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4/1090

  直接被点名的士匄赶紧整理一下心情,说道:“楚郑合兵八万进逼而来,我亦可紧逼而上!”
  可不敢在“虎牢”开战啊!
  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才会被选择用来建造关隘,注定无法将军队全面摆开。
  晋军极度擅长列阵而战,需要的是相对广阔的地形来作为战场;相反楚军跟不讲规矩的吴军有多次无规则交战的经验,打那种不是堂堂正正对阵的战争更有优势。
  中行偃说道:“合兵一‘军’向前十五里,余部驻守‘虎牢’可也。”
  “虎牢”前方的十五里有一片平原适合当作战场,上一次楚军玩断晋军后路,他们也该防着一手。
  另外,这里的十七个“师”真不是每个“师”都一个成份。
  比如来自解氏的那个“师”,里面的“徒”不会超过八百,“羡”级别大概也就两千多,剩下压根就是凑数的农夫。
  这个跟解氏崛起时间太短有关,再来就是晋国中小贵族的兵力被抽调得太狠,导致解朔想向友好的中小贵族借兵都借不到。
  作为卿位家族的解氏那样,一些中等贵族无法满足国君在兵力上的需要,他们说是被逼无奈也好,说是投机取巧也罢,带来的一部分士兵战斗力真的一言难尽。
  倒是小贵族没资格偷奸耍滑,问题是他们的“精锐”也只是小贵族中的“精锐”,兵源素质和列装的装备跟中等贵族都没得比,哪敢去跟卿位家族相比。
  如果说解氏是万不得已,卿位家族中并不止解氏是那样的情况。
  中行偃没以前那么不要脸了,只是也没有完全要脸。
  他带来的那个“师”有中行氏的两个“旅”和来自荀氏的三个“旅”,里面的“徒”数量在两千左右,余下的都是“羡”。
  了解当下军制的人应该清楚一点,“羡”说白了就是亦兵亦农的武装农夫,算不得什么职业军人;“徒”才是职业军人,一般“士”就是从“徒”里面脱颖而出。
  保卫自家封地的范氏从事实上很给力!
  原先驻扎在“祭”地的范氏军队,“徒”数量不会超过两千,余下倒全部都是“羡”了。
  这个也是春秋中叶各家对新占封地的安排,来保证土地占领之后的安全保障,便于农夫去开垦耕田,其余的劳役能安心干其它事情。
  范氏另外三个“师”中的“徒”不会超过六千,剩下全部都是“羡”,倒是没带上凑数的农夫。
  三个“师”中的“徒”不到六千?一个“师”平均下来两千“徒”,了解“徒”是个什么,能知道对兵力构成来说其实已经非常豪华。
  美中不足的是士匄不够大气,明明带来了实力不俗的军队,想的却是要让别家顶上。
  国君不再给机会让人偷奸耍滑,说道:“范氏二‘师’、韩氏、魏氏、中行氏各一‘师’前往迎战,余部驻扎‘虎牢’。”
  中行偃有意见,只是他忍住没说。
  士匄同样有意见,他琢磨着阴氏很能打,怎么能将阴氏的那个“师”归于戍卫部队,会显得非常浪费。
  当然,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过分,保卫的是老范家的封地,范氏多出点力气是应该的,可别要求只出一个“师”,另外那个“师”的份额丢给阴氏去填。
  国君那样的安排显得非常理智。
  中小贵族拼凑而成的部队战斗力怎么样先不提,解氏明显拉胯不适合去刚正面,阴氏则是孩子统兵出战,智朔更是带病出征。
  再来,晋国这是时隔两三年之久再次跟楚国刚正面,怎么谨慎都不显得过分。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令人有些侧目了。
  魏氏、中行氏、韩氏分别拿出一个“旅”向阴氏换了一个“旅”,偏偏还真的换成了。
  而那三个阴氏的“旅”,每一个“旅”至少有五百名身穿铁甲的“徒”,其余“羡”的装备也不差。
  他们的借兵又有很大的针对性,例如魏氏借的那个阴氏“旅”里面的弓弩手数量最多,中行氏和韩氏则更着重于能“抗线”的建制构成。
  国君得知都在搞什么,更知道范氏跟阴氏交换部队没干成,对弟弟杨干说道:“阴氏善战已获享誉,欢虽年幼,乃有智慧。”
  大家都信任阴氏部队的能打能抗啊!
  至于说吕欢聪慧什么的,谁不知道同意那些的是阴氏家臣宋彬呢?
  所以,阴氏家臣的能干只是再一次被证实,使人不得不感概阴氏能发展起来真不是依靠运气或侥幸。
  杨干问道:“我或可寻之调借?”
