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1/1090

  楚军撤走之后,有晋军进去被留下的营地,果然再次发现大量楚军遗弃的大批粮秣与伤患、病号。
  话说,楚军在撤退时为什么不把粮秣烧了?
  应该说,不独楚军不会干烧粮秣的事情,诸侯国有一个算一个都不会这么做。
  说不太清楚是为了什么,反正没有一个国家那么干,宁愿知道会资敌都会将粮秣留下。
  晋军会大肆屠杀被遗弃的楚军伤患和病号吗?并不会。
  如果说晋军会尽心尽力救治,自然也属于不可能,但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晋军会进行尝试救治被遗弃的楚军伤患和病号,能不能活下来则看他们运气怎么样了。
  那并不是晋军做什么刻意的事情,医术就摆在那里。
  撤军时不烧粮秣,会尝试救治敌军遗弃的伤患和病号,怎么看都属于正道的光啊!
  然而,现如今的世人早就习以为常,没有觉得值得吹嘘,更不会满世界叫嚷自己是多么的人道,多么的自由皿煮。
  两面人这种事少干,恶心自己不提,还会祸害子孙后代。
  毕竟,假话说多了,子孙后代会当真,再把自己折腾得欲仙欲死。
  晋军从楚军丢弃的营寨补了一批粮秣,又从卫国那边获得大批补给,等来了宋国的使节团,随后是曹国的援军最先开过来,再来就是鲁、邾、滕、莒、薛、杞、小邾、莱、鄅、介、纪、谭了。
  其中的莱、鄅、纪、谭属于刚刚复国,有些只有一国之君和小猫两三只,属于就是来凑人头壮声势,表现存在感的。
  莱国刚被齐国灭掉不久,他们在晋国的帮助下复国。
  纪国则是在周庄王七年(公元前690年)被齐国灭掉,有一支公室成为齐国的附庸残存下来。
  晋国将齐国揍得太狠,又拉出纪国公族的后代,玩了一手“存亡绝续”的操作,时隔一百二十七年之后,纪国再一次站起来啦!
  谭国是在纪国被齐国灭掉的第七年覆灭。原因当时的齐国公子小白出亡曾经过谭国,谭国国君不以礼接待。后来小白回国即位(就是齐桓公),谭国亦未有派人祝贺。结果谭国在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被齐国所灭,谭国国君流亡到同盟国莒国,并有后代存续。
  谭国能够再次复国当然也是晋国搞的操作。
  所以是,齐国不但在晋国的操作下被鲁国占去了大量城池,之前吞并的莱国、纪国、谭国也相续复国,真要让这些国家成功复国,齐国一下就倒退到比周庄王七年之前的更小控制区。
  如果今年晋国没有爆发与楚国的大战,晋国的精力其实要放在“瓜分”齐国上面。
  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明年晋国的重心被迫放在郑国、宋国和楚国身上,不好说齐国那边会不会出现什么幺蛾子。
  又或者说,齐国绝对不会屈服于晋国的安排,进行反抗是必然的事情。
  莱国、纪国、谭国这三个国家急切赶到“朝歌”参加集体活动,不是他们有多么担心晋国怎么了,怕的是失去晋国的撑腰连贵族都没得当。
  那么多的小弟过来,能顶事的也就宋国一个,其余很是令人一言难尽的!
  吕武发现曹君和曹军战意昂然,对士匄说道:“我或可灭睢水、南山之戎嘉奖曹国。”
  曹国对晋国忠心耿耿,以往分配战利品时有更多的倾斜,只是曹国真的太小太弱了。
  士匄有些懵,说道:“他国之政,我如何持之?”
  这是纳闷有好处为什么不自己吃掉,凭什么便宜了外人。
  吕武说道:“大河北岸之土归我,燕(南燕)无需再存。”
  士匄一下子感到满意了。
  几年是范氏还是智氏想要吞掉南燕来着?
  反正不管是谁,当前阶段范氏在靠近南燕的区域是绝对的老大,灭掉南燕少不了范氏的那一份。
  吕武说道:“我欲得大河北岸之土,嘉奖曹国可免诸侯侧目,又可使曹国壮大助力于我。”
  再加上干了那些“存亡续绝”的事情,晋国哪怕是操作了卫国,国际风评再差还能差到哪去?
  只是,包括吕武在内的晋国君臣也不知道是刻意还是无意的遗忘了一件事情,周王室的周天子尽管是招牌,通知一下总是应该的吧?
