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6/1090

  义渠人多少还有点逼数,又给附加了一条建议,说是义渠自此以后跟阴氏进入到友好相处阶段,双方可以展开互利互惠的贸易。
  在那项提议中,阴氏可以卖给义渠诸如盐巴、植物类粮食、布匹、武器等等;义渠则是能够向阴氏提供牛、羊、皮革、奢侈皮草、宝石、金属原矿和优质战马。
  老实说啊,以当前时代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而言,义渠人的提议中除了向阴氏讨要资源很欠揍之外,其余的要求或请求真算不上脑子有病的程度,某些方面来说真的就是属于互利互惠的范畴。
  阴氏和义渠都是秦国的敌人,提议瓜分有毛病吗?没有的。
  义渠人认为阴氏用不上水草丰美的区域,他们用得上并且很需要,提出获得的要求。
  贸易?现在不是西汉,暂时还没有出现针对国外限制出口的禁令,玩的就是无规则和无限制的交易。
  所以了,秦国一众贵族得知义渠首领给吕武的答复,心脏吊到了嗓子眼,深怕吕武答应义渠首领的提议。
  秦国贵族会那么担忧,一切只因为换作是他们打得晋国到了亡国边缘,有某个谁……,根本不用管是谁,来进行这样的提议,他们连半点犹豫都不会有,会心安理得地同意下来。
  话说,秦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怎么会变成这样?是不是因为融合了西戎,以至于产生这样的变化,还是说秦人从一开始就对“周礼”不感冒???
  听说秦人的先祖是恶来?
  啊呀???
  这帮殷商余孽!
  好像又有些不对。
  秦国公室跟晋国赵氏是同一个祖先,晋国赵氏怎么跟秦国公室不一样呢?
  所以,这个锅西戎是背定了!
  一众秦国贵族是个什么想法,以己度人认为吕武没有理由拒绝义渠人的提议,一个个头脑风暴起来,思的想的是怎么在接下来的浩劫中幸存,又或者该用什么方式给秦国殉葬。
  吕武霍地站起来,怒声道:“此类蛮夷,欺我太甚!”
  那些秦国贵族被吓了一大跳,听到了吕武的话,一刹那脑子有些没反应过来。
  唔!!!
  嗯???
  啥意思。
  明明义渠人和阴氏合作的诚意那么足,到底是哪里欺负人啦?
  是义渠讨要资源,用以他们攻打西北境的秦人游牧部落吗?这个不过份的。
  有付出,肯定要有收获,是吧?
  再来是,西北境那边十分广袤,怎么看阴氏都没有理由去那个除了草就是山的穷乡僻壤征战。
  话说,秦国饫甘餍肥的“首都圈”,它不香吗?
  吕武看到秦国贵族的反应,内心里是极度无语的。
  一个个像是见了鬼的模样,搞得拒绝义渠的提议,像是一种脑子有病的选择。
  那一刻,吕武觉得自己其实挺高尚。
  当然了,他想的是:“这特么!义渠人竟然敢将爪子伸进了朕的碗里,是谁给了他们勇气,敢有这样的念头,还像模像样地提出来!”
  他语气高昂地说道:“便是秦国有诸般不是,仍为我诸夏一员。阴氏攻秦国乃是私仇,同为诸夏之理不可变,岂可容蛮夷欺辱?我有一言,诸位且细听,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方为丈夫!”
  这个“丈夫”不是谁的老公,以当代解读就是英雄豪杰之类。
  杜回率先站起来,脸上满是感动与激动。
  随后,秦国贵族全部站起来,他们一致对吕武行了大礼。
  也就是,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
  他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同为诸夏,彩!!!阴子大德,彩!!!”
  没有经过彩排,还能喊一样的口号,应该就是有相同的心声了。
  吕武当即进行一连串的部署。
  阴氏与秦军一块出击,分别有属于自己的任务。
  实际上,打义渠真没有太多的讲究,吕武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进行打败而不全歼。
  出击了!
