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4/1090

  所以说,楚国一旦想展现“文明风度”的话,那可真就是十足的谦谦君子。
  什么,鼓乐声能传多远这个问题?听不到,还能没看见“交响乐团”摆出来嘛!
  楚军要上场的事被晋人用眼睛看到,不是耳朵听到了什么。
  很现实的一件事情,交战爆发后的吵杂声太大,离得近了还能听到战鼓声和鸣金声,远了一样会被各种吵杂声掩盖。
  发现对面楚军要上阵的中行吴扭头看向中军的位置。
  楚军不以军团为作战单位,他们是一种“封君制”,也就是被点名的封君带着自家士兵上阵。
  这种情况之下,楚军每一次上阵的士兵数量都不固定,战斗力到底怎么样也要看封君是个什么成份。
  楚人自己都分不清每一位封君的实力,其他诸侯国的就更难办到了。
  不过吧,大体上还是能够有个印象,比如楚国某些封君早就证明了自己。
  中行吴辨认了一下,看到了“芈”和“昭”的旌旗,心想:“公族对上楚国芈、昭绝对打不过的啊。”
  楚国的公族比晋国公族有用得多了,双方都是公族却不是一个级别的。
  正在战场上的很多公族封主也发现楚军上场,辨认出有“芈”和“昭”的旌旗,一下子就觉得不好了,致使某些局部停止向前推进。
  楚国比较能打的家族离不开芈、屈、景、昭,他们现在是楚君争霸的得力助手,以后嘛……就呵呵了。
  晋君姬周当然也发现了战局的新发展,转头很紧张地看着吕武的侧脸。
  新编下军单独对阵郑国两个“军”属于“棋逢对手”的级别,跟楚国的蛮兵打完全没问题,对上楚军主力明显只有挨打的份。
  另外一点,吕武没带中军和上军过来之前,中行吴已经带着下军跟楚国的“昭”和“屈”对阵过,两战皆胜。
  非常关键的是荀氏(中行吴)怎么都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从级别上跟楚国的芈、屈、景、昭等等楚国强力公族是同级,战斗力方面则是晋国卿位家族胜于楚国公族。
  现在下军是以晋国公族为多数,能跟楚国公族硬碰硬吗?
  吕武察觉到晋君姬周在盯着自己看,没有扭头看过去,开口大声下令:“中军第一‘彻’迫进!”
  他们就在第一“彻”的位置,脚下的战车缓缓向前,身后是士兵整齐迈步产生的踏步声。
  晋君姬周松了口气的同时,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
  新编下军正在跟郑军交战,中军再向前推进的话,下军的后路不是被堵住了吗?
  辛亏晋君姬周没有听到吕武下令左右两翼的上军也推进,要不就能确认吕武是要逼死下军了。
  中军第一“彻”向前推进后不久,吕武觉得距离够了命令停止前进。
  相反楚军那边,上阵的楚军一再加快推进速度,很快就顶住了郑军的“屁股”了。
  好些郑军士兵看到后路被堵了个严严实实,下意识就看向左右两边,一看竟然看到有晋军的战车兵冲锋上来,吓得打了个冷战。
  退无可退的郑军不得不停下后退的脚步,处在前排的郑军士兵看到对面的晋军停止前进没多久再次推进,能看到晋军士兵脸上有种明显的绝望表情。
  那一刻,好些郑军士兵心态非常复杂,算是看出他们和对面晋下军都是难兄难弟了。
  以为楚君熊审只搞出了这种小场面吗?他麾下的兵力比晋卫联军多出了一倍还多,本钱足够没道理不搞大场面。
  楚君熊审的左右广已经被调到了左右两边,同时被调动起来的还有约五万左右的楚军,他们接到向前推进的命令。
  从高空进行鸟瞰,能看到宽大的战场之上,东南方向已经被一个“)|=}|||||”形状的阵型占据,西北方向则是一个成为“|[=|]|”纵列的阵型,他们之间的距离正在被不断的拉小。
  站在城墙上观看的孙林父呼吸很急促,知道能够在史书上重笔书写的大战即将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第589章
又一个大人物死了
  孙林父说道:“郑国危矣!”