  晋国在吕武的操作下已经要截留各个诸侯国对周王室的进贡,处置齐国、卫国等国和一再“复活”那些古国一样没招呼周天子一声。
  在削弱周天子权柄方面,只能说晋国君臣很有默契了。
第604章
小宋,锅你来背。
  当代的周天子是一个挺有趣的人。
  当然,觉得有趣的是周天子本人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曾经的秦国和齐国都认为当代周天子是个好天子,只要钱给得到位,周天子就会努力促成某件事情,办砸了也绝对不会乱甩锅。
  对于吕武来说,现如今那位周天子也是一名好天子,提到钱阴氏真的过剩,钱使用起来才叫钱,不使用堆放在那里就是碍事。
  阴氏已经“喂”了当今周天子好些年,不敢说周天子会对阴氏有求必应,周天子则一定视阴氏为大大的忠臣。
  晋国截留各个诸侯国对周王室进贡的事还在谋划当中,也就是除了几个诸侯国在实施执行,其余的诸侯国还是继续对周王室进贡。
  注意,诸侯国是对周王室进贡,不是单独对周天子进贡,等于说拿到手的东西不是全归于周天子,周王室一帮公卿也有份的。
  什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对当今这位周天子无效,秉承的是能独吞为什么要分享的那一套。
  所以了,阴氏在操作秦国的过程中没少给周天子塞钱,对一帮周王室公卿也没忘记,整个周王室立刻不管秦国的命运会怎么样,他们只要钱。
  也许,某天会进入到周天子对吕武说“得加钱”的名片场,再承认阴氏代秦成为事实?
  晋国截留各个诸侯国对周王室的进贡,纯粹就是特么被逼的!
  周王室自己不行了,曾经的郑国、齐国、秦国都喊着尊王成为霸主国,他们称霸的时间又长又短,先后又衰弱了下去。
  当霸主是要付出代价的!光是没完没了的出兵就是极大的负担,家底不够还能折腾几年?
  晋国在收拾一些诸侯国时能“转亏为盈”,他们成功是收拾到中原列国成为自己的小弟,后面跟楚国交战就是属于一再亏本了。
  家底再厚也有亏没了的那一天,晋国是为了帮周王室保住“九鼎”,周王室自己不去跟楚国进行战争,承担起保卫诸夏文明重任的晋国寻求场外经济支援,过分了吗?
  所以,为了达到世界和平的目的,晋国向势力范围内的国家收税,谁有意见!?
  有意见,就打!
  没意见,每年等着被收割一波。
  现在,晋国要对卫国收割一波大的。然而卫国那位国君还窝在宫城,每天吃了、看歌舞、睡觉,生活得无比规律。
  为什么缺了玩女人那一项?只因为卫君卫衎年纪不小啦。
  这一天,吕武接见了宋国右师华元,见面后立刻问道:“楚军南下必再经宋,宋当如何?”
  楚国原本在攻打宋国,攻破了几座城池又去合围宋国都城“商丘”。
  在那之前,郑国先出兵入侵宋国,听说也打下了宋国一些城池,取得了不俗的收获。
  吕武那句话可以说是在向华元发问,晋国又救了宋国一次,宋国要怎么报答晋国?
  这种事情发生在当代没什么,有些事情需要说清楚讲通透。
  换作是在内王外圣的朝代,自持逼格没脸说,稍微想想都会自己脸红,国家却是得到一个血亏的下场。
  华元很感激地说道:“谢伯国援我。如伯国有所需,我必尽力而为。”
  态度很好,也仅是态度很好而已。
  宋国的两个“军”很早之前就已经抵达大河南岸,一直以来没有渡河参战的迹象。
  想保存实力,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正常在于等哪天宋国遭到入侵,晋国也想保存实力不去救援,宋国该怎么说?
  吕武说道:“宋与楚比邻,此为宋之苦也。”
  楚军已经被晋军击败,宋军不趁着楚军败退时上去占便宜,给敌人保留实力这种事情,后面还不是宋国要遭罪吗?
  不过,考虑到宋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遵从周礼,没搞那种趁人之危,好像是能够理解的。
  吕武还想到了另外一层,宋国防御楚国的入侵是必须干的事情,将楚国完全惹怒的事估计不敢干。
  这样一来,是不是能懂得宋军为什么不趁这个好机会,殴打士气低迷的楚军了?
  为敌是一回事,成为死敌是另一回事,跟被楚国专门逮着揍还是另一回事。
  所以,不要看宋国秉承周礼在做事就觉得迂腐。
  要知道有多少诸侯国早早完蛋,宋国到战国七雄前中期还活得好好的,并且一度活得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滋润,说明宋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1/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