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583

  韦小姐吸着鼻子道:“不……,不用想!我死也不会答应剖腹的!”
  “随你!”杜文浩没好气收了金针,“我给你用汤药,若是明天还没好转的迹象,建议立即动手术,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你们自己好好考虑吧!”
  说了这句话,杜文浩也不管那被吓得魂飞魄散的贵妇如何抱着女儿两人相拥而哭,提着出诊箱出了门。
  庞雨琴想安慰她们两句,又不知道怎么说,只好跟着夫君来到了前堂。
  这时,店伙计吴聪和傻胖正在收拾药铺,见他们来了,忙哈腰打招呼。
  杜文浩点点头,在桌子上坐下,思索如何用方。
  庞雨琴见桌上砚台墨已经干了,便倒了一点清水,伸两指拈住松烟墨,一手捋着衣袖,悬腕研墨,问道:“夫君,她这病该如何用方呢?还是用大柴胡汤加减吗?”
  杜文浩点点头:“今日她发热和腹痛比前日更甚,这次方中要增加板蓝根、黄柏、蒲公英和银华,清热和营。她这肚子痛……,增加延胡索、广木香。如果这方子还没效果,我就束手无策了,必须中转手术治疗。”
  庞雨琴点头道:“实在不行只能这样,其实,好生给她说,她会理解的,美和性命想比,还是性命重要。”
  杜文浩一愣:“美?什么美?”
  “肚子美啊!韦小姐就是担心剖腹之后,肚子上一条伤疤很难看,所以死活不肯剖腹疗伤。”
  “晕!”杜文浩忍不住冒了一句现代词,“你咋知道的?”
  “昨天她痛得打滚的时候,我发现她身体柔韧性很好,能弯曲成普通人做不到的姿势,肯定从小就练舞蹈。昨晚上我陪她和她娘说话,问了之后,果然是这样,据说太皇太后对她非常赏识,经常让她进宫献舞。有意将她收为六皇子妃呢。”
  “原来如此。她是怕肚子上多了一条伤疤,皇子妃就当不成了。”
  杜文浩对宋朝历史不太熟,尤其是宫闱里的事情。当今皇帝宋神宗一共生了十四个儿子,但从长子到五子全部夭折,七子、八子和十子也都夭折了,这六皇子是幸存皇子中的长者,但当时宋神宗最喜欢的却是九皇子,也就是钱不收治好的那位。六年后,宋神宗病危,本来要让这九皇子继位的,可惜九皇子有眼疾,按规矩不能继位,于是便宜了六皇子当了皇上,也就是后来的宋哲宗。
  韦小姐一心要当六皇子妃,还是很有远见的,因为六皇子是幸存皇子中年级最大的,最有希望能继承皇位,如果成功,她将来就是皇后,所以,这韦小姐才拼死也不肯剖腹疗伤。
  杜文浩写好药方,交柜上拣药。
第172章
骂街的老太婆
  五味堂药铺刚开门,昨日那讼棍外号“皮厚”的汉子便一瘸一拐地来了,一进门就喜滋滋拱手道:“神医!杜神医!真不愧是擅长华佗神技的神医啊!你昨日给我开的药当真有效,呵呵,打了我二十大板,我睡了一觉,今天便能下床了,这要是以往,不得躺个十天八天的别指望起来。”
  杜文浩也笑道:“既然有效,不去给我宣传,跑来作甚?”
  “买药啊!我想过了,你这可是一条赚钱的好路子,我与其帮人家打官司赚那屁股开花的血汗钱,不如帮你推销这药材,又赚钱又省事,我认识好些个讼棍,还有经常惹官司的人,给他们推销去,一准赚钱,还可以运到邻近州县去。所以,我今天来找你,是和你谈合作做生意的事情的。我想从你这批发那两种药,价格你优惠点,如何?”
  杜文浩道:“行啊,不过我这忙着呢,这样吧,我也就图个名气,批发价就按昨日付药费的价格打七折,你推销的时候帮我扬扬名就行。我瓷瓶上也有药铺的字号。”
  皮厚大喜:“好!就这么定了。我一准给你扬名光做宣传去。”
  皮厚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一批货,包了一大包背着,一瘸一拐乐呵呵走了。
  杜文浩正要做堂问诊,门口来了一顶轿子,侯师爷摇着大折扇从轿子上下来,乐呵呵走了进来,拱手道:“杜大夫!”
  杜文浩忙起身拱手:“侯师爷啊,好久没见了,你也来了京城?”
  “是,庄知县调任开封府少尹,借着聘我为幕僚,我抽空回了趟老家,所以来晚了。”
  杜文浩对这位精瘦的师爷还是很有好感的,连声恭喜。
  寒暄几句之后,侯师爷道:“前日先生与我家大老爷商议的培训稳婆的事情,已经办妥了,老爷让我来说一声,明日起授课,上午下午两个半天。因为人数比较多,而每一期的人数又不能太多了,影响效果,所以商议之后决定每期二十人,十天一期,培训完为止。你看如何?”