  有两个郑国“军”被楚军顶在前面,一旦楚军或晋军的左右两翼向前推进,郑军撤离战场的空间就全没啦。
  看看楚军在干些什么玩意?他们左右两翼的兵力分出了侧重,左翼有三万左右,右翼则是两万左右,推进的速度都非常快,分明就是要将郑军的撤退路线全堵死。
  已经能够预见到一点,爆发在“朝歌”附近的战役无论出现什么结果,郑国无疑问会是绝对的输家。
  战争是发生在“朝歌”,卫国这边暂时还没有一兵一卒上阵。
  孙林父早就觉得事情不那么美妙,有心干点什么事情,遭到了卫国一众贵族的软硬抵制。
  “嘉,你率我家之兵出城。”孙林父意识到必须干点什么,语速极快地继续说道:“全军皆没亦可,勿晋‘卿’恶我。”
  不要觉得霸主国的气量很大,相反霸主国远比其余国家还要小心眼。
  孙嘉是孙氏的第一继承人,听到自己父亲那样讲,脸色非常凝重地行礼说道:“阿父,孩儿去了。”
  其余卫国贵族心里被逼数?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卫国孙氏跟包括卫国公族和卫君卫衎都不和睦,他们认定晋国会成为孙氏的退路,想要保住退路就不能惹怒晋国。
  孙林父下了城墙再次去找一些贵族,给出的意思非常明确:孙氏不过日子啦!要出动家族军队去跟晋军同生死共患难,有聪明人愿意尾随吗?
  不是每一个卫国贵族都傻。
  孙林父能够坐稳卫国执政的宝座,除了晋国那边很给力之外,孙氏在卫国也有自己的盟友。
  意识到情况非常严重的孙氏盟友,他们咬牙决定陪孙氏疯一把,就是疯得没孙氏彻底,一家家还是有所保留。
  战场之上,位处左右两翼的晋国上军已经开始推进。
  人在后方巢车之上的子耳一看,脸上的血色以飞快的速度消退,以至于脸色看着有明显的病态苍白。
  子耳需要扶住护栏才能站稳,用悲戚的声音呢喃道:“楚人何其无良凶狠,欲使我尽丧!”
  看看楚军摆在左右两翼的是个什么成份吧!
  有楚君的左右广,还有楚国非常强力的几家封君,光是受到重用的蒍氏出现就值得注意了,别提还看到了成氏和斗氏两家。
  说到这个“蒍氏”,他们是楚国若敖氏(亦被称为斗氏)叛乱之后突然窜上来的家族之一,近期正是他们风光的时间阶段,以后则是会更风光。
  斗氏已经衰败下去,关键在于烂船还有三千钉呢!
  成氏则是楚国的老牌家族之一,看着好像不怎么出名,实力方面却是不可小觑。
  楚君熊审不但将自己的左右广分布在左右两翼,还让几个能打的家族也过去?
  子耳想到的就是楚国不给郑国在战场上的两个“军”活路。
  这个是很明显的事情!
  两个郑国“军”被夹在中间,他们既要面对晋国下军的推进,跟晋国下军打完还有晋国中军。
  子耳当然也看出了晋国下军的不对劲,他更知道晋国中军是什么成份。
  晋国中军历来就是主力,是那种不管在什么时期,无论从装备还是兵源构成都相当过硬的级别。
  阴氏崛起之后跟谁交战都没有输过,考虑到阴氏兼并了郤氏和栾氏,能打也就不显得奇怪。
  当然了,吕武领导下的阴氏绝对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已经一再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
  所以,战场上的两个郑国“军”能扛住不对劲的晋国下军又怎么样,后面还要跟阴氏和范氏组成的晋国中军硬碰硬?智商正常都预料到郑国两个“军”会有什么下场。
  那是郑国的军队已经跟晋国下军打了一场,体力和战斗意志都被进行了消耗。郑军还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心态方面可想而知是个什么状况。
  在那种处境下,不是心态崩溃,便是要绝地反击。
  然后,郑军跟晋国中军拼命?极可能是死得更快。
  子耳吩咐了一连串的事情,自己则是要去找楚君熊审好好哀求一波。
  尽管要去哀求,子耳却知道根本没可能得到什么好的回复。
  毕竟,郑国的两个“军”已经被包夹,还能让楚军让出空间吗?
  即便是楚君熊审愿意,郑国这边还要去求晋国那边。
  以郑国的信誉度,再加上近几年郑国与晋国的邦交情况,晋国凭什么放过郑国啊???
  另一个心态快崩的人是晋君姬周。
  新编下军由公族充当主力来跟郑军交战,位处整个战场的最前端,战局发生新的转变……,也就是楚军向前推进,一开始的态势还不是那么明显,等待左右两翼的双方军队都向前迫进,再怎么没有军事常识都明白不但郑国两个“军”被夹住,新编下军也没退路了。
  “我不可使下军退却。”吕武进行不是解释的解释,说道:“下军一退必乱我阵型,使我软肋显露于敌。”
  大军都有阵型,临战状态变阵是一种大忌,怎么可能为了某些人而去破坏全局。
  因此很多时候统帅知道哪一个局部状态不妙,明知道有可能发生被歼灭的事情,还是会咬牙舍弃那个局部的军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4/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