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0/1090

  在这个关头,赵武和程郑需要马上找到合适的大腿,争取能够继续担任卿位。
  可能是之前士匄的表态,导致赵武主要将力气放在范氏那边,对阴氏的沟通也没有放弃,来了个双管齐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程郑的精力大多放在荀氏、中行氏和智氏身上。
  看样子程郑算是看透了为“卿”的本质,也就是但凡实力足够,卿位哪能是谁想撸掉就能撸掉。
  吕武没有避开众人的行礼,说道:“此时取决于君上。”
  他接受了荀氏和中行氏众人的行礼,代表的是愿意出力。
  “家父弥留之际告知于我,众‘卿’为阴子可信。”中行吴用憧憬的目光一直盯着吕武看,想抱阴氏大腿的姿态展露无疑。
  类似的话,中行吴有没有对士匄、魏琦或是谁说过呢?
  吕武刚要讲话,家臣前来汇报说是韩起与韩无忌联袂而来拜访。
  能看到荀氏和中行氏的一众人脸色霎时一变。
  刺客可不止用了阴氏的弩,射了一发弩箭之后又持弓射箭,射术方面很是精准。
  晋国哪个家族将射艺玩得最溜?毫无疑问就是韩氏啊!
  吕武心里一动,问道:“可有生擒刺客?”
  有一个荀氏的家臣抢先答道:“回上军将,并无。”
  那就是有了,要不然什么时候家臣能够随随便便抢家主的话,有有资格直接与“卿”问答。
  他们为什么隐瞒生擒刺客的事实?只因为放着就是一张牌,也许会有王炸的效果。
  吕武将脸上的笑意收起来,有点不愉快地说:“何故瞒我?”
  中行吴严厉地瞪了刚才抢话的那个家臣一眼,视线转到吕武身上时带着迟疑,说道:“刺客满口胡言,告知乃是阴氏所派,随后改口乃是范氏重金所聘。”
  话术用得不错,没直接定性,却解释不相信刺杀是阴氏干的。
  要么就咬死不变,随即攀咬另外一家,无外乎就是转移视线而已。
  那么一搞,不但阴氏和范氏的嫌疑无法洗清,还能制造一种扑朔迷离的效果。
  吕武脸上重新有了笑意,问道:“你若为‘卿’,如何报答于我?”
  问得很直接,然而现在要的就是直接。
  没有回报,吕武凭什么要帮助中行吴获得卿位,是不是?
  至于中行吴只有十五六岁什么的?之前赵武获得卿位也就十四岁,有相关的前例,不成问题的。
  所以,晋国搞成现在这般模样,需要背锅的人太多了!
  如果中行吴说的是以阴氏马首是瞻,信不信吕武会直接糊中行吴一脸!?
第557章
我为元戎!
  贵族从来都是骑墙派,不要奢望谁谁谁说要跟某人是一伙,真的傻乎乎以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力挺。
  如果中行吴在吕武的支持下获得卿位,范氏对阴氏马首是瞻是最为基础的回报。这种关系到底能维持多久,则是真的不太好说了。
  所以,中行吴只是答应要对吕武形成一种“泛从属”的关系,等于什么都不想付出。
  年纪不大的中行吴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那种成熟并不单纯是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看似大部分是来自个人的天赋?
  吕武还发现中行偃的突然死亡并没有造成荀氏和中行氏内部出现问题,荀氏和中行氏的族人以及家臣以极快的速度对中行吴形成效忠。
  那一点从中行吴仅仅是一个眼神就能制止族人或家臣就能看得出来,说明中行吴平时就已经在参与各项事务,并且得到了荀氏和中行氏族人、家臣的认可。
  谈妥之后,中行吴带着一众族人和家臣离开了。
  吕武刻意地将他们送到家门口。
  说是“刻意”,当然就是在做给其余家族看。
  用意有二,其一就是表明阴氏对荀氏的开价很满意,不出意外荀氏归吕武照顾了;其二则是用这样的方式证明荀氏相信刺杀与阴氏无关。其余人信不信,反正荀氏和阴氏都信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侧面证明不管刺杀是不是阴氏干的,荀氏都决定跟阴氏玩到一块。
  这样也行???
  说行就行!!!
  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种事情,不就是虚与委蛇,再抓住机会报仇吗?
