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83

  “你注意到了吗?他先前说药材炮制的时候说的话?”
  “注意到了,很有意思,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你对药材了解不多,所以听不出名堂来,他说的炮制药材的方法,琢磨一下,很多是很有道理的。”
  “是啊?”
  “嗯!”林青黛停了停,这才低声道:“据我看来,他的本事恐怕不只于此!”
第17章
乍现春光
  英子惊讶问道:“啊?他还有什么本事啊?”
  林青黛沉吟片刻,低声道:“他说了好几味药材,都是我们从未听过的。”
  “是吗?这药材的事情,英子可就不太懂了。”
  “药材你不懂,花你总懂吧?他提到了月季花,还记得吗?”
  “月季花?”英子想了想,高兴地说道:“我想起来了,他是说过,好像说月季花也能入药。”
  “对!他说用月季花炖公鸡,可以治疗月事之痛。月季花入药,你以前听说过吗?”
  英子想了想:“没听说过。”
  “是啊,我也没听说过月季花还能入药。”
  “兴许是他们铃医的土方吧,没什么的。”
  “不太像,”林青黛低声道:“因为他说这一味药的时候,是随口说出的,似乎这药在药方里常用,可是,我可没见过哪个郎中大夫用月季花入药的啊。”
  听到这里,杜文浩心头一凛,猛然想起,月季花入药,最早记载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朝还没有认识到月季花的药性作用,难怪引起了林青黛的注意。这女掌柜目光炯瑞,洞察秋毫啊。
  “这人行走四方,或许从其他地方得到的偏方也未可知。”
  “嗯,另外,他还说到了一味药。叫……,叫什么玉米须,说能治妇人乳结红肿,乳汁不通。这玉米是什么,你知道吗?”
  “不知道,可能是什么药材的别名吧。”
  “不对!他说的原话是‘庄稼地里的玉米也能入药,比如玉米须……’,我记得很清楚,按照他这话,这玉米就应该不单单是药材,还是一种庄稼,你听说过有什么庄稼叫玉米的吗?”
  杜文浩听到这里,也想起来了,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宋朝的时候还没有玉米呢。难怪她们听不懂了。看来,以后自己说话得留神,别满嘴跑火车,说出一些现代的东西来,让人当做怪物就麻烦了。
  又听英子道:“或许也是他们对某种庄稼的别称吧,他故弄玄虚说些别称,这才显他本事呗。”
  林青黛声音更低了,一字一句道:“他不是故弄玄虚显本事,而是很可能真的有本事!”
  “是吗?”
  “嗯!你没听上午雪霏儿回来说,庞县尉的二奶奶病入膏肓,钱神医和府城的名医们都束手无策,说二奶奶已经熬不过今天,让他们赶紧准备后事了,杜大夫接手治疗,开了剂量很大的方剂灌下了。钱神医他们说了,庞县尉二奶奶熬不过今天,可现在呢,都已经三更了,客栈那边还没传来哭声,说明人还没事啊!能挺到明天,就说明病人还有救,只要已经延了一天的性命,这不是他本事是什么?这样的能人不早点留下,等着别人抢走啊?”
  “他不是还没治好嘛,延了一天又能说明什么?谁知道能不能治好。等他真的有本事治好,咱们再聘请他不更稳妥吗?”
  “你这傻妮子,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这个道理你都不懂?等到他救活了庞县尉的二奶奶的时候,那还不得名声大振?那时候你巴巴地求人家,送多少银子人家也不一定稀罕了。就要趁现在他落魄的时候,咱们对他好,礼敬于他,诚心聘请他做师傅留在咱们店里,他才感激,将来真的成了名,咱们再重金聘请他留下,他也不会推辞的了。”
  “哦,我明白了。不过,万一他真成名了,济世堂之流出高价聘他去坐堂,咱们可没办法和济世堂的财力比,那时候难保他不会见钱眼开走人啊。”
  “不会的,昨晚给那孩子看病的事情就能看得出来,他心眼好,是个有良心的人。”
  “那夫人为何不索性聘请他做坐堂大夫?”