  “先这样吧。不行再临时调整。”
  说定之后,侯师爷乘轿走了。
  听说第二天就要上课,庞雨琴和雪霏儿很有些紧张,杜文浩告诉她们,去了不用跟她们将理论,也不用正儿八经坐在教室里上课,先安排几天的模拟教学,然后直接实习。不需要告诉这些稳婆为什么要这么办,只需要告诉她们该怎么办。作为一项衙门事务要求,这些稳婆便会照做的。
  杜文浩让庞雨琴和雪霏儿两人好好琢磨该开展模拟教学和实习教学,商量好之后,晚上杜文浩再听取她们的汇报,然后指导她们进行调整。
  安排好之后,杜文浩终于腾出空闲开始坐堂看病。
  轮到一个中年人上来时,杜文浩觉得有些眼熟:“你来看过病的吧?”
  中年人笑道:“是啊大夫,昨天我来过,我半边脸不听使唤了,你给开了药,吃了两付便好了,你的药可真灵!”
  杜文浩道:“难怪我看着面熟,昨天你的半边脸都瘫了,现在又都好了,看着不太像昨天的样子嘛。呵呵,今天来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杜大夫,我们街坊有个老太太,姓沈,都叫她沈大娘。她也是半边脸面瘫,都已经好些年了,怎么治都治不好,听说我的面瘫吃了两服药就好了,让我带着来找您给看看。”说吧,中年人转身对坐在后面长条椅子上的一个老太太招招手。
  这沈大娘大概六七十岁了,身材高大,但是背部有些佝偻。嘴里不停说着什么。走近了之后,终于听清楚她说的话了:“一个个都说是神医,什么狗屁神医!吹牛神医罢了,汤药也吃了,针灸也扎了,搞得我手心脱皮,痒得要命,这些个神医都不得好死,头上长角身上长刺,舌头长疮,烂到肚子里烂死这帮王八蛋……”
  杜文浩心头苦笑,这沈大娘看样子不是好惹的,说不定还有点精神问题。这种人病治好了什么都好说,病要是治不好,就等着挨骂吧。
  沈大娘在桌子边坐下,杜文浩决定推掉这病患,陪着笑道:“大娘,面瘫可不是一个容易治的病,有的人好得快,比如这位大哥,昨天服药,今天就好了,有的人却怎么治都治不好,您老这病不就是这样吗,治了这么些年了还没治好,所以,我恐怕也没辙。”
  “这没事,我知道,没有哪个大夫是包治百病的,就算是神医也有治不好的病。”
  “对啊,大娘,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我只是个年轻大夫,连神医都算不上,所以,你这病恐怕我治不好的。”
  沈大娘半边脸肌肉萎缩,另半边脸露出了一丝凄凉的微笑:“杜大夫,我听说了你医术很厉害,会剖腹疗伤呢!据说这是华佗神医才会的医术,世间只有你会,如果你不肯帮我治,我这孤老婆子只有带着这半边鬼脸去地下见我老头子和孩子们了……”
  杜文浩听了她这话,奇道:“大娘,你没有别的亲人了吗?”
  沈大娘神情黯然,抽噎着道:“没有了!好多年前就病死了。一个传一个,都死光了,就剩我这孤老婆子一个人在世上丢人显眼!呜呜呜”
  杜文浩顿时明白了,但凡身边没有亲人的孤寡老人,性格有两种倾向,要么孤僻自封,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这种老人由于什么事都闷在心里,所以特别容易生病,而且一生就是重病,也由于缺乏与人交往,容易耽误病情而出危险。另一种,就是沈大娘这种,喜欢自言自语,把心里话都通过自己跟自己说话讲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宣泄,可以把心理的压力都释放出来,反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不管是谁,生病了经过很多医生多年的医治都没能治好,心情肯定很焦虑,而且心里很定有气,一般人要骂街也背着人骂,自己在心里悄悄的骂,可是喜欢自言自语的孤寡老人,就常常会骂出来,而且让别人听到,这样就能释放心理的压力和不满了。
  明白这一点之后,杜文浩对这沈大娘心里很是同情,宽慰道:“大娘你别着急,我只是说我有可能治不好你的病,没说不帮你治。说实话吧,刚才我听你骂其他大夫,我心里直打鼓,生怕到时候治不好,你连待我一起骂,呵呵,这是我一点私心,所以想跟你事先说清楚。我可以帮你治,也一定尽心帮你治,但如果我真治不好,嘿嘿,你可别骂我。”
  沈大娘的半边脸笑了:“行!我不骂!唉,我就这张嘴臭,我老头子活着的时候,天天说我嘴巴像挂了个粪桶,我气得很,就跟他吵,吵完了还照样说。唉!现在想让他骂我几句粪桶都不能了,呜呜呜……”
  杜文浩心想,尽管这沈大娘答应了到时候治不好不骂街,可真要治不好,她骂街了自己也拿她没办法。骂就骂吧,总不能因为怕挨骂就推脱不治病啊。
  等她情绪稍稍稳定了,杜文浩道:“大娘,你说说你发病的经过,好吗?”
