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0/1090

  “楚军已过汝水,蔡使来求,言及楚军肆虐蔡境。”士匄怎么看都没当回事。
  作为南方霸主的楚国远比晋国更会玩,手段方面甚至可以说花样百出。
  蔡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被迫当楚国的小弟。最为搞笑,或者说对蔡国十足不幸的是,他们明明已经认了楚国当老大,还要时不时遭到楚国贵族越境玩“打草谷”的游戏,可谓是打又打不过,认怂依然遭欺负,忍不了又不得不继续忍下去。
  吕武当做没听到,讲起了其它的事情,说道:“上军入沈,规劝沈人北迁,成效过慢矣。”
  晋国的上军早早去了沈国,事情根本不像吕武说的那样,也就不是好言相劝沈人搬家,采取动用武力能掳掠多少就算多少的方式。
  只是吧,吕武怎么都是晋国的元戎,讲话的对象是晋国的中军佐,多少还是得要点脸。
  他们南下之前就已经将沈国安排得妥妥当当,卿位家族占大头,今次南下的中等贵族分得一些汤汤水水,以后楚国吞并沈国也只能得到一个跟空架子差不多的国家。
  晋军对沈国干的事情要是曝露出去,他们都已经事先想好了理由:俺们要跟楚人大干特干,避免伤及无辜,也是要给沈人好日子过,帮他们搬家而已。
  士匄其实挺喜欢跟在吕武后面办事,主要是吕武能将一件很不要脸的事情用堂而皇之的方式进行修饰,明明就是很黑暗的事情,办事手段以及事后给人的交代看不出有什么毛病。
  “今次楚军并无‘左右广’,诸强出兵亦寡。”吕武已经不那么在乎士匄怎么看自己,顿了顿才继续说道:“我需竭尽全力歼灭楚军,逼迫其再举弭兵之盟。”
  士匄认同地点头。
  像晋国和楚国这种国家,想要从外部进行灭国的难度很大。
  最为现实的是,晋国和楚国并不疆域比邻,谁成功灭亡了谁,面积超大的飞地谁都管不了,以其尝试之后废了庞大的精力和物力,不如扶持代言人上台。而这个代言人势必会在后面摆脱控制,继续接着刚下去。
  那么让固有领导班子认怂服输,哪怕和平保持不了太久,敌国的固有领导班子存在下去,看不出对胜利方更有利吗?
  毕竟,胜利方能战胜一次,就能打赢第二次,输方换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才是属于未知风险。
  说白了就是,反派一直输而不死,纯粹是主角刻意的一种养猪行为。
  士匄不知道在想什么,怔怔出神了有一小会,突兀开口说道:“君上尚有十余载方可加冠。十余载之多,匆匆岁月,事亦多变也。”
  唔?
  啥意思呀???
  吕武安静等着士匄自己揭开谜底。
  “你我两家封邑之多,于国而言远超赵宣子(赵盾)之时。赵氏其殇固有起因,实则过盛是也。”士匄低叹了一声,又是给沉默了一小会,用着莫测的表情说道:“何人再行景公之举?”
  谁不知道赵氏的赵同和赵括虽然嚣张跋扈又无脑,遭了晋景公的算计,才有了赵氏的覆灭呢?
  吕武不太确定士匄是有了足够的忧患意识要联合自己先搞君主和公族,还是已经有了瓜分晋国的想法,问道:“你欲如何?”
  士匄定定地看着吕武,表情有那么点莫测,说道:“当是你欲如何。”
  小老弟,你才是元戎,还有一大帮的马仔,轮得到俺来拿主意?
  看年纪和身体健康状况吧?俺琢磨着是别巴望那张元戎宝座,一直作为二把手又着实是不甘心,知道有多难受吗!?
  吕武自己喜欢当谜语人,却是极为讨厌有人不将话讲清楚。
  “范氏欲谋郑,我可使之。范氏以何报我?”吕武问道。
  来啊,互相伤害呀!
  士匄脸色先是一僵,随后很快又变得自然,笑呵呵说道:“拾你牙慧。”
  阴氏能那么搞秦国,范氏不能搞郑国?
  不独范氏要效仿阴氏,没看到荀氏、魏氏和赵氏都在盘算着有样学样啊!
  吕武也开始笑,笑了一会,说道:“羊舌氏不可除。”
  士匄一时间有点迷糊,不妨碍假装一切都看透,带着蜜汁微笑不置可否。
  “解氏辞去卿位,朔往秦国任执政。解氏此后不再食晋国俸禄。”吕武就看士匄还能不能继续笑。
  一下子,士匄真的笑不出来了。
  开玩笑的吧?秦国已经是阴氏的傀儡国,解氏是脑子坏了,还是被阴氏全面控制,怎么好好晋国的“卿”不当,跑去阴氏的傀儡国当执政,并且还要举家融入秦国?
  那可是带着城邑和人口从此换个国籍,真真不是什么小事!
  吕武说道:“阴氏、范氏携手,勿论诸事,齐肩并进,如何?”
  士匄的脸色已经完全僵住了。
  这是结盟,还是结铁盟、结死盟!
  什么样的大事能让吕武搞这么大?
