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9/1090

  选择鲁国和曹国来运输战利品也有讲究,他们现在跟卫国和齐国不对付,晋国则是在打压卫国和齐国。
  所以,使用鲁国和曹国来跑腿不但能让两国完成身为小弟的义务,还能让他们保持实力;再来就是明示在曹国、鲁国和卫国的斗争中,晋国比较偏爱曹国和鲁国了。
  老大不好当的。做什么事情都要将影响考虑进去,再去权衡怎么做更划算,名声也要得到增益。
  无疑问的是卫国和齐国近期的名声都不好,晋国偏袒鲁国和曹国也就更让列国没话说。
  “楚军前‘劲’已抵达‘湫’,可见蒍氏、斗氏、薳氏旌旗,另有罗氏、权氏、丹氏、阴氏。”中行吴说的后面四个楚国家族,属于实力弱于几大强力氏族却又值得注意的那批。
  楚国有阴氏?这完全就是废话了。
  多次提起现在有很多的地名重复,一个家族要是分出小宗,一般会以地名来成为“氏”,也就是有了那个地名的前缀,不但楚国有阴氏,鲁国、卫国、宋国也有一个前缀为“阴”的家族,他们跟吕武这边除了前缀一样之外,没有其余什么关系。
  并且现在看前缀只能看出封地在哪,想从前缀猜出这个家族是哪个家族的小宗,还是一个新兴的家族,其实挺难的呀。
  所以,贵族们的家庭教育课之中,必须会有一个教导人际关系的科目,用来让本家族的成员知道哪个谁是哪个家族的人,他在那个家族又是什么份量,等等。
  楚国的前锋部队来了三四万人,他们打出的旌旗之中以薳氏为主,那么薳氏就是楚国前锋军的“锋锐”,也被称为“前劲之主”了。
  吕武说道:“楚军既来,上军将、上军佐便会使而去,与其对垒。”
  听说过“以逸待劳”吗?后面还有一句叫“乘其不备”。
  这个“乘其不备”其实不完全指趁着对方准备不足,还包括攻击一支疲惫之师能占到大便宜。
  中行吴站起来应:“诺!”
  赵武当然也站起来应命,只是心里觉得有些不够霸气。
  晋军要是真的信心十足,何不展露出风度,给远来的楚军稍作休息的时间,再开始堂堂正正一战呢?
  赵武那种想法可以有两种解读方式,第一种就是真的充满信心,根本不害怕无法战胜对手;另一种这就是脑子坏了,要搞蠢猪式的任仁义。
  现在的网络上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个大国就该有属于大国的气度,偶尔吃亏什么的不用太在意,要大度一些原谅那些占便宜的国家,并且无视掉一些小丑搞的魑魅魍魉手段。
  品品,不用过多详细的去品,有没有闻到那一股属于“腐儒”的腐臭味?
  如果不是有“腐儒”的腐臭味,要么是智商真的有问题,再不然就是传说中的五毛了吧?
  以当前的年代,赵武那种想法很贵族,在广义上真没什么毛病。
  直白点来说,要趁着抵达的楚军疲惫状态去邀战,发布那种命令的吕武显得有些给贵族丢人了。
  中行吴没想太多,接受命令再出战,努力去打赢才是本质工作。
  晋国的上军点兵聚将,准备妥当就出发了。
  来自各个列国的高层,他们等晋国的上军完全离开才听说楚军的前锋到了。
  一个人就有一种想法,可能相似,也可能完全相反。
  列国的高层对吕武的做法当然分为两面,一种想法跟赵武一样,另一种则是只想打赢。
  “我大肆劫掠楚境,再言品德,岂非自欺欺人?”这是明白人讲的话。
  他们的的确确是肆虐了楚国,还扮演什么清白无暇的好人啊!不嫌恶心自己,也脏了别人的眼吗?
  解朔在事后刻意找到吕武,问道:“元戎,何至于斯?”
  怎么了?
  是没有信心正面跟楚军展开公平公正的较量吗?
  该怎么说呢?
  吕武深知楚人现在正怒火中烧,鉴于有那么多的楚人受害,也能进入到哀兵状态。
  相反,以晋国为首的联军在楚国境内肆虐那么久,抢得盆满钵溢是没错,军纪哪有可能没有受到影响。
  一方是带着复仇的心态过来,另一方明显放松了警惕,真的打起来胜负其实难料。
  再则是,吕武有意改变游戏规则了。
  在当前的交战规则之下,受到保护的其实是弱国。
  毕竟,强国不能没有理由去攻打小国。这种规则对小国、弱国不是一种保护,又是什么?
