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1090

  这边来求见韩厥的贵族并不少。
  大多是有正经事,比如汇报军务之类。
  少不了有那么一些是来走人情交际。
  他们看到吕武跟韩起聊得起劲,不认识吕武的人就会问,早知道吕武的人则是内心各种酸了。
  吕武将一句话说到一半,听到了里面的召唤声,对韩起笑了笑,自己撩开帐帘走进去。
  从强烈的阳光环境下进入帐篷内,哪怕里面有点油灯,视觉上还是会有些昏暗。
  “之前去了罃子处?”韩厥埋首在案几上,头也没抬,说道:“可是知了?”
  吕武老实巴交地应道:“智伯提及秦人恨我,必邀战为秦大夫史颗复仇。”
  正在整理文牍的程滑停下手里的动作,转头看向了吕武,又扫了一眼韩厥那边,才重新做自己的事情。
  韩厥还是没抬头,先“唔”了一声,才问道:“如何?”
  吕武信心十足地说:“禀‘大大’,武不惧。”
  春秋时期没有岳丈、丈人、岳父、泰山等等的称呼。
  这个“大大”的称呼,可以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也能用来称呼亲近的长辈。
  韩厥抬头看向吕武,没有刻意地摆出什么表情,声线平稳地说:“孟浪!”
  吕武立刻露出讪笑,说道:“小婿知错了。”
  这个年代已经有女婿这个称呼。
  出处是秦穆公的一则典故,关键词“女儿”“东床”“吹箫”,也就是“乘龙快婿”的相关。
  讲真话,吕武是真的有自信。
  而信心并不全部来自于武艺。
  他的武艺其实也就一般般,耐不住有一件青铜剑无法破防的甲胄,还有一柄能轻易砍断对方青铜剑的利器。
  交战时底气无比重要,他有着甲胄的防御力和武器的全方位优势,太怂是真的很说不过去。
  当然了,有信心不代表没眼色,他真觉得打不过对方,才不会硬顶着上去送死。
  “君上已闻你名。”韩厥内心里对吕武表现得自信,其实是感到满意的。他的性格注定不会将满意表现出来,说道:“介时,只可取胜。”
  新任国君知道自己的名声?
  吕武对这个有些喜忧参半。
  后面没闲聊什么,韩厥正事讲完就对吕武挥了挥手,示意吕武可以走了。
  出来帐外,空气就是比满是油脂焦臭味的帐帘内新鲜。
  吕武看到自己一出来,好多双眼睛盯着自己看,对认识的笑了笑表达善意,不认识也是笑脸相对。
  “武?”韩起压低了声音,也递出了一张弓,说道:“此物予你。”
  之前他可没拿着弓。
  吕武将弓接了过来,看不出是什么质材,感觉弓身有些偏大,拿着也能感觉到份量。
  韩起咧了咧嘴,说道:“上佳六石弓,莫要辱没了。”
  弓的话,一般是一石到三石。
  春秋时期,一石大约是现代的五十斤,臂力能拉开一百五十斤的弓,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六石就是三百斤,说明韩起知道吕武的力气很大。
  吕武却知道现在有一个猛人,那人叫养由基。
  相传,养由基能拉二十石(一千现代斤)的弓,还能做到百步穿杨(约一百五十米)。
  话说,这还是人吗?
  吕武的力气还在增涨中,只是对自己的随缘箭法一点信心也没有,却不能对韩起的好意视而不见,慎重地表示一定能用上。
  至于用了,再射不中?
  没必要说了吧!
第94章
还是要未雨绸缪的
  套用一句老话“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从吕武抵达“交刚”做一应准备的时候,很快过去了一个月。
  天上照射下来的阳光,温度越来越高,旷野上的景色也出现了一丝丝的改变。
  在这一天,吕武跟所有人一样,得到了拔营向前的命令。
  他们有自己的猜测。
  一天前,新军离开“交刚”这座城池,朝着西边的方向进行开拔。
  今天,下军也得到了开拔的命令。
  是不是表明秦人已经到来?
  事实上,嬴姓、赵氏、名荣的秦君,他在三天前已经率军渡过大河,来到了大河的东岸。
  秦军将营盘设立在了“交刚”西面的五十里外,也就是距离大河约二十里左右,一个叫“楼”的边上。
  他们的到来第一时间被晋军斥候窥探到,消息先传给了军团主将,再由军团主将禀告给国君。
  晋国这名刚上位不久的国君,他很傲娇地当作不知道秦君已经到了,非得秦君派人过来致意,才满意地下达了拔营向西的命令。
  这里国君无法指挥军队的“潜规则”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新军没得到国君的命令,早早地离开“交刚”往西而去。
  抢先开拔是新军佐郤至的主意,他还强制压下了新军将赵旃的反对。
  赵旃也就是反对一下下,见郤至态度坚决就放弃了坚持。
  这里固然是郤氏强大的原因,更多的是赵旃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处境。
  现在赵旃就想着保住自己的权利,面对郤氏的跋扈,与损失权威相比,更不想跟郤氏交恶。
  国君面对新军没得到自己的命令,或者说跑远了才假惺惺来请示,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只能是屈辱地认了。
  高层的事情,韩厥是老丈人又不是下属,才不会什么都告诉吕武。
  韩起等一些小辈倒是会说,但他们忙到没私人时间,见不到吕武这位小伙伴。
  只是旅帅的吕武当然不会知道都发生了什么。
  晋军的拔营有自己的节奏。
  士兵们不慌不忙地收拾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再找上级进行报到,列好队列等待出发的命令。
  营盘的迁徙则是由辅兵来负责。他们一样显得不紧不缓,先将帐篷收起来装车,再拔除掉那些栏栅,收拾好拒马等物,再去找负责服务的士兵接收行囊。
  一声令下。
  战车的御手驱使拉车的马踏蹄而行,排成队列的士兵跟在战车后面迈步。
  一“卒”又一个“卒”地成为一个纵队,由战车在前面打头,后面跟随着符合数量的步兵,像一条长龙那般向西行进。
  吕武站在战车上张望旷野,没发现有斥候游弋的身影。
  他当然不会怀疑一军主将的军事能力,只是多少会纳闷韩厥怎么那么相信秦人的操守,不怕没派出斥候遭遇突袭。
  作为军团主将的韩厥其实不是相信秦人的操守,他是对晋国有足够的信心。
  一旦秦君带兵来会盟,却是搞出了偷袭这种事情,晋国上下必然暴怒。
  到时候就算秦军干掉了包括国君在内的下军所有人,也只是让晋国进入到与秦国不死不休的局面,没打到一方灭国,战事不可能停止。
  晋国虽然从霸主国的宝座掉下来,却没任何一国敢于小觑晋国。
  所以,韩厥的自信并不是盲目,是坚信秦国不敢自取灭亡。
  习惯了钢铁丛林的城市,来到举目四望都是原始风景的地方,感受方面会很舒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