  另外,阴氏和范氏一旦联合起来,还有其余家族的什么事?更不用说哪怕解氏不再作为晋国的家族,不是还有一个荀氏(中行氏)吗?
  那么也就等于晋国最为强大的三个家族站到了一起,想搞什么搞不成???
  士匄原以为自己想要学阴氏弄一个傀儡国的事情已经足够大,猜测吕武要搞的事情比控制一个傀儡国还牛逼,一时间猜不透,源于想不明白,不免陷入心乱如麻的状态。
第705章
阴氏
范氏
荀氏
  用一句话来说,士匄感觉到了害怕,然后产生了极致的兴奋。
  很明显的事情,吕武要搞大事啊!
  虽然士匄暂时想不到吕武到底要干什么,心神震撼之后回忆起了吕武干过的某些事情,好像是能够找到一丝丝的蛛丝马迹了。
  只是吧,士匄一再思考下来,又一次次推翻自己的猜测,越想脑子越乱,到最后变成了一脑子的浆糊。
  “究竟欲做何事?”士匄要承认自己有点怕了。
  阴氏很强,不是范氏那种数代人累积起来的强大,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崛起并壮大。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还算短?跟那些用几代人来累积,花了一百年以上时间的家族比较,二十年的确变得不长了。
  给吕武二十年的时间就发展一个人口超过百万,封邑数量占晋国约有十分之二的家族,再给一个二十年又会是怎么样呢?
  事实上,晋国的众贵族知道阴氏很强,到底多强则是用封邑的数量来定论,见识到家族军队的实力,没有计算控制面积以及人口、资源和各种储备,概念方面很是模糊。
  这个也跟当前时代的知识层面和固有观念有关。人们能够学到的知识很有限,固有观念中用城邑的数量和产粮区多寡来衡量一个家族的实力,其余就真的没有相关的概念了。
  所以在所有人看来范氏是晋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家族。不为别的,单纯就是范氏城邑的数量最多,掌握着晋国约十之三四的产粮区。像是人口因为统计难度大,谁家有多少财帛外人全靠猜,人们才不乐意去多死脑细胞进行推断再计算,最终进行定量。
  而实际上,阴氏目前的人口已经晋国最多,又或者可以说是“东方世界”所有家族里面最多的那个,包含奴隶在内数量已经超过两百万。
  在产粮区方面,吕武一直以来都没有放松过关于耕田的开垦,先建立起“阴”地的产粮区,后来近一步开拓“吕”地,每得到一块新的封地都会进行耕田开垦,源于产粮地分得太散,并且名下没有单独一块封地的产粮环境以及出产量比范氏的多,没有造成什么轰动,大家伙自然而然也就忽视了。
  另外一点,阴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收购粮食,近一步给各个家族一种阴氏缺粮的印象。
  他们哪里知道阴氏哪怕能做到自给自足也没有放弃对粮食的收购,仅是在霍太山内部就储存了超过两百五十万石的各类粮食,其余封地的储备粮从十万石到三十万石不等。
  阴氏每一块封地至少有十万石的粮食储备,意味着一旦有需要的时刻,能够拿出来给予军队使用。
  十万石的粮食足够一万大军吃上一年左右,纯粹就是用来应急,一年之内当地的军队没有动弹,大概率不是成功突围就是被灭的状态,即便是局部僵持,没有得到救援也等于被放弃了。
  吕武还在每年大肆收获各种粮食,采取消耗旧粮储备新粮的策略,以至于各个家族就是一个阴氏很缺粮的情况。
  现在人们对缺粮的家族只有一种定义,便是不会持家。
  那么贵族就搞成了一种对阴氏自相矛盾的看法,一方面认定吕武很牛逼,另一方面又觉得吕武好像不怎么会操持家业。
  他们没有想到吕武出于什么考虑才一直收购粮食,也不会去进行深思制作出了水车等各种农耕便利工具的阴氏怎么会产粮极少,只会以自己的认知去进行定义。在这一点上评估错误,全局上对的地方也就更少了。
  实际上,不遇到天灾人祸的话,阴氏出产的粮食早就能够自产自足,甚至能够有剩余来进行储备。
  必须要说的一点就是,目前出了阴氏之外,其余家族几乎没有大量储备粮食的习惯,他们会卖掉粮食再进购自己缺的物资。
  阴氏的家主是吕武,其余时代的人不太好说,生长在种花家的人,谁在创建基业的时候不是奔着“全能”在撸袖子干?
  种花家的策略就是,别人有的我未必要是最好,但一定也要有!
  所以,到了某种艰难的时刻,阴氏哪怕是遭到了所有家族的排斥,内部的产业种类足够支撑之下,玩内产内用真的是一点问题都不会有。
  当然了,以吕武的角度和要求,阴氏现在还达不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一直在慢慢的积累以及补全缺失。
  吕武没有回答士匄的提问,两人无言地对视了良久,气氛变得莫名紧张起来。
  “也罢!”士匄最先认怂,低叹了一声,说道:“我不如你,可学之于你。阴氏不与范氏为敌,便是范氏挚友,盟之可也。”
  吕武伸出手。
  士匄也伸出了手。
  两人来了一个击掌定誓,完成了阴氏与范氏的结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0/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