  “不着急,他只要答应留在堂里,以后的事情就好说了。”
  “哦,我明白了,夫人这步棋走的真妙,就算他治病不怎么样,至少他炮制药材还是真懂的,所以聘他做炮制师傅,再怎么也不会错。如果他真有本事治病,还可以聘他做坐堂大夫,这叫进可攻,退可守,对吧?嘻嘻”
  “什么跟什么啊?你以为行军打仗呢?我是真的看好他,得了,时候不早了,睡吧!”
  听到这里,杜文浩忙躺回了床上,仿佛晚了会被人抓住偷听似的。听了她们主仆这番话,杜文浩为自己被重视感到有几分得意,又为这林掌柜的精明感到几分佩服。
  想了片刻,继续读医书,可刚才的事情老是在心头转悠,一时半会静不下心来读书,加之夜也深了,索性合了医书,摘下帽子,脱了长袍,吹灭灯笼睡觉。
  躺在床上,一时半会却没有睡意,觉得这帷帐笼着很闷,现在已经是深秋了,天已经很凉,晚上都有霜了,早已经没有了蚊子,没必要挂这帷帐了,反正睡不着,他索性起床,将床上的帷帐卸了下来,放在书桌前的太师椅里,准备明天再让英子收了。
  没有了帷帐,感觉清醒多了,躺在床上,深深吸了口气,很舒服。
  忽然,他发现黑洞洞的墙壁上有一丝光线透了过来,那光线只有牙签大的一个小点,他有些奇怪,如果是墙壁木板的裂缝,应当是一条线,怎么会是一个小点呢。
  他一骨碌爬起来,凑上去摸了一下,发现有个突出的小疙瘩,揉了揉,感觉是活动的,揪住了,轻轻一拔,竟然拔下一个筷子头大小的小木塞来,一束光线射了进来。
  原来是个偷窥孔!
  他想也没想,好奇地将眼睛凑上去一看,顿时感到口干舌燥,热血上涌。
  原来,透过这小孔看过去,那边竟然是丫鬟英子的卧室!
  听林青黛说,这店子是她从别人手里盘过来的,这空洞的木塞又是从书房这边塞进去的,所以肯定是这药铺以前的主人在书房留下的探春孔。
  这孔洞那边是个花架子,孔洞的位置在花架下面,十分隐蔽,正对面正好是英子的床榻,此刻,英子正站在床边脱衣裙,上身只剩一件猩红色贴身亵衣,身材有些消瘦单薄,但肌肤雪白如凝脂一般,两条手臂如藕节似的,正解裤带往下褪裤子,半个圆鼓鼓的雪白翘臀随着裤子褪下而显露出来。
  杜文浩情不自禁轻呼一声,屋里的英子似乎听到动静,急忙将裤子提了起,扭头望了过来。
  杜文浩忙一侧身,躲在了旁边,一颗心碰碰乱跳起来,竖着耳朵听隔壁的动静。不过这空洞在花架子下面,不走近了弯腰仔细查看,是看不出来的,更别说距离这么远了。果然,并没有听到英子过来的脚步声,又过了一小会,那束光线嗖的一下灭了,想必是隔壁的英子吹灭了灯,上床睡觉了。
  杜文浩这才轻舒了一口气,仿佛做贼躲过了主人的视线似的,忙将手里的小木塞塞了回去,按好,这才躺回床上睡觉。
  睡了一会,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帷帐取了,后面的孔洞只怕会暴露,如果林青黛主仆发现了这孔洞,以为是自己掏的,那才冤枉呢,还是把帷帐挂回去的好。
  他又爬起来,把帷帐重新挂了回去,这才心安,躺回床上,闭着眼睛睡觉。他感到很累,尽管这一天很多奇遇,很是让人兴奋,但还是很快沉沉地睡去了。
第18章
乱点鸳鸯谱
  第二天天刚亮,杜文浩的房门就响起了敲门声。
  “谁啊?”杜文浩嘟哝着问了一句。
  “是我,英子,杜大夫,您起床了吗?”
