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9/1090

  很多时候未知才是最危险,发生了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郑国一再增强“新郑”的防御,使得“新郑”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坚城。
  在全世界找上一圈,以目前的时间段来看,真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够跟“新郑”在防御力度上掰腕子。
  周天子八年(公元前563年),晋国邀请诸国在“密”会盟,多达十八个诸侯国响应晋国的会盟邀请,他们攻克“密”之后撤军,回到“虎牢”没有多久进行了解散。
  两个月之后,晋国的下军和新军护送国君东进,要前往一个叫“楂”的地方跟吴君寿梦进行会盟。
  这又是一个国君没有跟吕武商议就决定下来的事情,不符合程序,商定了却必须去做。
  吕武对此当然感到恼火,木已成舟又无可奈何。
  所以,国君要求带上其余诸侯国一块去“楂”抖威风,吕武很是干脆地进行了拒绝,连带吕武自己与中军、上军都不出动。
  不是什么发小孩子脾气,或是私人恩怨干扰到了国家大事。
  一来是要给国君一些教训,免得越跳越高。
  再来就是吴国近期的表现很无力,晋国与吴国结盟后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
  当然不是吕武觉得晋国跟吴国结盟没用,与吴国结盟的用处挺大,哪怕吴国没干点什么,楚国都要小心自己背后的吴国。
  “我记得什么时候吴国将楚国灭了来着?”吕武有这个印象。
  吴国还真将楚国给灭了一次,楚王还被鞭尸来着。
  那也是吴国最为辉煌的一次了,随后没多久被越国灭掉,然后越国再被楚国给灭了。
  那一段时间里诞生了很多的典故与成语,出名的成语有“一夜白头”、“卧薪尝胆”,故事则是吃屎……呃,是尝粪和送西施。
  勾践因为极致的忍耐给予诸夏后人非常大的鼓励,不知道拯救了多少面临绝境的人。
  夫差的自大也给予诸夏一个极大的警醒,鞭策多少大人物得志了不敢得意忘形。
  伍子胥的遭遇对诸夏来说,同样是很多人一个不能被遗忘的教训,又给了很多有深仇大恨的人一种明确的人生方向。
  现阶段的吴国不强大,甚至可以说有点弱小。
  楚国拿吴国没办法的原因挺多,有吴国人不讲规矩的因素,更多则是吴国地界里面的山川地势太复杂,水系也多到了可怕的程度。
  吕武很清楚一点,吴国能给楚国造成麻烦,想依靠吴国成功牵制,或联合吴国灭掉楚国是压根一点都不可能。
  政治作秀当然没问题,过于重视则是真的没有必要,稍微意思意思也就算了。
  “我等在此何用?”魏琦在无所事事半个月后,有点受不了了。
  “虎牢”属于“祭”地的一部分,“祭”地又是范氏众多封地的其中之一,范氏的“祭”地是从郑国那边抢来的。
  郑国已经承认“祭”地归于晋国,使得主权方面没有什么争议,要说郑国不想夺回去则不可能。
  比较关键的是,范氏花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打造了“虎牢”这个关隘,利用周边的山川地势再加上关隘优势,驻扎两个“旅”就能使“虎牢”变得固若金汤,郑国就算集结全国军队都不一定能攻克“虎牢”,怎么进行收复呢。
  吕武能说是想观察一下有多少商队途经“虎牢”吗?
  很久之前,源于地理优势的关系,“祭”地是很多诸侯国商队会走的路线。
  范氏开始在“虎牢”收税之后,各个诸侯国宁愿绕路都不再途经“虎牢”。
  半个月的时间之中,不算晋国卿位家族的商队,吕武亲自观察下来,愿意走“虎牢”往来的只有两支商队。
  这么一搞,范氏是单凭一己之力就改变了诸夏各国的经商路线啊!
  在范氏的这一波操作中,得利的变成了卫国和宋国,不提税收之类的玩意,仅是商队走动带去的商品流动好处就有非常多,时间短了不太看得出来,时间一场对卫国和宋国国力增涨的好处肯定会显现。
  吕武没头没尾地说道:“宋国或将取代齐国。”
  魏琦听了有些发愣。
  宋国取代齐国是个什么意思?讲的是宋国会成为一流强国吗?
  如果宋国的君臣贤明,不是没有机会成为一个一流强国。他们还要懂得什么叫长袖善舞,操作得当也许还能再次称霸呢!
  说起来,宋国也是曾经称霸的国家,然后被周边的国家合力一再挑战,长久消耗之下失去了霸业。(约公元前650年)
  魏琦问道:“宋将攻齐?”