  国君很无语地看着自己的傻弟弟,借或许能借到,杨干亲自上阵则属于不可能。
  不是国君舍不得自己的弟弟冒险,是一众“卿”绝对不可能让杨干上战阵搏杀的。
  那不是“卿”顾及杨干的生命安全,纯粹是他们不乐意国君的近亲因功获赏。
  而这个国君跟贵族阶层有默契,不到时机绝不轻易去挑战界线。
第458章
外强中干的阴氏
  宋彬在执行与各个家族交换部队指挥权时有通报吕欢,只是没有解释为什么要那么做。
  毕竟,身为家臣必须了解一个家族着重培养谁,一样同为家主子嗣没错,继承权的比重却是存在区别,一些知识属于不能教的。
  为什么有一句话叫“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主要讲的是人掌握了什么样的实力,有了乱掉规则的能力。
  没有能力的前提是不懂,又或者没有意识到,那么就不会产生本来就不该有的念头。
  而宋彬愿意跟各个家族交换指挥权的理由相当简单,不是慷慨大方,纯粹是没有前往参战等于没有战利品分配权,借出那些部队将获得战利品的分配权,再来就是增加阴氏的影响力。
  战利品什么的对现在的阴氏来说,只要量不是多到一定程度,会是一件比较无所谓的事情。
  阴氏现在最为注重的是影响力相关!
  战斗力得到认可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再使人产生信赖感对一个家族来说,则就显得更加值得高兴了。
  当然了,要是得到阴氏部队指挥权的那些人敢往死里用,把阴氏部队搞了一个全军覆没或损失惨重,后面的事情必然会一大堆,出现太多需要说道的地方。
  国君带着部队继续南下,“虎牢”这边的营盘变得空旷了不少。
  吕欢突然发现前来拜访自己的贵族有点多,他们来了之后却只是与自己见礼,讲事情则是跟宋彬谈。
  这个真没什么毛病。
  招牌本来就是供起来,保持一种礼敬的态度也就够了,谈事肯定跟真正能做主的人去聊,攀交情也是跟成年人去攀,跟孩童讲交情纯粹是逗人玩。
  吕欢经历了高兴,走向郁闷和生气,后来淡定又继续高兴了。
  原因当然是宋彬发现吕欢的情绪变化,给予了一些场面上的尊敬。
  孩子嘛,除非是妖孽到不行,要不找对方式其实挺好哄的。
  宋彬是阴氏的第一家臣。
  有句话叫“宰相门前七品官”,他的权势比重上等同于不那么强的中等贵族,身份的高低则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改变,不过能得到尊重就行。
  各个前来拜会的贵族,他们大多会过问一嘴阴氏西征的事情,得知吕武已经率领部队出发,进行祝福的同时,不免会各种心里郁闷。
  跟着吕武混有肉吃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最为主要的是阴氏在分配战利品上面很公正,非常值得中小贵族信赖和追随。
  吕武为什么要秉承公正?不就是为了建立人设嘛!
  大家都觉得阴氏公正,人设也就成功了,有点什么事进行呼朋唤友,不怕没人愿意捧场。
  当然了,事实上也就跟酒肉朋友差不多,锦上添花的事情都乐意干,有没有人愿意雪中送炭则很不好说。
  “各家寻我家,事多也。”宋彬看上去一脸的骄傲和满足,例常找吕欢进行吹牛逼,表情夸张地说道:“时不过十日,进项多矣。”
  吕欢也高兴,一个个家族的来人都很尊敬自己,家里又卖了不少军械。
  优渥的生活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因为家族发展良好嘛!
  大家又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孩表现出尊敬?肯定是因为阴氏强大啊!
  生活在一个强大的集体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能时不时地体验强大带来的各种见闻,一方面必然心生与有荣焉的荣誉感,另一方则是归属感“蹭蹭蹭”地往上涨。
  阴氏只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成长到这般程度,人口不是买来就是抢来,没有发生过内乱除了因为时代局限性之外,主要就是拥有幸福感。
  那个“时代局限性”特指的是缺乏对命运不公的抗争。
  当前时代的话语权不是在一国之君手里,便是被贵族阶层所掌握,再来便是习惯了这样的社会形态,某种意识也没有得到觉醒。
  愚民什么的?现在没人去玩,纯粹就是社会没得到某种“进步”罢了,哪里需要玩愚民这么高端的手段。
  等待需要玩“愚民”的时代,前提是已经有那么一部分人已经觉醒,他们被“阶级”所吸收,再反过来带头去坑那些没有觉醒的人。
  是不是充满了讽刺?然而,现实不但显得讽刺,甚至是充满了残酷啊!
  宋彬那么卖力当然也有理由,他在阴氏得到的远超自己的想象,有什么理由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任何一名家主只要能够秉承多劳多得,再来就是做到有功必赏,愿意划出土地进行分封(臣下之臣),为之效力的人必然会施展浑身解术卖力干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4/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