  从这一次开始破坏规则,给予“东方世界”一种更残酷的新玩法,会给阴氏“化家为国”创造良好的条件。
  说白了,“东方世界”的格局越是稳定,阴氏“化家为国”操作起来的难度更大,并且有条件让列国团结起来,组成联军来围攻破坏“政治生态”的阴氏。
  吕武现在的角色是中原霸主晋国的元戎,手中有足够的权力,再加上列国臣服于晋国,等于是一种“手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状态,肯定是要懂得利用时效优势的嘛!
  解氏知不知道阴氏要搞什么?他们其实只是有所猜测,没有得到来自阴氏的任何透露。
  换作解朔知道吕武的全盘打算,未必敢跟吕武一块玩耍。
  这个不是胆量怎么样的原因,算是一种对“君权”根深蒂固的畏惧,某种程度上也能解释为很怕遭到举世的围攻。
  解朔带着困惑而来,又带着更大的困惑离去。
  晋国的上军南下后的第六天,得胜的消息传了过来,待在“鄀”的联军心情颇为复杂。
  中行吴率军前去,到了地头就派人向楚军邀战。
  楚国统兵的薳罢跟同僚商量,集体意志让他们不顾己方将士疲惫,带着复仇的熊熊烈火跟晋国上军展开了摆阵对垒的交战。
  结果是,营地都还没有立起来的楚军败了,得以逃脱的残兵败将带着更大的怒火跟楚君熊招亲率的“中劲”会合,却是停在了樠木山附近,不愿意再前进一步。
  中行吴带着得胜之师与俘虏、缴获回到“鄀”的隔天,楚国那边的使者来了。
  来的是薳启强,没有提到不久前爆发的那一场战役,得到接见连行礼都不做,开口就是谩骂晋国怎么能不讲道德,趁着楚国对吴国大肆用兵来搞入侵。
  好像、似乎、可能……所有的不确定用词都给用上,晋国这一次确实蛮不地道的?
  “阴子本可磊落留名青史,为何行此小人之事?”薳启强不理解,十万分的不理解。
  楚国和晋国虽然为了夺取霸权打了几十年,双方却是从来没有彻底撕破脸,再好的机会都给对方留下一丝余地。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上一次晋国和楚国在“许①”会盟,是楚国做了什么让吕武觉得受到冒犯的事情了吗???
  吕武需要给个正面的回应,一脸难过地说道:“楚君待我以诡,误我之名。欲使我君臣猜忌,国中不得安宁。今,我为正名,率军前来,所为之事,以正我心。”
  呃!!!
  楚国邀请吕武这个元戎,没提到晋君姬彪半句,要说没有用心不良,谁谁谁都不相信。
  那是一种很现实的常态,国家与国家之间讲究君臣有别,有些刻板保守国家的国君甚至都不会直接跟人臣说话,用的是第三方来当复读机。
  一些国君更加会玩,他们愿意跟人臣直接交流,却是讲话轻声细语,音量不比蚊子的翁咛声更大,口音方面更是怎么奇怪怎么来,再给冠上一个什么音之类的美称,比如鹤音。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刻意装逼呗。
  薳启强带着强烈的责难心理而来,质问吕武的过错,反而被吕武的话嗑得一时半会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本人其实很认可吕武的那句话,楚国先用阴暗手段将吕武给搞了,好像没把吕武给怎么着,先出手了还能不允许别人反击,没这种道理的。
  主要是薳启强脸皮不够厚,再来也是吕武足够无耻,以至于场面一时间僵住了。
  “原来是我误会了元戎啊!”晋国这边的‘卿’,之前觉得吕武太阴暗的人,一致产生了真正的误会。
  有幸能在现场的列国高层,他们则是恍然大悟,原来上一次楚国的用心那么险恶。
  没得说,史官们赶紧记录,可不能让吕武在史书上留下污名。
  薳启强脑子有点乱,说道:“我王诚待阴子,绝非心有不轨,阴子误会矣。”
  蛤!?
  那么也就是实锤了呗。
  比如说,南方霸主的国君承认吕武牛逼,还是非常牛逼的那种,心悦诚服之下玩了一手实力追星?
  来自列国的众人,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念头,认为至少在这一代,楚国会被晋国各种辗轧。
  吕武扫了一眼正在兴奋记载的史官,心想:“想用美名绑架我?不能够呀!”
第690章
我已经天下无敌啦,哈哈哈
  楚军来了,他们在“樠木山”边上休整了五天,慢悠悠地来到以晋国为首联军驻扎的区域,相距大约十里停了下来。
  “敌军已至,冬季将临,为免列国受困,我决意当即与楚交战。”吕武看向了随军巫师。
  不是什么“困”,是冬季要来了,旷野环境再经受雨、雪,日子会很不好过。
  现在这么个年头,出征这种大事当然会带上“巫”,级别方面还挺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