人长生不老,反倒会让人短命!丹砂不仅有毒,而且毒性还不弱,是绝对不能长期服用的!长期服用会造成慢性汞积蓄中毒!很多炼丹师用丹砂炼丹想长生不老,结果就是这样中毒死的。所以,《本经》把丹砂列为上品的上品,列为所有药材的第一位,并认为可以长期服用,可以长生不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此言一出,众皆一片哗然。
  一个白胡子老教授终于忍不住,举手问道:“先生这话,可有根据?”
  对于长期服用朱砂导致慢性中毒问题,有医数千年来一直是缺乏认识的,直到清朝,医典《本草备要》等才开始注意到这样的病案,才有所记载,但认识也是含糊不清的。真正发现朱砂的毒性,来自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明确丹砂有毒,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了。所以,杜文浩两手一摊:“我说这话自然有根据,不过根据不是来自于某部经典,因为截至目前,对朱砂的记载都是源于《本经》的错误记载。而我一下子也没办法证明我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朱砂跟砒霜不一样,它不是剧毒,而是长期服用产生的慢性中毒,短时间无法确认。”
  教授晒然一笑:“这就是说,先生所言乃是自己凭空想象的了?是想哗众取宠吧?”这话引来不少学员和教师的哄笑。
  杜文浩冷冷道:“我说的观点,你爱信不信,信就耐心听,不信,就请便!”
  那教授呼地站了起来,怒道:“先生怎么这么说话?老朽只不过是想讨教你这观点的依据罢了。你这样说太没涵养了吧?”
  杜文浩反唇相讥:“你如何知道我说的不对?既然你不知道,你又凭什么说我的观点是凭空想象,说我是哗众取宠?你这样无根据地凭空指责别人,难道就有涵养了吗?”
  “你……!”
第208章
稳步前行
  潘判局起身道:“行了!王教授,今天是听杜先生讲课,可以切磋商量,但提问说话都要注意用语,不要出口伤人。杜先生的很多观点的确另辟蹊径,比如产后中风,我们先前都以为是谬论,现在事实不就证明是对的吗?谁又敢说杜先生说的丹砂有毒,不能长期服用的观点将来不会被证明是对的呢?”
  王教授还待争辩,何提举已经发话了:“潘大人所言极是,请杜先生继续讲课吧。”
  那王教授这才悻悻坐回了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