  阴氏作为锋锐,一打就是总攻击姿态,没有任何意外,难度也不是那么大,几个冲锋就打崩了可能没足够心理准备的义渠人。
  秦军追啊追的,只有三千秦军骑兵加入战斗,其余传统部队从战车兵到步兵,只能跟在骑兵后面吃灰。
  吕武对于获得胜利没有半点的疑虑,有意不全歼这股义渠人,自然是有相当的考虑。
  他们获得胜利,没有进行多远的追杀,慢悠悠地踏上返回“雍”城的旅程,一路接受各地秦人的欢呼。
  得知已经胜利的秦人,他们十分讶异怎么出去四五天,胜利的果实就被摘取。
  要不是有义渠人战俘被押解,数量看着起码四五千,秦人就该怀疑消息的可靠性了。
  吕武感受到了秦人的热情,包括那些秦人贵族拍马屁时有了更多的真情实意,执行命令也不再迟疑,心想:“短时间内,应该是稳了吧?”
第519章
完全就是众望所归!
  公子惠以及生母被找到啦!
  秦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家懂不懂?
  当然不会是由吕武去提议,会有身怀戏份的秦国贵族站出来,讲了很多的理由来进行某些强调,认为公子惠应该尽快登基。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秦国贵族进行反对,并且要求赶紧寻找其余的秦国公室,能找到嬴籍才是最理想。
  也许某些秦国贵族真的觉得吕武是个死板(迂腐)的人,会遵守礼仪制度?他们跑去请求吕武帮忙,务必找到嬴籍什么的。
  吕武脸上笑眯眯,心里无数个MMP。
  不排除真的有秦国贵族觉得吕武高尚,肯定也存在进行试探的秦国贵族,他们被“架”了起来,担负去寻找嬴籍的任务,一出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世界上有真傻子,不少则是聪明到装傻。
  秦国贵族之中,真的没有人看出吕武到底想干什么吗?这是不可能的。
  真傻的人看不出。
  假傻的人一再犹豫和权衡,不敢说,不能说。
  有些事不说破还能凑活着过日子,一旦捅破了?民政局走一趟,早些年还能领到一本小绿书呢。
  国事与家事不同,家事大不了一拍两散,还能各自过自己的新生活;在国家大事上面,有些事情透得太明白,一死就是一大片,甚至国家都会亡了。
  有那么一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秦国作为一个国家仍旧存在下去,一切还有改变的机会。
  一旦秦国亡了,以秦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状态,也许就真的躺在坟墓就爬不起来了。
  前几年,很早就亡国的翟国残存公室成员在秦国的鼓动下搞复辟,下场则是连留个继续给祖先上香的人都没了。
  以现在的观念,亡国固然可悲,连个给先祖上香的人都没剩下,哭都没人给哭才是最惨的。
  公子惠的登基仪式非常简陋,两岁的他成了新一任的秦国国君。
  随后,他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一般,被操弄着将先君嬴石的灵柩给运回“雍”。
  先君嬴石的葬礼符合所有礼仪制度,就是办得很不隆重,谥号也要经过一再讨论最终确定下来。
  吕武没有去干涉嬴石的葬礼举行方式,去到灵前当“孝子”什么的事完全没干,给定性谥号更不会做,举哀啥的也只是按照当前礼仪制度的标准。
  这个跟要脸和不要脸无关,真的就是符合礼仪制度就够了,多做多错,少了也会遭到诟病。
  给君主定谥号?学隋朝亡了,学梁国余孽萧某,给定个恶毒到不行的谥吗?
  有恶谥的皇帝真的干了不少不是人干的事,遗臭万年也是活该;萧某抱对粗大腿才没有后患。
  吕武可不敢保证自己有萧某的待遇!
  将人弄死再去假模假样灵前哭一场?演义版本之中,干了那种事情的村夫没被弄死,完全是东吴太怂,智商嘛……强行降智?;无论是找哪一本正史,皆没有提到诸葛亮参加周瑜葬礼的记载。
  去仇敌灵前各种作戏太造了!
  恶心死者家属,何尝不是在恶心自己呢?品性恶劣到什么程度的人,才会干出这种事情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