  “还没呢。”
  “你赶紧起来吧,庞县尉差人过来说,县尉二奶奶挺过昨晚了,请您赶紧过去再给瞧瞧病呢。”
  杜文浩一骨碌爬了起来,既然熬过了昨天晚上,希望就大大增加了,匆匆忙忙穿好衣服,拉门出来,见英子正站在门口,身材婀娜,脑海中立刻想起昨晚上无意中偷看到的英子半裸的身子,不由感到脸上发烫,有些结巴地问道:“二奶奶……,二奶奶没死?”
  英子当然不知道自己昨晚春光外泄,被别人一饱眼福了,所以也没察觉杜文浩脸色不对,兴奋地叫道:“是啊!霏儿正在大堂等你呢。我先给你打洗脸水!”
  “等一会再洗!”杜文浩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穿过院子来到前堂。
  天刚亮,铺面大门还没开,只开了个小门。雪霏儿正在大堂里欣喜而焦急地转着圈圈,林青黛坐在杜文浩看病的条案桌前,正不紧不慢品着一杯香茶:“别着急,既然二奶奶都挺过昨晚了,也就不急在这一时三刻。先喝杯茶暖暖身子,这天啦,一天比一天冷了,眼看着就要入冬了,早上喝杯热茶,一天都暖和。”
  雪霏儿道:“我哪有那闲心喝茶哟,二奶奶是挺过来了,可也没醒过来!跟死人一样躺着一动不动,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叫人心里悬吊吊的!”
  “嗨!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连神医钱不收都断言挺不过昨晚的病人,杜大夫能让她挺过来,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慢慢来,会好的!”
  “但愿啊……,咦,他来了!”雪霏儿听到脚步身,转身一瞧,看见杜文浩匆匆从后堂进来,忙欣喜地迎了上去,正要说话,杜文浩却已经穿过她身边,急匆匆出门往客栈去了,雪霏儿赶紧转身跟了出去。
  两人来到客栈上房,杜文浩推门进去,庞县尉看见杜文浩,脸上露出了笑容,忙迎上来拱手道:“杜大夫,你的药果真有效,玉儿已经挺过昨晚了,只是一直昏迷不醒,您看……”
  杜文浩一摆手,走到床边,俯身端详病人的脸色,然后坐下,拿起她纤细的手腕放平,搭三指凝神号脉。片刻,这才问道:“昨晚二奶奶有什么反应吗?”
  庞县尉道:“没有,一直沉睡不醒到天亮。”
  “哦!”杜文浩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转,然后走到桌边,提笔想写药方,发现砚台干涸了,转头想找水研墨,雪霏儿忙道:“我来!”抢步上前,从床边木桶里舀了小半瓢井水,小心地倒了一点在砚台里,磨了起来。片刻便磨好了。
  杜文浩提笔沾了沾墨,凝神思索,在一张浅黄色的药方上歪歪扭扭写了一付药方,递给雪霏儿:“我调整了几位药,赶紧送去煎熬吧,另外,红参汤继续炖服。”
  “好的!”雪霏儿接过药方,小碎步出门下楼走了。
  庞母问:“杜大夫,我玉儿病情如何?有救吗?”
  杜文浩坐在床边,又瞧了瞧依旧昏迷不醒的玉儿憔悴的模样,低声道:“现在还很难说,二奶奶的病,有七道凶险!”
  “七个铜钱?”庞母脸不悦道,“杜大夫,你治好玉儿,老身自然会重重酬谢你的,又何必在乎七个八个铜钱呢?”
  刘氏在一旁大声道:“娘,杜大夫是说玉儿的病有凶险!而且凶险共有七处!”
  “媳妇?杜大夫想要个媳妇?敢情你还没成家的啊?那没问题啊!咱家丫鬟女侍看上谁了,说一声,给了他做媳妇就是!”
  “娘!人家杜大夫是名医,怎么看得上咱家丫鬟啊!”
  庞母的耳背是时轻时重,这句话倒听清了,连连点头:“这话对,我想想咱家几个闺女里谁合适啊?”庞母掰着手指头数,“大闺女已经出嫁了,二闺女已经定亲了,四闺女呢还小,三闺女怎么样?十六岁,早该说婆家了,就赖在我身边不肯答应,如今遇到杜大夫,这是天赐良缘。再不能推,今天我就做主了。杜大夫,你只要治好我玉儿的病,我把三闺女雨琴许给你做媳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