  刺杀真不是阴氏干的,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而荀氏在中行吴的领导下理智到可怕,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追究到底是谁刺杀了中行偃,要的是保证自家仍然拥有一个卿位。
  根据吕武所知道的事情,同样失去领导者的智氏已经乱了起来。
  在智氏的混乱中,阴氏很隐秘地帮了一下。
  事实上不止是阴氏,卿位家族有一个算一个都不会放过那样的机会,乃至于中小贵族都会眼巴巴地盯着智氏,看看能不能抓住机会咬一口。
  吕武还察觉到了国君的手笔。
  国君大概是想肢解掉智氏,指使祁奚带着公族在暗地里行动,祁奚则是找了一些中等贵族盯上智氏。
  说到底,智瑩曾经干过太多不地道的事情,遭人恨非常合情合理,再加上智氏的继承人太过于年幼,不遭人惦记才是一种怪事。
  最先扑上去咬智氏的是程郑,他在智瑩尸骨未寒时就动作频繁,尝试接管智氏却失败了。
  智起扛住了来自程郑的第一波扑咬,随即被不知道什么个情况,在某一天的夜晚消失得无影无踪。
  智氏自己干的?应该是了。
  在那种特殊情况之下,智氏的戒备绝对很森严,外人哪怕能悄悄地进去干活,怎么让智起消失得只能找到几根毛呢?
  那个“几根毛”是真的毛,头发来着。
  谁都刻意忘记智起存在过,没人再提起有过这么个人。
  “家主过世前曾有交代,唯阴子可保智氏。”雍培这个智瑩的心腹说得无比诚恳。
  这句话吕武很熟!
  根据中行吴的说法,他的父亲中行偃在弥留之际说过相同的话。
  这是什么个情况,怎么荀氏和智氏都觉得吕武人畜无害?
  其实,那并不是出于信任,现有的几个卿位家族当中,阴氏崛起的时间最短,跟各个家族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仇恨或无法化解的矛盾,也就非常适合作为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另外,荀氏和智氏只要还有聪明人,他们能够判断范氏不想出现“木秀于林”的现状,也就等于士匄不会就任元戎。
  一旦士匄不愿意成为元戎,以顺位制度和实力可不轮到吕武去当元戎了吗?
  吕武超大概率会成为元戎,阴氏的实力也不差,最主要的是阴氏刚刚大大地扩张了一轮,现阶段的阴氏有点吃撑了,属于扩张欲望最低的时期。
  一系列的原因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吕武有那个能力去帮荀氏和智氏调解与其他家族的仇恨或矛盾,保证荀氏和智氏至少不会覆灭。
  “你可知国君与众家欲对智氏如何?”吕武问道。
  雍培没有睁眼说瞎话,直接表示很清楚智氏面临着什么样的危局,最后说道:“我家只存‘智’、‘虞’两地,余下尽归阴子安排。”
  说实话,吕武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外,甚至必须赞赏智氏目前能做主的那些人着实聪明。
  扒拉老能手智瑩前前后后弄了很多封地,他起家的封地当然是“智”,其余是为“卿”和担任元戎时期搞手段侵占或是合理获得。
  这一次一样是失去了家主,荀氏能够保证上下团结,再找到比较强力的“卿”结盟,能够恐吓其余人扑上来咬;智氏连最为基本的内部团结都做不到,自家扶持起来的程氏直接翻脸,他们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去保住所有基业,自行瘦身才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而想要安全地进行自我瘦身,智氏不能直接躺下,他们必须找到一个靠谱的操刀人来主持分食智氏愿意抛出去的封地和人口、财帛等等。
  吕武沉吟了一小会,问道:“为何寻我?”
  如果雍培继续说什么智瑩临死前咋咋咋地,别怪吕武以更蛮横的方式分食智氏。
  大家都是贵族,相信有纯好人的存在,想要侮辱谁的智商呢???
  雍培沉默了一小会,无比诚恳地说道:“现如今,范氏有求阴氏,魏氏势必仰仗阴氏,国君需与阴子和睦以求为国谋利。余下众家,不足道也。如我家当舍弃多也,唯阴子得利为妥。”
  大粗腿,您就让俺抱住吧!
  俺现在只求生存,不敢奢求其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0/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