  这一下反而是吕武愣住了。
  齐国经过去年被晋国一阵胖揍,倒在地上还起不来。
  这一次齐国参加晋国举行的会盟,来的代表是公子光。
  以往齐国参加会盟携带的军队不会少于一个“军”,今次却只是带来了一个“旅”。很能说明齐国五劳七伤,表面功夫都没法做了。
  这样的一个齐国在很多诸侯国眼里就是块肥肉,尽管已经被晋国啃咬,列国却不介意再扑上去撕咬,吃点残羹剩饭也是极好呀。
  吕武就知道卫国和鲁国已经行动起来。
  卫国和鲁国来参加会盟,两国很阔气地一来就是两个“军”,是一个国家来两个“军”,不是一个国家来了一个“军”。
  他们是来给晋国检阅,有那么点询问够不够意思的意思。
  卫国和鲁国君臣也私下跟晋君和吕武有过讨论,攻打齐国能做到哪一步之类,还需要晋国这边点头,战利品又是个怎么样的分配方式。
  他们这么恭顺的原因在于,怕得就是去自己去齐国那边收获一波,回头被晋国给收拾了。
  夏季将要来临之际,吕武下令中军和上军开拔。
  他们这一次出来就当是春游,要回去“新田”避暑了。
  这种纯粹的武装游行很伤,等于白白浪费了纳赋额度和物资,以晋国的军果主义思想是要极力避免的。
  问题摆在那里,晋国无法确定楚国会怎么搞,打“新郑”又会显得很傻,选择将拳头收起来才是最理智。
  得到晋国中军和上军从“虎牢”撤离的消息之后,郑国君臣彻底松了口气。
  这一次郑国当然不是毫发无损,距离“新郑”不足百里的“密”就被联军给攻克了。
  那是宋、鲁、卫、齐、曹、莒、邾、滕、薛、杞、牟、介、茅、鄅、郕、郯、邳、徐搞阅兵似得,轮番蹂躏了“密”四天,再被晋国的中军一波流给攻克掉。
  “密”陷落之后,晋国只是挑选了少许的收获,更多的战利品让参加会盟的列国去分。
  本来晋国是一点收获都不想要,耐不住吕武插了一手,挑选战利品中十岁到二十二岁的女性,属于阴氏的那一份就算了,超过则是用买的方式来获取。
  阴氏每天都有“扛麻袋”的活动,也就是会将年龄在适合婚嫁的女性装进麻袋,再给有功之人去盲猜,人进去扛个麻袋走,选到哪个女人就是哪个,回去好好造小人吧。
  别提什么侮辱女性,要看看是什么年代,再来好好地品味一下产生什么后续。
  那是女奴来着,她们是想要继续当奴隶,还是成为某个自由民或“徒”、“羡”的妻子。不敢说每个女性吧,超过九成九肯定更乐意当“夫人”啊!
  那啥,女人有两次投胎的机会,出生没得选,嫁人总是有的选。
  当然,阴氏那些被套麻袋的女人,她们还是没得选,却至少不用再当奴隶了。
  中军和上军回到“新田”了。
  士匄很是无趣地说道:“并非征战,无需走‘棘门’也。”
  归师之后,要不要解散。
  走“棘门”的程序是一种解除武装,再进行后继的分赃。
  攻打“密”与周边的战利品装阔佬给了参加会盟的各个诸侯国,晋国这边的收获太少太少,再走“棘门”仪式很没必要。
  吕武说道:“我并未下令解散。”
  想什么呢!
  没让解散军队啊?
  这一下,士匄、魏琦、士鲂和其余贵族都懵了。
  他们已经回到“新田”,不该是各回各家找妈妈,又或去跟夫人玩造小人的游戏吗?
  吕武说道:“如我所料不差,郑国必有所动。”
  那不取决于郑国到底要不要搞什么幺蛾子,看的楚国愿不愿意放过郑国这位小老弟。
  晋国对待一众小弟严苛,跟楚国对待小弟相比起来,晋国简直能够称得上伟大。
  做了楚国的小弟,要小心某一天国祚不保,公族再一块整整齐齐到地下去找祖先哭诉。
  成为晋国的小弟?每年安安分分交保护费,得到征召辛苦一点带上军队去接受检阅,有战事就去当啦啦队,不用害怕某天被晋国给吞并了。
  士匄最先反应过来,说道:“楚必逼使郑!”
  好歹是晋国第二才子,当不了猪哥亮,还没当马后炮的智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