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1090

  搞乜嘢啊!?
  难道是晋人的记忆出错,事情经过是卫国向鲁国宣战的?
  卫军和鲁军只是摆开阵势,暂时没有进入到开战阶段。卫军在西,鲁军在东,双方的阵型厚度差了一半。
  归国的晋军出现在卫人和鲁人的视野,刹那间鲁军爆发出了欢呼,卫军的阵型则是出现了混乱。
  如果说吕武之前只是猜测,听到鲁军爆发出欢呼,确认鲁国君臣就是以为晋国会当鲁国的后盾,并且还对内进行了宣传。
  卫人感到恐慌比较正常。
  毕竟,晋国可是从卫国割去了三分之一的城邑,现阶段晋国跟卫国的矛盾不小,卫国拒不承认那些城邑从此以后属于晋国。
  这样一来,卫人对晋军的出现往坏的方向想,一点毛病都没有。
  卫君卫衎又惊又慌,凄然地喊道:“晋人占我城邑,夺我臣民,今伙同鲁攻我?着实欺人太甚!”
  咸桃惶恐地问道:“君上,是否退兵?”
  叔孙宣伯小声逼逼,说道:“晋人来矣。”
  卫君卫衎很是歇斯底里地喊道:“不!寡人绝不退缩!”
  打呗。
  大不了就是输,再赔礼割地啥的。
  关于齐君吕环死了的消息已经传到卫国,死法有很多的版本,归纳起来的核心是齐国在齐君吕环治理下成那样,齐国公族和贵族不满齐君吕环的软弱无能,支持公子光玩了弑君杀父。
  卫国被晋国整得也有点惨,但是没有齐国惨。
  卫君卫衎不是一般人,是个精神病来着,明知道不可力敌,玩的就是正面硬刚,才不乐意死的窝囊。
  “进攻!进攻!进攻!”卫君卫衎一点都不搭理正在逼近的晋军,决定先跟鲁军拼了。
  恐慌状态的卫军接到进攻的命令,贵族一咬牙带着自家的部队上了。
  卫国现在的“成份”比较“纯”。
  这个还是卫国之前经过了自我净化,不忠于卫君卫衎的贵族跟着孙林父投奔了晋国,留下来的不是没出路就是要跟卫国同生死共存亡的贵族。
  战鼓声被敲响。
  季孙宿看到卫军得知晋军来了,竟然还敢发起进攻,错愕道:“卫君有脑疾,不可治也!”
  玛德。
  不愧是精神病啊!
  明知道一定输,还敢不留任何余地,来了全军一个全军突击?
  不应该派人商量投降输一半的事宜吗?
  鲁国要的又不多,只是想拿回属于自己的城邑而已。
  当然,鲁国君臣认定自己一定赢,卫军一定会输,前提是晋军站在他们这一边加入交战。
  活在自己构建美梦中的鲁人一点都不带怂的,带着极大的信心和热情发起反冲锋了。
  两军很快就撞到了一块,战车蛮横地冲撞,步兵躲避或是赶紧想法子应对战车,随后进入到排起战列线对着干的画面。
  认定自己会赢的鲁军表现得很勇敢,他们一边跟卫军玩命,一边会忍不住频频窥探晋军还距离多远。
  卫军在卫君卫衎的带动下,有一个算一个对这一场交战没了获胜的信心,玩的就是自暴自弃外加歇斯底里的发泄,以至于能够看到不少卫军边哭边打,给鲁军一种自己在和神经病较量的感觉。
  “鲁军竟能战?”中行吴很是纳闷地说了一句。
  吕武的战车跟中行吴的战车并行,两人一路上没少交流,谈的却不是什么国家大事。
  听到那一句话,吕武莞尔了一下下,大声说道:“全军止步!”
  难得鲁人表现得那么能打,怎么能不好好欣赏呢?
  其实,鲁国有段时间的确挺能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全身上下只剩一张嘴活着。
  带着饱满热情的鲁军那么是一对二,还是死死地扛住了卫军的攻势,并且还有点要反推上去的意思?