  “嗯,大概有四五年了,那年正月间,初几我忘了,反正还没到正月十五,我去走亲戚,多喝了几杯黄酒,吃了凉菜,回来路上肚子不舒服,我就下牛车在路边草丛里方便。完了之后上车,我便感觉脖子有些不舒服,摸啊揉啊的也不见好,回到家里我也没太在意,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我就发现不对劲,一边脸木木的一点感觉都没有,我着急了,用热水敷冷水浇都不行,使劲揉搓也不行。便去药铺看大夫。大夫给我针灸,开了汤药回来煎服。折腾了好几天,不仅没什么动静,反倒更厉害了,一张脸跟死人似的,吃饭半边嚼不了,不由自主就流口水,滴滴答答没办法。气得我啊……”
  杜文浩道:“你都到哪里看了大夫了?大夫怎么开方下药的?”
  “这四五年来,看的大夫数都数不清了,看得什么药我可不知道,我又不懂医,我要是懂医术,还用得着这些个庸医吗?用得着被他们折磨来折磨去,一点效果都没有吗?这帮混蛋,就会蒙事骗钱,骗我老太婆,一个个都不得好死!死了尸骨都得喂狗……”
  杜文浩急忙拦住她:“大娘,你说了不骂街的,怎么又骂上了?”
  “对不住,我一想到这些就生气,行,我不骂,您赶紧给我瞧病吧,都说你医术如神呢。”
  杜文浩道:“那好,我先看看你的病。”凑上去仔细观察,发现他口眼向右斜,脸上有发泡瘢痕,患处肌肉明显萎缩,估计是前医用攻逐峻猛之法伤了正气,经络中有淤血,虚中夹瘀。问道:“你有什么感觉不好的地方?”
  “头有点痛,嘴巴干。睡眠不太好。”
  “两便呢?”
  “小便还行,大便干。”
  杜文浩望了舌象,切脉,发现她脉涩,舌无厚苔。沉吟片刻之后,说道:“这样吧,我先给你针灸一下,看看效果,若行,说明我思路还对,就接着治,要是不行,只怕也不太对症。”
  “行行!一定行的!”
第173章
分病就医
  杜文浩取来小三棱针,在沈大娘患侧刺穴,待出血两三滴之后,又在好的那一侧也取穴一处刺穴。又拿了冰片、细辛研末让她闻鼻,直到打喷嚏为止。
  施治完毕,沈大娘竟然感到患处萎缩的肌肉隐隐有刺痛感。好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兴奋得沈大娘摸着脸一个劲叫:“痛!哎哟妈呀,既然感觉到痛了!你还真是神医哟,他们说我还不信,早知道我早来找你看病了。他们那帮饭桶神医治了这么多年,一点反应都没有,你怎么随便扎两针便有感觉了呢?”
  杜文浩道:“面瘫初发者多为实证,但是,病久则多为血虚生风,前医之所以针灸无效,与取穴、手法有关。必须要根据你的病症下方。——既然对症,我就试试给你用药,先吃几剂看看效果。”
  杜文浩提笔写了方子交妇人拣药。
  接下来的几个病人,都是跑肚拉稀、牙疼、口舌生疮之类的毛病,人家拿了自己的牌号,就是要求自己给诊病,杜文浩也不好拒绝,尽管后面排队等候的病人很不耐烦地低声嘟哝说这种小病自己都能找药吃,还来看神医,真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杜文浩还是很耐心地看完了这几个病人,认真地下了处方。
  等他忙完这几个病情轻微的病人,一直站在后面的阎妙手和憨头低声说道:“师祖,有件事我们想跟你商量商量。”
  杜文浩道:“说罢。”
  “这个……,”阎妙手看了看药铺里坐得满满的病患,低声道:“师祖,能否借一步到厢房说话?”
  “行啊?你们俩想搞什么幺蛾子?”杜文浩笑着进了厢房,在太师椅上坐下。
  阎妙手和憨头一人一边站着,相互看了一眼,阎妙手躬身道:“师祖,是这样的。咱们五味堂名气一日旺过一日,来找您瞧病的病人也一天多过一天,我们算了算,您这一天从早忙到晚,少说也要看六七十个病人。”
  杜文浩点点头,京城可不比县城。自从他自曝身份,一张处方卖了十万两银子,冯氏等剖腹疗伤病患四处宣扬之后,加之太医院太医丞的师父这个身份,让杜文浩名气大振,来找他看病的络绎不绝。人数有大幅增加的趋势。他每天坐堂看病,都是从早上天刚亮,一直忙到夜半三更。中午吃饭的时间都有病人在外面等着。
  阎妙手道:“师父,我们两这段时间看了看来找您诊病的病人,一大半都是普通的小病,这些小毛病本来我们师兄弟两完全可以胜任,甚至祖师娘她们也行,可这些病人也非得找你看不可,倒不是我们没病人看着急,您给的份子钱一文不少,我们还乐得清闲,只是看师祖您太忙了,一天忙到晚,半夜都还有急症来找您的,这样长期以往,您身子骨可非累倒了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