  “夫战,勇气也。”中行吴说道。
  是哦。
  鲁人以为晋军随时会加入交战,自以为有晋军撑腰变得浑身是胆。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鲁国跟卫国从理论上属于同一级别,卫国还遭到了晋国的极大削弱,搞得鲁国觉得自己比卫国强一丢丢,真不带怕的。
  吕武不再看交战现场,用讶异的目光看向中行吴,心想:“这是有了什么领悟吗?”
  那一句“夫战,勇气也”是一个叫曹刿的鲁国人说的。背景是鲁国和齐国出现很大的纠纷,在“长勺之战”爆发前鲁国进行内部讨论,曹刿站出来阐述鲁国必胜的观点,史称“曹刿论战”。
  所以,吕武以为中行吴领悟了兵法什么的,实际上中行吴是在讲一段历史,两人的脑电波不在同一频率。
  一直以来都是晋人拼命,其余的小弟在旁边看着。
  晋人很少有机会能观赏他国交战,停下脚步的中军和下军原地坐下休息,对鲁军和卫军的表现开始进行交流。
  一个人说话听着很笑声,太多人说话,哪怕每一个人的声音都不大,一阵“嗡嗡嗡”的声音依然不可避免的出现。
  吕武扫视了一下大军,看到没有人乱走乱动,想了想也就不制止士兵说话了。
  鲁军勇敢应战,打着打着一再打着,看到晋军停在原地不动弹,一开始以为晋军只是稍作休息和调整就会继续推进,等啊等的,等得花都要谢了,晋军还是没有动一下。
  鲁君午问道:“阴子当时如何讲?”
  季孙宿很笃定地说:“阴子当日所言,一月为归期。”
  是那句话没有错啊。
  吕武说的就是晋军什么时候会转道回国。
  季孙宿经过一阵脑补,变成:你们勇敢的上,一个月后俺阴武一定去帮你们。
  之前,鲁君午也是那么理解,看到己方大军有点支撑不住,晋军却是没有任何要加入交战的迹象,心里已经急了。
  “阴子可言助力于我?”鲁君午要的是真切的消息,不是暗示什么的。
  季孙宿诧异道:“阴子怎会如此?”
  晋国那边负责鲁国邦交的是魏氏。按照晋国的规则,不能越过直接负责人去干涉邦交的。
  所以,能给一个暗示已经是极限了。
  鲁君午虽然是国君,他还是个鲁人,思维方面跟季孙宿是同步的。
  鲁君午有点呐呐地说道:“我已有败相……”
  是的。
  鲁军看着要扛不住了。
  季孙宿注视着依然没动弹的晋军,纳闷地想道:“不应该啊?阴武怎么会看不出我军支撑不了多久,怎么还不加入交战?”
  明明吕武没给任何的暗示,偏偏让季孙宿进行了脑补。
  所以说,脑补很可怕,几乎每一个脑补能力过剩的人,一般会被自己带进沟里,再坑了一大群人。
  吕武毛病了才会帮鲁国。
  晋国就是太过于忍让鲁国,才会搞得鲁国越来越肆无忌惮,并且让鲁国君臣出现一种“爸爸爱我是应该滴”的观念。
  溺爱会出现逆子,鲁国对晋国的所作所为无疑已经有了很多逆子才有的本质。
  吕武也不是要帮鲁国治病。
  晋国需要的是一个东面没有强国的环境,阴氏想“化家为国”需要在国内寻找盟友。
  范氏“觉醒”了想去南方玩。
  吕武可不乐意某个家族有样学样要独霸东边,东边一再出现乱象,他这个元戎就有一再插手的机会,能够进行控局为前提,不就能防着国内哪一个家族下手吗?
  在晋军没有加入交战的迹象下,发现这一点的鲁军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他们也玩起了自暴自弃的游戏,却不是歇斯底里地跟卫军拼了,能退的赶紧退,退不下去就对卫军投降了。
  鲁君午和季孙宿先是一阵面面相觑,随后又开始了复盘。
  不是别的。
  鲁君午就想知道吕武到底有没有做出承诺。
  季孙宿一次又一次回答,说的是吕武进行了暗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